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26:42
文档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宁夏固原赵亚红教学内容:圆的面积。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体操作、集体交流、直观演示、比较分析概括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手、脑、口结合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
推荐度:
导读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宁夏固原赵亚红教学内容:圆的面积。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体操作、集体交流、直观演示、比较分析概括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手、脑、口结合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宁夏固原   赵亚红

教学内容:圆的面积。

素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体操作、集体交流、直观演示、比较分析概括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手、脑、口结合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德育渗透点:创设学生操作与探究学习的最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弄清图形之间的区别及联系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感受、体会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教学特点: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中,紧紧抓住“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对旧知的回忆,激发学生从旧知探索新知的兴趣,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归纳、推理,利用等积变形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逐步归纳出圆的面积公式。

设计思路:

1.通过多媒体演示圆的面积让学生在充分直观感知圆面积的基础上,概括出圆面积的意义。

2.通过小组汇报、采访小组等不同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互助合作的精神,并通过电脑验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圆可以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渗透化曲为直的方法。

3.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据的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学具准备:把圆片分成八等份、十六等份、三十二等份,并按课本图所示,剪拼并贴成近似长方形或三角形或梯形。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羊吃草的动画:一个放羊娃将一只小山羊用一根绳子把它拴在木桩上。请问小山羊最多能吃到多大范围的草呢?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演示圆的面积让学生在充分直观感知圆面积的基础上,概括出圆面积的意义。】

    2、圆的面积--含义: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3、如果将绳子加长一点,又会出现什么情况?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同学们纷纷地猜测)【设计意图:为探究新知打下伏笔。】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1)以前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师用课件演示使记忆再现。)

(2)通过回忆这三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你发现了什么?(发现这 三种平面图形都是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3)能不能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圆可能转化为什么平面图形来计算呢?

2. 尝试转化

(1)操作:

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说说你把圆剪拼成了什么图形?

(1)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等分的圆,数一数等分成了多少份?(16)用这个圆剪一剪,拼一拼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同时要深入各层次的学生中去,发现他们操作、思维上的障碍,指导他们在亲自操作过程中探求知识、寻找规律。】

(3)汇报拼摆情况。

情况一:组一我们通过把圆剪开然后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让组二来汇报一下。然后问:为什么说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呢?(生:因为两条底是曲线)如果我们将圆等分的再细一些猜一猜会怎样呢?(会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师用课件演示等分成更多份的情况。得到结论:圆会无限接近于长方形。板书:圆——近似长方形。【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

情况二:组三我们把圆剪开后一层一层叠起来就拼成了一个近似三角形。问:为什么是近似三角形呢?(它的底是曲线)。其实将圆分的份数越多它也会越来越接近于三角形的。板书:圆——近似三角形。

情况三:组四我们把圆剪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等腰梯形。板书:圆——近似等腰梯形  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设计意图:是强调这些图形有近似长方形的,三角形的,梯形的,用三角板比比、量量,意在强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求实品质的培养.通过直观、操作、验证、分析原因,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4)课件演示。【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演示使转化思想更加直观。】

请大家看屏幕,师:(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如果我们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如图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图四,课件闪烁其中1份)都是这个样子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它像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是的,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三角形。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个近似三角形这一条边(教师指示) 跟圆形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个近似三角形的两条边其实都是圆的半径。

师:如果我们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它图形了。同学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已经等分好了的圆形,请你们动手拼一拼,把这个圆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开始吧!

学生利用这种近似三角形拼组图形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既鼓励学生拼出自己想象中的图形,又要引导他们拼出最简单、最容易计算面积的图形。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图形(如图五、图六、图七)。

(5)探究联系.

将圆拼成这些图形后与原来的圆形有什么联系呢?小组合作讨论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记录在纸上。【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回忆长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激起学生用旧知探索新知的兴趣,并明确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6)汇报联系。

a.拼成近似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长等于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半径;

b.拼成近似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等于周长的1/4,(为什么?)高等于半径的4倍;

c.拼成近似等腰梯形的:面积相等,上下底之和等于圆周长的一半,(为什么?)高等于2倍的半径。

d.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分成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你发现什么?(追问: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设计意图:是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圆,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在头脑中对这些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

3.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1)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师:好,各个小组都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你们把一个圆形“转化”成了现在的图形之后,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请小组内讨论。

师:谁来告诉大家,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

师:是的,没有改变,就是说: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师:虽然我们现在拼成的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但是如果把圆等分成32份、份、128份、256份……一直这样下去分成很多很多份,拼成的图形就变为真正的长方形(课件演示,如图八)。

 

(2).推导公式。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个长方形。同学们,如果圆的半径为r,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现在请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

师:好,同学们,谁能首先告诉老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课件,同时闪烁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并标示字母r,如图九。

师:那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呢?(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说明)这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半圆展开后拼成的,请大家看屏幕,这个红色的半圆展开后,其中这条黄色的线段就是长方形的长(如图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继

续演示如图十一,半圆展开后再还原,再展开,),这个长方形的长究竟与圆的什么有关?究竟是多少呢?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关,并且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如图十二)。并且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πr。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如图十三),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那圆的面积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关的板书。

师:你们真了不起,学会了“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 × r 

  S=πr2

师小结公式 S=πr2,让学生小组内说说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5)读公式并理解记忆。

(6)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半径)

3. 利用公式计算。

(1)用新的方法算一算:小山羊最多能吃到多大范围的草呢?看谁刚才猜得较接近。(学生计算并汇报)

(2)课件演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木桩上,羊边吃草边走的情景。(生看完提问题并计算)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积即最大圆面积是多少?思考“如果将绳子加长一点,又会出现什么情况?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圆的面积大小由它的半径大小来决定。】

(3)完成第95页做一做的第1题。

(4)看书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只列式不计算。(CAI课件出示)

2. 测量一个圆形实物的直径,计算它的周长及面积。

3. 课件演示:

(美丽郊外的图片,然后在草坪上,出现了一个喷水头在转动。)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图,说说从图中你发现的数学信息。

想知道什么?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能解决吗?

四、全课总结。

师:短短的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畅所欲言。)【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收获、学习的感受,让其情感态度得到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很好,这节课大家都学到了很多关于圆面积的知识。同学们还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三角形、梯形,进行操作实验,并尝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为你们而自豪。

五、布置作业

1. 第97页的第3题和第4题。

2. 找出身边的圆,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径,算一算面积(完成实验报告单)

测量物 直径(厘米) 半径(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圆——近似长方形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圆——近似三角形         

圆——近似等腰梯形       S=πr×r

S=πr2

文档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宁夏固原赵亚红教学内容:圆的面积。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体操作、集体交流、直观演示、比较分析概括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手、脑、口结合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