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国际城市战略规划对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24:26
文档

国际城市战略规划对比

纽约2030●规划框架三大问题挑战——六方面十项目标——计划——127项具体措施——实施●研究方法数据统计、趋势判断、情景分析、公众咨询●问题挑战人口增长、基础设施老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压力●远景预期21世纪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成果文件、行动指导性纲领、启动项目、网络平台、实施进展报告、规划修编●实施监管明确各方责任和资金来源、时间节点;建立制度化的规划修编和实施跟进体系;发布年度进展报告●主要内容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土地住房如何提供可支付的和可持续发展的住房来容纳增加的人口开
推荐度:
导读纽约2030●规划框架三大问题挑战——六方面十项目标——计划——127项具体措施——实施●研究方法数据统计、趋势判断、情景分析、公众咨询●问题挑战人口增长、基础设施老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压力●远景预期21世纪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成果文件、行动指导性纲领、启动项目、网络平台、实施进展报告、规划修编●实施监管明确各方责任和资金来源、时间节点;建立制度化的规划修编和实施跟进体系;发布年度进展报告●主要内容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土地住房如何提供可支付的和可持续发展的住房来容纳增加的人口开
纽约2030

●规划框架

三大问题挑战——六方面十项目标——计划——127项具体措施——实施

●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趋势判断、情景分析、公众咨询

●问题挑战

人口增长、基础设施老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压力

●远景预期

21世纪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规划成果

文件、行动指导性纲领、启动项目、网络平台、实施进展报告、规划修编

●实施监管

明确各方责任和资金来源、时间节点;建立制度化的规划修编和实施跟进体系;发布年度进展报告

●主要内容

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
土地住房如何提供可支付的和可持续发展的住房来容纳增加的人口
开敞空间到2030年,让每个纽约人居住在可以10分钟步行到一个公园的环境里
棕地有效利用棕地,缓解城市土地日益紧缺现状
水资源水资源质量更新供水的基础设施、增加高等级雨水排水管道、推广暴雨解决方案
城市水网增加设备和滤水装置、扩充水源渠道、高效利用现有设备
交通交通拥堵扩增交通运输设施、改进现有基础设施、提倡可持续交通方式、采取收费道路管理和惩治措施
交通设施维护2030年前,完成市域范围内所有道路和交通运输系统的更新和维护
能源、空气和气候变化能源在更新、提升能源供给基础设施的同时,向每个纽约人提供清洁、可靠的能源
空气2030年成为全美空气最洁净的城市
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其他城市榜样,所有具体计划均为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回应
2030

●规划框架

回顾与检讨——远景——挑战——规划方案——方向——主题——措施——行动计划

●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趋势判断、情景分析、方案比选、公众咨询、专题工作坊、电子论坛、规划创作比赛和训练课程

●问题挑战

全球及区域日益激烈的竞争、对优质环境的期望日渐提高

●远景预期

亚洲国际都会

●规划成果

最终报告、行动纲领、公众咨询文件、网络平台、相关专题研究顾问技术文件

●实施监管

维持公众对话

●主要内容

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
土地房屋充分利用已开发土地、优先发挥都会区可供发展的潜力、定义高密度地区的理想密度、分散更多人口至新界、加速新发展区建设
与就业相关土地用途商业中心区甲级办公室策略、办公室/商业用途土地利用、新兴与就业相关用地
新界新发展区确定优先实施次序及发展密度
市区发展密度确定市区发展区域密度
保护郊区划定郊野公园、特殊区域及多项保育地带
优先发展项目港口发展提供新港口设施
机场发展提升国际机场的处理能力
交通

 

本地交通提出新的交通策略性项目,疏解交通堵塞
跨界交通整合及拓展珠三角地区的道路及铁路网络
悉尼2030

●规划框架

问题与挑战——战略主题——目标——策略——分目标——行动方案

●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趋势判断、情景分析、公众咨询、调查问卷

●问题挑战

全球化、气候变暖、能源短缺、交通拥堵、经济竞争激烈、人口老龄化、住房价格上涨、人口和就业岗位增加导致的城市中心区不堪负重、文化与品质亟待延续

●远景预期

绿色、全球化、联通

●规划成果

战略报告;网络平台;适宜居住的绿色网络、活动枢纽、可变化的发展和可持续的重建五大行动计划;西部走廊、保护心脏、三个城市广场、绿色转换系统等9个具体项目。

●实施监管

安排一个策略性合作关系经理,设立监控和检讨计划;持续提升并扩大财务计划;每五年评估检讨一次;维持并扩大咨询、参与程序。

●主要内容

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
城市文化土著文化制定悉尼市议会土著文化、公众艺术及设计文化规划;成立澳洲土著文化中心
艺术空间提供为艺术文化活动提供可用空间;制定综合性文化盛事策略;制定城市文化基础设施规划;保证悉尼街头艺人以及其他表演空间
创新行业及文化区策略制定地方创意行业及文化区策略;建立创新行业专责组;制定鼓励开办文化及创新事业的实验计划
公共艺术总体规划制定公共艺术总体规划;研究设立悉尼文化中心及画廊的可行性
交通交通网络提高跨区公共交通服务的融合;制定地方巴士服务网络
街道空间增加街道空间;研究交通收费机制
推广绿色交通建立融合绿色空间、人行道及骑行道路的交通网络,满足残疾人士需求
可支付性住房住房提供7.5%的住房是社会福利性住房;7.5%是可负担住房的居民策略
大芝加哥都市区2040区域框架

●研究方法

专题研讨确定规划发展目标和指导原则;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数据模型,提升公众直观感受;-综合公众意见和模型数据,确定最终城市发展纲要和实施建议

目标与原则——收集数据——三个计算机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土地利用模型、交通模型)——三大模拟方案综合评价——方案评价指标——相应和制度改革

●问题挑战

交通拥挤、低收入群体空间集聚、城市低密度跳跃式蔓延

●规划成果

战略报告、规划模拟方案、和制度改革措施

●主要内容

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
住房选择区域性住房与就业混合提升城市居住与就业平衡
可支付住房可支付性住房的空间分布
区域城市与中心芝加哥商务区 
区域性中心高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和高速公路连接
城镇中心城市主干道和公共交通连接
有效的城市交通公交汽车快速路系统建立比地铁廉价的快速、高频率、不受道路拥挤影响的公交服务系统

土地利用空间模式将紧凑式的土地利用模式和高容量的公共交通相匹配,推行TOD模式
城市道路系统快速路利用道路拥挤收费、改善公交系统的便利性、改善步行和自行车环境、加宽道路、改善高速公路设计
大都市地区的自然环境绿色空间保护划定绿色空间范围
波特兰2040

●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公众参与

●问题挑战

人口预测显示已有的土地策略不能在城市发展边缘有效的保护农田、森林和自然资源;公共服务如电、公众安全、交通系统超出现有增长边界负荷。

●目标设定

设定城市发展边界、有效的使用城市土地、保护自然资源

●规划成果

制定城市发展管理方案、2040年发展的概念性指标

●主要内容

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
城市发展边界住宅和就业可容性确定住宅和就业能力并以此容量作为未来发展的基准点
有效使用土地区域停车场制定区域范围内不同类型新开发项目停车位数量上限及下限
水质量、洪水管理及鱼类、野生动物保护保证土地使用目标的同时在湿地、泄洪区上的土地开发
工业和其他就业区区域重要工业区内非工业土地的使用
中心城市、区域城市、镇中心及车站小区划定开发分类,完善鼓励开发
保护自然资源邻近城市和乡村保护区要求同其临近城市合作保护共同区域,临近城市蔓延发展
可支付性住房提供不同收入的住房该部分要求各地方将其采取措施向Metro汇报
墨尔本2030

●规划框架

前言——总述——关键问题——研究范围——过去、现状、将来分析——远景、原则、方向——及倡议(9个方向)——实施措施——监督机制

●研究方法

数据收集、公众参与、圆桌会议、论坛、信息公告

●问题挑战

●远景预期

未来30年内,墨尔本人口将增长100万;巩固墨尔本对居民、商务者和访客等,具有世界上最适于居住、最具吸引力和最繁荣地区的声誉

●规划成果

战略报告、网络平台、制定

●主要内容

确定九个未来发展方向:

紧凑城市

确定城市增长边界,明确大都会区向外拓展的范围;
强化和扩展公共中心网络的建设;
改善各活动中心之间的公共交通联系,将开发建设在公共中心内部,近邻公共中心处和规定的再发展区域内,以鼓励基础设施的高效使用,同时减少不合理开发对于以建成的具有较高品质和景观特色区的压力。
大都市区增长

在设定城市增长边界的同时,将城市边缘的开发集中在指定的发展区内,非发展区内的建设。
发展区位于重要区域交通走廊的周围,是规划的重大变化区,将经历从乡村功能向城市功能的转变。
明确开发时序,保证发展区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
加强增长管理以形成合理高高效的城市形态,保障公共交通服务与城市开发同步。
保护原有规划确定的绿楔。
区域城市网络新的战略鼓励墨尔本大都会区外围的城市开发活动,尤其是沿交通走廊的重要市镇。
保护农村地区的各农业用地功能,在农村地区优先考虑农业、保护区、交通设施以及旅游业等的发展,对于居住等开发建设活动实行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以实现紧凑式的发展,减少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对汇水区、重要的自然植物区、湿地影响区、矿产资源开采区、高附加值农地等实行极其严格的控制,不允许进行城市开发。
活力城市

土地使用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要与重要的交通出入口相结合,保证港口和机场的交通可达性和高效的人流、物流运输,保持维多利亚州作为澳大利亚重要物流中心的地位。
合理设置产业区。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及重要物流企业提供足够的发展机会,包括充足的土地供应、良好的公路、铁路、机场、海港等交通条件。
墨尔本重型区将继续保持其作为都会区商务、商业零售、文化娱乐中心的地位,同时,适量进行居住开发,提高内成活力。
高品质场所

提升城市设计质量,提高环境的宜居性与吸引力。
保护文化特性、邻里特征和场所特征,保护历史地区和历史文脉,
提高社区安全性,鼓励促进安全性的邻里设计,通过优秀的设计创造富有魅力、易于步行和多样化的社区环境。
提升开敞空间的质量并实现合理布局,保证公共开放空间不被侵占。规划在菲利浦海湾西岸等地建立新的公园,通过新公园的开辟提高公共空间网络连续性。
保护海岸海滩环境并提高公共可达性,改善菲利浦海湾和西港的娱乐设施服务水平。
保持并进一步发展墨尔本都会区作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的功能。
公平城市

增加经济实用的住宅的供给。
 社会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
保证服务与基础设施与新的开发同步进行,并合理安排其时序。
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艺术、休闲和其他文化设施的可达性。
环保城市

保证水资源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和管理。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鼓励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减少能源使用和废气排放。
叫少暴雨对港口及腹地的影响。
保护地表水和土地资源。
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应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通过合理的土地使用规划保护本土的动植物种,维护地区生物多样性。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设定评价标准。引导环境管理。
交通联系提供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人们对于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方式的使用。
在现状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建立骨干公交网,提高运行速度、运营质量、准点率、舒适度和方便性;促进公交支线服务改善,使各活动中心之间以及与其他城市之间联系更加方便。
土地使用与交通战略整体考虑,将新的开发设置在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较高的区域,提高就业和社区服务的可达性。
在城市开发和道路系统以及居住邻里的管理给予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更多的优先权。
改善私人交通的使用。
适应不断增长的货运需求。高效的货运交通系统是保证经济不断增长的重要条件,该哈改善港口与工业区之间的道路交通联系,协调各种交通方式,完善综合交通系统。
为远期工业发展预留具备良好公路、铁路交通条件。
减少交通的环境影响。
规划决策管理加快规划的审批程序,妥善解决规划管理中的争议,以强有力的规划以及细致的管理保障该规划的实施。
建立与地方之间紧密有效的合作。保证实施的一致和整体性。
为及时反映其所服务的社区需求,建立一个完整和连续的报告、咨询、回顾和社区参与的时序。
北京2049

●规划框架

问题思考——趋势展望——人口与经济发展——旧城保护与中心城区改造——空间情景分析——发展模式确定——国际进展评述

●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趋势判断、情景分析、案例分析

●问题挑战

后奥运时代转型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紧缺、城市规划建设面临冲击;机动车增长迅速、城市环境有待治理

●远景预期

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规划成果

战略报告、专题研究报告

●主要内容

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
人口与经济趋势京津廊地区功能格局复合产业走廊基本形成
京津廊地区人口格局人口规模预测
北京平原及东南部地区空间图景城乡融合的多元发展模式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新城的集聚;促进制造业在七环沿线城镇集聚;加快郊区铁路网建设;充分利用城际铁路中间站;加快就业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旧城保护中心城区改造坚持整体创造原则的城市总体格局
用地性质调整完善历史保护街区建设;充分利用现存文物古迹及文物单位,形成公共空间系统
高度与空间格局完善传统水系格局和内外城轮廓;有效控制旧城高度,引导三环的高层区域有序发展
空间拓展空间拓展情景分析适当向区域进行疏散,保证城市绿地空间
转型上海规划战略

●规划框架

发展背景——经验借鉴——问题分析——战略思考

●研究方法

历史回顾、案例分析、数据分析、趋势判断

●问题挑战

区域发展与城市格局、产业升级与空间约束、人口规模与空间压力、生态环境与空间瓶颈

●远景预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文化大都市

●规划成果

《转型上海规划战略》

●主要内容

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
区域联动产业升级转移 
郊区城镇联动 
交通干线衔接 
区域生态环境 
跨界潜力地区发展 
区域协调机制 
产业转型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文化繁荣世博后续利用 
中心功能混合 
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历史文化风貌保护 
住房保障与设施完善住房供应结构 
住房空间布局 
公共服务均等化 
养老设施建设 
生态空间保障与建设生态空间底线 
区域生态系统衔接 
市域生态空间网络 
综合交通保障与优化基本思路 
综合交通体系 
分区域交通与空间策略 
智慧城市探索支撑体系 
构建平台 
试点示范 
深圳2030

●规划框架

历史回顾——问题挑战——机遇方向——宏观远景——七大策略——空间布局——近期计划——公众参与

●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趋势判断、公众参与

●问题挑战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区域层面的合作陆续展开;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经济特区的优势逐渐减弱; 过去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高速的经济发展伴随了诸多社会问题: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治安形势严峻,对高级人才吸引力下降,以及外来人口就业、住房和子女教育的困难;开发建设造成自然山体的破坏、河流水域的污染以及空气质量下降。

●远景预期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

对应发展目标,未来深圳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城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与共同发展的国际都会。

●规划成果

战略报告、网络平台、公众意见集萃、规划论坛

●主要内容

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
区域发展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充分发挥深圳移民城市和移民文化的特点,构筑与内地最为广泛和深入的联系,进一步扩大城市发展的经济腹地,成为辐射内地经济的主要中心之一。
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其它城市的多边合作,成为“泛珠三角”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加强与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其它领域的合作,形成“同城化”发展态势
产业发展保持产业结构平稳升级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批次地进行产业的升级与空间腾挪置换,使产业平稳转型升级。
 构筑多元化产业结构

结合城市特点,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培育产业核心和持久竞争力鼓励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培育未来优势产业,如生态产业、环保产业和海洋产业
 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

围绕各种产业簇群,建设多个产业聚集地,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群优势,提升产业和城市竞争力
空间发展空间区位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要求,发挥重要空间区位的作用
区域空间结构南北贯通、西联东拓
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强化、两翼伸展
 空间发展的途径

一是重视存量优化;二是审慎研究适量填海。
生态发展    坚持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

为了维系长远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容量和生态安全,必须坚持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制度,生态线内严禁一般性建设项目。
自然生态环境培育恢复对已遭受破坏的部分环境,要依据城市功能分区的要求,进行不同级别的恢复。
 加强环境保护。

改善能源结构,采取措施加大空气污染的防护和治理,逐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采取分区治理的原则,提高污水处理率,整治河道,恢复河道的清洁。持续改善城市内部生态环境。
社会发展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外来人员就业与信用评估制度的基础上,改革现行的人口管理制度,在个人培训、子女教育、微利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为城市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
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加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建设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扶持创意经济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
建设服务型的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加强制度创新,完善城市的职能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基础设施发展交通枢纽重点建设盐田港区、大铲港区、龙华客运铁路枢纽、平湖集装箱铁路枢纽、前海湾城际轨道枢纽、跨珠江口通道、深港东部通道、深圳机场、跨境基础设施与口岸。逐步形成与一体化的国际性枢纽城市。
信息枢纽重点提升信息枢纽的“硬件”与“软件”,使深圳成为中国重要的信息枢纽城市。

资源供应和公共安全保障加强食品、供水以及能源供应等“城市生命线系统” 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型地质、气象与海洋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制度,提高应急能力。

节约型城市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产业升级转型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发展资源低消耗的新兴产业,成为节水型、节能型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节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合理分区,优化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效率
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兴产业和新增的城市功能预留发展空间,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武汉2049

●规划框架

远景战略——城市定位——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产业与经济发展——文化与社会建设——社会参与

●问题挑战

●远景预期

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规划成果

武汉2049

●主要内容

文档

国际城市战略规划对比

纽约2030●规划框架三大问题挑战——六方面十项目标——计划——127项具体措施——实施●研究方法数据统计、趋势判断、情景分析、公众咨询●问题挑战人口增长、基础设施老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压力●远景预期21世纪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成果文件、行动指导性纲领、启动项目、网络平台、实施进展报告、规划修编●实施监管明确各方责任和资金来源、时间节点;建立制度化的规划修编和实施跟进体系;发布年度进展报告●主要内容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土地住房如何提供可支付的和可持续发展的住房来容纳增加的人口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