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23:35
文档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

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30分,第6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3.民为贵,_________,君为轻。4.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5.痴儿了却公家事,______________。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6.隋代起中官职设六部制,即_______
推荐度:
导读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30分,第6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3.民为贵,_________,君为轻。4.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5.痴儿了却公家事,______________。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6.隋代起中官职设六部制,即_______
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题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30分,第6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

3.民为贵,_________,君为轻。

4.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

5.痴儿了却公家事,______________。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

6.隋代起中官职设六部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刑、工,各官称_________,副职称_________。(每空0.5分)

7.《孔雀东南飞》最早收入南朝陈时徐陵所编的_________,题作______________。

8.能体现苏轼《石钟山记》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9.墨翟为春秋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鲁迅的历史小说《______》中的主人公就是以他为原型创造的。

10.古代诗话中概括元稹和白居易的创作风格是_________,而贾岛和孟郊是_________。

11.小雅诗句“昔我往矣,_______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运用了_________的手法。

12.按天干地支纪年,2007年为丁亥年,那么今年是_________年,而从十二生肖上来说是_________年。

13.中国有四大名亭,分别是浙江绍兴的_________,_________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湖南长沙的_________。

14.古人起名字有许多趣事。如苏洵的儿子叫苏辙。“辙”是“车轮碾出来的印”之意;其字为“子由”,那么“由”就是_________之意了。

15.在古诗文中常有用某一词来指代某一现象或某一形象、某一场景的情况,下列词语各指代:

(1)三尺:_________(2)寸管:_________(3)杏坛:_________(4)簪缨:_________

16.下面古诗含有民间传统节令,分别指的是:

(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_____

(2)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断代体

18.苏轼《前赤壁赋》中说:“逝者如斯,而(    )也;盈虚者如彼,而(      )也。”

A.不舍昼夜  未消长 B.未尝往  卒莫消长    C.未逝  莫消长

19.孔子从“六艺”开始学习,此“六艺”为(   )。

A.礼乐诗书射御    B.礼乐射御书数   C.礼乐书数射辞      D.礼乐赋射御曲

20.《黄帝四经》中说:“审于行文武之道,则天下宾矣。”其中对“审”和“宾”二字的正确解释是(       )。

A.审查  宾客       B.审慎  宾馆       C.懂得  服从

21.2008年我国节假日安排发生重大变化,与此无关的传统节日是(    )。

A.清明            B.端午            C.中秋         D.重阳

22“季春”是指农历(   )

A.一月            B.二月            C.三月         D.四月

23.陆游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的是(     )。

A.菊花            B.梅花            C.兰花         D.竹

24.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25.“己欲立而立人”的下句是(     )。

A.欲立人而立己    B.己欲仁而仁人    C.己欲达而达人   

26.以下哪句不是韩愈的诗句(    )。

A.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三、不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27.下列关于汉乐府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本指汉代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

B.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

C.《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D.《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E.乐府诗歌大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倾向现实主义风格。

28.古诗文中表示时间短促的副词有(      )

A.俄       B.须臾      C.有间      D.未几       E.旋

29.下列成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有(      )

A.克敌致胜(战胜)       B.苦心孤诣(钻研)      C.美轮美奂(高大)      D.言简意赅(深刻)      E.文过饰非(掩盖)    F.卖官鬻爵(买)

30.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是《汉书》,古代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

B.杜甫的“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C.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是王维、高适;边塞诗派的代表是孟浩然、岑参。

D.宋词豪放派代表人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人是柳永、姜夔。

E.“唐宋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范仲淹。

3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隶书、草书和行书的演变过程。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一句中“牺牲”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一句中的“丝”、“竹”,原本是指代弦乐器和管乐器。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刎颈之交、莫逆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之交、患难之交、车笠之交、竹马之交都用来形容交情很深。

E.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皇帝的命令称“诏”、“敕”、“谕旨”、“圣旨”、“上谕”等。

四 、阅读理解题(35分)

(一)古诗词(9分)

渔家傲

【宋】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

32.填表:(4分)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33.“酒盏旋将荷叶当”一句词序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1分)

34.此诗的高潮为“_________”两句,它们营造了_________的气氛。(2分)

35.“惊起望”中的“惊”用得好,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古文(13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浚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6.庄子名______战国时期_____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______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__________”。(2分)

37.《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对话的形式,讨论了“______________”的问题。(3分)

38.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   )。(2分)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        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39.对庄子《秋水》的艺术特色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B.善于通过虚拟的寓言故事来说理   

C.举出大量事实进行论证

D.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说理

40.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庄子描绘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文(13分)

梓人①传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②焉。所职,寻、引③、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④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⑤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⑥太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⑦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⑧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注释】

①梓人:从事建筑的人;木匠师傅。相当于现在的建筑师。②处:居住。③寻、引:测量长度的工具。古时八尺为一寻,十丈为一引。④砻斫:磨和砍削。⑤度:测量。⑥直:通“值”,价值,工价。⑦画宫:房屋施工图案。⑧圜视:向四周看

4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有梓人款其门 (2)众莫能就一宇(3)其床阙足而不能理(4)画宫于堵

4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裴封叔之第                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B.有梓人款其门              皆视其色

C.其床阙足而不能理          彼执斧者奔而右

D.愿佣隙宇而处焉            吾收其直太半焉

4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联系上下文,可知第二段划线句“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6.作为一篇“传”,作者借此想表达的主要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赏析题(15分)

47. 阅读下文,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15分)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①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②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③。其上为睥睨梁欐④之形;其旁出堡坞⑤,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⑥有水声,其响之激越⑦,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⑧,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⑨,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⑩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⑾,而列是夷狄⑿,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⒀,是固⒁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⒂,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⒃,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本文为《永州八记》最后一篇。)

【注释】

①少:稍、略。②土断:山势突然断落,形成峭壁。③垠:边、岸。④睥睨(pì nì):城上短墙,又称女墙;梁欐(lì),房屋的大梁。⑤堡坞:像小城堡的石头。⑥洞然:石子击水声。⑦激越:声音响亮清脆。⑧美箭:美竹。⑨疏数(cù)偃仰:疏密起伏。数(cù):密。偃:仰卧,引申为倒下、卧倒。仰:抬头。⑩造物者:指天。古人认为万物都是天创造的,故称天为“造物者”。⑾中州:中原地区。⑿夷狄:指偏远的永州。⒀更千百年句:经历千百年而不能一献其优美景致而被人们所赏识、承认。⒁固:真的。⒂不宜如是:不应这样做,即徒劳的把小石城山安排在荒僻的永州。⒃气之灵:地气的灵秀。

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题参

一、填空题(30分,第6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

1.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江月何年初照人

3.社稷次之

4.在水之湄

5.快阁东西倚晚晴   澄江一道月分明

6.吏  户  礼   兵   尚书   侍郎(每空0.5分)

7.《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9.非攻

10.元轻白俗(或元浅白俗)   郊寒岛瘦

11.杨柳依依  反衬

12.已丑   牛

13.兰亭   安徽滁县   爱晚亭

14.有规矩又能行动自由

15.(1)法律(或剑)(2)笔  (3)教坛  (4)官位

16.(1)清明  (2)重阳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7—26  C  B  B  C  D  C  B  B  C  D 

三、不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27—31  ABDE  ABCDE   A C E  AB D  B C E

四 、阅读理解题(35分)

32. (4分)时间:荷花盛开的季节      地点:荷花池塘

        人物:一群年轻的姑娘      事情:喝酒逗乐

33. (1分)旋将荷叶当酒盏

34. (2分)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       极为热闹

35. (2分)既承前句的“醉”,又暗藏一个“醒”,更描绘了姑娘们醉酒酣眠醒后的神态

36.(2分)周;宋;道家;老庄  

37.(3分) 河伯、海若;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 

38.(2分)D  

39.(2分)C  

40.(2分)因为河伯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意识到自己的夜郎自大、狂妄无知。  

41.(2分)说明楼外有楼,天外有天,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永远不能骄傲自满,必须不断上进。

42. (4分)(1)敲    (2)完成    (3)缺    (4)墙壁

43. (2分)B(代词,他的)(A: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性。  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兼词/句末语气词。)

44. (3分)那些不能胜任的工匠,被他生气地喝退了,也不敢有一点恼恨。

45. (2分)先抑后扬,为后文对梓人由嘲笑转为惊骇和佩服作铺垫。

46. (2分)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参考译文】

    翡封叔的家宅在光德里。一天,有位木匠敲他的门,情愿租间空屋子居住,用替屋主人服役的方法来代替房租。他所执掌的是些度量长短,规划方圆和校正曲直的工具;家里不储备磨砺和砍削的器具。问他有什么能耐,他说:“我善于计算、测量木材,观看房屋的式样、高深、圆方、短长的适合不适合,我指挥驱使,而由众工匠去干。离了我,大家就不能建成一栋房子。所以我被官府供养着,得到的俸禄比别人多三倍;在私人家里干活,我取全部报酬的一大半。”

    有一天,我进了他的住屋。他的床缺了腿却不修理,说:“将要请别的工匠来修理。”我很耻笑他,说他是没有才能却贪图俸禄喜爱钱财的人。

    后来,京兆伊要修饰官衙的房屋。我到过那里。(在那里)蓄积了大量木材,招集了许多工匠。有的拿着斧斤,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一圈站着,面朝着(那位)木匠那位。木匠左手拿着长尺,右手拿着木杖,站在中间。他衡量房屋的承担情况,察看木料的性能酌情选用,挥动他的木杖说:“用斧子砍!”那拿斧子的就跑到右边去砍;回头指着木材说:“用锯子锯!”那拿锯的就跑到左边去锯。不一会,拿斧子的砍的,拿刀的削的,全都看着他的脸色,等待他的发话,没有一个敢自作主张的。那些不能胜任的工匠,被他生气地喝退了,也不敢有一点恼恨。他在墙上绘了官署房子的图样,刚满一尺大小的图样却细致详尽地画出了它的建筑规模,计算图上微小的尺寸而建造起高楼大厦,没有一点误差的地方。房屋建成后,他在上栋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修建”,原来是他的姓名,凡是被他役使的工匠都不在上面列名。我向四周一看,感到非常惊讶,然后我才知道他技术的精湛和伟大啊!

五、赏析题(15分)

评分标准:能从主旨情感、写作特色(表现手法)、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鉴赏,主旨情感一定要有分析,写作特色、结构、语言只要有两方面涉及到即可,具体分值安排如下:

主旨情感(7分)  写作特色(4分)  结构(4分)  语言风格(4分)

鉴赏示例:

文章由写景和议论两段构成。上段写景。可分两层,先是指明小石城山的方位,继而描述小石城山的奇貌。无论是方位的指点还是景观的描绘,都是在循序渐进中进行的,自然景致随着观赏者的游历渐次展现,使读者阅读时不自觉地由其导引,似乎也步入了自然奇观。这样的笔法使本文的景物描写达到了紧凑而自然流畅的效果。第二段是作者由自然景观带来的联想和思索。作者议论造物者的有无,用设疑的曲笔批判了天命观,引发了对美的事物被压抑、遭遗弃的郁愤之情,并借以倾吐自己横遭贬谪、壮志难酬的天涯沦落之感。文章是白描式流畅自然的景物描写和触景生情、物我合一、丰富而带有思辨性的思索,跌宕开合,尺幅千里,正如前人所说:“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

文档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

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30分,第6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3.民为贵,_________,君为轻。4.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5.痴儿了却公家事,______________。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6.隋代起中官职设六部制,即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