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23:54
文档

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劳动教育活动方案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2)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
推荐度:
导读劳动教育活动方案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2)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
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2)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 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

 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 受到劳动教育,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 ”校内黑板报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基础。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 布置上,班级黑板报、专栏、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 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整理小房间”,等 活动。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 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使“热爱劳动、劳动光 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 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 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 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 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 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 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 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D、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E、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 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F、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                   

   G、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 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应以“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捡起身边的一张纸”为主;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文热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 

文档

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劳动教育活动方案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2)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