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金蝉脱壳(片段)(10分)
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1、金蝉脱壳“最有趣的是蝉尾脱壳的情景”,有趣在
2、文中依次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先是露出了背,接着是 ,再是 ,最后是 。其中, 的情景描写比较具体,这样写,突出了 。
3、 用 “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这是把 比作
这样比的好处是 。
4、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是 ( ) 。 (填序号)
①“总分”顺序 ②“总分总”顺序 ③事情发展的顺序
(二)课外阅读 (20分)
2006年7月,我作为联合国义工服务组织(UNV)的一员,去南非做了半年的义工。
第一次执行任务是英国人马丁带我们去的。我们开着装有衣服、被子、玉米粉和饼干的工具车,直奔郊外一个叫利比利亚的废旧市场。
听到外边有动静,最先冲出来的就是那些衣衫褴(lán)褛(lǚ)的孩子们。我迫不及待地从车上拿出衣服就朝他们走去。“把东西放下! ”马丁冲到我跟前,粗鲁地夺下我手里的衣服。我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余怒未消的马丁面对围上来的孩子们,立刻变成一副温和的笑脸。柔声问道:“孩子们,愿意帮我们做点事情吗? ”
一个孩子被他的同伴恶作剧似的推了出来。马丁鼓励说,“如果你能帮我们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的话,我想,你会得到酬劳的。”在同伴的怂恿下,那个小家伙真的走过去,接住了新西兰人菲思从车上递下的一小袋玉米粉。“好极了,”马丁叫着,“小家伙,谢谢你的帮助,这是你应得的劳动报酬。”他把一身棉衣和一小桶饼干递给了那个孩子。孩子愉快地接过这些劳动所得,兴奋得两眼放光。
“小家伙们,你们看到了,车上东西很多,有谁愿意继续帮助我们呢? ”马丁半蹲在这些孩子们面前,亲切地问。 孩子们尖叫一声一拥而上。嬉笑中很快帮我们把东西从工具车上卸了下来。最后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套棉衣和一份玉米粉或饼干……
在回去的车上,马丁主动跟我道歉说:“刘,我下午的态度不好,请你原谅。但你知道吗?我们不能让孩子们觉得这些东西是他们理所应当得到的,这样会养成他们不劳而获的惰性。他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很糟糕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培养他们从小树立改变生活状况的信心。而且,人生来是平等的,如果我们居高临下地进行施舍、捐赠,会让孩子们的自尊受挫,长大后会留下心理疾病的隐患……”
那一天,马丁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他让我懂得,炫耀的爱心是一把砍平人理想的利斧。
1、查字典:(4)
(1)“怂恿”的“怂”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查 部,再查 画。
(2)“居高临下”的“临”用音序检字法应查 ,用部首检字法因查 部 画 。“临”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①靠近;②来到;③将要;④照着字画模仿。
“居高临下”的“临”选 ; 身临其境的“临”选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
①衣衫褴褛:
②莫名其妙:
3、阅读短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4)
(1)在南非执行捐赠任务,看见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们,“我”的做法是:
;而马丁的做法是
。
(2) “小家伙们,你们看到了,车上东西很多,有谁愿意继续帮助我们呢? ”马丁半蹲在这些孩子们面前,亲切地问。(5)
加“·”的字词分别是从 和 两方面对马丁进行描写,其中“半蹲”这个字用得好吗?为什么?
4、你是怎样理解“炫耀的爱心是一把砍平人理想的利斧。”这句话的?(3)
阅读答案(一)
1、有趣在蝉尾脱壳的动作配合自然协调。
2、 钻头 出脚 抽尾 。 蝉尾出壳 ,有趣(奇特,敏捷,配合自然协调 。
3、“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4、③
(二)
2、衣衫褴褛:衣服破破烂烂。
3、(1)在南非执行捐赠任务,看见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们,“我”的做法是:“我”迫不及待地从车上拿出衣服准备送给孩子 ;而马丁的做法是鼓励孩子通过帮我们做事情换取报酬 。
(2) 答:“半蹲”这个词用得好。因为“捧”表现了马丁对孩子的对孩子亲切的态度,充分体现了马丁对这些贫困孩子的尊重及平等的态度。
4、如果仅仅是同情、怜悯那些贫困的人,简单地为他们捐衣捐物来显示自己的爱心,(1分)那么这种帮助,不但会培养他们依赖别人的惰性,失去依靠自己努力来改变命运的信念,甚至会使他们失去应有的人格和尊严。(1分)真正的爱心应该是帮助他自立,树立信心(1分)
5、生动一课 圣洁的报酬 爱心是不能炫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