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继保作业指导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12:01
文档

继保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保护调试1.故障录波现代的故障录波是由微机实现的一种记录装置。当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它自动记录下故障时间类型、电流、电压的大小和变化过程以及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各种信息及清晰的波形图的报告。试验仪器:P30或PW466A型微机多功能继电保护测试仪、万用表。1.1通电前检查1.1.1拔出所有插件,观察各插件电路芯片是否插紧,有无机械操作损伤现象。取下装置后盖,检查后板配线有无断线和脱焊等。1.1.2仅插入电源插件,给上220V直流,投入电源开关,用表计测量各级电
推荐度:
导读第一章保护调试1.故障录波现代的故障录波是由微机实现的一种记录装置。当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它自动记录下故障时间类型、电流、电压的大小和变化过程以及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各种信息及清晰的波形图的报告。试验仪器:P30或PW466A型微机多功能继电保护测试仪、万用表。1.1通电前检查1.1.1拔出所有插件,观察各插件电路芯片是否插紧,有无机械操作损伤现象。取下装置后盖,检查后板配线有无断线和脱焊等。1.1.2仅插入电源插件,给上220V直流,投入电源开关,用表计测量各级电
第一章保护调试

1. 故障录波

现代的故障录波是由微机实现的一种记录装置。当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它自动记录下故障时间类型、电流、电压的大小和变化过程以及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各种信息及清晰的波形图的报告。                     

试验仪器:P30 或PW466A型微机多功能继电保护测试仪、万用表。

1.1通电前检查

1.1.1拔出所有插件,观察各插件电路芯片是否插紧,有无机械操作损伤现象。取下装置后盖,检查后板配线有无断线和脱焊等。

1.1.2仅插入电源插件,给上220V直流,投入电源开关,用表计测量各级电压值是否正常,各电压级指示灯是否亮。

1.1.3关掉电源,插入全部插件,检查各插件和插座之间定位是否良好,插入深度是否合适,注意拔任一插件必须在断电时进行。

1.2通电试验

当确认插件安装正确后,进行通电试验,按照该故障的操作方法检验各命令键、固化开关、方式开关的功能,当确认无误后进行定值校验。

1.3定值校验

检验各CPU插件,求和自检参数、次数由厂家出厂时给定,供自检时核对,不要更改。

1.4数据采集系统的试验

1.4.1各采样通道的零点漂移检验

a)装置各交流回路不加任何激磁量(交流电压回路短路、交流电流回路开路),手动起动录波;

b)要求交流电压回路的零漂值在0.05V以内,交流电流回路的零漂值在0.05A以内。

1.4.2各电压通道的平衡性试验

a)将装置各相电压回路端子同极性并联加入测试电压,要求各回路的测量范围和测量误差满足表1的规定;

b)对装置接开口三角3Uo的电压回路加入测试电压,要求其测量范围和测量误差满足表2的规定。

表1  各相电流回路同极性并联电压测试

输入电压3.00V10.0V30.0V60.0V90.0V120V
测量误差≤10%

≤2.5%

≤1%

≤0.5%

≤1%

≤5%

表2  开口三角3Uo的电压回路测试

输入电压5.00V20.0V50.0V100V150V180V
测量误差≤10%

≤2.5%

≤1%

≤0.5%

≤2.5%

≤5%

1.4.3各电流通道的平衡性试验

  将装置各电流回路端子顺极性串联并通入测量电流,要求各回路的测量范围和测量误差满足表3的规定。

表3  各相电流回路同极性并联电压测试

输入电流0.10IN

0.20 IN

0.50 IN

1.0 IN

5.0V IN

10V IN

测量误差≤10%

≤2.5%

≤1%

≤0.5%

≤1%

≤2.5%

1.4.4电压和电流相位一致性校验

a)将装置各电压回路端子同极性并联,将装置各电流回路端子顺极性串联,通入同相位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模拟纯电阻性负载),手动起动录波。

b)要求装置记录的各路电压和电流波形相位一致,相互之间的相位测量误差不大于5°。

1.5模拟试验

1.5.1接线图

1.5.2模拟故障

对每一电流、电压通道均进行单相接地、两相、三相短路故障试验,测距功能试验,将打印结果同试验仪的显示比较。

1.5.2.1起动性能及起动值的检验

    要求每个起动量的每种起动方式均进行5次试验,每次均正确判合格。

1.5.2.1.1相电压、零序电压突变量:相电压突变量整定值设为5%UN,零序电压突变量整定设为2%UN,要求动作值误差应不大于整定的30%。

1.5.2.1.2正序电压越限:过电压起动的整定值设为110%UN,欠电压起动的整定设为90%UN,要求动作值误差应不大于5%。

1.5.2.1.3负序电压越限:负序电压起动的整定值设为3%UN,要求动作值误差应不大于10%。

1.5.2.1.4零序电压越限:零序电压起动的整定值设为2%UN(UN为57.7V),要求动作值误差应不大于10%。

1.5.2.1.5主变中性点电流越限:主变中性点电流起动的整定值设为10%IN,要求动作值误差应不大于10%。

1.5.2.1.6频率越限与频率变化率:

a)频率越限。高频率越限的整定值设为50.5HZ,低频率越限的整定值设为49.5HZ,要求动作值误差不大于0.05HZ。

b)频率变化率。均匀改变施加于装置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使其在0.1s内的df/dt大于0.1HZ/S,录波器应起动。

1.5.2.1.7开关量变位起动:短接(断开)装置可起动录波的空触点输入端子,要求触点闭合(断开)时间不超过3ms便可起动录波。

1.5.2.1.8手动起动:要求装置具有通过面板按键或键盘起动录波的功能。

1.5.2.1.9谐波电压影响:在额定电压基础上分别叠加三次和五次谐波电压,三次谐波电压量为6%UN,五次谐波电压量为5%UN要求装置可靠不动作。

2.保护调试

2.1调试仪器

数字万用表一块、1000V兆欧表,继电保护测试装置一套

2.2线路保护

2.2.1通用检查

2.2.1.1外观及接线检查

2.2.1.1.1  检查保护装置的硬件配置,标注及接线等应符合图纸要求。

2.2.1.1.2  保护装置各插件上的元器件的外观质量,焊接质量应良好,所有芯片应插紧。

2.2.1.1.3  检查保护装置的背板接线是否有断线,短路,焊接不良等现象。

2.2.1.1.4装置内跳线检查

2.2.1.1.5 检查装置外部电缆接线与设计相符,满足运行要求。

2.2.1.1.6二次设备及接线清扫、检查、紧螺丝。

2.2.1.2绝缘电阻及耐压试验

检验条件:将保护装置的交流、出口及电源插件插入机箱,拔出其余插件;将打印机与微机保护装置断开;保护屏上各连片置“投入”位置;在保护屏端子排内侧分别短接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回路、保护直流回路、控制直流回路、信号回路的端子。

2.2.1.2.1  整个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测试

用1000V摇表分别测量各组回路之间及各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要求大于1MΩ。

2.2.1.2.2耐压试验

拔出所有插件,对全部连接回路用工频1000V进行 1分钟耐压试验。当绝缘电阻高于1MΩ时,允许暂用2500V摇表测试绝缘电阻的方法代替。

2.2.1.3逆变电源的检查

2.2.1.3.1 直流电源缓慢上升时的自启动性能检验

插入全部插件,合上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插件上的电源开关,试验直流电源由零缓慢升至80%额定电压(即176V),此时逆变电源插件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亮。

2.2.1.3.2 拉合直流电源时的自启动性能

直流电源调至80%、110%额定电压(即176V、242V),断开、合上逆变电源开关,逆变电源指示灯亮。

2.2.2初步通电检验

2.2.2.1  保护装置的通电自检

保护装置通电后,先进行全面自检。自检通过后,装置面板“运行”指示灯亮。

2.2.2.2  检验键盘

在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状态下,按“ ↑”键,进入主菜单,选中“保护状态”子菜单,按“ 确认 ”键,而后分别操作“←”、“→”、“↓”、“↑”、“确认”及“复位”键,检验功能正确。

2.2.2.3  打印机与保护装置的联机试验

进行本项试验之前,打印机应进行通电自检,正确后将打印机与微机保护装置的通信电缆连接好,给上打印机电源,保护装置在运行状态下,按保护屏上的“打印”按钮,打印机便自动打印保护装置的自检报告,定值报告,表明打印机与微机保护装置联机成功。

2.2.2.4  软件版本和程序校验码的检查

进入主菜单,移动光标至CRC码检查,按“确认”键后,液晶屏上立即依次显示出程序校验码和程序形成时间,核对程序校验码正确。

2.2.2.5  时钟的整定与校核

2.2.2.5.1 时钟的整定

保护装置在“运行”状态下,按“↑”键进入主菜单后,移动光标至时钟整定,按“确认”键后进入时钟修改和整定状态,然后进行年、月、日、时、分、秒的时间整定。

2.2.2.5.2 时钟的失电保护功能检验

时钟整定好以后,通过断、合逆变电源开关的方法,检验在直流消失一段时间的情况下,走时仍准确,正确。

2.2.3开关量输入回路检验

要求带全部回路及作用元件一起试验,禁止用短接某些回路或元件的方法检查开入回路。依次进行开关量的断开和接通,同时监视液晶屏幕上显示的开关量变位情况。 

2.2.4模数变换系统检验

从保护端子排上的端子通入电流IA、IB、IC、IN,在端子上加电压UA、UB、UC、Ux、Un,检验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及线路电压的采样精度,并采用模拟故障的方法校验3I0。要求保护装置的采样值与外部表计值的误差应小于5%。

2.2.5整组试验

保护的整组试验要求先模拟正常运行然后再进入故障状态,以保证试验的真实性。动作时间为从故障开始到启动掉闸出口继电器的动作时间。                       

试验前整定压板定值中的内部压板控制字投闭锁重合压板置0,其它内部保护压板投退控制字均置1,以保证内部压板有效,试验中仅靠外部硬压板投退保护。

2.2.5.1纵联差动保护

●将光端机(在CPU 插件上)的接收“RX”和发送“TX”用尾纤短接,构成自发自收方式;

●仅投主保护压板,重合把手切在“综重方式”;

●等保护充电,直至“充电”灯亮;

●加故障电流I>1.05*0.5*Max(差动电流高定值、4*57.7/ XC1),模拟单相或多相区内故障;

●装置面板上相应跳闸灯亮,液晶上显示“电流差动保护”,动作时间为10~25ms;

●加故障电流I>1.05*0.5*Max(差动电流低定值、1.5*57.7/ XC1),模拟单相或多相区内故障;

●装置面板上相应跳闸灯亮,液晶上显示“电流差动保护”,动作时间为 40~60ms;

●加故障电流I<0.95*0.5*Max(差动电流低定值、1.5*57.7/ XC1),装置应可靠不动作。

2.2.5.2距离保护

●投入距离保护压板,退出主保护,重合把手切在“综重方式”;

●等待充电,直至“充电”灯亮;

●加故障电流I=5A,故障电压U = 0.95*I*ZZD1(ZZD1 为距离Ⅰ段阻抗定值)模拟三相正方向瞬时故障,装置面板上相应灯亮,液晶上显示“距离Ⅰ段动作”,动作时间为10~25ms,动作相为“ABC”;

●加故障电流I=5A,故障电压U=0.95*(1+K)*I*ZZD1 (K 为零序补偿系数)分别模拟单相接地、两相接地正方向瞬时故障,装置面板上相应灯亮,液晶上显示“距离Ⅰ段动作”,动作时间为10~25ms;

●同以上方法分别校验Ⅱ、Ⅲ段距离保护,注意加故障量的时间应大于保护定值时间;

●加故障电流20A,故障电压0V,分别模拟单相接地、两相、两相接地和三相反方向故障,距离保护不动作。

2.2.5.3零序保护

●投零序保护压板

●等待保护充电,直至“充电”灯亮;

●加故障电压30V,故障电流1.05*Ionzd(其中Ionzd为零序过流II或III段定值,以下同),模拟单相正方向故障,装置面板上相应灯亮,液晶上显示 “零序过流Ⅱ段” 或“零序过流Ⅲ段”;

●加故障电压30V,故障电流0.95*Ionzd ,模拟单相正方向故障,零序过流保护不动;

●加故障电压30V,故障电流1.2*Ionzd,模拟单相反方向故障,零序过流保护不动;

2.2.5.4检验交流电压回路断线时保护的动作情况

   投入保护压板,试验前装置进入正常运行状态,断开一相电压,模拟PT断线,再模拟单相及相间故障,零序电流及相电流元件应正确动作出口。

2.2.5.5 检验PT断线

2.2.5.5.1  三相电压相量和大于8V,保护不启动,延时1.25秒报TV断线异常信号。

2.2.5.5.2  三相电压相量和小于8V,但正序电压小于33.3V延时1.25秒报警TV断线信号。

2.2.5.6  检验重合闸

2.2.5.6.1重合闸充放电检查

保护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模拟开关在合闸位置,重合闸方式切换开关分别置于单重、三重、综重方式下,重合闸均能经15秒充电,面板“充电”灯亮。

充好电后分别进行如下试验时重合闸应放电,面板充电灯灭:

将方式开关置于停用位置

“压力降低”开入动作

重合闸单重方式下使三跳位置动作

保护发永跳令

“闭锁重合闸”开入动作

2.2.5.6.2 重合闸功能试验

保护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模拟开关在合闸位置,面板充电灯亮。

故障类型保护及重合闸动作情况
单重方式三重方式综重方式停用方式
单相瞬时单跳单重三跳三重单跳单重三跳不重
相间瞬时三跳不重三跳三重三跳三重三跳不重
三相瞬时三跳不重三跳三重三跳三重三跳不重
开关位置不对应重合重合重合不重合
2.2.5.6.3重合闸相互闭锁试验

重合闸方式开关置于单相重合闸方式,投入重合闸相互闭锁压板,与其相配的另一套保护装置重合闸充好电,模拟单相瞬时故障,另一套重合闸应可靠放电。本重合闸充好电,由另一套保护带重合闸模拟单相故障,本重合闸放电。

2.2.6输出接点和信号检查

2.2.6.1关闭装置电源,闭锁接点(901-902、906-907)闭合,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闭锁接点断开。

2.2.6.2当装置TV断线时,所有报警接点(901-903、906-908)应闭合。

2.2.6.3断开保护装置的出口跳闸回路,投入主保护、距离保护、零序过流保护压板,加故障电压0V,故障电流10A,模拟ABC三相故障,此时跳闸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2.2.6.4断开保护装置的出口眺闸回路,投入主保护、距离保护、零序过流保护压板,重合手把切在“综重方式”,重合闸整定在“不检”方式,等重合闸充电完成侯加故障电压0V,故障电流10A,模拟ABC三相故障,当保护重合闸动作时,合闸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2.2.6.5短接+24V和“远传1”开入,远传1开出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2.2.6.6将连接光端机“接收”(RX)和“发送”(TX)的尾纤断开,面板上的“通道告警”灯应发光,同时,通道告警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2.2.7保护带开关传动试验

保护的压板均投入,重合闸置“单重方式”,模拟下列故障。(试验前检查操作箱跳、合闸保持电流设置与断路器跳合闸电流是否相符,若不符调整操作板相应跳线)。

2.2.7.1  分别模拟A、B、C相瞬时性接地故障,开关应按相单跳单合。试验时一定有人在开关现场,检查跳、合开关的正确性;并通过菜单检查保护的TWJ开入正确;光字信号指示正确;开关量正确启动故障录波器。

2.2.7.2  模拟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开关应单跳单合再三跳,不应出现两次重合。

2.2.7.3  模拟瞬时性相间故障,应三跳不重合。

2.2.7.4  投入重合闸及沟三压板,模拟单相瞬时性接地故障,应三跳不重合。

2.2.7.5  开关在合闸状态下,检查保护“合后位置”开入正确。

2.2.7.6  在开关场传动开关至保护装置开入量及信号的正确性(尽可能使用开关机构传动,不宜用直接短接接点的方法试验)。

2.2.7.7  按照设计图纸,将所有信号进行传动,应指示正确。

2.2.7.8  各保护及重合闸处于正常运行位置,开关处于合位。将本单元所有保护的电流回路串接,电压回路并接,将直流控制电源降至80%,加入故障电压、电流,模拟各种类型故障,保护装置应正确动作。

2.2.8断路器失灵启动及跳闸回路联动试验(双母线接线方式)

2.2.8.1  准备工作

2.2.8.1.1  进行此项试验前,应先按有关规定检验完失灵起动装置;

2.2.8.1.2  将本单元所有保护的电流回路串接,电压回路并接,加入故障电压、电流;

2.2.8.1.3  将线路保护(两套)的跳、合闸压板断开,“A跳起动失灵” 、“B跳起动失灵” “C跳起动失灵”压板断开;

2.2.8.1.4 将失灵总起动压板断开;

2.2.8.1.5 在母差失灵保护屏处,经认真核对,解开该装置至失灵起动回路连线并包好。

2.2.8.2  失灵启动回路检查

2.2.8.2.1  失灵总起动压板投入。

2.2.8.2.2  如电压切换在保护屏上,分别使Ⅰ、Ⅱ母电压切换继电器动作,分别投入各套保护A、B、C相失灵起动压板,对应模拟各相故障,检查失灵正电源端子(01)与Ⅰ或Ⅱ母失灵保护启动端子(024或025)接点通断情况的正确性。(编号仅做参考)

2.2.8.2.3  对于单接点启动失灵保护的(微机母差),则分别投入各套保护A、B、C相失灵起动压板,对应模拟各相故障,检查失灵正电源端子(01)与失灵保护启动端子(023)接点通断情况的正确性。(编号仅做参考)

2.2.8.2.4  对保护装置提供三跳启动失灵接点的,还应断开分相启动失灵压板,模拟相间故障,检查失灵正电源与失灵保护启动接点通断情况的正确性。

2.2.8.3  失灵跳闸回路检查

2.2.8.3.1 检查母差失灵保护跳其他开关压板确在断开位置。

2.2.8.3.2  恢复该装置至失灵起动回路连线,检查所跳回路压板的正确性(可用拉合所检查回路直流操作电源的方法)。

2.2.8.3.3 模拟Ⅰ、Ⅱ母失灵保护动作。

2.2.8.3.4 对新、扩、改建间隔,失灵保护应带开关传动。

2.2.8.3.5 传动完毕后,恢复试验前状态。

2.2.9两侧差动保护联调试验

2.2.9.1本试验只针对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应将距离、零序保护压板断开。

2.2.9.2以下项目适用于复用PCM光纤通道。

2.2.9.2.1在对调试验前取消自环试验模式,即将“通道自环”控制字置“0”。

2.2.9.2.2确认两侧保护主、从关系的设置符合整定要求。

2.2.9.2.3光功率与光衰耗测试。

在保护的光发送口测量发送功率P1,在保护的光接收口测量接收功

率P2;在光电转换器的光发送口测量发送功率P4,在光电转换器的光接收口测量接收功率P3。保护发送功率与光电转换器的接收功率差(P1-P3)即保护至光电转换器的光衰耗,光电转换器发送功率与保护接收功率差(P4-P2)即光电转换器至保护的光衰耗,如下图所示。两个方向的光衰耗之差应小于2-3 dB并记录备案,否则应查明原因。光电转换器输出的kbit/s音频信号以后的环节由通讯专业负责。

RX     光

    电

 转

TX      换

    器

保       TX

置       RX

光发P1     光收P3 

                                    kb/s 

                                                  PCM 

光收P2    光发P4

             

2.2.9.2.4收信灵敏度和裕度的确认。

    装置的发信光功率正常出厂不低于-16dB,光接收灵敏度为-45 dB,通道裕度不小于6 dB,则接收电平不得小于-39 dB,即允许最大衰耗为45-16-6=23 dB(当线路较长时,可通过插件内部的跳线将发信光功率整定在-9 dB或-7 dB或-5 dB)并记录备案。

2.2.9.2.5单相故障联动试验。

本侧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对侧断路器在断开位置,本侧模拟单相故障,则本侧差动保护动作跳开本侧断路器。

两侧断路器在合闸位置,两侧分别进行如下试验:一侧加入34V(相电压)的三相电压,另一侧模拟单相故障,则差动保护瞬时动作跳开断路器,然后单相重合。

两侧断路器在合闸位置,两侧分别进行如下试验:本侧模拟单相故障(故障相电压应至少降低3V),对侧模拟运行状态,则本侧差动保护动作(动作时间应大于100ms)跳开本侧断路器并联跳对侧断路器。

2.2.9.2.6相间故障联动试验。

    两侧断路器在合闸位置,两侧分别进行如下试验:一侧模拟相间故障的同时另一侧三相电压正常,则差动保护不动作;两侧断路器在合闸位置,一侧加入34V(相电压)的三相电压,另一侧模拟相间故障,则两侧差动保护同时动作跳开两侧的断路器。

2.2.9.3对于专用光纤通道,参照以上执行。

2.2.10带负荷相量检查

2.2.10.1复查“通道自环”控制字置“0”

2.2.10.2带负荷试验时的负荷电流应小于CT额定值的10%。

2.2.10.3用钳形表测量电流、电压的幅值与相位。

2.2.10.4检查保护装置中电流、电压、相位的采样值。

2.2.10.5记录差动保护中本侧电流、对侧电流幅值与相位,差动电流(每相差流应小于10%—15%的负荷电流)、制动电流幅值,两侧对应相别的电流相位角差应接近180度,并记录备案。

根据实际负荷情况,核对交流电压与交流电流的相位关系。以判断保护电流、电压回路的接线正确性。

2.2母线保护

2.2.1试验注意事项

2.2.1.1试验前请仔细阅读试验调试大纲及有关说明书。

2.2.1.2尽量少拔插装置模块,不触摸模件电路,不带电插拔模件。

2.2.1.3使用的电烙铁、示波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2.2.1.4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在运输中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螺丝松动。

2.2.2交流回路检验

以下试验在不作说明时,均断开保护屏上的出口压板

2.2.2.1进入“保护状态”菜单中“保护板状态”的“交流量采样”子菜单,在保护屏端子上分别加入各母线电压和各支路元件及母联电流,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采样值应与实际加入量相等,其误差应小于±5%。

2.2.2.2同上项所述方法一样校验管理板的交流量采样精度,其误差应小于±5%。

2.2.3输入接点检查

2.2.3.1进入“保护状态”菜单中“保护板状态”的“开关量状态”子菜单,在保护屏上分别进行刀闸位置接点、失灵接点的模拟导通和各压板的投退,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关量状态应有相应改变。

2.2.3.2同上项所述方法一样校验管理板的开关量状态。

2.2.4整组试验

2.2.4.1母线差动保护

   投入母差保护压板及投母差保护控制字。

1)区外故障

短接元件1的I母刀闸位置及元件2的II母刀闸位置接点。

将元件2TA与母联TA同极性串联,再与元件1TA反极性串联,模拟母线区外故障。通入大于差流起动高定值的电流,并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放,保护起动。

2)区内故障

短接元件1的I母刀闸位置及元件2的II母刀闸位置接点。

将元件1TA、母联TA和元件2TA同极性串联,模拟I母故障。通入大于差流起动高定值的电流,并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放,保护动作跳I母。

将元件1TA、母联TA和元件2TA同极性串联,再与母联TA反极性串联,模拟II母故障。通入大于差流起动高定值的电流,并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放,保护动作跳II母。

投入单母压板及投单母控制字。重复上述区内故障,保护动作切除两母线上所有的连接元件。

3)比例制动特性

短接元件1及元件2的I母刀闸位置接点。

向元件1TA和元件2TA加入方向相反、大小可调的一相电流,则差动电流为∣I1+I2∣,制动电流为K*(∣I1∣+∣I2∣)。分别检验差动电流起动定值IHcd和比率制动特性。

4)电压闭锁元件

在满足比率差动元件动作的条件下,分别检验保护的电压闭锁元件中相电压、负序和零序电压定值,误差应在±5%。

2.2.4.2母联充电保护

投入母联充电保护压板及母联充电保护控制字。

短接母联TWJ开入(TWJ=1),向母联TA通入大于母联充电保护定值的电流,同时将母联TWJ变为0,母联充电保护动作跳母联。

2.2.4.3母联过流保护

投入母联过流保护压板及母联过流保护控制字。

向母联TA通入大于母联过流保护定值的电流,母联过流保护经整定延时动作跳母联。

2.2.4.4母联失灵保护

按上述试验步聚模拟母线区内故障,保护向母联发跳令后,向母联TA继续通入大于母联失灵电流定值的电流,并保证两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均开放,经母联失灵保护整定延时母联失灵保护动作切除两母线上所有的连接元件。

2.2.4.5断路器失灵保护

投入断路器失灵保护压板及失灵保护控制字。

1)方式一

退出投失灵方式二控制字,并保证失灵保护电压闭锁条件开放,分别短接I母、II母失灵开入,断路器失灵保护经跳母联时限跳开母联,经失灵时限切除相应母线的各个连接元件。

2)方式二

投入投失灵方式二控制字,并保证失灵保护电压闭锁条件开放。

对于分相跳闸接点的起动方式:短接任一分相跳闸接点,并在对应元件的对应相别TA中通入大于失灵相电流定值的电流(若整定了经零序/负序电流闭锁,则还应保证对应元件中通入的零序/负序电流大于相应的零序/负序电流整定),失灵保护动作。

而对于三相跳闸接点的起动方式:短接任一三相跳闸接点,并在对应元件的对应相别TA中通入大于失灵相电流定值的电流(若整定了经零序/负序电流闭锁,则还应保证对应元件中通入的零序/负序电流大于相应的零序/负序电流整定),失灵保护动作。

失灵保护起动后经跟跳延时再次动作于该线路断路器,经跳母联延时动作于母联,经失灵延时切除该元件所在母线的各个连接元件。

3)失灵电流元件

对于失灵方式二,在满足电压闭锁元件动作的条件下,分别检验失灵保护的相电流、负序和零序电流定值,误差应在±5%以内。

4)电压闭锁元件

在满足失灵电流元件动作的条件下,分别检验保护的电压闭锁元件中相电压、负序和零序电流定值,误差应在±5%以内。

2.2.4.6交流电压断线报警

1)模拟单相断线,母线三相电压矢量和大于8V,即断线相残压<49V时,延时1.25秒报该母线TV断线。

2)模拟三相断线,|Ua|=|Ub|=|Uc|<18V,并在母联TA通入大于0.04IN电流。延时1.25秒报该母线TV断线。

2.2.4.7交流电流断线报警

1)在电压回路施加三相平衡电压,向任一支路通入单相电流>0.06In,延时5秒发TA断线报警信号。

2)在电压回路施加三相平衡电压,向任一支路通入单相电流>IDX,延时5秒发TA断线报警信号。

2.2.5输出接点检查

1)短接支路01的刀闸位置,将装置定值“系统参数”中“线路01TA调整系数”整定为1,在支路01TA中通入大于差流起动高定值的电流,元件01的两对跳闸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应根据屏图检查到相应的屏端子上,下同)。

短接支路02的刀闸位置,仍在支路01TA中通入故障电流,元件02的两对跳闸接点元件应由断开变为闭合。按此方法依次检查所有的跳闸接点。

2)关掉装置直流电源,装置闭锁的远动和信号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3)模拟交流回路断线,交流断线报警的远动和信号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4)改变任一刀闸位置开入,刀闸位置报警的远动和信号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投入母差保护压板及投母差保护控制字,模拟I母故障,保护动作跳I母,母差跳I母的远动和信号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5)根据所整定的失灵方式短接任一有效失灵接点,经10秒装置发“保护板长期起动2”、“管理板长期起动2”报警信息,其它报警的远动和信号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6)投入母差保护压板及投母差保护控制字,模拟    I母故障,保护动作跳I母,母差跳I母的远动和信号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7)按6所述方法检查母差跳II母的远动和信号接点。

8)投入母联充电保护压板及投母联充电保护控制字,模拟母联充电到故障母线,母联充电保护动作跳母联,母联保护的远动和信号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9)投入断路器失灵保护压板及投失灵保护控制字,模拟I母连接元件断路器失灵,失灵保护动作,失灵跳I母的远动和信号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10)按9所述方法检查失灵跳II母的远动和信号接点。

2.2.6开关传动试验

   投入母差保护压板及投母差保护控制字,投入跳闸出口压板,模拟母线区内故障进行开关传动试验。

2.2.7带负荷试验

   母线充电成功带负荷运行后,进入“保护状态”菜单查看保护的采样值及相位关系(仅对管理板)是否正确。

2.3变压器保护

2.3.1试验注意事项

2.3.1.1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螺丝松动。

2.3.1.2一般不要插拔装置插件,不触摸插件电路,需插拔时,必须关掉电源,释放手上静电或佩带静电防护带。

2.3.2.3使用的试验仪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2.3.2交流回路校验

对照图纸,从屏上相应的电流、电压端子上依次加入电流、电压。按使用说明书方法进入装置菜单中的“保护状态,查看液晶显示,其值与输入值的误差应小于±5%。检查此项时不必在意装置的动作行为,如报警、跳闸等。

2.3.3开出接点检查

    本项检查宜与功能试验一同进行。根据调试大纲检查各接点的动作情况应与控制字一致。

2.3.4保护功能试验

2.3.4.1试验准备

连接好打印机,按打印按钮打印机应能够正确打印,否则应检查打印机设置及连接、打印切换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为未投运过的装置应按定值单要求输入定值,若允许亦可使用出厂定值、或输入自拟检验定值进行检验。这些定值包括装置参数定值、系统参数定值、保护定值。

2.3.4.2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

根据调试大纲对差动、差速断、比率制动、谐波制动、TA断线闭锁等试验项目依次进行试验,每项试验项目必须做3次,每次试验都要确保定值、时间及出口的正确性。

2.3.4.3变压器后备保护试验

根据调试大纲对各侧相间过流、相间方向过流、零序过流、零序方向过流、间隙过流、零序电压、非全相、失灵、过负荷、起动通风、闭锁调压等试验项目依次进行试验,每项试验项目必须做3次,每次试验都要确保定值、时间及出口的正确性。

2.3.4.4开关传动试验

投入保护压板及所有出口压板,加入相应的电流、电压模拟各种故障,进行开关传动试验。

2.3.4.5变压器带负荷时各侧TA极性、TV极性校验及差动保护电流平衡调整。

3、操作箱检查

3.1分相操作箱调整

a、外观及插件检查

b、输出接点检查

c、2SHJ、2YJJ、3YJJ返回时间测试

d、TBJ动作电流及保持电压调整

e、1SHJ、2SHJ、1YJJ保持电流调整

对TBJ的动作电流,ISHJ、ZHJ、1YJJ保持电流,应根据二次回路中跳闸线圈,合闸线圈的直流回路中直阻判断出回路中电流值,然后根据此合闸回路、跳闸回路电流值来选择TBJ的额定动作电流1SHJ、ZHJ、1YJJ额定保持电流。

 试验接线如下图

                                   R2     I

         DK  

  
-220V  R1

 
  

3.2当完成上述工作后,还须做如下的一些工作。

a、检查二次接线是否正确(以设计图为准),如不符合实际要求应提出,请设计写出变更,再进行修改。

b、用电池点二次各组CT极性是否正确。

c、用PW4661    微机多功能继电保护测试装置,带开关做整组试验,并模拟各种故障情况,看其动作及时间闭锁情况及控制屏所发光字牌是否正确。

d、PT二次通电,以保护PT二次回路无短路现象及各组PT相序一致。

e、做CT二次直阻,负担,以保证CT符合10%的误差曲线。

f、送电前,检查各CT二次回路是否有开路现象。

g、送电时,PT核相,测量幅值,检验PT相序变化,以当时电网负荷情况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送受关系,用钳形相位表,以电压UA为基准相量,测量各组CT的电流幅值,并作出相量图。

4.保护相关的二次回路检查

4.1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试验

4.1.1核对电流互感器铭牌参数是否完整,是否与设备记录一致

4.1.2 电流互感器升流,极性检验

4.1.3 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校验

4.1.4电流互感器二次负担及二次直流电阻检查

4.1.5 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组别检查 

4.1.6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地检查

4.2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试验

4.2.1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地检查

4.2.2 保护屏电压互感器二次小开关短路试验

4.2.3同期回路的检查

4.3安装在断路器、隔离开关传动装置内的有关装置及回路的检查

4.3.1 了解断路器跳、合闸线圈的电气回路接线方式(包括断路器防止跳跃的措施)。 

4.3.2 了解断路器二次操作回路中的气压、液压监视回路的工作方式。 

4.3.3 了解断路器跳、合闸线圈的电阻值及在额定电压下的跳、合闸电流。 

4.3.4 了解断路器的跳闸时间、合闸时间以及合闸时三相触头不同时闭合的最大时间差。

第二章  计算机监控系统

1.概述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运行单位的工作和经济效率,调试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日后的传动、送电及运行水平,所以施工中针对每一个项目,绝不能马虎,必须要有详细记录。首先要搞清设计要点、目的以及本工程特殊面。以原理图为准,核对端子排图,检查装置型号是否与图纸相符。如发现型号不符,一定要和设计单位联系。看图后,要基本保证图纸原理与设备到货相符合,其次对装置外观也要进行检查,端子排、装置插件应接触良好、无断线、破线,另外还应搞清工作电源是交流还是直流。以上工作完成后便可按设计要求和调试大纲进行传动试验。

2.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检查

2.1模拟量:用BD3300微机测试仪对监控系统分别加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检查CRT显示是否与实际加入量、回路相符。

2.2开关量:一般开关量可直接反映设备的位置状态、事故信号。要用P30对保护装置加入模拟故障量,使保护装置动作,检查CRT显示故障内容、故障时间、故障设备名称以及故障顺序是否正常。

3.控制操作功能检查

断路器、刀闸控制要进行分、合闸试验,主变分接头进行升、降、停试验,对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功能的投入、退出、保护定值的修改试验,试验中一定要注意:后台命令设备名称要和实际设备名称相符。

4.报警功能检查

4.1事故报警:事故状态发生时,公用事故报警器应立即发出音响报警,CRT画面上应有醒目的颜色显示报警条文,用颜色改变和闪烁表示该设备变位。

4.2预告报警:要与事故报警不同,CRT画面上用闪烁条文表示报警详细内容。

5.画面生成及显示

5.1画面显示的形成:画面显示应在线以及互式进行修改、定义、编辑、生成、删除。在需要区分显示的画面中应按要求分为:过程画面区、揭示信息区、报警信息区,各区以相互不干扰的方式同步显示信息。

5.2画面显示:CRT应显示各种信息,全部设备的位置状态、变位信息。保护设备动作及复归信息,直流系统及所用电系统信息,各测量值的实时数据,用鼠标点取任一设备名称,应即可得到该设备的详细信息,如保护配置、压板状态、设备型号、相关遥测、遥信、报警等,对于主变还应有分接点位置、风扇状态、本体油温等。

    检查完以上主要功能外,应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功能、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五防功能及系统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逐一进行详细检查。

详见计算机监控系统调试大纲。

第三章  常规继电器校验

1、电流与电压继电器的校验

1.1绝缘检验

   用1000V摇表检查继电器绝缘电阻

1.1.1线圈对接点。

1.1.2线圈、接点对金属底座。

上述测量值应不小于50兆欧。

1.2依据校验规程需对电流、电压继电器进行如下调整。

1.2.1机械部分及外观调整

a、继电器舌片行程在78°—85°范围内。

b、检查轴的纵向和横向活动范围,纵向活动范围应在0.15~0.2mm内。

c、检查舌片与电磁铁的间隙,继电器在动作位置时,舌片与磁极的间隙不得小于0.5mm。

d、触点间的距离不小于3mm。

e、触点上有受熏及烧焦之处时,应用细锉锉净,并用细油石打磨光,如触点发黑可用鹿皮擦净,不得用纱布打磨触点。

1.2.2继电器刻度调整点

a、选择小、中、大三点作为调整点。

b、动作与返回值应重复三次,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大于±3%。

c、过电流、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不小于0.85,当大于0.5时应注意触头压力,低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不大于1.2。

d、冲击试验

以1.05倍动作电流和用保护安装处最大故障电流进行冲击。触头应无振动和鸟啄现象。

1.3试验接线图如下:

      DK

      ~220V
                

电流继电器试验接线图

      DK

      ~220V
电压继电器试验接线图

2、中间继电器的检验

2.1外观及 机械部分检查

a、触点应在正位接触,同一触点片的两个分触头应同时接触和同时离开。

b、触点接触后,应有足够的压力和明显的共同行程,

c、触点的距离应不小于2mm。

2.2线圈直阻检查

       不应超过制造厂规定值的±10%。

    2.3绝缘检查     同1.1

2.4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和保持值校验

a、动作电压不应大于70%额定电压,动作电流不应大于额定值,出口中间动作电压应为其额定电压的50—70%。

b、返回电压(电流)不应小于额定值的5%。

c、保持电流不应大于80%额定值,保持电压不应大于65%额定值,线圈极性应于厂家所标极性一致。

2.5有时间要求的继电器,时间测试应符合其性能要求。

3、时间继电器

3.1内部及机械部分检查

a、清扫继电器内部,检查各零件应完好,螺丝应牢固,接线是否可靠。

b、衔接应灵活,无明显磨擦,返回应灵活自如。

c、时间机构的速动,从开始直至最终位置应均匀,不得忽快忽慢、跳动、停止、或滑行。

3.2绝缘检查    同1.1

3.3直流继电器动作电压不应大于70%额定电压,返回电压不应小于5%的额定值。交流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应不大于80%额定值。

3.4动作时间检验

在整定位置于80%额定电压下测量动作时间三次,再以额定电压检验时间应不变,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误差应不超过±0.07秒。

3.5接点工作可靠性检验

    检验中应根据实际负荷情况检验滑动\瞬间及终止接点工作的可靠性,接点在闭合中和断开时不应发生火花和弧光。

4、信号继电器校验

4.1外观及机械部分检查

a、焊接点质量是否完好。

b、螺丝是否拧紧,各金属部件和弹簧是否有损坏和变形。

c、可动部分是否灵活,轴的轴向间隙应为0.2~0.3毫米。

d、衔铁动作后,掉牌应可靠落下,掉牌的挂钩与衔铁卡挡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8毫米,否则应调整接点轴的两端轴承位置,掉牌亦不应因振动而自动脱扣。

e、接点有无烧坏,接点间压接是否良好。

4.2绝缘检查   同1.1

4.3电气性能检查

a、电流信号继电器的实际动作电流应以0.9倍额定电流左右较为合适,但不应小于0.7倍。

电压信号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值为50%~65%额定电压。

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电流不应小于额定值的5%。

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电流不应小于额定值的5%。

b、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按实际负荷情况检查接点工作可靠性,接点在闭合时不应发生严重弧光而烧损接点。

5、试验接线图

6、同期继电器的校验

6.1一般性校验

a、继电器内部应清洁无灰尘和油污。

b、螺丝应拧紧,焊接点应牢固可靠。

c、弹簧应无变形,层间距离要均匀,整个弹簧平面与转轴要垂直。

d、触头闭合后要有足够压力,即接触后要有明显的共同行程。

6.2两线圈相互极性关系检查

线圈的极性应与厂家所标极性相符,即2和6端子同极性。

6.3动作角度与返回角度校验

6.3.1分别检查两线圈的动作电压(电流)和返回电压(电流)。用其平均值分别计算出动作角和返回角。若两线圈额定值不一样时,应该换算等价后计算。

6.3.2动作角度与整定值误差应不超过±5%,返回系数不小于0.8。

6.4触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触点带实际负荷,由0升至1.1倍额定值和冲击通入1.1倍额定值时,触点应无振动、火花和鸟啄现象。

文档

继保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保护调试1.故障录波现代的故障录波是由微机实现的一种记录装置。当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它自动记录下故障时间类型、电流、电压的大小和变化过程以及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各种信息及清晰的波形图的报告。试验仪器:P30或PW466A型微机多功能继电保护测试仪、万用表。1.1通电前检查1.1.1拔出所有插件,观察各插件电路芯片是否插紧,有无机械操作损伤现象。取下装置后盖,检查后板配线有无断线和脱焊等。1.1.2仅插入电源插件,给上220V直流,投入电源开关,用表计测量各级电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