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2017-3-23 | 地点:妇科办公室 | 主讲人: |
| 学习题目 人工流产并发症及处理 | 记录者: | |
| 参加人员: 妇女保健部相关医护人员 | ||
| (1)子宫穿孔:妊娠子宫柔软,尤其哺乳期子宫更软,剖宫产后妊娠子宫有瘢痕,子宫过度倾屈或有畸形等情况,施行手术人工流产时易致子宫穿孔。术者应查清子宫大小及位置,谨慎操作,探针沿子宫屈向伸人时,动作要轻柔;扩张宫颈时需从小号顺序渐进,切忌粗暴用力;应用吸管吸引、卵圆钳钳取妊娠物时,操作幅度不能过大。器械进入宫腔突然出现“无底”感觉,或其深度明显超过检查时子宫大小,均可诊断为子宫穿孔,应停止手术,给给予缩宫素和抗生素,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腹痛、阴道流血及腹腔内出血征象。子宫穿孔后,若患者情况稳定,胚胎组织尚未吸净者,可在B型超声或腹腔镜监护下清宫;尚未进行吸宫操作者,则可等待1周后再清除宫腔内容物。发现内出血增多或疑有脏器损伤者,应立即剖腹探查修补穿孔处。 (2)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指受术者在人工流产术中或手术结束时,出现心动过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头晕、胸闷,甚至发生昏厥和抽搐,发生率一般为12%~13%。主要是由于宫颈和子宫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所致,同时与孕妇精神紧张,不能耐受宫颈管扩张、牵拉和过高的负压有关。因此,术前应予精神安慰、操作力求轻柔,扩张宫颈管不可施用暴力,吸宫时掌握适当负压,吸净后勿反复吸刮宫壁。术前适当镇痛、麻醉可能预防其发生。一且出现心率减慢,静脉注射阿托品0.5~1mg,效果满意。 (3)吸宫不全:为人工流产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是部分妊娠组织物残留。宫体过度屈曲或技术不熟练容易发生。术后流血超过10日,血量过多或流血停止后又有多量流血,应考虑为吸宫不全,B型超声检査有助于诊断。若无明显感染征象,应行刮宮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査,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漏吸:确定为宫内妊娠,术时未能吸到胚胎及胎盘绒毛,往往因胚囊过小、子宫过度屈曲或子宫畸形造成。当吸出物过少,尤其未见胚囊时,应复査子宫位置、大小及形状,并重新探査官腔,能及时发现问题而解决;若吸出组织送病理检査又未见绒毛或胚胎组织时,除考虑漏吸外,还应排除宫外孕可能。确属漏吸,应再次行负压吸引术 (5)术中出血:多发生于妊娠月份较大时,主要为组织不能迅速排出,影响子宫收缩。可在扩张宫颈管后,注射缩宫素促使子宫收缩,同时尽快钳取或吸取胎盘及胚胎,吸管过细或胶管过软时应及时更换 (6)术后感染:开始时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及时可扩散至子宫肌层、附件、腹膜,甚至发展为败血症。多因吸宫不全或流产后过早性交引!起,也可能因器械、敷料消消毒不严或操作时缺乏无菌观念所致。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下腹疼痛、白带混浊或不规则则阴道流血,双合诊时子宫或附件区有压痛。治疗为卧床休息,支持疗法,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宫腔内残留妊娠物者按感染性流产处理 (7)栓塞:目前均应用自动控制人工流产吸引器,因能自动制造负压和控制负压,故空气栓塞已罕见。羊水栓塞偶尔发生在人工流产钳刮术时,但发生率较晚期妊娠为多。宫颈损伤、胎盘剥离使血窦开放,为羊水进入血液中创造条件,此时应用缩宮素更可促使其发生。但妊娠早、中期时羊水含细胞等物少,如并发羊水栓塞,其症状及严重性不如晚期妊娠发病凶猛。治疗见羊水栓塞章节。 (8)宫颈裂伤:多发生在宫颈较紧,或不按顺序渐进进行宫颈扩张,或操作用力过猛等情况下,妊娠月份大的胎儿骨骼硬、宫颈管扩张不充分、胎儿通过时均可致裂伤。在施术过程中有突然失控感,阴道窥器可见宫颈有裂痕,裂伤超过2cm者需用可吸收线缝合修补 (9)远期并发症:可有宫颈、宫腔粘连,慢性盆腔炎,月经异常,继发不孕等,可能对以后 的妊娠、分娩有影响;而且与子宫内膜异位和免疫问题有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