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2008年1月,南方突遭暴雪的袭击,造成大面积植物因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死亡。为加快南方植物的恢复,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大量苗木,请问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添加哪两种植物激素且调整适当的比例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
A.生长素和赤霉素 B.生长素和细胞素
C.赤霉素和细胞素 D.生长素和脱落酸
2.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
B.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C.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D.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
3.科学家为研究激素水平与水稻穗、粒发育的关系,将水稻幼穗分化及灌浆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测定了水稻穗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生长素在Ⅰ期起促进作用而Ⅱ期表现出抑制作用,说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Ⅲ~V期生长素含量降低有利于花粉形成,此阶段生长素含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
C.由于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因此在Ⅲ期~Ⅳ期脱落酸含量逐渐降低
D.赤霉素含量在Ⅴ期后急剧增加,由此推测它可能与籽粒的结实密切相关
4.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
A.只有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 D.既无极性运输又无非极性运输
5.下列对图中有关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图1中的c点,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在图2所示条件下,醛固酮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吸钠排钾增加
C.图3中若B点为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向光侧的浓度
D.图4为将新鲜肝脏研磨液放入等量H2O溶液中的气体变化,B为2滴,则A为4滴
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若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C.若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D.从图1、图2中分析: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 7.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虽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B.高浓度2,4–D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 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是由赤霉素调节的 D.对温室种植的番茄在开花后啧洒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形成 8.某同学做过如下的实验:①②③④⑤⑥为六个空白琼脂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B.若将①和⑤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二者生长趋势相同 C.由此实验可知,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并且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有关 D.若将①和②均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①的胚芽鞘弯曲角度更大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9.(5分)生长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促进植物生长(低浓度)B.抑制植物生长(高浓度)。请用A或B填空回答生产实践中对生长素的应用,是利用生长素作用的哪一种原理。 (1)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获得无籽番茄:____________________。 (2)扦插繁殖时,用生长素处理插技,使其容易生根成活:__________________。 (3)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_________________。 (4)将植物的花药或组织培养成植物个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_________。 (5)棉农修剪棉花枝条来提高棉花的产量 。 10.(9分)以下是有关生长素研究的实验: 实验(一):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生长现是 。这一现象说明 。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 。 (3)上述实验证明 。 实验(二):某生物兴趣小组参照右图开展萘乙酸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按照下表设计浓度梯度。(单位:mol/L)
| 组别 | A | B | C |
| 浓度 | 10-12 | 10-9 | 10-6 |
实验(三):
(5)达尔文在研究生长素时将带有尖端的玉米胚芽鞘(A)和除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置于单侧光下,结果A弯向光源生长,B不生长也不弯曲,本实验最合理的推论是 。
(6)单侧光照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发生了侧向移动,还是光照下生长素分解加快了?请你说出研究这个问题的思路。
。(2分)
11.单侧光照射,植物会表现出向光性。已知该特性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请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两组实验方案证明尖端存在着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要求:用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展示(只画出实验开始时的状态)。
示例:植物向光弯曲与尖段有关的实验设计(见右图)
实验材料:玉米胚芽若干、光源、琼脂块、云母片、刀片等。
12.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分别对菜豆幼苗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2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植物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菜豆幼苗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 。
2、由图2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
3、针对上述实验结果,该课题组思考“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菜豆幼苗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是怎样的呢?”,并准备进一步的探究。请帮助完成下列科学探究过程:
ⅰ)假设: 。
ⅱ)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与实验材料:(省略)
实验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三天后观察并记录实现结果。
为了方便统计数据并处理数据,请针对本实验设计一张数据统计表
ⅲ)处理数据分析结果推测结论(省略)
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
根据该结果可得到的相应结论是 。
13.将健壮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随机均分成两组,在0时(横坐标中负值表示处理前)分别向两组添加等量的l0mol·L-1的IAA(生长素)溶液和pH=3.0的柠檬酸缓冲液,进行短期培养。测量两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测量IAA溶液中pH的变化,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l)IA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
(2)两组同时处理40min后,两组胚芽鞘的______________基本相等。
(3)IAA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比柠檬酸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________________。
(4)IAA处理胚芽鞘后,溶液中的PH___________,这是由于细胞内的_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到细胞外。
(5)在酸性条件下,________的伸缩性变大,可塑性增强。
14.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
(1)2,4—D 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右图曲线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_________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
③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如是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______________;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___________之间。
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__________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15.为研究高温对盛花期棉花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甲、乙、丙三个品系植株从30℃环境移入40℃环境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图1,图2为棉花叶肉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请分析回答:
(1)在高温环境下,三个品系光合速率均下降,原因可能有:
①高温破坏了叶绿体 膜的结构,使光合色素捕获(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导致光反应合成 减少。
②高温下 ,使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导致三碳酸合成 ,碳反应受到抑制。
③高温使图2的 过程受到抑制。(用图中字母回答)
(2)三个品系中的 品系最耐高温。
(3)生产实践中棉农经常适时对棉花摘除顶芽,以降低 ,从而促进侧枝的生长,提高棉花的产量。
16.(8分)有人研究发现:大麦种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在萌发时,胚中的赤霉素增加,胚乳内的淀粉含量减少,葡萄糖含量增多。他推测胚分泌的赤霉素,运输到胚乳外的糊粉层,并诱导糊粉层细胞合成α-淀粉酶,α-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供胚生长需要。因此他利用如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来证明“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及用具: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消毒刀片,蒸馏水,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物质量测定仪(测定方法不做要求)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若干个大麦种子, ,均分为A、B两组。
第二步: 、 。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 。
结论: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
参
1.B
【解析】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三24页,适量的激动素和细胞素配比可以诱导芽的分化;适量的生长素及适当剪除其他某些激素,则可以诱导生根。
2.A
【解析】高浓度的α-萘乙酸抑制生长,并且落花落果,应该用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处理才能提高产量。
3.B
【解析】
试题分析: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指的是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所以若生长素在Ⅰ期起促进作用而Ⅱ期表现出抑制作用,说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Ⅲ~V期生长素含量降低有利于花粉形成,此阶段生长素含量与结实率呈反相关,B错误;由于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因此在Ⅲ期~Ⅳ期脱落酸含量逐渐降低,C正确;赤霉素含量在Ⅴ期后急剧增加,由此推测它可能与籽粒的结实密切相关,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C
【解析】
试题分析:生长素的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和在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选C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5.C
【解析】
6.D
【解析】
| 类别 | A组(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 | B组(0.5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 | C组(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 | D组(空白对照) | ||||||||
| 根尖 | A1 | A2 | A3 | B1 | B2 | B3 | C1 | C2 | C3 | D1 | D2 | D3 |
| 生根数 | ||||||||||||
| 平均生根数 | ||||||||||||
【解析】
试题分析:
一定范围内,随着植物激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甲的生根数目增加,而乙的生根数目逐渐减少,可以得出植物激素类似物甲对蚕豆幼苗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植物激素类似物乙对蚕豆幼苗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本题是探究性实验,不知道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菜豆幼苗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所以根据推测的甲乙的作用,图二的不同浓度对生根的影响,做出假设:同时添加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菜豆幼苗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小于单独添加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的促进作用(其他有道理也可);设计实验要有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和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三组实验组,同时还要设置空白对照。预测最可能的结果跟自己的假说一致,得出相应的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13.(1)C H O N 色氨酸 (2)伸长速率 (3)长
(4) 下降 H+ 主动运输 (5)细胞壁
【解析】
试题分析:(1)课本基础知识填空,由课本47页吲哚乙酸化学结构式可知元素组成C H O N。(2)由图1可知,两组同时处理40 min后,两组胚芽鞘的伸长速率基本相等;(3)由图1可知IAA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比柠檬酸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长。(4)由图2可知,经IAA处理后,溶液的pH下降,说明细胞中的H+被运输到细胞外。(5)在酸性条件下,胚芽鞘伸长,说明此时细胞生长,细胞壁的伸缩性变大。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4.
⑴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促进 F或D ③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 ⑵①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 2—6②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解析】
试题分析:⑴①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两重性。②根据甲、乙两曲线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可知,甲曲线是杂草,乙曲线是农作物,因此在两曲线的交点时,对杂草起促进作用。除草剂的最佳浓度为促进农作物的效果最高,且抑制杂草,故F或D点对应的除草剂浓度最佳。③由于生长素的两重性,因此当喷洒的除草剂浓度过高,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导致作物绝产。⑵①根据实验目的:探究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知:横坐标为2,4—D的浓度,纵坐标为生根的数量。从图中的结果可知,2,4—D浓度在2—6之间,生根的数量较多。②本实验开始时需要做预实验,其目的是确定促进生长的大致范围,避免人力、财力的浪费;在2—6范围中,浓度梯度为1,因此需要设计5组实验。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及类似物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5.(每空2分,共14分。)
(1)①类囊体(填光合膜得分) ATP和NADPH(两者缺一不可)
②气孔导度下降 减少 ③ cd (两者缺一不可)
(2)甲 (3)侧芽生长素浓度
【解析】
试题分析:(1)①光合色素是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故是破坏了类囊体薄膜,光反应会生成ATP和[H]供暗反应利用。
②由图可知处理后气孔导度下降,会使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C3合成的减少,暗反应受到抑制。
③图2中a-d依次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二氧化碳固定和C3还原,高温会使cd过程受到抑制,进而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2)由图可知甲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最小,说明甲最耐高温。
(3)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积累到侧芽,而芽对生长素较敏感,抑制了侧芽生长,去除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作用解除促进侧芽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对图形的分析和把握知识点间联系综合运用能力。
16.第一步:用刀片切去胚
第二步:A组用适量的赤霉素溶液处理 B组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
第三步:检测种子中葡萄糖(或淀粉或淀粉酶)的含量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目的是“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故赤霉素为自变量,分组对照。1组加赤霉素,1组不加赤霉素。要注意排除种子胚自身产生的赤霉素影响,无关变量注意等量控制。因变量为淀粉酶。据此分析,实验步骤为第一步:选若干个大麦种子,用刀片切去胚均分为A、B两组。第二步:A组用适量的赤霉素溶液处理 ,B组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第三步:一段时间后,检测种子中葡萄糖(或淀粉或淀粉酶)的含量。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设计能力,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