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AutoCAD2007学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30:57
文档

AutoCAD2007学习

1.调用样板文件:AutoCAD可以用图形绘制功能绘制出需要的图纸幅面、图框和标题栏,但比较麻烦,可以直接调用:“文件”→“新建”打开“选择样板”对话框,默认文件夹为“Template”→选择Gb-XX-NamedPlotStyles类型的文件,而不是Gb-XX-ColorDependentPlotStyles类型的文件。2.图线、字体及比例:在机械图样上,图线一般只有两种宽度,分别称为粗线和细线,其宽度之比为2:1。通常情况下,粗线宽度采用0.5mm或0.7mm,细线的宽度采用0.25mm或
推荐度:
导读1.调用样板文件:AutoCAD可以用图形绘制功能绘制出需要的图纸幅面、图框和标题栏,但比较麻烦,可以直接调用:“文件”→“新建”打开“选择样板”对话框,默认文件夹为“Template”→选择Gb-XX-NamedPlotStyles类型的文件,而不是Gb-XX-ColorDependentPlotStyles类型的文件。2.图线、字体及比例:在机械图样上,图线一般只有两种宽度,分别称为粗线和细线,其宽度之比为2:1。通常情况下,粗线宽度采用0.5mm或0.7mm,细线的宽度采用0.25mm或
1.调用样板文件:AutoCAD可以用图形绘制功能绘制出需要的图纸幅面、图框和标题栏,但比较麻烦,可以直接调用:“文件”→“新建” 打开“选择样板”对话框,默认文件夹为“Template”→选择Gb-XX-Named Plot Styles类型的文件,而不是Gb-XX-Color Dependent Plot Styles类型的文件。

2.图线、字体及比例:在机械图样上,图线一般只有两种宽度,分别称为粗线和细线,其宽度之比为2:1。通常情况下,粗线宽度采用0.5mm或0.7mm,细线的宽度采用0.25mm或0.35mm。

国标《机械制图》规定:字体的高度公称系列为1.8、2.5、3.5、5、7、10、14和20mm,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其字宽一般为0.7个高度;字母和数字分为A型和B型,A型字体的笔画宽度d为字高h的1/14,B型字体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0。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形式的字体。字母和数字可以写成斜体或直体,但全图要统一。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线成75度。

常用比例

原值比例1:1
缩小比例(1:1.5),1:2,(1:2.5),(1:3),(1:4),1:5,1:10,1:2×10n,(1:2.5×10n),(1:3×10n),(1:4×10n),1:5×10n,(1:6×10n)

放大比例2:1,(2.5:1),(4:1),5:1,1×10n:1,2×10n:1,(2.5×10n:1),(4×10n:1),5×10n:1

    尽量采用原始比例,对于同一张图样上的各个图形,原则上应采用相同的比例绘制。当某个图形需采用不同比例绘制时,可在视图名称的下面以分数形式标注出该图形所采用的比例。

   3.剖视图、断面图

    在全剖视图中,剖切线由一条粗的、一系列间隔约0.6mm的粗虚线组成,线宽为0.05mm,剖切线为细线,间距0.125mm,与水平成45度。剖切平面剖切到的物体断面轮廓和其后面的可见轮廓线,都用粗实线画出。

    断面图只绘制出剖切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由断面轮廓线和剖面线组成。

4.创建块

 将常用图形创建为块,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插入”,大大节约时间。创建块的方法:绘制好图形,选择“绘图”—“块”—“创建”命令,输入块名称,分别“拾取点”和“选择对象”(用鼠标框选)后回车,回到“块定义”对话框,在“说明”文本框中输入文字说明,最后确定。创建的块可以是标注符号、表格、标题栏、图幅等任意图形元素。

5.新建文字样式

“格式”—“文字样式”命令,“新建”,弹出“新建文字样式”对话框,输入样式名后“确定”,定义字体类型,高度等后“应用”,“关闭”,需要调用时“绘图”—“文字”命令即可,对象捕捉需要输入文字的左右角顶点。

   6.零件图、装配图及轴测图绘制

    零件图绘制注意将不同属性的图形元素放置到不同的图层上,常用的图层为轮廓线层、中心线层、虚线层、剖面线层、标注层和文本层,轮廓线层线宽为0.5mm,其它的为默认。绘制零件图时一般首先画零件主视图的布局线(轴线、对称线等定位线和上下左右轮廓线),形成图形的大致轮廓,然后再以布局线为基准图元绘制图样的细节。

    装配图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以及装配、检验、安装时所需的尺寸和技术要求。绘制比较复杂的装配图时通常首先依次绘制各个零件,并将各个零件存储为图块,然后再将图块依次插入到图形中来,从而完成装配图的绘制。

    等轴测图形通常用于帮助想象对象的形状。等轴测图形有三个轴:右水平轴、垂直轴和左水平轴,两个水平轴与水平方向或X轴成30度角,垂直轴角度为90度。绘制一个等轴测图形时,水平(垂直)的对象线在水平(垂直)轴或平行于水平(垂直)轴上绘制。绘制一般方法:首先按照零件的总长、总高和总宽来绘制一个等轴测立方体,然后调用编辑命令绘制可见部分的图线,部分可见图线和部分不可见图线,最后修剪掉不可见的图线。

   7.图幅、标题栏及装配图明细表绘制

    图幅绘制:可以用直线法、矩形和修改命令(分解、偏移和修剪)法及矩形法。

    标题栏绘制:矩形和修改命令(分解、偏移和修剪)法。

    明细表绘制:1)表格法:“绘图”—“表格”或“插入表格”命令,运用“特性”浮动面板(选择对象后右键)设置每行每列的宽度,右键对行或列进行“删除”等操作,新建一个“标题栏”文字样式,运用“分解”命令分解多余的线,之后删除。2)构造线创建法:用“构造线”命令绘制好水平和垂直的线,之后修剪。

   8.样板图的创建

   样板文件是一种包含有特定图形设置的图形文件(扩展名为“dwt”),通常在样板文件中的设置包括以下几种:

1)单位类型和精度:“格式”—“单位”命令中设置。

2)设置图形界限:“格式”—“图形界限”中设置。

3)图层、文字样式创建:都在“格式”菜单中新建。

4)标注样式规定与创建:“标注”—“标注样式”菜单中新建。

5)图幅、标题栏等:直接绘制或者插入已经绘好的图幅块和标题栏块,注意图幅与2)中界限保持一致。可以鼠标指定插入点也可以按照X、Y、Z值。

完成图幅样板后选择“文件”—“另存为”,在“文件类型”中选择“.dwt”,并在“文件名”中输入文件名。

9.机械制图中的文字说明

   机械制图中常见的文字类别一般有两种,分别是技术说明和引出文字说明。

   技术说明:一张完整的图纸,除了有能表示结构形状和大小的尺寸外,还应该使用各种符号或者文字来注明该零件的技术说明,这些技术说明包括对零件的设计、加工、检验、修饰,以及其它零件装配及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技术要求一般注写在明细表的上方或图纸下部空白处。如果内容很多,也可另外编写成技术文件作为图纸的附件。

   技术说明创建:1)通过“文字样式”创建来满足不同的字体、显示效果等要求。2)通过新建表格格式来创建,设置表格内“数据”的文字格式可满足不同文字格式的需求。“数据”的边框可以设置为无边框状态,但是整个文字的外框不能去掉。3)多行文字创建技术说明:“文字”—“多行文字”。4)单行文字创建技术说明:“文字”—“单行文字”。

   引出文字说明的内容一般是对尺寸标注或者技术说明的补充,用于标注引出注释,由文字和引出线组成。1)“快速引线”命令来标注。2)基本绘图法来绘制引出线,然后“单行文字”输入文字。

10.机械制图中的尺寸标注

    机械制图中的标注主要包括基本尺寸标注、尺寸公差标注、形位公差标注和表面粗糙度标注4种。

    基本尺寸标注分为线性尺寸标注(又分为水平标注、垂直标注、连续标注、旋转标注和齐平标注等)和非线性尺寸标注(直径、半径、角度和折弯等)两类。

    尺寸公差(为了使零件具有互换性,设计零件时,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和加工条件,对某些尺寸规定一个允许的变动量)标注方法:

1)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右边,只标注公差带代号。公差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代号组成。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为孔,小写为轴;公差等级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H7为孔的公差带代号,k6为轴的公差代号。

2)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右边,标注上、下偏差。上偏差写在基本尺寸的右上方,下偏差应与基本尺寸注在同一底线上,偏差数字应比基本尺寸数字小一号。采用这种方法标注零件图的公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上下偏差前面必须标出正、负号;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必须对齐,小数点后的位数也必须相同;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用数字“0”标出,并与另一偏差的小数点前的个位数对齐;当上、下偏差数值相同时,偏差只需注写一个数字,并应在偏差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出符号“±”,且两者子高相同。

3)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同时标注公差代号和上、下偏差,这时,上、下偏差必须加上括号,例如φ60()k6;装配图中尺寸公差标注方法:在基本尺寸右边,用分数的形式注出配合代号,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例如φ30。

     形位公差:对一些零件的重要工作面和曲线,常规定其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即形状和位置公差。在技术图样中,形位公差应采用代号标注。当无法采用代号标注时,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形位公差代号包括形位公差有关项目的符号、形位公差框格、指引线、形位公差数值和其他有关符号及基准符号。

形位公差的项目和符号

公差特征项目符号有或无基准要求
形状形状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形状或位置轮廓线轮廓度有或无
面轮廓度有或无
位置定向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定位位置度有或无
同轴(同心)度
对称度
跳动圆跳动
全跳动
形位公差在图样中一般要用框格代号标注。形位公差框格由两格或多格组成,框格中的内容从左到右按以下次序填写:公差特征项目符号;公差值及有关附加符号;基准符号及有关附加符号。框格的宽度应是:第一格等于框格的高度;第二格应与标注内容的长度相适应;第三格以后各格须与有关字母的宽度相适应。

当形位公差仅涉及到轮廓线或表面时,将指引线箭头置于被测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地错开;当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当涉及轴线、中心平面时,则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

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有三种,分别表示用任何方法,用去除材料的方法和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铸、锻等)获得的表面粗糙度。如果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需由指定的加工方法获得时,可用文字标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上面,例如。

表面粗糙度标注的一般原则:1)表面粗糙度符号应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符号,并尽可能靠近有关的尺寸线。2)当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其符号可在图样右上角统一标注。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符号,也可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角,但要加注“其余”两字。

利用“标注”-“样式”命令可以设置或修改标注格式。普通尺寸标注不需要标注公差,也就不需要设置公差;只有在需要标注尺寸公差时,才进行设置;若一开始就设置了公差,则所有尺寸标注都将带有公差。为方便,对于同一个图纸,可以设置两个标注样式,一个没有设置公差的,一个设置了公差的。

11.机械制图中的尺寸标注方法

1)长度中的“基线标注”和“连续标注”需要先标注出一个尺寸,然后再选择“基线”或“连续”命令;

2)直径标注,一类是圆弧剖视图方向直径的标注,采用“线性”命令来标注,此时注意输入文字时在数值前面加上%%C(产生直径符号φ);另一类是圆弧正视图方向直径的标注,采用“直径”命令即可。

3)尺寸公差标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标注样式法(“标注”-“样式”-“公差”命令),另一种是基本尺寸法。基本尺寸法是先利用基本尺寸的标注方法对尺寸进行标注,然后利用尺寸编辑功能对基本尺寸进行编辑,从而得到尺寸公差。例如在标注一个线性高度“60”后,拾取高度尺寸“60”,并选择“编辑标注”命令,选择“新建”方式,出现文字编辑器,在文字编辑框中输入“60+0.05^-0.02”( 插入“^”分开上下偏差),删除“<>”(原尺寸),将“60”的字高设为5,“+0.05^-0.02”的字高设为3。拖动鼠标选中“+0.05^-0.02”,单击“文字格式”对话框中的按钮,最后单击“确定”即可。若是直径尺寸则应是输入“%%C60+0.05^-0.02”。

4)形位公差标注:标注玩基本尺寸后,选择“公差”命令,然后选择“符号”和设置数值大小即可。

5)表面粗糙度标注:若输入法处于“全角”状态,则会导致各种命令输入数值的错误或无法辨认(应该是“半角”状态)。一种方法是用“多边形”、“ 旋转”、“分解”、“拉长”等基本绘图命令和文字样式命令进行粗糙度标注;另一种是采用动态块标注:新建“粗糙度文字”样式后绘制粗糙度符号,执行“绘图”-“块”-“定义属性”命令,在“标记”文本框输入“ROU”,“提示”文本框输入“请输入粗糙度值”,“对正”选择“中间”项,“文字样式”选择“粗糙度文字”,设置完毕后确定。然后执行“绘图”-“块”-“创建”命令,输入“名称”为“ROUGH”,单击“基点”选项组的拾取按钮,选择绘制的粗糙度最下点位基点,之后将符号选择为对象,设置完毕后确定,提示输入粗糙度数值。最后执行执行“插入”-“块”命令,会提示输入粗糙度数值。

12.机械制图中修改尺寸标注数字和文字的倾斜度

修改尺寸标注中的数字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为利用“编辑尺寸”命令和利用“特性浮动”面板修改标注数字。

1)利用“编辑尺寸”命令:选择“编辑标注”命令(在标注工具栏中),选择“新建”,此时系统弹出“文字格式”对话框,在输入文字处单击鼠标右键,若有符号要求选择“符号”-“直径”选项,若没有则直接输入数字,之后选择要修改的标注回车即可。

    2)利用“特性浮动”面板:拾取要修改的标注,并单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特性”,弹出特性浮动面板,选择“转角标注”,在“文字替代”中输入目标数值,回车即可。

    修改文字的倾斜角度也可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只是分别选择“编辑标注”命令中的“旋转”和“转角标注”中的“文字旋转”。

13.利用夹点调整标注位置,编辑尺寸标注属性及更新标注

用鼠标单击选中图中的尺寸,则在标注上将显示夹点(蓝色的点),选中不同的夹点后移动可以移动尺寸线、尺寸界线和标注文字的位置。

拾取尺寸标注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特性”, 弹出特性浮动面板,之后可以修改标注的线性、颜色、文字位置等各种特性。

选择“标注”-“样式”命令,弹出“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单击“替代”按钮(“修改”和“新建”只为下一步标注作规定),在弹出的“替代当前样式”对话框中修改格式,之后确定,最后在“标注”工具栏中单击“标注更新”按钮,依次选择要更新的标注,之后回车即可。

14.机械制图中的辅助手段

对象捕捉:可以捕捉端点、圆心、中心点等,鼠标右击CAD最下端的“捕捉”“极轴”“对象捕捉”等任一个按钮,选择“设置”,可以打开“草图设置”(在“工具”菜单栏中也有)命令,可以对“捕捉和栅格”“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和“动态输入”进行设置。

对某个对象进行等距划分:1)定数等分:将指定的对象平均分为若干段,并利用电或者块对象进行标识。执行主菜单中的“绘图”-“点”-“定数等分”命令。2)定距等分:也可以将制定的对象平均分为若干段,并利用点或块对象进行标识。该命令要求用户提供每段的长度,然后根据对象总长度自动计算分段数,在等分之前需要知道被等分对象的长度。执行主菜单栏中的“工具”-“查询”(可查询距离、面积等)-“距离”命令,获得对象的长度,之后执行主菜单栏中的““绘图”-“点”-“定距等分”命令,输入每段的长度即可。等分命令不仅可以等分直线,还可等分圆弧、圆等其它对象。

“圆角”命令对绘制圆角,圆弧等作用很大;有时可以用“偏移”命令和“修剪”命令来很快的绘制图形;“镜像”命令可以方便绘制具有对称结构的图形或者图形中具有对称的局部。

15.机械制图中的常见零件绘制

机械制图中常见零件主要有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主要有坐标法(多线段)、偏移法、矩形法、同心圆法等来绘制。“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原则,避免繁杂图线的单步控制。

轴类零件用主视图和全剖视图(带键槽的)来表达。

盘类零件用全剖的主视图(投射方向垂直于轴线方向)和一个左视图来表达。

叉架类零件以主视图(投射方向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1~2个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或局部剖视图(表达零件上的凹坑、凸台等),断面图(表达筋板、杆体等连接结构)和斜视图(表达倾斜结构)来表达。

箱体类零件用主视图(以最能反映其形状特征及结构间相对位置的一面作为投射方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剖视图或断面图(表达复杂内外结构),局部视图或局部剖视图或局部放大图来表达。

16.机械制图中零件装配图画法

在设计机器时,首先绘制装配图,再由装配图画出零件图,按零件图加工出合格的零件,然后根据装配图把零件装配成机器。因此,装配图要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和机器或部件的结构形状、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和性能要求,以及在装配、检验、安装时所需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装配图的组成:1)一组视图:装配图由若干视图组成,如主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等;2)必要的尺寸:装配图中需标注反映机器或部件的规格、性能、安装、装配及检验等有关尺寸;3)技术要求: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试验、安装、使用和维修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要求来保证质量,因此在装配图上要用文字或符号加以说明;4)标题栏、零部件符号和明细栏。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规定画法:1)相邻两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包括间隙配合)只画一条轮廓线,不接触表面和非配合表面应画两条轮廓线。如果距离太近,可不按比例夸大画出;2)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应尽量相反。当不能使其相反时,剖面线的间隔不应相等,或使剖面线相互错开;3)同一装配图中的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必须方向一致,间隔相等;4)图形上宽度2mm的狭小面积的剖面,允许将剖面涂黑代替剖面符号。对于玻璃等不宜涂黑的材料可不画剖面符号;5)在剖视图中,对一些实心零件(轴、杆、手柄等)和一些标准件(螺母、螺栓、键、销等),若剖切平面通过其轴线或对称面剖切时,可按按不剖切表达,只画出零件的外形。

2.特殊表达方法:1)拆卸画法:在装配图的某一视图中,如果所要表达的部分被某个零件遮住而无法表达清楚,或某零件无需重复表达时,可假象将其拆去,只画出所要表达部分的视图。采用拆卸画法时该视图上方需注明:“拆去XX”等字样。2)沿结合面剖切画法:为了表达装配体内部结构,可采用沿装配体结合面剖切,然后,将剖切平面与观察者之间的零件拿去,画出剖视图。此法剖切的优点在于:既能表达内部装配情况,又能省略剖面线,使图形清晰,重点突出。3)夸大画法:在画装配图时,常遇到一些薄片零件、细丝弹簧、小锥度、微小间隙等,若无法用实际尺寸或比例画出,可采用夸大画法。4)假象画法:为了表达与本部件有装配关系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其他相邻零件,或为了表示运动零件的运动范围或极限位置时,可用双点画线假象将相关部分画出,例如画出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

绘制装配图一般方法:1)由内向外法:先绘制中心部位的零件,然后以其为基准来绘制外部零件。一般这种方法适用于装配图中含有箱体类零件,且箱体外部还有较多零件的装配图。2)由外向内法:先绘制外部零件,然后以外部零件为基准来绘制内部零件。当然还有由左向右,由上向下等方法。

绘制装配图一般画法:1)直接绘制法;2)零件插入法:先绘制出装配图中的各种零件,然后选择一个主体零件,将其他各零件依次插入到主体零件中(“平移”命令),来完成绘制。3)零件块插入法:是指将零件均存储为图块,然后以插入图块的形式来装配零件。零件图块插入法和零件插入法的思路是一致的,但其更适合于装配图中存在多个相同零件的情况,当然绘制好的零件也可“复制”。

零件编号绘制:1.零件编号一般规定:1)装配图中每种零件都必须编注序号;2)装配图中,一个部件可只编写一个序号,例如滚动轴承;同一装配图中,尺寸规格完全相同的零部件应编写相同的序号;3)部件的序号应与明细栏中的序号一致,且同一装配图中编注序号的形式应一致。

2.序号的标注形式:标注一个完整的序号,一般应有3个部分:指引线、水平线(或圆圈)及序号数字,也可以不画水平线或圆圈。如下图所示。

1)指引线:指引线用细实线绘制,应自所指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可见轮廓内的起始端画一圆点;2)水平线或圆圈:水平线或圆圈用细实线绘制,用以注写序号数字;3)序号数字:在指引线的水平线上或圆圈内注写序号时,其字高比该装配图中所注数字高度大一号,也允许大两号。当不画水平线或圆圈,在指引线附近注写序号时,序号字高必须比该装配图中所标注尺寸数字高度大两号。

    3.序号的编排方法:序号在装配图周围按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整齐,序号数字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增大,以便查找。在一个视图上无法连续编完全部所需序号时,可在其他视图上按上述原则继续编写。

    4.其他规定:1)当序号指引线所指部分内不便画圆点时(如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可用箭头代替圆点,箭头需指向该部分轮廓;2)指引线可以画成折线,但只可曲折一次;指引线不能相交;当指引线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指引线不应与剖面线平行;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图,可采用公共指引线,如下图所示;3)指引线段的圆点是绘制的小圆(半径为1mm),然后填充黑色生成的。4)CAD提供了“标注”-“引线”命令,可以利用此命令来绘制指引线。

    17.机械制图中轴测图画法

    轴侧投影模式激活:在绘制二维等轴测投影图之前,首先要打开并设置等轴测投影模式,有两种方法:1)使用“草图设置”激活:选择主菜单栏中的“工具”-“草图设置”命令,在该对话框的“捕捉类型”选项组中,选择“栅格捕捉”选项组下的“等轴测捕捉”单选按钮,之后确定;2)使用snap命令激活:使用snap命令也可以在标准捕捉模式与等轴测捕捉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输入snap命令,执行并选择“样式”,执行并选择“等轴测”,回车即可。

    在轴测投影模式下绘图:在轴测投影模式下,可以方便绘制直线、平行线、圆和文本,并可以对图形进行尺寸标注。

1)直线(正交+F5):激活轴测投影模式,并在“草图设置”对话框中选中“启用捕捉”和“启用栅格”复选框,设置X轴和Y轴捕捉间距都为1。单击状态栏中的“正交”按钮,打开正交模式(必须打开,否则绘制直线与在非轴测模式下一样),选择“直线”命令,连续按F5键(<等轴测平面 左>、<等轴测平面 右>、<等轴测平面 上>三种供选择,分别代表立方体中的三组平行面),根据所绘直线在图中位置选择直线方式。

2)平行线(直线+复制):按直线绘制步骤绘制直线后选用“复制”命令,可以快速的绘制平行线。

3)圆和圆弧(椭圆+F5+修剪等):在等轴测图中,圆是以椭圆的形式存在的,而圆弧则是以椭圆弧的形式存在。因此,绘制圆时应使用椭圆命令,绘制圆弧则是先绘制一个整圆(或复制椭圆),然后使用修剪或打断工具,去掉不需要的部分。为确定圆心,需要先确定圆心点,在此需要绘制辅助线。在不同等轴测面上绘制椭圆时仍然需要用F5来确定等轴测面。

4)文本(文字倾斜+旋转):在等轴测图中不能直接生成文字的等轴测投影,为了使文字看起来像在当前轴测面上,必须使用倾斜角和旋转角来设置文字,字符倾斜角和文字旋转角为30°或-30°(具体匹配可以先尝试)。选择“样式”工具栏中的“文字样式”按钮,设置文字倾斜角,在插入“单行文字”或“多行文字”(在“绘图”菜单栏中)之前按“F5”键确定等轴测平面,在使用“单行文字”或“多行文字”命令过程中确定文字高度、旋转角等。

5)尺寸标注:在等轴测投影模式下进行尺寸标注时,为了使尺寸标注与轴测面相协调,需要将尺寸线、尺寸界线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相应的轴测轴平行。同样,标注文字也需要与轴测面相匹配。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在右轴测面中,若标注文字与X轴(Z轴)平行,则标注文字的倾斜角度为30°(-30°);在左轴测面中,若标注文字与Z轴(Y轴)平行,则标注文字的倾斜角度为30°(-30°);在上轴测面中,若标注文字与Y轴(X轴)平行,则标注文字的倾斜角度为30°(-30°)。

轴测图标注一般步骤(文字样式+标注样式+编辑标注):

1)选择“样式”工具栏中的“文字样式”命令,创建两种文字样式“轴测图1”和“轴测图2”,其文字倾斜角分别为30°和-30°;

2)选择“标注样式”命令,新建“轴测图标注1”标注样式,在“文字”选项卡中将“文字样式”设置为“轴测图1”(原本是stander样式),用同样方法创建“轴测图标注2”标注样式(“文字样式”为“轴测图2”);

3)如果沿X或Y轴测投影轴画尺寸线,则可用“对齐标注”命令画出初始尺寸标注。如果用户沿Z投影轴画尺寸线,则既可以用“对齐标注”,又可以用“线性标注”进行最初的标注;

3)执行“编辑标注”命令,在“编辑类型”中选择“倾斜”, 选中创建的标注,输入倾斜角度( 30°)即可。

若需要在不同的面上标注,则按F5键切换。

18.轴测图与一般零件图绘制的异同点

1)坐标系统不同;

2)复制功能不同:在轴测图中,要想在轴测面上绘制某条直线的等距线,只能选择“复制”命令来实现,而不能用“偏移”命令。因为在等轴测图中,“偏移”命令是将直线沿着直线的垂直距离偏移,并不是沿着轴测图中相应的坐标轴的方向偏移。实际使用时必须打开“正交”功能(正交保证光标沿轴测线移动),并用F5选择好平面。

19.机械零件的三维实现

选择好“样板文件”后可以先在“AutoCAD经典”模式下(在“工作空间”工具栏中选择即可)绘制草图和得到三维主体,然后在“三维建模”模式下显示和编辑三维模型。(待确认)

一、绘制轴的三维模型

轴的主体是纵向不等直径的圆柱体,轴上具有键槽,为安装方便和减少应力集中,轴上都设置有圆角和倒角。在创建轴模型时首先需要创建轴的主体,由于轴的主体属于回转体类的零件,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先绘制回转体截面和回转中心线,使用旋转命令得到轴主体回转特征,另外也可以通过拉伸的方法来创建轴主体,或者直接依次创建圆柱体来绘制轴主体。创建键槽等特征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基准面,绘制轴上键槽的轮廓线,使用拉伸生成实体,然后通过布尔运算即可得到键槽。圆角和倒角特征通过相应的命令很容易实现。

注意:1)用直线绘制好回转体截面以后,需要用“编辑多线段命令”(在“修改Ⅱ”工具栏中)将各个线段合并为一条多线段才能“旋转”(“建模”工具栏中)。

 2)“拉伸”命令有两个,分别是拉伸实体(“实体编辑”工具栏中)和拉伸面(“三维建模”模式下右边框“三维制作控制台”中),用错则达不到要求。

二、轴承零件的三维模型

轴承类零件通常由外圈、内圈、滚动体等部分组成,具有多环的特征,属于回旋体类零件,因此可以通过旋转特征来创建这些环特征,也可以采用镜像复制的方法来进行创建。

创建轴承首先需要创建轴承的内外套,然后创建滚动体,由于在一个轴承零件中,有多个滚动体,因此可以可以运用陈列工具来创建多个滚动体特征。总结起来,创建滚动轴承的基本步骤如下:创建滚动轴承的内外圈(“旋转”命令);创建滚动体(“球体”等命令);阵列滚动体(“三维阵列”命令);其它操作,如倒角和圆角等。

三、盘盖零件的三维模型

盘盖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高度方向尺寸较小的柱体,其上常有凹坑、凸台、销孔、螺纹孔、螺栓过孔和成形孔等结构。一般来说,盘盖类零件都具有多柱体和多孔这两个特征。总结起来,绘制盘盖类零件的方法为:先利用回转特征创建其由圆柱组成的主体部分(“旋转”命令),然后创建若干圆柱(“圆柱”和“三维阵列”命令),最后通过布尔运算得到各个孔(“差集”命令),有时还需要进行圆角和倒角操作。

四、叉架类零件的三维模型

叉架类零件结构形状大都比较复杂,且相同的结果不多。总结起来,叉架类零件有薄板和多孔两个主要特征。薄板类结构主要有支承板、底板和筋板等,厚度一般比较小,具有拉伸结构。有些底板上还有凸台或者凹坑,因此底板还具有剪切特征。多孔类结构主要有套筒、叉口、螺栓过孔和销孔等,具有旋转特征和剪切特征。

绘制薄板时,可以先绘制出薄板的轮廓线,通过拉伸操作得到其三维特征。对于薄板上的凸台和凹坑,需要先绘制出辅助实体,然后通过布尔运算得到。对于孔,可以先绘制出孔的截面线,然后通过旋转得到孔的三维造型,更为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圆柱体命令先绘制出圆柱体,然后通过布尔运算得到孔。

叉架类零件结构比较复杂,绘制时要注意各部分的绘制顺序。每绘制一个特征,都需要仔细分析,选择最有利的基准点或基准面。绘制过程中,灵活运用移动坐标系功能,可以提高绘图效率。

五、箱体的三维模型

箱体类零件主要特征包括薄壁、对称性和多孔。箱体的底板、侧壁以及连接板都是薄壁,可以认为是拉伸特征,有些底板上还有凸台或者凹坑,因此底板还具有剪切特征;箱体类零件大多数具有对称性,因此具有镜像特征;孔具有旋转和剪切特征。

在绘制箱体零件时,一般选择以箱体底面为基准来绘制箱体的其它部分。箱体的底板、侧壁、以及连接板都具有拉伸特征,在绘制时可以先绘制出截面线,然后利用拉伸操作生成特征。箱体上的孔需要先绘制辅助实体,然后通过布尔运算得到。箱体一般具有对称性,可以先绘制一般箱体,再通过镜像得到另一半,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

20.渲染(需要补充)

在屏幕上绘制好的物体模型是以线框的形式显示,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实体的模样,需要进行渲染。主要有“新建点光源”,“材质”,“高级渲染设置”,“渲染”等命令。

21.机械零件的三维装配(需要补充)

基本思路是创建好各个零件后,再将它们转配起来。在装配的时候涉及到基准点选择的问题,对于具有回转特征的零件,基准可以选择回转中心和圆心,薄板等拉伸特征,带有尖角的零件,可以选择尖角点,即先以尖角为基准将零件平移到图形中来,然后再将零件平移一定的距离从而实现装配。实际操作时,将各个零件图打开,用“带基点复制”命令将零件“粘贴”到箱体的零件图中,并装配好。

文档

AutoCAD2007学习

1.调用样板文件:AutoCAD可以用图形绘制功能绘制出需要的图纸幅面、图框和标题栏,但比较麻烦,可以直接调用:“文件”→“新建”打开“选择样板”对话框,默认文件夹为“Template”→选择Gb-XX-NamedPlotStyles类型的文件,而不是Gb-XX-ColorDependentPlotStyles类型的文件。2.图线、字体及比例:在机械图样上,图线一般只有两种宽度,分别称为粗线和细线,其宽度之比为2:1。通常情况下,粗线宽度采用0.5mm或0.7mm,细线的宽度采用0.25mm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