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安徽方言概况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15:16
文档

安徽方言概况

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安徽境内共存在着现代汉语四大方言,它们从北向南逐渐变化。它们依次是:北方方言、赣语、吴语和徽语。其中,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比如,北方方言从北至南又分为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县市。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
推荐度:
导读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安徽境内共存在着现代汉语四大方言,它们从北向南逐渐变化。它们依次是:北方方言、赣语、吴语和徽语。其中,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比如,北方方言从北至南又分为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县市。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
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安徽境内共存在着现代汉语四大方言,它们从北向南逐渐变化。它们依次是:北方方言、赣语、吴语和徽语。其中,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比如,北方方言从北至南又分为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

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县市。

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各市县。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

此外,在近百年来,受历史上移民影响,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湘语、闽语、客家话、西南官话和畲话,也零星分布于皖南许多县市,受其他方言包围,逐步形成客籍话方言岛。比如,先后成批迁居我省南方的客籍人所说的客籍话有:湖北人说的西南官话,河南人说的中原官话,湖南人说的湘语,也有为数较少的福建人说的闽语和客家话。还有从浙江迁徙皖南的畲族移民说的作畲话。

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宁国、广德、朗溪、泾县、铜陵等县境内。

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广德、郎溪等县内。

皖南的闽方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宁国岩山一带,和散居在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福建人所说的话。

说湘语的湖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

说客家方言的人,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福建人所说的话。

畲话是宁国境内畲族人所说的,近为"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我省的畲民大都居住在宁国县东南部的畲乡。

中原官话。

1、皖北中原官话:阜宿方言。

以阜阳话为代表,分布在准河以北和沿准南岸的一部分市县,包括本省淮河以北22个县市。

淮河以北只有怀远属江准官话区,其他县市都属中原官话区。它们是;砀山、萧县、毫州市、涡阳、界首市、太和、利辛、蒙城、临泉、阜阳(颍东、颍泉、颍州)、阜南、颍上、淮北市、濉溪、宿县、宿州市、灵壁,金寨城关及北部,霍邱,凤台、寿县、蚌埠市、固镇、凤阳、五河、泗县(县东部除外)。

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和长丰县下塘集以北地区。

其语言特点:声母n与L不混,韵母和普通话韵类关系对应较为一致,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语法上普通话的“不知道”说成“知不道”。

江淮官话。其语音特点:n与L不分,en和eng不分,in和ing不分,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5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选择疑问句如“你去不去”在境内说成“你可去”?

2、皖中江准官话

以合肥话、淮北的怀远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部,包括怀远县和江淮之间的21个市县,以及沿江皖南少数县市的城区,属于这个方言区。

怀远县(城区)和江淮之间的21个市县包括:淮南市、长丰、定远、嘉山、天长、来安、滁州市、全椒、肥东、合肥市、肥西、六安市、霍山、舒城、巢湖、含山、和县、无为、庐江、桐城、枞阳、、铜陵(市区)、铜陵县(安平、董店、大通)、池州市、东至(大渡口、姜坝)、南陵(城区)、青阳、广德(城区)、郎溪(城区)、宣州市(市区)、芜湖县(湾址)、泾县(童疃)、旌德(蔡家桥)等地。

沿江南岸的城市包括:安庆市、贵池市、青阳县、铜陵市、芜湖市、芜湖县、南陵县、宣州市、郎溪县、广德县、当涂县和马鞍山市。当涂、繁昌(荻港镇)

这此地区的江淮话统属于江淮官话的洪(泽湖)巢(湖)片方言。

3、皖西赣语:潜怀方言。

以岳西话为代表,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及东南角)等地。传说境内先民系明朝初年从江西吉安地区迁来。其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今已清化、读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都读送气声母;古寒、桓两韵见溪声母的字今音韵母相同;古咸、衔两韵的端系声母字的韵母今音也相同。有阴平、阳平、阴去、阳去、上声和入声6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给我报纸”说成“把报纸我”。它们统属于赣语中的怀(宁)彭(泽)片方言。

吴语。即铜陵县、繁昌县、泾县、南陵县(山区和圩区)、当涂县(东部和南部)、青阳县、贵池市、石台县、黄山市黄山区的部分地区以及宣州市、芜湖县、宁国县、广德县、郎溪县,

4、皖南宣州吴语:铜太方言。

在五十年代方言普查时定名为铜太方言。“铜太方言”的名称是取铜陵、太平两个县名的首字确定的。八十年代后期国家为了绘制汉语方言地图,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的同志来皖南调查方言时,根据这些地方古时属宣州成宣城郡,所以改称“宣州吴语”。它隶属于现代吴语的宣州片。《安徽省方言志》参照地理、历史、和方言类别,定名为“皖南宣州吴语”。

以铜陵县话为代表,分布在长江以南皖南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14个县市。黄山以北古为宣州城宣城郡所辖的地区。即:太平、石台、泾县、铜陵、繁昌、芜湖县,以及宁国、南陵、宣城、当涂、青阳、贵池等。其中太平、泾县、石台、铜陵、繁昌、芜湖县、南陵等县市以通行吴语为主,当地土著居民的老一代一般说吴语。其中,青阳、当涂、宣城、宁国、贵池等市县吴语的通行面则比较小。

皖南除了宣州吴语之外,在郎溪、广德还能行一种吴语。它们大都是散在各地的本县土著居民保存下来的吴语。例如:朗溪县北部的定埠、梅渚、岗南、凌笪等乡,西北部建平、东夏、下湖、幸福等乡,广德县北部下米乡、西部芦村乡、东亭乡的一些乡村。这些种吴语与江浙地区的太湖片吴语基本一致,故应属吴语的"太湖片"。

其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今音仍自成一类,境内石台、泾县等地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铜陵县、芜湖县、繁昌县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5个声调,广德、郎溪、黄山区有6~7个声调。如黄山区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6个声调。

5、皖南徽语

“徽语”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以歙县话为代表。它是分布于新安江流域的安徽省旧徽州府(包括今属江西的婺源县),浙江省旧严州府(包括今淳安、建德两县)和江西省旧饶州府(德兴县、浮梁县)等地。

此处所说的“皖南徽语”,是通行于皖南歙县、绩溪、旌德、屯溪市、休宁、黟县、祁门、宁国(限于南部洪门乡等地)、东至(限于东南郎木塔一带)、石台(限于占大区)、黄山市(屯溪区、徽州区、黄山风景区)等市县的话。

其语音特点:知章组声母在三等韵前读j、p、x,古全浊声母今音全部清化,其塞音、塞擦音声母大多读送气音,古疑、影母在开口呼前今音读η声母;咸山宕江摄阳声韵大多转化成阴声韵,西片徽语有长元音韵母;境内大多是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6个声调。语法上“再玩一天吧”说成“嬉一日添”。

6、皖南客籍话

历史上的皖南话,应该是以吴语和徽语为主的。它们大体上是以黄山山脉为界的。南山山脉以南和以西大概是徽语的主要通行地区。黄山山脉以北和以东地区大概是吴语为主的范围。

皖南客籍话的种类,现按其语言势力的大小分别排列如下:(1)湖北话(属"西南官话");(2)河南话(属"中原客话");(3)江北话(主要属江淮官话);(4)湖南话(属湘语);(5)闽语;(6)客家话;(7)畲话(接近"客家话")

(《安徽省志·方言志》(孟庆惠),方志出版社1997)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2)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处),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您是第 位访客

关于信息网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管信箱 | 管理登录

文档

安徽方言概况

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安徽境内共存在着现代汉语四大方言,它们从北向南逐渐变化。它们依次是:北方方言、赣语、吴语和徽语。其中,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比如,北方方言从北至南又分为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县市。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