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创业史》导读
《创业史》一书是当代著名作家柳青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等一批十分成功的形象。梁生宝是全书的中心人物,是社会主义农村中的英雄典型。在披荆斩棘带头创社会主义大业中,他有胆有识,既有宏伟的气魄,又有实干精神。他身上既有勤劳、朴实、善良的中国传统美德的闪光,又有公而忘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时代精神的张扬。这是一个讲原则、重情感,使读者倍感亲切可爱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梁三老汉是书中写得最凝重、最精彩的人物,是极有感染力的艺术典型。作者不是单线条地勾勒这一人物,而是深挖精凿,浓墨重彩地描绘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他鲜明感人的多重性格。这是一个最有深度、最能显示作者艺术潜能的不可多得的中国老农的形象。
梁生宝: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梁生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他小时讨过饭,长大熬过长工,前在荒山野岭当过“地下农民”,跟继父一道饱尝了创家立业的辛酸,并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坚忍不拔的劳动者的优秀品质。这个年轻的预备党员,在党的教育下,一旦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就决心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正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然而小说并没有把他写成“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角色”。他谦逊、纯朴、老实、厚道、善于思考,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画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面嫩口拙,爱情生活上更是缺少勇气和机智。但是,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最可贵的思想品质。小说抓住他的性格中这一最主要特点,着重描绘了他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实有力的行动。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农郭世富时,他跑到郭县买回稻种,在互助组内搞稻麦两熟。这件事比郭世富楼房架梁仪式更能牵动庄稼人的心,人们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粮食增产措施上来了。此一举动使郭世富深为不安,他想:“没想到让他小子跑到咱前头去了!”“活跃借贷”时,富裕中农不愿再把粮食借给困难户度春荒,连有能力的郭振山都束手无策了,他却组织人们进山割竹,解决了困难户的粮食和互助组的肥料问题。这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这些看起来似乎很“平凡”的行动,在滩庄稼人的心底掀起重重波澜,使他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小说还通过“买稻种的路上”“和增福夜谈”等章节对梁生宝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细致的揭示,展现了他的崇高的心灵美。他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的事业,“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活得带劲儿,才活得有味”。他认为“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作者创造这个农村新人形象,自然有其坚实的现实根基。尽管作者为了体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学理想,有意对人物作了净化的处理,略去了这个年轻农民身上不可避免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象的可信性;但是,这个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勇于进取、坚忍不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和注重求实的作风,确实曾经有力地吸引了许多读者。尤其是作者对陕西农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行动方式、感情状态以至语言习惯的精细把握,更有助于这一形象保持着感人的魅力。
梁三老汉:是《创业史》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小说展现了梁三老汉在那个年代的复杂心理,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更加真实。在旧社会,这个老贫农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创立家业的辛酸史,因而衷心拥护土地改革。作为一个小生产者,他最大的梦想是利用新社会分给他的土地,用狠命的劳动真正地创立起个人的家业来,也做个郭世富式的“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所以,当社会生产方式要发生重大变革时,他一时是难以相信也难以接受的。这是他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制观念因袭重担的农民的保守性所决定的;另一面,他又是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者,“被剥削过的痛苦的记忆”,“受压迫的心灵”,使他“在精神上和王、党支部、生宝他们挨近”。他尽管怀疑、反对儿子办互助组,但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关心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命运。作者相当精彩地描写了这个矛盾着的双重性格,并着重表现了这个人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他先是反对互助组,接着对自己迷恋的旧道路产生了怀疑,最后终于承认了自己儿子的道路是对的,站到了合作化运动的一边。梁三老汉这样的曾经动摇于两条道路之间的艺术形象,虽然并不是《创业史》里所独有的,但是能够把一个农民在告别私有制时思想性格的转变,及其心灵上经历的艰巨的、痛苦的斗争过程,写得如此完整、细腻、入木三分和震撼人心,确实令人惊叹。可以说,梁三老汉是当代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
滩的“三大能人”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的形象,也塑造得各有特色。
郭振山的形象,具有深刻的警策意义。他身为党员,却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对互助组冷眼旁观,极力打击它的威信,成为合作化运动的一块绊脚石。他虽然精明强干,头脑灵活,但只顾个人私利,同党的要求背道而驰,这就使他在群众中丧失了威信。他明明走的是一条错误道路,却装腔作势、强词夺理、指手画脚、咄咄逼人,一派家长作风。小说通过他自己的言与行、他的言行与梁生宝的言行的生动对比,把他的这种思想性格揭示得十分深刻、鲜明。这个形象告诉人们:抱着个人主义动机在党内找出路,就会同党的方针路线形成尖锐的对立,这样的党员如不认真改造思想,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害,最终也会在政治上毁掉自己。
郭世富和姚士杰是作者描写的两个既有共同点又彼此区别得很清楚的反面人物。在抗拒合作化潮流上,他们有一致性。然而社会地位的不同,又使他们在动机和行为上带有各自的特点。富裕中农郭世富外善内奸,贪婪狡黠,精明谨慎。他出于个人的发家目的,处处跟党的号召相对抗,但搞的是“合法斗争”。姚士杰这个富农分子则跟新社会有深刻的阶级仇恨,他表面“老实”“积极”,内心阴险狠毒,诡计多端,暗地进行破坏活动,表现了阶级敌人的反动本性。
此外,高增福、冯有万、任老四、任欢喜、王二直杠、梁大老汉、高增荣、改霞、素芳、生宝妈等,都是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以相互不能取代的地位,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的形象世界,给作品带来了丰富的思想意蕴。
《创业史》小说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作品反映渭河平原下堡乡滩农业合作化运动,指出了在当时农村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揭示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两个对立的阵营:一边是坚决走“”道路的梁生宝、高增福等贫雇农;另一边是富农姚士杰、中农郭世富、村长郭振山;之间的是梁三老汉。
主题: 通过描写梁家父子两代人不同的创业道路,概括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和内在愿望。通过对合作化前后各阶级、阶层人物之间复杂关系与尖锐斗争的描写, 展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巨变。具有史诗性的特点的规模。
二、《创业史》巩固练习
1.《创业史》中 “ 中间人物 ” 的代表是(B )。
A . “ 糊涂涂 ” B .梁三老汉 C . “ 亭面糊 ” D .陈先晋
2、《创业史》的作者是C
A. 周立波 B. 赵树理 C. 柳青 D. 路遥
3、《创业史》中走社会主义的带头人是B
A .梁三喜 B, 梁生宝 C. 梁三老汉 D. 萧长春
4、滩的三大能人是A
A. 郭振山 郭世富 姚士杰 B. 范登高 郭振山 姚士杰
C. 郭振山 郭世富 梁三 D .郭振山 梁三 高增福
5、 长篇小说《创业史》写的是( ) 农民的创业故事B
A. 山西杏花村 B. 陕西下堡村 C. 河北锁井镇 D. 湖南清溪乡
6、了,梁生宝首先当上了B
A. 土改队长 B. 民兵队长 C. 生产队长 D. 互助组长
7、梁生宝生活的滩在A
A. 渭河平原 B. 江汉平原 C. 滹沱河畔 D. 资江流域
8、《创业史》通过梁生宝互助组( ) 、( ) 、( ) 等系列行动及其广泛影响来显示公有制和集体生产的优越性A
A. 买稻种、新法育秧、进山割竹 B. 买稻种、活跃借贷、新法育秧
C. 买稻种、新法育秧、办工厂 D. 买稻种、活跃借贷、办工厂
9、 " 架梁啦!架梁啦!滩又一座新瓦房„„”引起了梁三老汉的羡慕,指的是( ) 新建的房子C
A. 郭振山 B. 姚士杰 C. 郭世富 D. 梁老大
10、《创业史》第一部中一直喜欢梁生宝的女青年是A
A. 徐改霞 B. 秀兰 C. 素芳 D. 王亚梅
11、 他(梁生宝)要了( ) 的一碗汤面,喝了两碗面汤,吃了他妈给他烙的馍D
A. 一毛钱B. 两毛钱C. 两分钱D. 五分钱
12、 只有他——一个年轻庄稼人,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背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者着用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他是指B
A. 梁生禄 B. 梁生宝 C. 高增福 D. 冯有万
13、 梁生宝买回的稻种叫B
A. 优质稻 B. 百日黄 C. 杂交稻 D. 高产稻
14、 梁生宝去买稻种时在路上住了一宿。他住的是D
A. 饭铺 B. 旅馆 C. 宾馆 D. 车站票房
15、 漂亮的徐改霞去她二姐家,路遇中学生。他们向她B
A .发表议论 B. 行注目礼 C. 表示好感 D. 提出问题
16、 人家当党员有利,你当党员尽吃亏,是( ) 说的A
A. 郭振山对梁生宝B. 徐改霞对梁生宝C. 梁三老汉对梁生宝D. 秀兰对梁生宝
17、 ( ) 是梁生宝的入党介绍人B
A. 王 B. 郭主任 C. 卢支书 D. 杨
18、 他平生的理想,是和下堡村的杨大剥皮、吕二细鬼,三足鼎立,平起平坐,而不满足于仅仅做滩的“稻地王”。他指的是B
A. 郭振山. B 郭世富 C. 梁三老汉 D. 姚士杰
19、“咱不雇长工,也不放粮。咱光图个富足,给子孙们创业呢!”是( ) 说的A
A. 梁三老汉对梁生宝B. 郭振山对梁生宝C. 郭世富对郭振山D. 郭世富对梁生宝
20、 对徐改霞表示好感,而徐改霞不感兴趣的两位男青年是B
A. 梁生宝 郭永茂B. 孙水嘴 郭永茂C. 梁生宝 冯有万D. 孙水嘴 梁生禄
21、 早先梁三老汉给梁生宝买下的童养媳妇后来D
A. 嫁别人了 B. 与梁生宝结婚了 C. 读书去了 D. 生病死了
22、 死了老婆,自己带儿子过着艰难生活的( ) 是正直的人民代表A
A. 高增福 B. 冯有万 C, 任老四 D. 王生茂
23、 郭代表主任建议徐改霞B
A. 嫁给梁生宝 B. 进西安国棉三厂 C. 继续读书 D. 参军
24、秀兰的未婚夫是在( ) 打仗立了功B
A. 战争 B. 抗美援朝 C .抗日战争 D. 对越战争
25、 梁生宝的妹妹梁秀兰定亲的小伙子叫A
A. 杨明山 B. 任欢喜 C. 冯有万 D. 孙志明
26、前军下士,病痞二流子是指B
A. 姚士杰 B. 白占魁 C. 孙志明 D. 梁生禄
27、 杨明山的脸是被( ) 烧的B
A. 大火 B. 汽油凝固弹 C. 煤油 D. 柴油
28、 她想:生宝肯定是属于人民的人了;而她自己呢?也不甘愿当个庄稼院的好媳妇。她是指A
A. 徐改霞 B. 王亚梅 C. 芳 D. 桂花
29、欢喜迎接的韩同志,是一个白白净净的知识分子脸盘,他叫韩培生,是到下堡乡做( ) 的B
A. 调查工作 B. 技术指导 C. 政治学习 D.下 派锻炼
30、( ) 现在是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了B
A. 郭世富 B. 梁三老汉 C. 郭振山 D. 姚士杰
31、 梁秀兰是梁生宝的( ) 妹妹B
A. 同胞 B. 同母异父 C. 同父异母 D. 叔伯
32、 ( ) 是这村里的一对厉害公鸡,经常在一块斗的B
A. 郭世富 郭振山B. 郭振山 姚士杰C. 梁三 郭世富D. 郭振山 梁生宝
33、“他为人民服务!谁为我服务?啊”老汉冲到老婆面前来了。他是指A
A. 梁生宝 B. 郭振山 C. 梁生禄 D. 高增福
34、 在土地改革的期间,郭振山被人叫做B
A. 战斗机 B. 轰炸机 C. 拖拉机 D. 直升飞机
35、 “俺伟人是人民代表呀!好大的官儿哪!" 是( ) 的A
A. 梁三老汉说梁生宝B. 郭振山说梁生宝C. 梁生宝说郭振山D. 改霞妈说改霞
36、郭庆喜贪活不知疲劳,外号叫( ) ,又是个孝子A
A. 铁人 B. 伟人 C. 轰炸机 D. 水嘴
37、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上当人年轻的时候。此是作者( ) 发出的议论B
A. 对徐改霞 B. 对徐改霞的思考 C. 对梁生宝 D. 对自己
38、农技员韩培生和欢喜两人培育的( ) 已经长到约莫一寸高了C
A. 百日黄 B. 麦子 C. 扁蒲秧 D. 稻子
39、 “有党的领导,我慌啥”这是( ) 说话的口头禅B
A. 郭振山 B. 梁生宝 C. 徐改霞 D. 梁秀兰
40、 “她,外表平凡,又沉默寡言,但是她的心情是多么伟大崇高啊!”这是韩培生在日记中写的A
A. 梁生宝母亲 B. 徐改霞母亲 C .郭振山母亲 D. 不知谁的母亲
41、 《创业史》第一部结尾本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 农业社成立了C
A. 黄堡 B. 下堡 C. 灯塔 D. 蛤摸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