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两课时)2018年最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15:08
文档

三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两课时)2018年最新

三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校园安全——意外伤害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在学校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意外安全事故以及导致这些事故的原因;(2)了解有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校园意外伤害。2、过程与方法:课件演示法、讲授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养成学习、生活、娱乐的好习惯,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了解校园内有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意外伤害;了解如何避免校园内的意外伤害;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
推荐度:
导读三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校园安全——意外伤害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在学校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意外安全事故以及导致这些事故的原因;(2)了解有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校园意外伤害。2、过程与方法:课件演示法、讲授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养成学习、生活、娱乐的好习惯,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了解校园内有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意外伤害;了解如何避免校园内的意外伤害;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
三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

三年级(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校园安全——意外伤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在学校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意外安全事故以及导致这些事故的原因;(2)了解有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校园意外伤害。

2、过程与方法:课件演示法、讲授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养成学习、生活、娱乐的好习惯,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了解校园内有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意外伤害;了解如何避免校园内的意外伤害;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安全与卫生生活习惯,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教学程序结构:总——分

1、总述

1、介绍在小学生常见危险因素主要发生场所,以及各场所容易发生的危险类型有哪些。

校园中易发生的危险包括:踩踏、意外伤害、食物中毒、火灾、坠落等。

在家中易发生的危险有:火灾、触电、煤气中毒、坠落、意外伤害;

在其它公共场所容易发生的危险有:交通事故、踩踏、食物中毒、溺水、火灾、意外伤害等;

2、少儿易发生伤害的主要原因有:

对危险识别能力差

对事物的好奇心强

自律能力差

自身抵抗能力差

自救能力差

2、意外伤害

1、教师按照PPT的幻灯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在校园里一些容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意外伤害”,(意图:无知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意外事故”所带来的伤害有哪些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是可以引起学生对“意外伤害”的重视,从而顺势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踩踏: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学生跌倒,骤然引发拥挤,造成多人受伤。

意外伤害:学生闹矛盾互相扔石头,导致头部砸伤;

意外伤害:学生拿着铅笔、书本等物品打闹,导致眼睛受伤;

意外伤害:学生在教室、连廊追打。导致头部撞伤;

意外伤害:学生到建筑工地上去攀爬高处水管,摔下之后导致胳膊骨折;

2、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进出教室无序和推挤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在教室和走廊奔跑、追逐打闹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上下楼梯时奔跑、推挤、冲撞等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叠罗汉、打架斗殴、玩危险的游戏、从护栏上滑下等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攀爬窗户和从窗户上往下扔东西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攀爬围墙、护栏等高处或从高处跳下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3、良好的安全习惯有哪些?

楼道安全习惯:上下楼梯有秩序、靠右行走不要跑、遇上拥挤主动谦让;

游戏时如何保证安全;

体育课、室外活动室如何保证安全;

4、熟读课间安全七字歌。

三年级(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卫生健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2)了解小学生有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交通和乘车行为;

(3)了解小学生有哪些行为是安全的交通和乘车行为;

(4)了解食品与卫生不合格而导致的危害;

(5)了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6)了解哪些食品容易危害我们的健康;

(7)了解哪些卫生行为容易危害我们的健康;

(8)了解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哪些;

2、过程与方法:课件演示法、讲授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养成学习、生活、娱乐的好习惯,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了解安全的和危险的交通与乘车行为分别有哪些;了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了解哪些食品容易危害我们的健康;了解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哪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安全与卫生生活习惯,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上接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3、交通安全

1、简介我国交通安全的总体形势,从而引起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平时要注意识别交通标志。

牢记交通信号灯“ 绿灯行,红灯停 ” 

遵守交通规则

注意四周的道路和车辆情况

3、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守则:

坚持徒步上下学,不准在街道、公路上、拦车、爬车、追车和强行搭车;

不满12周岁的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不管步行或在公路街道上行走时,必须 靠右行走或人行道上行走;

步行时,在横穿街道、公路或交叉路口时,应注意来往车辆。在无来往车辆时,从人行横道线内通过;

严禁在机动车临近时横穿公路。不准在有机动车通过的道路上做游戏;

在公路或其他道路上行走时,不准钩肩搭背、三五成群并肩而行,不准边走边看书或边玩耍;

前进途中,遇到路边堆放障碍物时,要特别注意来往车辆,待无来往车辆通过时再通过,并且要靠安全一侧;

4、这样做很危险:

车辆临近时不要横穿马路;

不在马路上打篮球、踢足球等;

不准翻越护栏;

12周岁以下的儿童不能骑自行车上路;

5、这样做才安全:

红灯停,绿灯行,不要闯红灯;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走路要走人行道;

横穿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在道路上乘汽车时应当从车身右侧的门上下;

乘车时要有序地上、下车,不推挤;车厢内要有礼貌,安静坐好。

6、看图分析:在行驶的车厢内,这样做的危险。(指名学生回答)

四、食品安全与卫生健康教育

1、了解食品与卫生不合格而导致的危害:呕吐、腹泻、肚子痛、头晕等,从而引起对这方面安全的重视。

2、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保持教室、宿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2)做到“六不吃”:

不吃生冷食物。

不吃不洁瓜果。

不吃变质食物。

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

不喝生水。

不吃零食。

(3)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4)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原因 外面小摊小贩卖的食品在食品安全方面是没有通过安全标准的。

3、这些食品容易危害我们的健康: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

5、这些卫生现象容易危害我们的健康:

课桌内存有垃圾;

乱丢乱扔垃圾或者将垃圾随处乱倒;

6、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哪些:

放学后,课桌内干净无垃圾;

放学后,垃圾桶内干净无垃圾;

放学后,讲区和工具房干净整洁;

随时保持连廊干净无垃圾;

随时保持课桌底下干净无垃圾;

五、安全知识问答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相关的安全知识问答题。

6、小结  

    1、熟读《安全之歌》;

2、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文档

三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两课时)2018年最新

三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校园安全——意外伤害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在学校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意外安全事故以及导致这些事故的原因;(2)了解有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校园意外伤害。2、过程与方法:课件演示法、讲授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养成学习、生活、娱乐的好习惯,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了解校园内有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意外伤害;了解如何避免校园内的意外伤害;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