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1.如图,直线,,,则的度数是( )
A.35° .37.5° .45° .4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出,再结合即可得出的度数,最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
∵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难度不大,熟记平行线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2.如图,点D在AC上,点F、G分别在AC、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ACB交BD于点O,且∠EOD+∠OBF=180°,∠F=∠G,则图中与∠ECB相等的角有
A.6个 .5个 .4个 .3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对顶角关系可得∠EOD=∠COB,则由∠COB+∠OBF=180°可知EC∥BF,再结合CE是角平分线即可判断.
【详解】
解:由∠EOD+∠OBF=∠COB+∠OBF=180°可知EC∥BF,结合CE是角平分线可得∠ECB=∠ACE=∠CBF,再由EC∥BF可得∠ACE=∠F=∠G,则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GDC=∠CBF.综上所得,∠ECB=∠ACE=∠CBF=∠F=∠G=∠GDC,共有5个与∠ECB相等的角,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
3.如图,直线AC∥BD,AO、BO分别是∠BAC、∠ABD的平分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AO与∠CAO相等 .∠BAC与∠ABD互补
C.∠BAO与∠ABO互余 .∠ABO与∠DBO不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已知AC//BD,根据平行线的的性质可得∠BAC+∠ABD=180°,选项B正确;
因AO、BO分别是∠BAC、∠ABD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O=∠CAO, ∠ABO=∠DBO,选项A正确,选项D不正确;由∠BAC+∠ABD=180°,∠BAO=∠CAO, ∠ABO=∠DBO即可得∠BAO+∠ABO=90°,选项A正确,故选D.
4.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BD∥AE的是( )
A.∠D=∠DCE .∠D+∠ACD=180° .∠1=∠2 .∠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项进行分析即可得.
【详解】
A.由 ∠D=∠DCE,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D//AE,故不符合题意;
B. 由∠D+∠ACD=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D//AE,故不符合题意;
C.由∠1=∠2可判定AB//CD,不能得到BD//AE,故符合题意;
D.由 ∠3=∠4,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D//AE,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直线a∥b,直角三角开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上,一条直角边与直线a所形成的∠1=55°,则另外一条直角边与直线b所形成的∠2的度数为( )
A.25° .30° .35° .40°
【答案】C
【解析】
如图所示:
∵直线a∥b,
∴∠3=∠1=55°,
∵∠4=90°,∠2+∠3+∠4=180°,
∴∠2=180°-55°-90°=35°.
故选C.
6.如图,平分,.若,到的距离是2.4,则的面积等于( )
A.3.6 .4.8 .1.8 .7.2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BOC=∠DOC,由CD∥OB,得出∠BOC=∠DCO,进而可证出OD=CD=3.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到的距离是2.4,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的面积.
【详解】
证明:∵OC平分∠AOB,
∴∠BOC=∠DOC.
∵CD∥OB,
∴∠BOC=∠DCO,
∴∠DOC=∠DCO,
∴OD=CD=3.
∵到的距离是2.4,
∴到的距离是2.4,
∴的面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到的距离是2.4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AB∥EF,设∠C=90°,那么x、y和z的关系是( )
A.y=x+z .x+y﹣z=90° .x+y+z=180° .y+z﹣x=9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C作CM∥AB,延长CD交EF于N,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CNE=y﹣z,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1=x,∠2=∠CNE,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
解:过C作CM∥AB,延长CD交EF于N,
则∠CDE=∠E+∠CNE,
即∠CNE=y﹣z
∵CM∥AB,AB∥EF,
∴CM∥AB∥EF,
∴∠ABC=x=∠1,∠2=∠CNE,
∵∠BCD=90°,
∴∠1+∠2=90°,
∴x+y﹣z=9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8.如图,现将一块含有角的三角板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那么的度数为( )
A. . .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得到∠3=∠2,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列方程即可得解.
【详解】
∵AB∥CD,
∴∠3=∠2,
∠1=∠2,
∴∠1=∠3,
∴2∠3+60°=180°,
∴∠3=60°,
∴∠1=60°,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板的知识,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已知,若,,,下列结论:①;②;③;④与互补;⑤,其中正确的有( )
A.2个 .3个 .4个 .5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DE,根据垂直定义得出∠ACB=∠CDB=∠CDA=9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
∵∠1=∠2,
∴AC∥DE,故①正确;
∵AC⊥BC,CD⊥AB,
∴∠ACB=∠CDB=90°,
∴∠A+∠B=90°,∠3+∠B=90°,
∴∠A=∠3,故②正确;
∵AC∥DE,AC⊥BC,
∴DE⊥BC,
∴∠DEC=∠CDB=90°,
∴∠3+∠2=90°(∠2和∠3互余),∠2+∠EDB=90°,
∴∠3=∠EDB,故③正确,④错误;
∵AC⊥BC,CD⊥AB,
∴∠ACB=∠CDA=90°,
∴∠A+∠B=90°,∠1+∠A=90°,
∴∠1=∠B,故⑤正确;
即正确的个数是4个,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定义,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2-∠1=15°,∠3=130°.则∠2的度数是( )
A.37.5° .75° .50° .65°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条件和邻补角的性质求出∠1的度数,然后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
)∵∠3=130°,∠1+∠3=180°,
∴∠1=180°-∠3=50°,
∵∠2-∠1=15°,
∴∠2=15°+∠1=65°;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运算,邻补角的性质,比较简单.
11.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 )
A.110° .120° .140° .150°
【答案】B
【解析】
【详解】
解:∵AD∥BC,
∴∠DEF=∠EFB=20°,
图b中∠GFC=180°-2∠EFG=140°,
在图c中∠CFE=∠GFC-∠EFG=120°,
故选B.
12.如图,在矩形中,,,若是上的一个动点,则的最小值是( )
A.16 .15.2 .15 .14.8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当PC⊥BD时,有最小值,由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度,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PC的长度,即可求出最小值.
【详解】
解:如图,当PC⊥BD时,有最小值,
在矩形ABCD中,∠A=∠BCD=90°,AB=CD=6,AD=BC=8,
由勾股定理,得
,
∴,
在△BCD中,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
即,
解得:,
∴的最小值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最短路径问题,垂线段最短,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正确确定点P的位置,得到PC最短.
13.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个 .2个 .3个 .4个
【答案】B
【解析】
解:①符合对顶角的性质,故本小题正确;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本小题错误;
③符合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故本小题正确;
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本小题错误.
故选B.
14.如图,等边边长为,点是的内心,,绕点旋转,分别交线段、于、两点,连接,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形状不变;②的面积最小不会小于四边形的面积的四分之一;③四边形的面积始终不变;④周长的最小值为.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A.4 .3 .2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OB、OC,利用SAS证出△ODB≌△OEC,从而得出△ODE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即可判断①;过点O作OH⊥DE,则DH=EH,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得OH=OE和DE=OE,然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ODE=OE2,从而得出OE最小时,S△ODE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求出S△ODE的最小值,然后证出S四边形ODBE=S△OBC=即可判断②和③;求出的周长=a+DE,求出DE的最小值即可判断④.
【详解】
解:连接OB、OC
∵是等边三角形,点是的内心,
∴∠ABC=∠ACB=60°,BO=CO,BO、CO平分∠ABC和∠ACB
∴∠OBA=∠OBC=∠ABC=30°,∠OCA=∠OCB=∠ACB=30°
∴∠OBA=∠OCB,∠BOC=180°-∠OBC-∠OCB=120°
∵
∴∠BOC
∴∠FOG-∠BOE=∠BOC-∠BOE
∴∠BOD=∠COE
在△ODB和△OEC中
∴△ODB≌△OEC
∴OD=OE
∴△ODE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
∴形状不变,故①正确;
过点O作OH⊥DE,则DH=EH
∵△ODE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
∴∠ODE=∠OED=(180°-120°)=30°
∴OH=OE·sin∠OED=OE,EH= OE·cos∠OED=OE
∴DE=2EH=OE
∴S△ODE=DE·OH=OE2
∴OE最小时,S△ODE最小,
过点O作OE′⊥BC于E′,根据垂线段最短,OE′即为OE的最小值
∴BE′=BC=
在Rt△OBE′中
OE′=BE′·tan∠OBE′=×=
∴S△ODE的最小值为OE′2=
∵△ODB≌△OEC
∴S四边形ODBE=S△ODB+S△OBE= S△OEC+S△OBE=S△OBC=BC·OE′=
∵=×
∴S△ODE≤S四边形ODBE
即的面积最小不会小于四边形的面积的四分之一,故②正确;
∵S四边形ODBE=
∴四边形的面积始终不变,故③正确;
∵△ODB≌△OEC
∴DB=EC
∴的周长=DB+BE+DE= EC+BE+DE=BC+DE=a+DE
∴DE最小时的周长最小
∵DE=OE
∴OE最小时,DE最小
而OE的最小值为OE′=
∴DE的最小值为×=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a+=,故④正确;
综上:4个结论都正确,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垂线段最短的应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垂线段最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如图分别平分则图中与相等的角(不含它本身)的个数是( )
A. . .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利用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最后对顶角相等和等量替换得到答案.
【详解】
解:如图,做如下标记,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分别平分
∴,
又∵,,(对顶角相等),
∴=(等量替换)
故与相等的角有7个,
故C为答案.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平行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把角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角)还有等量替换,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则图中的与是( )
A.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邻补角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与的位置关系,由内错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与在截线之内,并且在直线的两侧,
∴由内错角的定义得到与是内错角,
故B为答案.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邻补角的定义,理解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邻补角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已知AB∥CD,直线AB,CD被BC所截,E点在BC上,若∠1=45°,∠2=35°,则∠3=( )
A.65° .70° .75° .80°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C,在△CDE中利用三角形外的性质可求得∠3.
【详解】
解:∵AB∥CD,
∴∠C=∠1=45°,
∵∠3是△CDE的一个外角,
∴∠3=∠C+∠2=45°+35°=80°,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b,b∥c⇒a∥c.
18.如图,DE∥BC,BE平分∠ABC,若∠1=70°,则∠CBE的度数为( )
A.20° .35° .55° .7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BC=7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答案.
【详解】
∵DE∥BC,
∴∠1=∠ABC=70°,
∵BE平分∠ABC,
∴,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9.如图,小慧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此时需要将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为( )
A.左转80° .右转80° .左转100° .右转1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如图,延长AB到D,过C作CE//AD,由题意可得∠A=60°,∠1=2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2,∠3=∠1+∠2,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如图,延长AB到D,过C作CE//AD,
∵此时需要将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
∴此时沿CE方向行走,
∵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
∴∠A=60°,∠1=20°,
AM∥BN,CE∥AB,
∴∠A=∠2=60°,∠1+∠2=∠3
∴∠3=∠1+∠2=20°+60°=80°,
∴应右转8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向角有关的知识及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时要注意以北方为参照方向,进行角度调整.
20.下列五个命题:
①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平方相等;
②内错角相等;
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2个 .3个 .4个 .5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两个无理数的和可以是无理数也可以是有理数, 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①正确;
②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②错误;
③正确;
④反例:两个无理数π和-π,和是0,④错误;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平面内直线的位置;牢记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理解概念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