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1.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A. 纳米、微米、毫米 B. 毫米、纳米、厘米
C. 毫米、纳米、微米 D. 毫米、微米、纳米
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行星转动 B. 鲜花怒放 C. 骏马奔腾 D. 枯叶飘落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
C. 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的时间决定 D. 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
4.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 河岸和行船 B. 行船和河岸 C. 都是行船 D. 都是河岸
5.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 1.2 cm/s B. 12 m/s C. 1.2 m/s D.1.2 km/s
6.甲物体的速度v甲=15m/s,乙物体的速度v乙=36km/h,则
A. v甲>v乙 B. v甲<v乙 C. v甲=v乙 D. 无法确定
7.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A.2∶9 B. 2∶1 C. 9∶2 D. 1∶2
8.如图中物体在高速运动时,它们的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③②
9.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右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A. v甲>V乙 B. v甲<v乙
C. v甲=v乙 D. 无法确定
10.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路程。甲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路程上分别以20m/s和30m/s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时间内分别以20m/s和30m/s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和的关系是
A. v甲>v乙 B. v甲<v乙 C. v甲=v乙 D. 无法确定
11.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
A.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m D.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12.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如图)他在舱外活动时间为19min35s,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0km,这一距离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 “神七”载人飞船 B. 太阳
C. 地球 D. 月亮
13.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 10cm/s B. 9cm/s C. 8cm/s D. 7cm/s
14.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A. 60s B. 50s C. 40s D. 20s
15.下面哪个部位最接近1cm( )
A.成人食指指甲的宽度 B.成人拳头的宽度 C.成人裤带的宽度 D.成人眉毛的长度
16.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
A.在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先观察刻度尺,搞清楚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测量时只能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读起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加上单位
17.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18.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19.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
A.24.3cm B.24cm C.24.30cm D.2.43dm
2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1.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s内通过了35m,则该物体在第3s内的路程为( )
A.6m B.7m C.14m D.21m
2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23.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5m=1.5×100=150cm B.1.5m=1.5m×100=150cm
C.1.5m=1.5×100cm=150cm D.1.5m=1.5m×100cm=150cm
24.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 )
A.刻度尺 B.刻度尺和三角板 C.细线和刻度尺 D.量角器和刻度尺
25、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26.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向动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27、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_,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____________。
28、世界上跑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它捕猎时的速度可达36m/s;飞最快的鸟是褐海燕,速度可达5km/min分;游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若三种动物比赛,第一名是____________,第三名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29、2012年7月10日中国海军有南海时行实弹军演以彰现我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实力,军演中导弹追打一飞机,导弹的速度为830m/s,飞机的速度为800km/h,若导弹发射时,飞机离导弹发射处的距离为10km,则从导弹发射到击落飞机只需________秒。
30、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卡车是_____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
图1
31、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图1所示。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____ s。车行驶在桥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乔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_________为参照物。
32.某同学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是:3.62cm ,3.63cm ,3.58cm ,3.62cm,在测量中存在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__.
3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前半句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半句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34.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之比是2 :1,它们通过路程之比是2 :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是_______
35.上初三的王宁同学今年15岁了,身高17.2 .(请填写合适的单位)他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km,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5km/h,则他骑自行车上学上所需的时间为 h.
36.世界上最先进的微电子器件芯片中的线宽已降到0.13μm,即 nm,合 m.
37.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 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 mm,估计值 mm。
38.孙敏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行驶在宽阔的大道上,两边的树木不断地往后退去,……学校敞开着大门,两旁的立柱像举起的双臂向我迎来。”在这段话中“太阳升起”的参照物是 ;“自行车行驶”的参照物是 ;“树木往后退”的参照物是 ;“立柱向我迎来”的参照物是 。
39.某同学郊游时,用半小时走完2km的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 min走完2.5k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km/h,中间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km/h,后30 min的平均速度是 km/h,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40、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国产动车组开始正式投入营运,下表是空调动车组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的时刻表。
| 车次 | 序号 | 车站 | 时刻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公里数 |
| D517 | 1 | 北京 | 当日 | ———— | 06:25 | 0 |
| D517 | 2 | 北戴河 | 当日 | 08:15 | ———— | 277 |
41、观察图2所示的情景和文字,认为云向西运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4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常用符号______表示.
4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常用符号_____表示。
三、实验题 (每空1分,共11分)
44、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________
45、如图4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46、某同学用一把如图5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48题6分、49题8分、50题6分)
4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9、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5km指________________;40指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50、某人在100 m的短跑道上步行,要用80 s从起跑线步行到终点,他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求:(1)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大?(2)如果他在最初20 s以0.8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通过跑道全程的时间还是80 s,那么,在余下的路程中它的速度是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