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草案)
(码:)
(2011版)
本学科是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有权授予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科,201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本学科教学工作由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和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共同承担, 配备教授12名(含特别研究员),副教授12名,讲师5名,副高职以上兼职教师8名。
一、培养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旨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拥有厚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熟悉某一具体学科(比如金融投资、工业生产管理、医学、生物学等) 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与挖掘的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能够在金融投资类单位、国家机关、党群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系统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经济统计与计量、金融统计与计量、商业统计
2、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3、医学统计、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学
三、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总学分≥32,其中学位课学分≥19。
四、课程设置 (※:已有课程,○:导师开设课程)
|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时间 | 组号 | 备注 | |
| 第一学期 | |||||||
| 学位课 | G09051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2.0 | 秋 | 必修 | ||
| 学位课 | G230001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0 | 春 | 必修 | ||
| 学位课 | G140501 | 英语 | 3.0 | 春、秋 | 必修 | ||
| 学位课 | Z140502 | 专业英语 | 1.0 | 秋 | 必修 | ||
| 学位课 | P071001 | 线性模型与回归分析 | 3.0 | 秋 | 必修 | ||
| 学位课 | X07158 | 应用随机过程 | 3.0 | 秋 | 必修 | ||
| 学位课 | G071555 | 矩阵理论 | 3.0 | 秋 | 必修 | ||
| 第二学期 | 可以选修两门经管学院的相关课程,不限于以下两门 | ||||||
| 学位课 | P071002 | 统计推断与决策 | 3.0 | 春 | 必修 | ||
| 学位课 | P071003 | 统计数据分析(生存分析、统计学习、金融时间序列) | 3.0 | 春 | 选修 | ||
| 学位课 | P071004 | 统计计算 | 3.0 | 春 | 选修 | ||
| 学位课 | C120774 | 风险管理 | 3.0 | 春、秋 | 选修 | ||
| 学位课 | C120731 | 高级宏观经济学 | 3.0 | 春、秋 | 选修 | ||
| 第三学期 | |||||||
| 学位课 | P071005 |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 3.0 | 秋 | 选修 | ||
| 学位课 | P071006 | 应用非参数统计 | 3.0 | 秋 | 选修 | ||
| 学位课 | X071539 | 数学规划导论 | 3.0 | 秋 | 选修 | ||
| 非学位课 | E071001 | 数理金融 | 3.0 | 秋 | 选修 | ||
| 第四、五学期 | |||||||
| 非学位课 | E071002 |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 2.0 | 春 | 选修 | ||
| 非学位课 | E071003 | 医学与生物统计 | 2.0 | 春 | 选修 | ||
| 非学位课 | E080511 | 生物信息学 | 2.0 | 春 | 选修 | ||
| 非学位课 | E071004 | 试验设计与分析 | 2.0 | 春 | 选修 | ||
| 非学位课 | E071005 | 抽样调查与抽样检验 | 2.0 | 春 | 选修 | ||
| 非学位课 | E071006 | 可靠性统计 | 2.0 | 春 | 选修 | ||
| 非学位课 | E071007 | 金融计量学 | 2.0 | 春 | 选修 | ||
| 非学位课 | E071008 | 学术报告会 | 2.0 | 春、秋 | 必修 | ||
五、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检查课程学习的学分和级点是否满足要求,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六、学位论文撰写
1、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开题准备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0篇。了解本人主攻方向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酝酿学位论文选题。
2、第二学期末,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需包含:论题;论文的基本构思或大纲;论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已阅读过的和准备阅读的资料;疑点和难点等。开题报告应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作出说明,并对可行性进行论证。经认可后方可进行课题研究。论证内容包括论文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方式、完成期限等。 硕士生在第二学期内应该在完成中期考核后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
3、课程学习结束,学习课程优良成绩占三分之二以上,教育实习获得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的写作阶段。开题后的论文工作量一般为一年(包括撰写论文)。提前完成者经导师、学院、研究生院审批后可提前答辩。学位论文还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完成。
4、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无误,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楚,能体现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学风。正文一般不少于三万字,外文摘要2000字符,中文摘要800字。若是和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应写明本人所作的工作,共同完成的部分应加以说明。
5、论文的封面、中外文提要、正文、附录和参考文献的编排,都必须符合国际通行的学术论文规范,所有的注码必须注明:①国别(或时代)、②作者(或译者)、③书刊名称、④卷次(章节)、⑤页码、⑥出版社、⑦出版时地;否则不能参加答辩。为方便审读,论文行距应较宽松,用4号字或小四号字。
6、论文必须用计算机打印。具体格式按照"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执行。
七、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由作者本人提交答辩委员会,由答辩秘书分送答辩委员。
(2)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须聘请2位(或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
(3)答辩委员会由4-5名与选题有关的教授(或研究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组成。答辩委员会推举一名答辩,答辩人的导师和副导师不能担任答辩。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投票表决,答辩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字。
2、学位授予
论文在获三分之二(或以上)答辩委员通过后,答辩委员会可建议授予答辩人所申请的学位。
九、发表论文
按《上海交通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执行。
十、学籍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遵守《上海交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和《上海交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