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和妻子退休后,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坎坎坷坷,为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他的做法启示我们( )
①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②要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④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近年来,“感动中国人物”已成为人们广泛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们必须( )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②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③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④从身边小事做起,只对自己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前夕,东营市某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是祸,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因此( )
①国家安宁和民族团结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 ②一言一行都要遵从汉族的风俗习惯 ③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各族人民要平等相处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近年来,受境外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等地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极端分子伤害无辜民众、冲击机关的暴力恐怖事件。许多同学就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暴力事件是个别案例,不会改变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B.我国以后不应该再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C.不同民族人民之间不能建立起真正的平等关系
D.应该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以暴制暴的制度,打击暴恐犯罪
5.2014年12月下旬,、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 )
①符合我国的国情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③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④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了推动发展,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③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④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在问题的方针和立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都是圣洁的。”要使大地永远保持“圣洁”,我们应该( )
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④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某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冀鲁豫边区纪念馆。学校组织这一活动是为了让学生( )
①激发爱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②接受传统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③牢记历史,延续仇恨④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设立公祭日和举行纪念仪式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明了中国不再与日本进行合作与交流的态度
B.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C.体现了中国人民以史为鉴,展望未来的勇气和决心
D.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良好愿望
10.从苏绣屏风、汉唐宫灯、京剧脸谱等民间艺术,到恢弘大气的文艺演出、民族特色浓郁的文化的独特与精彩。这表明( )
A.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所有的中国文化都值得是世界继承与发扬
C.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D.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优于西方文化
二、非选择题
11、【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2014年9月25日,宣传部在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柴生芳和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先进事迹。
柴生芳生前是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委副、。十几年来,工作在第一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和守岛民兵王仕花夫妇, 28年如一日,在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默默坚守,把人生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用信念和执着书写了精彩人生。
⑴ 时代楷模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答4点)
⑵ 他们的行为带给你什么启示?(至少答4点)
(3)简要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鼓励中学生参与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
12、【保护环境 严防雾霾】
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多地PM2.5指数频临爆表。对于雾霾天气,党和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污染防治:淘汰燃煤小锅炉,推进燃煤电厂改造,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等;国家还加强司法保障,最高人民设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环保法明确规定“对拒不改正的排污企业实施按日计罚”,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反应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中国家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主要体现了我国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哪一发展战略?
(3)建设美丽家乡,让我们不再指责和埋怨,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你将怎样行动呢?(至少写四条)
13、【弘扬民族精神 践行核心价值观】
材料一:全国常委会决定,将每年9月30日设立为“双士纪念日”。目的是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l)你建议学校可以开展哪些形式的烈士纪念活动?(至少两个)
材料二:2015年4月.我市唐艳、任同昌、刘敏捷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姜霜菊、李小民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他们敬业乐群、公而忘私、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其体体现。
(2)运用教材有关知识,说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材料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砚是时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其基本内容足富强、民主、文明、和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请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回答,青少年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位观?
14、【科教兴国 创新发展】
材料一: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投入、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名情况表
材料二:2013年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再创记录,自主研发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在全球夺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4%,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00万孩子,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上年增长8.5%.
材料三: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他在荒凉的实验基地默默奉献,隐姓埋名30年,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攻克无数科研难关,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勤劳智慧等都奉献给祖国,成为当今时代我们学习的楷模。
(1)材料一、二各表明了什么?
(2)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3)材料三中黄旭华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立志成才有哪些启示?(至少答4点)
(4)谈谈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至少答4点)
15、【立足基本国情 积极适应新常态】
2015年内江市工作报告指出:2014年内江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三大战略”,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同步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稳定,就业形势和物价水平平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2)我国主要矛盾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怎样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至少四点)
答案
1D 2A 3B 4A 5A 6D 7B 8 B 9 A 10 A
11、(1) ①爱岗敬业;②艰苦奋斗;③不言代价与回报;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⑤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①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②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成就有意义的人生,常常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④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代,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3)①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②中学生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并使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③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12、(1)环境形势严峻
(2)基本国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3)①、(树立意识)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②、(养成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践行低碳生活;③、(积极宣传)向周围的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敢于斗争)发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及时制止,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13、(1)①组织师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视资料;②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朗诵比赛;③参观烈士纪念馆;④制作纪念烈士展板等(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给分。)
(2)有利于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①(爱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等;②(敬业)做好值日工作;按时完成作业等;③(诚信)信守诺言;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④(友善)尊重和帮助他人;学会理解宽容等。(言之有理即给分。)
14、(1)材料一表明我国科技、教育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材料二表明我国重视科技、教育的投入,取得了突出成就。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①刻苦学习,注重实践;②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③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有利于扩大就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有利于转变中国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升级换代,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15、(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