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11:20
文档

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P4A.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B.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C.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不一定是法律主体D.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也一定是会计主体2、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现金短缺,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D)P11A.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
推荐度:
导读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P4A.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B.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C.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不一定是法律主体D.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也一定是会计主体2、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现金短缺,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D)P11A.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 P4

A.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B.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

C.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D.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也一定是会计主体

2、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现金短缺,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D  )P11

A.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

C.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D.借:管理费用——现金短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对于银行已经入账而企业尚未入账的未达账项,企业应当( C )P11

A.根据“银行对账单”记录的金额入账

B.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同时入账

C.等有关单据到达时再进行账务处理

D.根据“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自制原始凭证入账

4、某企业与4月10日销售商品收到带息票据一张,面值50 000元,年利率8%,6个月期,于6月10日贴现,贴现率为10%,该企业实际收到的贴现金额应为( A )元  P11

A.50267  B. 49763  C. 52000  D. 50000

5、在会计实务中,预付账款业务不多时,企业可以通过( C )科目来核算预付账款业务。P12

A.应收账款  B. 其他应收款  C. 应付账款  D. 预收账款

6、企业对某项存货是否加以确认,应以企业对该项存货是否( C )为依据。P25

A.实际收到   B.支付货款   C.具有法定所有权   D.支付订金或签订合同

7、企业购入存货时,在允许折扣的期限内取得的现金折扣应( D ) P25

A.作为营业外收入         B.作为其他收入        C.冲减存货账面成本         D.冲减当期财务费用

8、某企业赊购某商品,商品报价为10000元,商业折扣为20%,现金折扣为2%,企业在折扣期间付款时,应( D ) P25

A.借记“应付账款” 10000     B.贷记“银行存款” 10000        C. 借记“应付账款” 7840      D. 贷记“银行存款” 7840

9、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在( B )科目反映。 P46

A.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B.投资收益    C.财务费用   D.应收股利

10、下列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P46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    

C.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D.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以前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不再转入当期损益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会计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E  ) P5

A.会计目的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B.会计目的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会计目的也往往不一样

C.经济环境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程序与方法,以及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

D.按照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E.经济环境会影响会计目的

2、带息应收票据贴现时,影响其贴现款的因素有(ABCDE  )P13

A. 票据的面值  B. 票据的利息  C. 贴现率  D. 票据的期限

E. 贴现日到到期日的时间

3、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下列应收款项中,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有(ABC )书P52

A. 当年发生的应收账款     B. 计划进行重组的应收账款

C. 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 D. 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

E. 债务单位破产的应收账款

4、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是( ABCD ) P27

A.购货价格               B.企业收购未税矿产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C.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存货支付的进项税        D. 进口关税

E.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支付的进项税

5、下列各项中,可判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的情况有( ABCDE)  P49

A.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困难         

B.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C.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大大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         

D.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E.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现金折扣  书P41

现金折扣是指销售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间内早日偿还货款,对销售价格所给予的一定比例的扣减。

2、委托加工原材料  书P

委托原材料加工是指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过支付加工费,由受托加工单位按合同要求加工为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

3、交易性金融资产  书P98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获得的金融资产。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存货盘亏的处理。 书P

发生存货盘亏和毁损,在批准处理以前,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进行核算。盘亏和毁损时,一般按盘亏和毁损存货的实际成本(大多按盘亏毁损的数量和该存货的期初结存单价计算确定)冲减存货的账目记录,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记有关的存货科目。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我国《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发生的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非正常损失的存货价值包括其实际成本和应负担的进项税额两部分,发生非正常毁损(如自然灾害、被盗窃及管理不善造成大量霉烂变质等)时,应按非正常损失的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按非正常损失的实际成本贷记有关存货科目,按非正常损失存货应负担的进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查明盘亏和毁损的原因后,应按不同的原因及处理决定分别入账,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其中属于定额合理盘亏的,一般应作为管理费用列支;属于一般经营性损失的,扣除残料价值以及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后的剩余净损失,经批准后也可以作为管理费用列支;属于自然灾害损失、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以及其他非正常损失的,扣除以及收回的保险赔偿及残料价值后的净损失,作为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清查的各种存货及其他资产的损益,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等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清查的各种财产损益在期末结账前尚未批准的,在对外提供财务报表时应先按上述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的,还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期末,“待处理财产损益”应无余额。

2、核算坏账有哪两种方法?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书P48

企业因坏账而发生的损失在会计上有两种核算方法:也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

直接转销法是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销有关的应收款项,并确认坏账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采用直接转销法对坏账进行核算,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冲减应收款项,其核算手续比较简单。但采用这种方法,由于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确认坏账损失,从而导致日常核算的应收账款价值虚增、损益虚列,既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又不符合谨慎原则。在资产负债表上,只能提供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无法提供关于应收账款可收回净额的会计信息,歪曲了企业期末的财务状况。企业一般不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坏账,我国我也会计准则也不允许采用这种方法。但对于企业规模不大而且坏账数额不大的企业来说,采用直接转销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备抵法是根据应收款项可收回金额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并形成坏账准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再冲销坏账准备的方法。

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每期估计的坏账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体现了稳健原则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能如实反应应收账款的净额,使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企业应收款的可变现金额。同时,在利润表上也避免了因应收账款价值虚列而造成的利润虚增,避免了企业明赢实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备抵法核算各应收款项的坏账。

五、计算及分录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甲企业2001年10月1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商品售价200 000元,税率为17%,甲企业收到乙企业开出的不带息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期限为6个月。2002年4月1日,乙企业账户资金不足,票据由银行退回。2002年5月2日,双方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甲企业免除乙企业欠款30 000元,余款立即用现金偿还。2002年5月3日,甲企业收到乙企业归还欠款,送存银行。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内容,编制甲企业相关的会计分录。  P14

(1)2001年10月1日,收到商业承兑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费        34 000

(2)2002年4月1日,票据由银行退回时

借:应收账款     234 000

  贷:应收票据     234 000

(3)2002年5月3日,收到现金

借:银行存款                     204 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30 000

  贷:应收账款                        234 000

2、某工业企业材料的日常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该企业发生以下业务:P30

(1)从本地购入原材料一批,专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40000元,额68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账单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支付。

(2)从外地采购原材料一批,账单等结算凭证已到,专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0000元,额3400元,货款已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

(3)上述在途材料已经运达,并验收入库。

(4)从外地购入原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但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暂估价25000元。

(5)收到上述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26000元及4420元。

(6)从外地购进原材料一批,价款35000元,额5950元,供应单位代垫运杂费1000元,签发一张1个月后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41950元,结算原材料价款和运杂费,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7)根据合同规定,预付材料款50000元。

(8)上述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收到账单等结算凭证,材料价款80000元,额13600元,补付余款43600元。

(9)自制材料完工验收入库,实际成本50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收入业务,逐项编制会计分录

(1)借:原材料       40 000

         应交税费      6 800

       贷:银行存款      468 000

(2)借:在途物资     20 000

         应交税费      3 400

       贷:银行存款      234 000

(3)借:原材料    20 000

       贷:在途物资  20 000

(4)月中可不进行处理

月末:

借:原材料    25 000

 贷:应付账款   25 000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25 000

  贷:应付账款  25 000

(5)借:原材料    26 000

         应交税费    4 420

       贷:银行存款   30 420

(6)借:在途物资   36 000 

         应交税费    5 950

       贷:应付票据   41 950

(7)借:预付账款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8)借:原材料      80 000

         应交税费    13 600

       贷:预付账款    93 600

补付余款:

借:预付账款    43 600

  贷:银行存款    43 600

(9)借:原材料     50 000

       贷:生产成本   50 000

3、某企业发生下列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书P112

(1)2009年12月2日以存入证券公司的投资款购入M公司股票4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价格20000元,另付交易手续费及印花税100元。

(2)2009年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收盘价6元,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3)2010年3月24日收到M公司按10:3的送股共1200股。

(4)2010年3月31日将股票出售一半,收到款项16000元存入证券公司投资款账户内。

(5)2010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收盘价8元,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2009年12月2日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股票—成本  20 000

投资收益                             1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0 100

(2)2009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4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4 000

(3)股票股利于除权日在被查账簿中登记,无需做会计处理

(4)2010年3月31日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6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2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股票—成本            1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2 000

          投资收益                                        6 000

(5)2010年6月30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8 8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8 800

文档

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P4A.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B.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C.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不一定是法律主体D.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也一定是会计主体2、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现金短缺,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D)P11A.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