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4月联考历 史 试 题
1.据《史记》记载,“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成就大的当了诸侯国君的老师和卿相,成就小的结交、教导士大夫,有的则隐居不仕。这反映了当时 [单选题] *
| A.士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正确答案) |
|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
| C.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 |
| D.社会阶层流动加速 |
2.秦汉时期,铁农具的出土数量明显增多,已由战国时期的近一千件增至一千五百多件。从出土地域来看,黄河流域出土的铁农具最多。由此可见,秦汉时期 [单选题] *
| A.提倡重农抑商 |
| B.小农经济比较发达 |
| C.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正确答案) |
| 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
3.西汉中期后,一遇到重大灾害,皇帝往往主动要求大胆批评自己的施政方针,则响应号召,上书揭露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这些批评一般集中在三个方面:皇帝生活作风问题、皇帝用人问题和内外问题。这种现象在当时 [单选题] *
| A.有利于加强集权 |
| B.表明君权受到了严重制约 |
| C.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 |
| D.深受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正确答案) |
4.《隋书》记载,隋文帝按功赏赐臣民,无所爱惜吝啬;乘车至天下访视时,遇陈情者亦停下亲自问其缘由;另派人采听各地风俗吏治、人间疾苦,皆无不留意;每当将士阵亡,必定从优赏赐,令使者就家劳问。据此可知,隋文帝 [单选题] *
| A.固守传统选官制度 |
| B.具有一定民本思想(正确答案) |
| C.善于进行战争动员 |
| D.企图实现长治久安 |
5.唐朝前期,诏敕由中书令主持起草,经由门下省审驳通过后即可下发尚书省各部执行,尚书省并无审核驳回诏敕的权力;唐朝后期,出现了尚书省封还诏敕的现象。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单选题] *
| A.门下省地位下降 |
| B.藩镇威胁君主统治 |
| C.君主的发展(正确答案) |
| D.朝廷政务明显增多 |
6.宋代的城市繁华而嘈杂,临街皆是商铺,商贩云集,酒楼歌馆遍设,瓦肆勾栏等娱乐业兴起,宵禁的惯例也被突破,出现了热闹的夜市。这表明,宋代 [单选题] *
| A.不再监管市场 |
| B.城市经济职能突出(正确答案) |
| C.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
| D.民众生活比较富足 |
7.1279年,忽必烈接受郭守敬的建议,派监候官十四人分道而出,分别在二十七个地方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天文观测,后世称之为“四海测验”。这一测验旨在 [单选题] *
| A.设立行省以巩固统治 |
| B.统一历法以活跃商品经济 |
| C.重用儒士以统一思想 |
| D.制定历法以适应统治需要(正确答案) |
8.1861年,英驻华公使派驻登州的领事考察了登州、烟台,认为烟台港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优于登州港,要求将开放口岸改为烟台,清迫于压力,遂将烟台辟为通商口岸并筹办东海关。烟台的开放 [单选题] *
| A.受到了洋务运动的影响 |
| B.使列强经济侵略延伸至内地 |
| C.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正确答案) |
| D.有助于清解决财政危机 |
9.辛亥爆发前,派人士的口号主要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武昌后,派在南京建立的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民族平等。这一变化在当时有利于 [单选题] *
| A.袁世凯的权力 |
| B.宣扬共和与维护统一(正确答案) |
| C.防止列强瓜分中国 |
| D.调动群众反清积极性 |
10.据统计,1925年年初党召开四大时只有党员994人,同年10月增加到3 000人,年底达到1万人,一年内党员人数增加了10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单选题] *
| A.影响不断扩大(正确答案) |
| B.国共间的联系密切 |
|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 D.国民出现高潮 |
11.20世纪初,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如实用主义、工读主义、互助论、泛劳动主义、新村主义、无主义、行会社会主义、平民教育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向中国涌来。先进的中国人介绍这些思潮意在 [单选题] *
| A.改造中国社会(正确答案) |
| B.推翻封建军阀 |
| C.践行民主共和 |
| D.进行实业救国 |
12.1938年7月25日,汉口《新华日报》馆出版了《论持久战》单行本,重庆、桂林、西安等多个地方的《新华日报》馆,也相继出版了铅印订正本。这反映了当时 [单选题] *
| A.阶级关系的突变 |
| B.形势的特点(正确答案) |
| C.敌我双方的态势 |
| D.根据地势力壮大 |
13.1949年8月,新政协筹备会各单位首席代表座谈会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讨论新政协代表名单。看到参加新政协的单位人选和各项统计册后风趣地说,那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天书”。这表明,新政协代表名单 [单选题] *
| A.深得民众欢迎 |
| B.由地方产生 |
| C.需要慎重对待 |
| D.具有广泛性(正确答案) |
14.“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向上海市提出了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上海在的统一领导和动员下,最终在人员和设备等方面均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进行了大力支援。这反映了当时 [单选题] *
| A.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
| B.上海工业发展迅速 |
| C.国内经济格局的变化(正确答案) |
| D.苏联大力支持中国 |
15.1984年,北京一大批科技人员走出大院,创办科技企业,他们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是“电子一条街”的主力军。与此相关的主要背景 [单选题] *
| A.市场经济的广泛认可 |
| B.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
| C.多种所有制齐头并进 |
| D.国企进行全面改革(正确答案) |
16.伯利克里指出:“我们雅典人和任何其他民族不一样,我们认为一个不关心公共事务的人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而是一个无用之人。”由此可见,他强调 [单选题] *
| A.城邦意识(正确答案) |
| B.直接民主 |
| C.爱国精神 |
| D.公民义务 |
17.18世纪晚期,英王乔治三世力排众议任用小皮特为首相。但是新一届内阁几乎全是由贵族组成,一时间小皮特成了全国的笑柄。这表明,英国当时 [单选题] *
| A.封建势力重新掌权 |
| B.民众一致赞成政治革新 |
| C.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正确答案) |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8.19世纪以前的科学研究很少用于工业生产,科学家也多是贵族或富人的子弟;19世纪以来工程师与科学家的界限越来越小,更多的工程师埋头做科学研究,而且科学家有许多来自工业发达地区和工人阶级的子弟。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单选题] *
| A.工业的深刻影响(正确答案) |
| B.基础教育的大量普及 |
| C.民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
| D.社会差距的缩小 |
19.巴黎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社委员会,公社委员由普选产生,它下设10个委员会。各个委员会由公社委员会成员兼任,并吸收5~8名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参加。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单选题] *
| A. 全力改造法国社会 |
| B.是新型政权(正确答案) |
| C.实行议行合一制度 |
| D.是无产阶级政权 |
20.列宁曾在20世纪20年代指出:“要挽救,不挽救和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成为国家的地位。”在此,列宁强调 [单选题] *
| A.重工业建设至关重要(正确答案) |
| B.必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
| C.建立的工业体系 |
| D.实现工业化是当务之急 |
21.1961年4月12日,苏联“东方1号”宇宙飞船在加加林的操控下,首次环绕地球飞行并返回地面。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同时,美苏又进行了多次洲际导弹、中短核导弹发射实验。这反映出,20世纪60年代 [单选题] *
| A.科技竞争激烈 |
| B.美苏势力旗鼓相当 |
| C.美苏冷战加剧(正确答案) |
| D.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
22.世贸组织自成立以来,除了在2015年达成《贸易便利化协定》等少数新成果之外,几乎没有对新变化做出适当调整和有效回应。当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盛行,二战后形成的多边贸易正面临空前危机。因此,当前迫切需要 [单选题] *
| A.推进经济区域集团化 |
| B.对世贸组织进行改革(正确答案) |
| C.推动经济格局多极化 |
|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23.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流行于欧美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音乐、诗歌、戏剧、小说、电影。它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从而点明了这一流派最基本的艺术特征。该流派属于 [单选题] *
| A.现代主义(正确答案) |
| B.现实主义 |
| C.浪漫主义 |
| D.古典主义 |
24.云梦秦简《厩苑律》中规定:在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考核领先的饲牛者可以免除一年更役;如果牛因劳累过度而腰围减瘦,每减瘦一寸,主事者要受到笞打10下的惩罚。这一规定 [单选题] *
| A.佐证了当时重农抑商的统治 |
| B.强化了秦朝的基层社会治理 |
| C.适应了农耕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正确答案) |
| D.反映了秦朝以法治国的理念 |
25.东汉初年,曾实行过赋民公田和假(租赁)民公田之策。接受赋田的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成为向国家缴纳租税的自耕农。接受假田的贫民,成为国家的佃农。这反映当时东汉 [单选题] *
| A.控制了大量无主荒地(正确答案) |
| B.试图推行均田制 |
|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
| D.大力扶持田庄经济 |
26.唐代是丝绸之路繁荣畅通的顶峰。但是唐代后期,西北地区被吐蕃与回鹘交替控制,随后东北少数民族的崛起导致了宋、辽、金、夏的长期对峙,使丝绸之路出现了长达400年之久的梗壅局面。这反映出丝绸之路的兴衰 [单选题] *
| A.与沿途国家统治者的态度有关 |
| B.与朝廷变迁紧密相连 |
| C.和海上贸易商路逐渐上升相关 |
| D.深受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正确答案) |
27.宋代法律规定:地主不得擅自增加租课,在遇到灾荒时,要减免租金。如果田主在遇到灾荒时,还要按契约催收,则租佃人可以提出诉讼。这反映了宋代 [单选题] *
| A.旨在维护农民利益 |
| B.租佃契约的公平性(正确答案) |
| C.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
| D.个体农耕得到发展 |
28.18世纪初,荷兰每年还有约200艘船开往圣彼得堡,50年后则减少到原来的2/3,到1795年只剩下1艘,而同年英国有500艘商船开往圣彼得堡。此状况可折射出 [单选题] *
| A.进口商品结构变化 |
| B.荷兰造船业日益衰落 |
| C.英荷对外贸易争夺激烈 |
| D.欧洲商业霸权的转移(正确答案) |
29.17世纪,英国形成了新的中等阶层,他们竞相购买新品,时尚的红木必须取代传统的橡木,华丽的椅子必须取代铆合的凳子,必须购得成套的陶瓷,每一餐甚至每道菜都用一套,再加上食用甜点的各种刀叉,新玻璃瓶,新眼镜,新印刷品,新书架,新小说。上述表明 [单选题] *
| A.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已经转移到英国 |
| B.价格深刻影响了英国的阶层变动 |
| C.工业资产阶级的势力正在迅速地上升 |
| D.世界市场的扩展推动了英国阶层变动(正确答案) |
30.19世纪中期前,欧美最高建筑只有6层;1871年,芝加哥保险公司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幢现代钢框架高层建筑,开摩天大楼先河,共10层;19世纪末美国出现29层、118米高的建筑;20世纪初,纽约建成了沃尔华斯大厦,已达52层,241米。高楼大厦首先在美国大量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 *
| A.第一次工业积累了大量资本 |
| B.充分吸收第二次工业的成果(正确答案) |
| C.为满足工业化后人们的住房需求 |
| D.城市化商业化带来城市地价飞涨 |
31.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华商品输出,掠夺中国原料,中国手工棉纺织业遭到破坏,农产品商品化率有所提高。这反映了 [单选题] *
|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正确答案) |
| B.自然经济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
| C.列强人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
| D.英国手工棉纺织业技术较高 |
32.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旗昌轮船公司和英国的太古轮船公司为了挤垮轮船招商局,不惜生意亏本也要跌价。对此,清采取筹借官款、增拨钱粮以及分年还本、缓缴利息以纤商力等措施,使招商局转亏为盈。这说明 [单选题] *
| A.集权有利于推进中国近代化 |
| B.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得益于支持(正确答案) |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步履维艰 |
| D.洋务企业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劣势 |
33.15年,在两江总督张之洞推动下,状元陆润庠在苏州创办了苏纶纱厂和苏经纱厂,状元张謇在通州兴办了大生纱厂。湖南、四川、福建、直隶、山东等省士人也纷纷效仿。上述现象反映出 [单选题] *
| A.国内区域经济得到均衡发展 |
| B.民用企业成为洋务运动主流 |
| C.传统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正确答案) |
| D.官督商办方式得到全面推广 |
34.在1952、1953年,大批高校和中专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工业建设的最前线,一些理工科大学生,甚至提前一年毕业分配。1953年暑期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这反映出当时 [单选题] *
| A.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正确答案) |
| B.正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 C.计划经济已初具规模 |
| D.大跃进运动提高毕业生工作积极性 |
35.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发行了股票,并对公司内部机制进行配套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采取择优汰劣的用工制度,在分配上效益与奖金(工资)挂钩。这反映出当时 [单选题] *
| A.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正确答案) |
| B.城市经济发展呈现繁荣局面 |
| C.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建立 |
| D.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体 |
36.20世纪30年代,广东台山县涌现了一批经营冷饮、西餐的餐馆,其中冷饮最受欢迎,如刨冰、汽水、冰淇淋、冰咖啡等。这些冷饮很快就在本地流行起来。这反映了当时台山地区 [单选题] *
| A.社会风气趋于奢靡腐化 |
| B.西方生活方式成为主流 |
| C.进步文明观念逐渐传播 |
| D.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正确答案) |
37.据学者统计,1929年,美国结婚的人有1 233 000对,到1932年,减为982 000对。生育率在20年代末约为20%,1933年减为16.6%。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
| A.物价的快速持续上涨 |
| B.经济危机影响婚育意愿(正确答案) |
| C.战争导致人口的减少 |
| D.《社会保障法》的颁布 |
38.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公平施政”方针。其核心就是国会通过的《1946年就业法》。它规定以其财源,包括采取必要的赤字开支来实现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它赋予联邦对社会就业问题承担责任。这反映出战后美国 [单选题] *
| A.积极探索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
| B.努力调和社会矛盾 |
| C.通过立法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正确答案) |
| D.积极应对苏联挑战 |
39.有学者指出,二战后至七十年代末,西欧各国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都加强了干预,甚至进行了超国家综合性经济调节。据此判断,这一阶段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国家经济的共同点是 [单选题] *
| A.推行大规模国有化 |
| B.践行新经济自由主义 |
| C.实行计划经济 |
| D.参与经济集团化合作(正确答案) |
40.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在《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中写道:“内战时宛如墓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生机盎然,嘈杂的贸易商人、忙碌的出租车司机、灯火通明的商店和街道,好像重又回到1917年之前。”由此可知,苏俄 [单选题] *
| A. 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
| B.对斯大林作出调整 |
| C.对经济进行了调整(正确答案) |
| D.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