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 月份:
| 考核项目 | 考 核 标 准 | 考核结果 | 本单位自打分 | 备注 | ||
| 考核内容 | 标准分 | 得分细则 | ||||
| 一、部门月度业务工作完成情况 | 1.基础工作 ①原始记录 项;②各类报表 种;③有月度计划及小、工作写实;④单位费用控制;⑤公文制作 项;⑥办理事务指导协调 件;⑦信息畅通 | 10 | 六项均完得满分; 完成各项任务但超费用扣1分; 一项未完扣2分; 三项未完全扣。 | 区完成基础工作 项; 未完 项; 本月费用实际为 项。 | ||
| 2.计划工作 ①公司年度季度目标分解的阶段性任务 项;②公司每月大作业会安排的有关工作 项;③本部门列入《月度工作计划与小结》中的任务;④列入职代会决议 项;⑤主管指标 项。 | 30 | 完成计划得满分; 未完一项扣5分; 1/3计划未完全扣; 提前出色完成加1分。 | 完成 项; 未完 项; 提前完成 项; 主指标完成为 。 | 注明计划的具体项目 | ||
| 3.临时交办 ①突发事件处理 件;②外来文办理反馈 ;③厂务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临时决议办理 项;④领导临时交办事项。 | 10 | 接受任务坚决,不推不扯,完成一项加2分;未完一项扣3分;提前出色完成加1分;无外界客观原因每拖期一天扣1分。 | 共完成临时交办 项 未完 项; 提前完成 项; 拖期 项, 天。 | 注明事件、文号、字数、标题;需经主管领导确认。 | ||
| 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职责 | 1.规章制度的管理与落实 (1)执行管理标准 ①健全各项制度;②对分管的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履行职责 (3)本系统管理效果 2.工作质量 (1)为基层服务高效、及时、准确、有效 (2)协作精神好 ①服务态度;②“马上就办”;③工作作风 (3)各种文字、数据材料差错率 3.开拓创新 (1)工作有创新;(2)注重管理提升,推进管理进步;(3)对本系统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整改纠偏:(4)有专业管理成果,在系统管理中应用 | 30 | 出现某我章可特扣8分; 未对制度分管分管理 单位10分; 出现违反制度现象扣5分; 服务不及时,基层反映一次扣2分; 各种公文及各类字格料差错率大于0.3%,每份材料扣1分; 如有原则性错误3分; 管理有创新,工作提升加3分; 获公司管理成果加2分; 获局级以上管理成果加5分。 | 无章可循 项; 监督检查 项; 违规 项; 纠偏 项; 出现各类差错 项 基层对服务态度、质量反映意见 次; 创新 项; 获管理成果 级 项; | 以记录为准具体创新做法注明经考核组确认 | |
| 三、加强部门建设情况 | 1.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罚; 2.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早退、不旷工、不中间私自脱岗; 3.按计划组织业务培训,按公司要求公司举办各种培训班;坚持每月政治学习 学时;坚持每月业务学习 学时; 4.组织建设、行为规范、敬业爱岗、文明办公、队伍稳定、遵纪守法、保守秘密; 5.集体献策 项,结合企业实际研讨,提出合理化建议。 | 20 | 责任不健全扣5分; 责任制不落实扣4分; 未严格实施奖罚扣2分; 每人缺勤半天扣1分; 每人迟到早退扣0.5分; 未按计划组织业务培训扣4分,未参加公司举办的培训班,缺席每人每缺席一次扣2分; 未坚持政治、业务学习扣2分; 未坚持政治、业务学习扣2分; 每献策一项被公司采纳加3分 | 责任制未落实 项;未实施奖惩 次;迟到早退、脱岗 人次,旷工 人 天;参公司培训 人次;组织政治学习 学时;参加公司活动 项;违反保密规定 项 次;文明办公,月末卫生安检 (优/良/中/差);集体献策 项;其它。 | 注明出勤人数、政治、业务学习注明形式与内容。 | |
单位 考核期 月 主管评分合计
要素
| 项目 | 评定要素的重点内容 | 得分 | 特记大事 | |
| 月度业务工作完成情况 | 工作成果 | 1.原始记录、公文制作、计划小结、费用控制、信息等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有效; 2.是否拟定本部门目标计划,能否有效落实计划,主管指标能否完成; 3.有无临时交办,能否不讲条件及时完成; 4.有无突发事件,是否及时应变处置; 4.有无突发事件,是否及时应变处置。 评语: | 2 4 6 8 10 | |
| 工作效率 | 1.提前超额出色地完成任务,并及时总结经验; 2.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并及时总结经验; 3.逾期按量完成任务,并分析逾期原因,改进工作; 4.无法完成任务,是否有纠正措施。 评语: | 2 4 6 8 10 | ||
| 决策落实 | 1.能否充分理解公司决策,顾全大局,自觉贯彻落实; 2.是否需要上级反复指示或指导才得以贯彻; 3.是否执行不利,应付差事; 4.是否强高坟客观原因,拒不执行。 评语: | 2 4 6 8 10 | ||
| 工作质量 | 1.能否面向基层,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服务; 2.工作是否无差错,胜任的工作是否做得好; 3.出现差错时能否及时发现,及时补救; 4.同样的问题,同样的错误是否反复发生。 评语: | 2 4 6 8 10 | ||
| 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职责 | 贯彻制度 | 1.分管的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执行管理标准; 2.对分管的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进行监督、检察、指导落实; 3.是否始终履行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 4.本`一专业管理是否(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卓有成效。 评语: | 2 4 6 8 10 | |
| 协作精神 | 1.有无协作精神,是否主动合作,密切协调; 2.当有矛盾冲突是否斤斤计较、推诿扯皮,以本位思想支配工作言行; 3.是否能立足本职,并跨越本职工作的范围,求行基层和其它部门的通力协作; 4.能否立足全局把握各部门之间关系,并根据情况进行积极而妥善的合作。 评语: | 2 4 6 8 10 | ||
| 开拓创新 | 1.是否具改革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不断改善改进工作; 2.是否善于运用新技术、新管理成果与方法,创造性地工作; 3.遇到问题,是否能及时纠偏,谋求改善; 4.能否完成非程序性或非例常性工作任务。 评语: | 2 4 6 8 10 | ||
| 加强处室建设情况 | 整体面貌 | 1.部门成员工作热情是否高涨、团结一致、敬业爱岗; 2.是否富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现场整洁,文明办公,礼貌待人; 3.部门人同知识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较好地发挥部门整体功能; 4.遇到工作中失误时,是否推卸责任。 评语: | 2 4 6 8 10 | |
| 遵章守纪 | 1.是否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法规、保密技安等方面规定; 2.部门劳动纪委是否松驰,迟到、早退、缺勤现象时有发生; 3.是否严格遵守工作汇报制度,按时提出工作报告,及时反馈信息; 4.部门内部是否有良好的工作秩序,是否具有良好的风气。 评语: | 2 4 6 8 10 | ||
| 基础管理 | 1.能否认清部门在企业中的角色、地位,并对此负责,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惩; 2.能否了解本专业国内外信息,能否准确及时有效掌握和处理信息; 3.能否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和政治学习; 4.是否经常改进提高部门基础管理工作,集体献策,提合理化建议。 评语: | 2 4 6 8 10 | ||
(利翔策划版权所有,注意保密)
部门 考核期 分数 打分时间
| 序号 | 要素 | 评定要素重点内容 | 评分 | 特事记载 |
| 一 | 及时性 | 1.出现问题是是滞能迅速到达现场,恰当、果断处置; 2.是否需要基层多次反映或领导指示才到现场完成; 3.是否有见笥,防患于未然。 评语: | 2 4 6 8 10 | |
| 二 | 有效性 | 1.能否找到问题真正的原因,采取措施后得以纠偏; 2.是否以最少的经费进行工作,一贯注重投入产出,降本求利; 3.服务质量如何则否保障对生产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评语: | 2 4 6 8 10 | |
| 三 | 合作性 | 1.是否愿意接受基层各项意见和要求; 2.是否易与基层俣作,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3.能否经常与基层交换意见,听从指导,谋求合作。 评语: | 2 4 6 8 10 | |
| 四 | 积极性 | 1.是否具有积极奋进的精神,为搞好服务勇挑重担,竭尽全力; 2.对基层反映的问题是否缺乏热情和积极性,有无排除万难的干劲; 3.对影响生产科研的问题是否争分夺秒,千方百计使期解决。 评语: | 2 4 6 8 10 | |
| 五 | 协调性 | 1.在为基层服务时组织协调工作是否得力; 2.是否易与各部门配合,通过协助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3.能滞抓住有利机会进行交涉,为公司统一协调的运行体作贡献。 评语: | 2 4 6 8 10 | |
| 六 | 创新性 | 1.是否善于运用新技术、新管理成果与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是否善于以新技术、新方法指导帮助基层工作; 3.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不因循守旧,并不断改进工作。 评语: | 2 4 6 8 10 | |
| 七 | 责任性 | 1.部门责任制是否落实,勇于对服务的行为及后果负责; 2.对工作中的失误是否往往逃避责任,爱发牢骚或做各种辩解; 3.部门是否明确自己有责任经常深入生产一线服务、检查与指导。 评语: | 2 4 6 8 10 | |
| 八 | 能力性 | 1.部门人员是否具备完成服务工作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和经验; 2.能否抓住关键环节、难点、重点问题正确判断与决策,并解决之; 3.对应急问题是否具备应变能力。 评语: | 2 4 6 8 10 | |
| 九 | 服务量 | 1.为基层生产一线服务是否做到经常性; 2.服务工作量是否超负荷; 3.在规定的时间工作速度、工作量和工作技术质量程度如何。 评语: | 2 4 6 8 10 | |
| 十 | 计划性 | 1.能否随时掌握基层现场动态,分优先级安排计划,有效实施; 2.是否有全局观,形成长期、有计划地为基层服务; 3.制定的服务计划,是否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评语: | 2 4 6 8 10 | |
| 需改进的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