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音乐学科教案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24:36
文档

音乐学科教案设计

音乐学科教案设计备课人李智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时间45分钟课题祖国颂歌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1、通过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2、在反复聆听作品,熟悉《红旗颂》的主题旋律;通过欣赏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理解作品内涵。3、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红旗颂》创作背景,分段、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了解乐曲三部曲式结构,通过音响对比欣赏《在
推荐度:
导读音乐学科教案设计备课人李智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时间45分钟课题祖国颂歌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1、通过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2、在反复聆听作品,熟悉《红旗颂》的主题旋律;通过欣赏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理解作品内涵。3、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红旗颂》创作背景,分段、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了解乐曲三部曲式结构,通过音响对比欣赏《在
 音乐学科教案设计

备课人李智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时间45分钟

课题        祖国颂歌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1、通过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

2、在反复聆听作品,熟悉《红旗颂》的主题旋律;通过欣赏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理解作品内涵。

3、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红旗颂》创作背景,分段、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了解乐曲三部曲式结构,通过音响对比欣赏《在灿烂阳光下》《神圣的战争》《伏尔塔瓦河》了解各国不同风格的颂歌。

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形式。

2、学习并背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1、教学导入

教师播放《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红旗飘飘》《爱我中华》音乐片段,让学生猜歌名,并归纳这一组歌曲的共同点。

共同点:表达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爱国歌曲。

2、新课教学

1、基本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吕其明:历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上海文联委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创作了60多部电影、200多部电视剧的音乐,还有10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成为中国乐坛的风云人物。其代表作有:《铁道游击队》《谁不说俺家乡好》《白求恩》《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

(2)创作背景

《红旗颂》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情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气概。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乐曲创作于1965年。

2、分段欣赏

(1)欣赏并分析《红旗颂》主旋律。让学生根据乐曲简谱的谱例,初听乐曲主题。

问:乐曲的节奏、力度、速度是怎样的?

(2)学生分组学习4/4拍节奏的挥拍方法,并了解4/4拍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3、作品分析

(1)聆听乐曲“引子”部分。

问:乐曲开头用了哪件乐器来演奏?音乐采用了哪首歌曲的音调?

(2)聆听乐曲“第一乐段”。

问: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音乐的主旋律出现了几次?

小结: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构成了语文中的“起、承、转、合”的方整性乐段。节奏的变化,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

(3)聆听乐曲“第二乐段”。

问: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在演奏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小结:第二乐段旋律较激扬,在全曲的最高音区进行。乐句由弱拍进入,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把歌曲推向高潮。表达了人们对五星红旗的深厚感情。

(4)聆听乐曲“第三乐段”。

小结:第三乐段延续了高潮部分弱起节奏的特点,是高潮情绪的延伸,结尾处节奏拉宽,旋律舒展,使乐曲呈现出明亮的色彩,给人以余音缭绕、情感宣泄未尽的印象。

(5)曲式作品结构

A、B、A三段体曲式结构。

第一乐段:再现开国大典,宽广、辉煌;

第二乐段:回忆战争时期,坚定、豪迈;

第三乐段:饱含胜利喜悦,深情、歌颂。

4、对比欣赏

歌唱祖国的乐曲还有很多,《红旗颂》是用大气磅礴的交响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的画卷,除了器乐,还有很多歌唱祖国的声乐作品,本节课的开始我们聆听了几首,接下来你们仔细聆听下面这几首歌曲所要表达的又是怎样的情感?

(1)聆听《在灿烂阳光下》。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聆听《神圣的战争》。

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聆听《伏尔塔瓦河》。

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知识拓展

颂歌:颂歌多用于对党、祖国、领袖、人民、英雄人物、事业的歌颂、赞美。

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类似的音乐体裁。

四、总结

本堂课所学习的《红旗颂》是采用中国民族体裁,用来歌颂红旗的器乐作品。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够对我们的祖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努力学习,未来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答:《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红旗飘飘》《爱我中华》。

学生一边欣赏乐曲《红旗颂》,一边听教师介绍作品的作曲家,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学生在听教师介绍时,学会分析、了解并记忆。

学生回答。

答:小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际歌》、《东方红》。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答:抒发了对中国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

答:二战期间,苏联被德国攻打,为了鼓舞军心和人民的顽强斗志,表达了苏联人民渴望胜利、侵略者的爱国之情。

答:伏尔塔瓦河是捷克繁荣昌盛的摇篮,描述了捷克人民的民俗生活与神话传说,展示了捷克山河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通过竞猜歌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的是爱国歌曲的相关内容。

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红旗颂》作者和乐曲创作背景的简介,让学生一目了然。学习音乐之前对作品的相关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后,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分析和掌握作品。

通过聆听和音乐活动,把音乐的基本知识贯穿在活动中,使学生达到强化记忆又有趣学习的目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析欣赏音乐,可以使学生更认真、细致地关注音乐本身。

之前提到《红旗颂》主旋律在整首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在分段欣赏结束后,让学生再一次回顾已学习的知识,达到进一步深化主旋律印象的目的。

通过对《在灿烂阳光下》《神圣的战争》《伏尔塔瓦河》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各国人民的爱国之情,欣赏不同国家赞颂、歌唱祖国的歌曲。加深对本课学习的印象。

通过欣赏和学习对颂歌、交响诗两种音乐体裁有所了解,加深本课学习的《红旗颂》在同学们脑海中的印象。

总结升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更加的热爱祖国,努力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文档

音乐学科教案设计

音乐学科教案设计备课人李智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时间45分钟课题祖国颂歌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1、通过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2、在反复聆听作品,熟悉《红旗颂》的主题旋律;通过欣赏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理解作品内涵。3、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红旗颂》创作背景,分段、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了解乐曲三部曲式结构,通过音响对比欣赏《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