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了引导广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我校语文组的活动安排要求,决定在学校开展“诵经典•讲礼仪•传美德”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了促进我校学生课外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朗诵诗歌,创作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特办此活动。
二、活动主题:
活动以“诵经典•讲礼仪•传美德”为主题。“诵经典”,即引导青少年通过吟诵中华传统经典诗文,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继承和经场中华文明自觉,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活动目标
1.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2.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三、参赛的相关要求:
1、各班组织学生积极准备,踊跃参加,每班至少一个节目。
2、朗诵形式:既可以单人朗诵,也可以两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可适当配音乐和表演,但要突出朗诵;朗诵要能脱稿(可单独朗诵、亦可集体朗诵,时间把握在8分钟之内)。
3、参赛内容: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或者散文诗,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要求各班语文老师对朗诵内容做好把关工作。
4、朗诵的所有诗文要尽显中华诗文的意境美、情感美、文字美、韵律美。
5、比赛顺序赛前抽签确定。
6、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积极组织学生做好朗诵的准备和训练工作,以保证比赛质量,并于11月8日前完成朗诵的报名工作并将报名表及所配音乐上交到朱老师处(逾期责任自负),确保比赛顺畅进行。
7、各班学生必须身穿校服,保持会场秩序。
四、比赛时间、地点:
1、时间:2019年11月14日下午课外活动开始。
2、地点:学校阶梯教室。
五、比赛评奖办法:
1、采用评委现场无记名打分的方式。
2、记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拍好名次。
3、本次活动设:(个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六、评委及相关工作人员名单:
1、评 委:九年级语文老师
总 分: 柴吉喜(八五班) 张晓慧(八一班)
主持人: 朱斌林
电脑及音响:朱斌林
摄 影:黄成年
七、评分标准(100分):
1、内容——诗歌、散文、散文诗(10分):
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要求范围,感染力强;(10分)
2、仪表仪态(20分):
(1)衣着得体,与作品内容相协调;(5分)
(2)精神饱满,姿态自然大方;( 5分)
(3)表演能与朗诵融为一体;( 5分)
(4)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作品的内涵。(5分)
3、精神面貌(10分):
(1)精神饱满、昂扬,充分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朝气。(5分)
(2)集体配合协调(5分)
4、创新(20分):
(1)朗诵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0分)
(2)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乐效果恰到好处,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 (10分)
5.朗诵技巧(40分):
(1)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10分)
(2)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 5分)
(3)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节奏合适,韵律明显;(10分)
(4)能正确把握作品内涵,声请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10分)
(5)很好地把握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5分)
八、程序
1、抽签决定参赛顺序(参赛号码、参赛者的班级、姓名及参赛作品相对应,并以书面的形式打印出来,抽签在赛前完成。)
2、大赛正式开始:(注:从1——5号参赛者,其中1号朗诵前,公布2号选手作准备,1号朗诵完后,请评委打分,并收至总分处,由工作人员计算出其最后得分,交至主持人手中,同时主持人请2号上台,并请3号作准备,2号朗诵完毕后,公布1号的最后得分,并请3号上台,4号作准备,以此类推,直至完毕。)
3、大赛完毕后,请到会领导学校校长作总结,同时请工作人员整理出本次比赛的优胜者,包括填写获奖证书,并初步定于本周内举行颁奖仪式。
4、颁奖:
5、主持人宣布本次和寨九年制学校“诵经典•讲礼仪•传美德”诗文朗诵活动到此结束。
和寨九年制学校语文组
2019年11月14日
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
“诵经典•讲礼仪•传美德”诗歌朗诵比赛抽签顺序表
| 序号 | 班 级 | 诗 歌 名 称 |
| 1 | 九(1)班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 2 | 九(2)班 | 《黄河颂》 |
| 3 | 九(3)班 | 《少年中国》 |
| 4 | 九(4)班 | 《少年中国说》 |
| 5 | 九(5)班 | 《沁园春 雪》 |
“诵经典•讲礼仪•传美德”诗歌朗诵比赛评分表
| 序号 | 项目 | 评分标准 | 分数 |
| 1 | 内 容 | 诗歌、散文、散文诗——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要求范围,感染力强。 | 10分 |
| 2 | 仪 表 仪 态 | (1)衣着得体,与作品内容相协调;(5分) (2)精神饱满,姿态自然大方;( 5分) (3)表演能与朗诵融为一体;( 5分) (4)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作品的内涵。(5分) | 20分 |
| 3 | 精 神 面 貌 | (1)精神饱满、昂扬,充分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朝气。(5分) (2)集体配合协调(5分) | 10分 |
| 4 | 创 新 | (1)朗诵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0分) (2)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乐效果恰到好处,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 (10分) | 20分 |
| 5 | 朗 诵 技 巧 | (1)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10分) (2)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 5分) (3)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节奏合适,韵律明显;(10分) (4)能正确把握作品内涵,声请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10分) (5)很好地把握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5分) | 40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