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围绕着“春天”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和《爷爷植树》4篇课文。《古诗二首》教学时重在培养学生的朗读、想象能力;《找春天》重在通过指导朗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开满鲜花的小路》则要求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借助图画讲述故事;《爷爷植树》通过邓爷爷亲手植树这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走近伟人。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 内容 | 课时 | 教学目标 |
| 古诗二首 | 2 | 1.认识53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背诵《古诗二首》。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能借助插图,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4.感受春天的美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
| 找春天 | 2 | |
| 开满鲜花的 小路 | 2 | |
| 爷爷 植树 | 2 | |
| 口语交际 | 1 | 能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
| 语文园地一 | 3 | 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 2.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并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能根据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 3.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关系。 4.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5.自主阅读《笋芽儿》,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
| 快乐读书吧 | 3 | 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
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主题安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和《一匹出色的马》3篇课文,语言优美,画面动人,3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爱”。《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寻找雷锋的足迹,感受他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千人糕》以人物的对话展开叙述,告诉我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一匹出色的马》表现了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 内容 | 课时 | 教学目标 |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 2 | 5.认识4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6.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能默读《千人糕》,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一匹出色的马》。 7.能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能拓展积累词语。 8.读句子,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 9.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 |
| 千人糕 | 2 | |
| 一匹出色的马 | 2 | |
| 语文园地二 | 4 | 1.认识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会选择词语说句子。 2.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能发现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 3.能根据提示,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 4.展示书写成果,能交流书写的经验和体会。 5.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6.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 4篇课文,分别介绍了壮美的祖国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 内容 | 课时 | 教学目标 |
| 神州谣 | 2 | 10.认识6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漂、炸”,会写36个字,正确读写35个词语。 11.能利用韵语、形旁与字义的联系以及图片来识字。 12.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字词的表达效果;能说出用“炒、烤、烧”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13.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 14.朗读《神州谣》,能背诵《传统节日》,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和中华文化的悠久。 15.能讲述“贝”的故事,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
| 传统节日 | 2 | |
| “贝”的故事 | 2 | |
| 中国美食 | 2 | |
| 口语交际 | 1 | 1.能把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说清楚,并简单说明理由。 2.能听明白同学说的内容,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疑问。 |
| 语文园地三 | 2 | 6.认识“津、溜”等9个生字。 7.认读“甜津津、酸溜溜”等词语,能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想到的食物,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 8.能借助形旁猜测字义,正确选用形声字并查字典验证。 9.知道“鹿、金”等字可以作为部首,记住这些部首,能用这些部首查字典。 10.能发现“火”与“灬”,“心”与“忄”,“刀”与“刂”等偏旁之间的联系及表示的意思。 11.能按顺序背诵十二生肖,初步了解生肖文化。 12.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了解小柳树想法的变化,能明白事物各有长处的道理。 |
本单元围绕着“童心”这一主题,编排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4篇课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和儿童故事,内容富有童心童趣。《彩色的梦》围绕“童心”写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在白纸上画画的丰富想象;《枫树上的喜鹊》写了“我”看到喜鹊妈妈教小喜鹊学习、游戏的场景;《沙滩上的童话》描述了孩子们在沙滩上修筑城堡、编织童话的情景;《我是一只小虫子》描写了小虫子生活的苦与乐。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 内容 | 课时 | 教学目标 |
| 彩色的梦 | 2 | 16.认识4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37个词语。 17.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枫树上的喜鹊》。 18.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的梦》中彩色铅笔画出的梦;能说出《枫树上的喜鹊》中“我”喜欢的是什么;能就《我是一只小虫子》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同学交流。 19.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或语句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能根据开头,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
| 枫树上的喜鹊 | 2 | |
| 沙滩上的童话 | 2 | |
| 我是一只小 虫子 | 2 | |
| 语文园地四 | 3 | 13.认识“陀、螺”等10个生字,认读有关玩具名称的词语,能说出自己玩过的玩具。 14.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15.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用上给出的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16.能根据提示,写好三包围、全包围结构的字。 17.能积累与诚信有关的名言。 18.自主阅读《手影戏》,能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手影戏的有趣。 |
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3篇课文,每篇课文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故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一些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启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故事不仅让我们积累了成语,还告诉了我们一些道理。《画杨桃》一文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看待什么问题,都应实事求是的道理。《小马过河》一文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并亲自试一试,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 内容 | 课时 | 教学目标 |
| 寓言二则 | 2 | 1.认识4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2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小马过河》。 3.能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能用上提供的词语,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5.比较两组句子的不同,体会句子加上“赶紧”“焦急”等修饰词语后的好处。 |
| 画杨桃 | 2 | |
| 小马过河 | 2 | |
| 口语交际 | 1 | 能主动发表关于图书角管理方法的意见,交流时能做到等别人说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
| 语文园地五 | 2 | 了解厂字头、穴宝盖所代表的含义;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厨、穴”等9个生字。 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并选一两个词语演一演;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结构特点,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背诵从《弟子规》中节选的内容。 自主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
本单元围绕着“大自然的秘密”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古诗二首》是两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雷雨》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介绍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告诉人们怎样辨别方向;《太空生活趣事多》讲述了在太空中生活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 内容 | 课时 | 教学目标 |
| 古诗二首 | 2 | 20.认识4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34个词语。 21.能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字词运用的妙处,能拓展积累词语,抄写句子。 22.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在太空中生活的趣事。 23.能背诵《古诗二首》《雷雨》。 |
| 雷雨 | 2 | |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2 | |
| 太空生活趣事多 | 2 | |
| 语文园地六 | 2 | 19.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 20.能正确书写“含、迎、留”这3个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敬”这3个结构易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 21.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22.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23.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24.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
本单元围绕着“改变”这一主题,安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4篇课文,故事生动有趣,语言幽默。《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围绕“改变”讲了妙趣横生的故事。《青蛙卖泥塘》一文则讲述了因为不断改变,而使烂泥塘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好地方的故事。《小毛虫》展示了因为不断努力,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的经历。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 内容 | 课时 | 教学目标 |
| 大象的耳朵 | 2 | 1.认识51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3个字,正确读写3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分角色表演《青蛙卖泥塘》。 3.能画出大象的话,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能借助提示讲《蜘蛛开店》《小毛虫》的故事;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生活,说出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理解;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
| 蜘蛛开店 | 2 | |
| 青蛙卖泥塘 | 2 | |
| 小毛虫 | 2 | |
| 语文园地七 | 2 |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2.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3.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4.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5.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6.自主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
本单元围绕着“世界之初”这一主题,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3篇课文,语言富有童趣,想象丰富。本单元3篇课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奇幻色彩,《祖先的摇篮》要求学生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要求体会文中奇妙的想象,并发挥想象讲故事;《羿射九日》要求交流故事里哪些内容很神奇,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表达。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 内容 | 课时 | 教学目标 |
| 祖先的摇篮 | 2 | 24.认识33个生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5.能结合语境体会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恰当运用。 26.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祖先的摇篮》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能感受《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中奇妙的想象,并根据提示说出自己想象的内容。 27.默读课文,能根据表格的提示讲《羿射九日》的故事,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
|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 2 | |
| 羿射九日 | 2 | |
| 口语交际 | 1 | 1.能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2.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
| 语文园地八 | 2 | 25.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生字。 26.积累与快慢有关的近义词,能选用词语说句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27.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义,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28.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29.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