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土地综合整治可研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26:36
文档

土地综合整治可研报告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讨论稿)1.项目概况1.1项目提出的缘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从统筹城乡发展、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等几方面阐述。1.2项目类型、范围、规模说明项目的位置、范围、建设规模及新增耕地面积。1.3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说明项目建设工程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2.项目实施的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3.项目区概况3.1项目所在县情况简述项目所在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土地整理复垦
推荐度:
导读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讨论稿)1.项目概况1.1项目提出的缘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从统筹城乡发展、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等几方面阐述。1.2项目类型、范围、规模说明项目的位置、范围、建设规模及新增耕地面积。1.3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说明项目建设工程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2.项目实施的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3.项目区概况3.1项目所在县情况简述项目所在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土地整理复垦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讨论稿)

1.项目概况

1.1项目提出的缘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从统筹城乡发展、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等几方面阐述。

1.2项目类型、范围、规模

说明项目的位置、范围、建设规模及新增耕地面积。

1.3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

说明项目建设工程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

2.项目实施的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

3.项目区概况

3.1项目所在县情况

简述项目所在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情况。

3.2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状况

说明项目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要重点叙述项目所在地区水系、径流、洪水、泥沙、水位和水质特征,说明地下水含水量、各地层渗透性、富水程度和地下水动态特征)、气候、植被、工程地质(要说明引水建筑物和交叉建筑物场址、输(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沿线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说明输水线路、田间道路和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地基、边坡和围岩的稳定性,初步提出基础处理措施)、土壤、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分析项目区光热、水、生物资源状况。

3.3社会经济条件

说明项目所在乡(镇)、村的居民点数量、人口、户数;概述主要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生产状况。

3.4土地利用现状

3.4.1土地利用结构

明确项目实施以前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和特征,说明基本农田面积及其分布。土地利用结构应根据最新变更数据,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规定,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统计汇总。

3.4.2土地利用程度

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耕地耕作制度(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经济效果(作物单产水平、投入产出状况等)。

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3.5.1交通状况

说明项目区对外的道路交通状况;说明项目区内部道路等级、分布和质量状况。

3.5.2灌溉排水设施状况

查明项目区外部河流水系、防洪设施条件等;说明项目区内水源及引水工程、灌溉、排水骨干设施现状;说明田间灌溉、排水工程设施现状。

3.5.3电力设施状况

说明变电站、用电、变电设备的位置、规模、容量、归属和运营状况;说明项目区内输配电线路的路径。

3.5.4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

说明防洪、水土保持和防护林等农田保护设施现状。

3.5.5农村居民点建设状况

说明待整理农村居民点的人口规模、户数、用地面积和建筑质量;说明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状况。

4.项目分析

4.1项目合法性分析

4.1.1法律法规

分析项目建设与有关法律法规和的一致性。

4.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分析项目建设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致性。

4.1.3其它规划

分析项目建设与县域村镇体系、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及水利、农业、林业、交通、生态建设与保护等相关规划的一致性。

4.2土地利用因素分析

分析土地利用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主要对影响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可通过工程或生物措施加以改善的水、土、生态等性因素(包括有效水资源不足、水质恶化、土壤肥力降低、耕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等)进行分析。

4.3可行性分析

项目区社会认识程度;措施;资金保证措施;效益分析。

4.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应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查明项目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废弃地复垦潜力以及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明确新增耕地来源并对其宜耕性进行分析。

4.5水资源分析

4.5.1供水量分析

说明可以利用的灌溉水源,确定灌溉范围,选定节水灌溉方式。计算不同保证率的工程可供水量。

4.5.2需水量预测

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灌溉水源情况,合理预测各类产业需水量、居民用水量、牲畜饮水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灌溉面积,设计作物种植结构及复种指数。

拟定不同保证率的作物灌溉制度,选定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作物耗水量、灌溉需水量、人畜需水量和工业需水量。

4.5.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供、需水量计算结果,按不同保证率分别进行平衡分析。

4.5.4基本选定灌溉设计保证率。

4.6潜在风险分析

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工程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分析项目进行中及实施后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应对潜在风险的对策措施。

其中自然条件潜在风险主要存在于水文气象方面,表现为异常天气的出现,如暴雨雪、洪水、滑坡、泥石流、塌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和其他影响项目实施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潜在风险主要针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生态变化和环境影响;工程条件潜在风险主要存在于地质地基条件方面,表现为项目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技术与实际出入很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遇到其他障碍物导致的工作量增加和工期延长等;技术条件潜在风险表现为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差异以及特殊工艺的处理等。

4.7公众参与分析

说明公众参与的形式、过程、内容和结果。

5.项目规划方案及其建设内容

说明项目规划原则、依据、总体规划方案与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是在对项目区各项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水源工程、灌排体系及其交叉建筑物、道路、林带、水土保持、电力及村庄所做的全域规划、全域设计。要确定土地平整单元,合理布置水源,明确各级渠(管)系布置方式,说明排水工程总体布局及承泄区位置,提出各类交叉建筑物的类型和结构型式,确定各级道路系统布置方案,合理布设生态防护和水土保持工程。

5.1农用地整治规划方案

5.1.1土地利用布局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条件,对项目建设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组合,确定各类用地的比例、位置和面积,选定土地利用的最佳方案。

5.1.2工程平面布局及建设内容

1、土地平整

根据作物种植类型、灌排方式、地形、土壤条件、机耕作业等对田块平整度的要求,确定田块的形状、规格和方向,确定土地平整区域,提出土壤改良措施。选择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列出计算结果。

2、农田水利

确定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和渠系建筑物的位置、走向和配置关系;基本确定输电线路接线方式、地点和路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选定灌溉水源工程的结构类型,基本确定其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尺寸,提出防冻、抗冻等基础处理措施;说明渠道结构型式和断面尺寸;基本确定管道材料、管径及耐压等级;说明防洪、除涝、降渍、治潜标准,确定排水沟断面尺寸;基本选定建筑物结构型式,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尺寸和基础处理措施;初步确定闸门、启闭设备、拦污栅等设备的结构型式和主要技术参数;初步选定水力机械形式、型号、装机台数及单机配套功率、机组主要参数;初步确定输变电线路规格和型号。对各项工程内容均要进行工程量统计。

3、田间道路

根据项目区内外道路交通状况,结合田块布置和农田水利工程布置,确定项目区道路位置、走向和配置关系。基本确定道路断面结构型式和主要技术参数,基本确定路基处理措施,统计工程量。

4、农田防护和生态保持

根据农田保护的需要,确定农田保护工程的类型和位置;确定农田保护工程主要技术参数,统计工程量。根据小流域综合治理需要,确定岸坡防护工程和坡面防护的类型和位置,统计工程量。

5、整治后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统计整理前后各类用地面积,编制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分析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计算新增耕地面积。

5.2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方案

5.2.1明确拆旧区规模、范围及迁建方案

5.2.2整治潜力和可行性分析

5.2.2.1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既要进行整治耕地潜力分析,也要分析拆旧区周边耕地的土地质量情况,分析拆旧复垦对区域耕地(基本农田)建设的促进作用。

5.2.2.2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可行性分析

5.2.3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划方案

5.2.3.1总体布局

5.2.3.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

拆旧区整理前后位置、面积、地类、图斑号等情况;建新区(包括安置区)占用前后位置、面积、地类、图斑号等情况。

5.2.3.3实施时序及挂钩周转指标使用和分年度归还计划

5.2.3.4拆旧区整治标准、各项工程规划和补偿方案

1、拆旧区整治标准

重点从土地破坏状况、土体硬化强度、覆土质量、客土来源、弃渣场地、土壤污染情况、灌排体系构建等方面分析工程复垦的特点与难点。在当地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复垦基准面(土地平整工程底层深度界限)的选择与确定、土壤重构的方法与标准、生态修复的方法与原则等;设定复垦恢复期后所应达到的土地质量标准。

2、建设内容

根据拆旧区整治规划,确定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保持等工程的建设内容。拆旧复垦区应和周边农用地统筹规划,按照农用地整治标准,集中连片进行各项工程的设计,使复垦后的耕地达到基本农田标准。

3、工程量汇总

根据建设内容,以自然村为单元,以分项工程为单位,在典型设计的基础上,汇总工程量。

4、拆迁安置补偿方案

5.2.4建新区规划建设

1、建新区基本情况

说明建新区内目前农用地利用方式、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分析建新区内耕地的质量情况。

2、建新区规划设计

确定建新区内新建中心村、集中安置小区、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城镇建新地块等的选址、规模和占地面积;说明各类建设用地的结构和布局。

5.2.5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

6、投资估算

6.1编制说明

投资估算按照《山东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综[2005]90号)和《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试行)要求编制。

6.2农用地整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2.1投资估算成果

说明估算过程及费用构成。

6.2.2资金筹措

提出项目投资组成、投资承诺意见和资金筹措方式。

6.2.3投资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说明分年度投资计划。

6.3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估算及资金筹措

6.3.1投资估算

6.3.2资金筹措

说明资金筹措方式。

6.3.3投资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说明分年度投资计划。

6.4项目区投资估算汇总

7.效益分析

7.1 社会效益分析

结合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综合分析社会效益。

7.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结合项目建设内容,综合分析生态效益;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初步提出防治措施。

7.3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土地利用方向,计算项目建设前后项目区农业生产的费用和收益,计算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回收期。

7.4 耕地质量分析

对比分析项目建设前、后耕地质量变化情况。

8.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8.1土地权属现状

根据土地清查情况,分别说明农用地、建设用地整治建设范围内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等权属现状以及登记发证情况。

8.2权属调整方案

基本确定土地所有权调整的原则、范围和程序。

8.3权属调整方案编制说明

简述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制定过程中各部门、相关组织和权属主体的参与形式、方法和所达成的意向,以及不同意见的处理情况。

9、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9.1组织领导机构设置

9.2工程建设管理

根据项目区工程建设及技术要求,建立质量检验体系,对项目工程建设与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法人制、招投标、工程监理等。

9.3资金使用管理

为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规范财务制度,按照工程进度监督项目资金使用而设立的监督管理办法。

10.结论与建议

10.1可行性研究结论

对项目的合法性、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投资总额以及项目实施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做出总结和概括,结论要重点突出,观点明确。

10.2问题与建议

对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11.附件

附件1           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内容及投资估算表

一、项目概况
(一)位置
1行政村
(二)整治面积公顷其中:整理

复垦

开发

1原耕地面积公顷
2规划后耕地面积公顷
3新增耕地面积公顷
4新增耕地率
(三)地貌类型
(四)灌溉保证率
1灌溉模式
二、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编号工程内容单位数量估算(万元)
1平整土方万m3

2田间道
总长km
3生产路
总长km
4支沟
总长km
5斗沟
总长km
6农沟
总长km
7支渠
总长km
8斗渠
总长km
9农渠
总长km
10干管km
支管km
11过路涵
12倒虹吸
13生产桥
14节制闸
15渡槽
16泵房
17变压器
18水泵
19电机
20防护林
21高压线km
22低压线km
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程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1村内道路Km

2绿化
3给排水Km

4电力线路Km

5其它
四、项目总投资万元
1工程施工费万元
土地平整

万元
农田水利万元
田间道路万元
农田防护与生态万元
2设备购置费万元
3其他费用万元
前期工作费万元
竣工验收费万元
工程监理费万元
业主管理费万元
拆迁补偿费万元
4不可预见费万元
五、项目施工期

六、项目效益

1年运行费万元
2年增效益万元
3静态投资回收期
附件2                                   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项目区申报表

呈报单位(章):                                                                                                             单位:公顷
县(市、区)序号项目区名称拆旧复垦区状况安置区状况建新区是否整村搬迁
拆旧复垦地块位置地类图斑号拆旧面积复垦耕地面积位置地类图斑号面积占农用地面积面积
               
            
            
            
            
            
              
            
            
            
            
            
            
合计            
附件3、市、县(市、区)请示文件。

附件4、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出具的踏勘报告。

附件5、市级评估论证意见。

附件6、拆旧区建设用地合法权属证明材料。包括农村居民点集体土地所有证;农村工矿用地批准文件或建设用地使用证书。

附件7、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乡(镇)与村、单位签署的拆旧复垦协议。

附件8、县级批准的农村居民点撤并、改造及安置区选址批准文件。

附件9、县(市、区)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和资金及时到位的承诺书。

附件10、项目实施资金来源、农民补偿标准、涉及农户的收益分配、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等说明材料。

附件11、项目实施听证材料及村委及农民群众意见和全体村民同意项目实施的签字表。

附件12、配套建设资金承诺函。

附件13、取水许可预申请书。

附件14、项目区照片及其它影像资料。

附件15、涉及坟地迁移的,须附坟地迁移安置方案、迁移户同意迁移的有关材料(须有迁移户签字或手印);涉及开发未利用地的,应有批准权的对未利用地开发的批准文件;涉及林地、废弃水面(河道)等地类整理的,须附具相关部门明确的意见。

附件16、图件

标注农村建设用整理拆旧、安置、建新地块位置的1:10000最新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加盖县国土局公章)、项目区现状图(合幅)、项目规划图;1:5万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图(加盖县国土局公章);最新遥感影像图(加盖县国土局公章);涉及拆旧安置建新地块勘测定界图;1:5000新村建设规划图。

文档

土地综合整治可研报告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讨论稿)1.项目概况1.1项目提出的缘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从统筹城乡发展、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等几方面阐述。1.2项目类型、范围、规模说明项目的位置、范围、建设规模及新增耕地面积。1.3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说明项目建设工程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2.项目实施的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3.项目区概况3.1项目所在县情况简述项目所在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土地整理复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