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学号:
| 考核项目 | 操作标准 | 分值 | 得分 |
| 1.瞳孔对光反射 | ①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正常人双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复原。②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两眼,当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时,观察对侧瞳孔大小,正常人,当一侧瞳孔受到光刺激,对侧也立即缩小。 | 10 | |
| 2.副鼻窦检查 | ①上颌窦:双手固定与病人两侧耳后将拇指分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②额窦:一手扶持病人枕部,用另一手置于眼眶上面内侧用力向后按压。③筛窦:一手扶持病人枕部,以另一手拇指置于鼻根部与眼内角之间向筛窦方向加压。 | 10 | |
| 3.甲状腺触诊 | 第一种方法:医师站在病人背后,双手拇指放在颈后,用其他手指从甲状软骨两侧进行触摸。第二种方法:在病人对面,以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在甲状软骨两旁进行触诊。 | 10 | |
| 4.触觉语颤 | 将两个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轻平放在胸壁的对称部位,嘱病人用同样强度重复发“一、二、三”或拉长单发“一”音。 | 10 | |
| 5.肺下界叩诊 | 嘱病人平静呼吸,分别于锁骨中线上,腋中线上,肩胛下角线上,由上向下叩诊,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实音时,其交界处即为肺下界。 | 10 | |
| 6.心脏相对浊音界 | 叩心脏右界时,自肝浊音界的上一肋间开始依次按肋间上移,沿肋间隙由外向内进行叩诊至第2肋间为止;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表示已达心脏边界,此界称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心脏左界时,在心尖搏动的肋间开始,从心尖搏动外2~3㎝处由外向内沿肋间隙叩诊,清音变浊音时为心脏相对浊音界,依次上移至第2肋间为止。 | 10 | |
| 7.心脏瓣膜听诊区 | ①二尖瓣区:心尖部,即位于左锁骨中线内侧第5肋间处;②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③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④三尖瓣区:在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偏左处。听诊顺序:多按病变好发部位的次序听诊即: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第2听诊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 10 | |
| 8.胆囊触痛征(Murphy) | 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病人的右肋缘部,将左手大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胆囊点),首先以大拇指用力按压腹壁,然后嘱病人缓慢深吸气,如深吸气过程中因疼痛而突然停止,可见于急性胆囊炎。 | 10 | |
| 9.巴彬斯基征 | 嘱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医师以手持病人踝部,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拇趾侧。阳性表现为拇趾缓缓背伸。其它四趾呈扇形展开。 | 10 | |
| 10.血压测定 | ①患者休息,消除劳累、紧张因素对血压的影响;②右手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外展450,气袖展平,中部对准肱动脉,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距肘窝2~3㎝,不可过紧或过松;③听诊器胸件放在肱动脉上,打气,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Hg,然后缓慢放气,听到的第一声响所示血压值即为收缩压;④声音逐渐变得低沉,然后消失,动脉音消失的值为舒张压;⑤连测2~3次,取最低值。 | 10 | |
| 总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