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0年7月自考《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04:18
文档

2010年7月自考《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国际法试题课程代码:002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通常情况下,国家对某一个人行使外交保护权的条件是,这个人(C)A.在该国居留,是该国的居民B.向该国提出了庇护的请求C.具有该国国籍D.曾为该国作出过重要贡献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外国向中国提出引渡,其决定机关是(C)P112A.外交部B.最高人民C.
推荐度:
导读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国际法试题课程代码:002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通常情况下,国家对某一个人行使外交保护权的条件是,这个人(C)A.在该国居留,是该国的居民B.向该国提出了庇护的请求C.具有该国国籍D.曾为该国作出过重要贡献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外国向中国提出引渡,其决定机关是(C)P112A.外交部B.最高人民C.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国际法试题

课程代码:002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通常情况下,国家对某一个人行使外交保护权的条件是,这个人(  C  )

A.在该国居留,是该国的居民    B.向该国提出了庇护的请求

C.具有该国国籍    D.曾为该国作出过重要贡献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外国向中国提出引渡,其决定机关是(  C )P112

A.外交部    B.最高人民

C.    D.机关

3.确立国际地役的依据是(  B )P118

A.国际惯例    B.国际条约

C.公平原则    D.对等原则

4.确立边境制度的目的之一是(  C )

A.划定边界线    B.确定边境居民的国籍

C.便于边境居民的往来    D.确定边境地区主权

5.《南极条约》对缔约国在南极的领土要求的规定是( C  )

A.部分肯定    B.全部否定

C.冻结    D.全部肯定

6.将航空器主要视为犯罪行为场所的国际公约是( C  )

A.《东京公约》    B.《海牙公约》

C.《巴黎航空公约》    D.《蒙特利尔公约》

7.按照联合国大会《关于从外层空间遥感地球的原则》之决议的规定(  A )P197

A.遥感活动应为所有国家谋取福利和利益

B.遥感国有遥感自由,它无需与被遥感国协商其遥感活动

C.被遥感国可以无偿取得遥感的原始数据

D.遥感国的遥感活动不必特别考虑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8.最早的全球航空公约是( D  )P182

A.《芝加哥公约》    B.《华沙公约》

C.《海牙公约》    D.《巴黎航空公约》

9.下列使馆人员中,具有外交官身份的是( A  )P209

A.秘书    B.信使

C.会计    D.译员

10.使馆可免纳捐税,但不应免除( B  )

A.所得税    B.服务费

C.交通费    D.进口税

11.在下列情形中,不可归因于国家的不当行为是(  B )

A.国际机关的行为    B.非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

C.实际上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    D.经授权行使权力的其他实体的行为

12.受害国因加害国的国际不法行为而要求加害国给予赔偿的首选方式是( A  )P279

A.恢复原状    B.主权

C.补偿    D.道歉

13.国际可分为个人和( D  )

A.公民权    B.民族自决权

C.发展权    D.集体

14.我国主张,在本质上属于( A  )

A.国内管辖的问题    B.国际管辖的问题

C.一个抽象、绝对的概念    D.完全超越国家主权的权利

15.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是( B  )

A.国际习惯    B.国际公约

C.一般法律原则    D.国际司法判例

16.国际争端一般可分为政治性争端和法律性争端,政治性争端又被称为( D  )

A.关于权利的争端    B.关于义务的争端

C.可裁判的争端    D.不可裁判的争端

17.国际的判决(  B )

A.作为国际法渊源对一切国家有拘束力    B.对争端当事国就本案有拘束力

C.对普通法系的国家有拘束力    D.是否有拘束力由各国自行确定

18.没有第三方介入的国际争端解决方法是(  C )

A.斡旋    B.调停

C.协商    D.仲裁

19.战争中禁止使用背信弃义的作战方法,但不禁止( C )P405

A.伪装具有平民和非战斗员的身份    B.假装有在休战旗下谈判或投降的意图

C.使用诈术或奇计    D.使用中立国的标志或制服

20.《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情势变迁原则的态度是( C  )P259 转为多选

A.不承认该原则    B.完全承认该原则

C.有条件地承认该原则    D.只在边界条约中承认该原则

21.国民待遇是(  C )

A.给予本国国民的待遇

B.政治权利方面的待遇

C.在互惠基础上给予某些特定国家外国人的待遇

D.给予外国驻本国外交官的待遇

22.以经纬度标出的边界称为( A  )P126

A.天文学边界    B.自然边界

C.几何学边界    D.直线边界

23.将国家在外层空问的探索和利用活动定性为“全人类的事务”的条约是(  B )

A.《月球协定》    B.《外空公约》

C.《营救协定》    D.《责任公约》

24.国家在对外关系上的最高代表是( D  )

A.使馆馆长    B.外交

C.首脑    D.国家元首

25.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主要是(  B )

A.间国际组织    B.主权国家

C.争取的民族    D.个人

26.在援引不可抗力解除国家行为的不法性时,不符合条件的是( A  )

A.该行为所包含的特定风险已被行为国接受

B.该行为是由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引起

C.该行为是由于发生了该国无力控制或无法预料的事件

D.该行为使该国在当时的情况下实际上不可能履行其国际义务

27.西方国家主张( A  )

A.从性质上更适合通过国际机构来保障    B.是完全受各国排他性管辖的事项

C.只能从属于国家主权    D.只有建立在“集体”基础上才是稳固的

28.资本阶级观的思想渊源是(  C )

A.联邦主义    B.国家主义

C.人文主义    D.国际主义

29.按照国际法,一般不予继承的条约是(  C )

A.关于边界制度的条约    B.关于中立化区域的条约

C.友好同盟条约    D.关于非军事区的条约

30.中国公民陆某,系国家工作人员,他通过其甲国亲戚的申请而获得甲国国籍,随后陆某在中国因违法被刑事拘留。此时,陆某提出他合法持有甲国护照,为甲国公民,要求通知甲国驻华领事。经查证,陆某本人到案发时从未离开中国,也从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根据中国国籍法有关规定(  A )P96

A.陆某仍是中国人

B.陆某是中国法律承认的具有双重国籍的人

C.陆某是中国境内的外国人

D.陆某的国籍状态不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有权提出引渡罪犯请求的国家主要有( ACD    )

A.受害的国家    B.罪犯居留的国家

C.罪犯本人所属的国家    D.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家

E.罪犯财产所在地国家

32.使馆馆长的等级包括(  ABD   )P208

A.大使    B.代办

C.临时代办    D.公使

E.副大使

33.根据国际人道法,战俘享有的待遇包括(  ABCDE  )P421

A.不得侮辱、虐待、报复和杀害

B.人身、宗教信仰和尊严应得到尊重

C.应被允许和家庭通信

D.医疗应得到必要的保障

E.积极敌对行动停止后应立即释放并遣返

34.在国际实践中,争端当事国通常为之采取反报措施的情况有( ABCDE )

A.在外国的本国侨民遭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B.贸易问题上遭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C.航运问题上遭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D.本国公民遭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E.本国外交人员被无理驱逐

35.甲国驻乙国的领事在乙国境内开车执行职务时将乙国人撞成重伤,该乙国人向乙国提起诉讼,但乙国未受理此案,其理由是该领事( ABD )

A.是外交代表    B.享有领事与豁免

C.只受其本国法律的管辖    D.正在执行职务

E.享有城外庇护的权利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6、37小题各7分,第38、39小题各8分,共30分)

36.简述国际法的渊源。

37.简述条约缔结的一般程序。

38.简述国际法上的国家管辖权。

39.简述国内法与国际法关系的国家实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试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联系和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参见课本P303

41.    1948年,在巴勒斯坦发生的一系列暴力事件中,一些联合国工作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9月17日,联合国调解专员和首席观察员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控制区内被以色列恐怖主义分子杀害,并由于采取措施的迟延,罪犯未受到追捕和查明。事件发生以后,联合国大会就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所遭受伤害如何提出赔偿请求进行了讨论。

请根据国际法相关原理,对联合国大会讨论的下列问题进行分析:

(1)联合国作为国际组织,能否享有国际法律人格为其工作人员提出国际损害赔偿请求?为什么?

(2)如果类似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享有国际法律人格,那么它与国家的国际法律人格有何区别?为什么?

(3)在提出赔偿请求的过程中,联合国这种保护性行动的依据是什么?若损害行为由受害人本国所为,这是否会影响联合国的求偿能力?

文档

2010年7月自考《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国际法试题课程代码:002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通常情况下,国家对某一个人行使外交保护权的条件是,这个人(C)A.在该国居留,是该国的居民B.向该国提出了庇护的请求C.具有该国国籍D.曾为该国作出过重要贡献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外国向中国提出引渡,其决定机关是(C)P112A.外交部B.最高人民C.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