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14:36
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总课题: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欣赏、评述)单元总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单元课时分配:本单元包括四步学习活动,可用3-5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总课题: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欣赏、评述)单元总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单元课时分配:本单元包括四步学习活动,可用3-5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总课题: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欣赏、评述)

单元总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单元课时分配:本单元包括四步学习活动,可用3-5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过程与方法:

欣赏、思考、讨论、表述

学法引导:通过欣赏与分析感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的装点居室的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选择题材内容类型相近而意蕴各异,或形式风格不同但意蕴相近的作品。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和文献资料摘录。

课堂教学

一 组织教学

二启发引导阶段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

(  设疑, 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

三  新授

          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

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

家,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意大利表现为绘画和雕刻、建筑的成就,而在德国则表现为农民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区域、中古时期世界上最大贸易地区的心脏位置。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都是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的集散地,在那里最早出现工商业、萌芽 资本主义,所以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 所谓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针对在中世纪被宗教所扼杀的

古代希腊罗马以人为本的 科学文化走向复兴而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 命。

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物质材料     形式构成    作品中的物象   文化意义

2 主要教学手段

根据艺术作品的意蕴四个层次学生讨论、竞说课本中的美术作品,教师共同和学生进行。        

3 几种美术表现语言形式  :建筑、雕塑、绘画、园林

四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 课后记

1  学生能认真配合教师的活动,对教材内容感兴趣; 

2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含量重、密度大,但教材编写简单 ,为讲课带来较大的困难;

3  根据教材简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思想,知识 基础状况,对一些重要的、比较难的知识 点注意 了内涵的挖掘和适度的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有关知识;

4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寻找资料

第二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活画,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

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过程与方法:

欣赏、思考、讨论、表述

学法引导:通过欣赏与分析感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的装点居室的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选择题材内容类型相近而意蕴各异,或形式风格不同但意蕴相近的作品。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和文献资料摘录。

课堂教学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启发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可能引起学生不同审美反应,即有的认为美,有的认为不美的作品,让他们进行欣赏和评述。

2、通过谈话说明,理性知识基础或理性认知与感性知觉的紧密联系,从而指出在美术欣赏中也在进行分析与研究,讨论与解释,才能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和比较准确的评价。

三 授新课

启发引导阶段

1、         先择如《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最后的晚餐》、等作品,结合希腊神话和教《圣经》的有关知识,来分析和讨论作品通过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什么理念和意蕴。

2、选择《粉色的音调》、《苹果与橙子》等作品,联系音乐的节奏、旋律、曲调和音色等要素,来分析和讨论作品以什么样的结构与艺术语言,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蕴。

3、选择题材或艺术特色相近的中外美术作品,结合其民族文化传统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尝试解释其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4、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所选美术名作的欣赏体验和感悟,分别进行扼要的评价与论述。

四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 课后记

1  学生能认真配合教师的活动,对教材内容感兴趣; 

2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含量重、密度大,但教材编写简单 ,为讲课带来较大的困难;

3  根据教材简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思想,知识 基础状况,对一些重要的、比较难的知识 点注意 了内涵的挖掘和适度的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   装点我的居室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造型 .表现领域,引导学生利用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去装点自己的居室,能够学以致用。与此同时,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版画、装饰画、铅笔淡彩画等画种和挂画的形式美要求。最后进行展示交流并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树立学生美化生活的意识,并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 

单元总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评述,了解运用美术作品进行居室装饰的多种表现方法和不同特点,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点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2、通过学习居室装饰设计和学习创作适合居室装饰的美术作品,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及审美表现能力,增强与他人进行合作艺术实践和艺术鉴赏的交流能力。 

   活动一 

课    题:居室装饰 欣赏与感受 

课    时: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认识居室装饰的特色。 

2、通过分析和评述,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3、结合实际,通过分析和评述提高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 

教学重点:认识居室装饰特点,提高学生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居室类型(如书房或学生房)相同、但表现方法和人文特点不同的居室设计作品。 

学具——课本,自己搜集的中外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展示装饰画图片、学生欣赏) 

二、讲授新课: 

1、你家里有装饰画吗? 

就如眼睛让人充满智慧与灵气一样,装饰画也赋予居室灵性、智慧和思想。家里的装饰画应当既能体现主人的个性、品位和风格,又能点缀居室的色彩,调和室内气氛。 

2、装饰画的品种 

常见的装饰画有油画、水彩画、动感画、烙画、镶嵌画、摄影画、挂毯画、丙烯画、铜板画、玻璃画、竹编画、抽纱画、剪纸画、木刻画、绳结画、磨漆画等。 

找一找第6页的图片中的装饰画有哪些品种? 

3、装饰画的风格。装饰画风格大体上分为六种: 

热情奔放型镶嵌画、丙烯画、玻璃画:具有色彩鲜艳夺目,易表现热烈感情的新生活特点,适宜新婚家庭布置。 

古朴典雅型挂毯画、竹编画、绳结画 :古朴端庄、富于韵味、艺术气氛浓厚,适宜和颜色较深的中式家具配套。 

贵族气质型油画  :是装饰画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一种,它属纯手工制作,同时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临摹或创作,风格比较独特。现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油画题材一般为风景、人物和静物。适宜于“海归派”等具有西方学识与情结的人士。 

现代新贵型动感画  :是装饰画中的新贵,以优美的图案,清亮的色彩,动感的效果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动感画也以风景为主,高山流水,古朴典雅。  现代时尚型摄影画  :具有画面明朗、层次清晰、视野开阔的特点,特别是大幅摄影画,适宜与组合家具衬托,可增强家庭居室中的观赏性和时代感。适宜于喜爱追逐潮流的现代都市人。 

古色古香型烙画   :在木板上经高温烙制而成,色彩稍深于木原色。图案的线条较细,效果也就更加细致入微。烙画多采用国画笔法,一般为传统山水或动物画,古色古香。 

4、欣赏: 

三、学生活动: 

1、你最喜欢课本中哪幅图片中的装饰画?为什么? 

2、你觉得哪些图中的画可以互换,哪些不可以,为什么? 

(1)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的特定空间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教师可有意识地提供几种不同的居室空间图片资料,或由同学们画出自己的居室空间草图,以供分析、比较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2)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人文特色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教师可有意识的提供不同身份人物的居室图片,或由同学们给出自己的居室图片,以供分析、比较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3)欣赏和讨论最好分组(至少两个小组)进行。一组侧重从空间角度进行分析,但也要注意人文特色。另一组则着重注意对人文特色的分析,但也不应忽视空间特点。 

四、课后学习 

    观察自己卧室或家里的环境,感觉比较适合挂什么样的装饰画? 

²       (1)、可以让每位同学都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一次摸拟的居室装饰设计。(可以模拟以任何艺术大师的作品和任何材质的装饰材料作为自己居室装饰的元素、材料。) 

²       (2)、如可能,可以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对自己的进行装饰设计;或者对自己搜集的居室装饰资料进行再创作。 

板书: 

装饰画的品种 

装饰画的风格 

欣赏 

 

 

活动二 

课  题:  写意花鸟画 

课    时:1—2课时 

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2、了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教学方法:示范演示、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不同题材的写意花鸟画小品(图片),与这些花鸟画小品题材相同的景物画和动物画作品(图片);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新课学习: 

1、作品欣赏: 

(1)展示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让同学们感受运用写意花鸟画小品装饰居室的效果。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 

(2)结合同学们的直观感受引入花鸟画小品的介绍,侧重讲述其人文特色,如独特的内容和诗、书的结合等。并以静物画、动物画相对照,请同学们结合居室装饰的特点谈谈自己的观点。 

(3)结合同学们的观点,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分析写意花鸟画小品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异同。 

2、技法学习: 

结合演示,介绍几种写意水墨画的章法特点和用笔用墨方法。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3、怎样画梅花:(以梅花为题,讲解示范梅花小品的画法) 

枝干苍劲曲折,侧锋挫出,渐转中锋。

注意:

    枝干水份不要多。

    花要圆、不露锋、花瓣墨色有浓淡。

    最后点花心、花蒂。 

三、临摹练习 

以梅花为素材进行组合训练。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四、作业布置 

完成以梅花为主要内容的写意画一幅。 

 要求:1.能运用几种国画的表现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构图、题字等)来完成作业。 

      2.能表达画题的意境。 

3.注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题字。 

五、课堂小结: 

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花朵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平。

    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 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水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的赞美之言。课后同学们可创作一幅小梅花小品,来装饰你的居室,学习梅的品质,奋发图强。  

板书:写意花鸟画 

1、中国花鸟的历史 

2、技法特点: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3、梅花的画法 

 

活动五 

课    题:铅笔淡彩画  创造与表现 

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 

【设计理念】 

人类生活在变幻无穷的彩色世界里,人们不但享受彩色的魅力,还学会使用色彩来装饰,丰富自己的生活,本课是让学生认识色彩世界中扩大视野,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了师生互动的原则,引导学生由素描写生转入色彩写生,注重了色彩造型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本活动五是第二单元的一个课题,是引导学生由素描造型向色彩造型过渡的重要一课,教学过程充分运用淡彩画的表现形式,借助学生已有的素描基础,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色与形的关系,提高写实色彩的表现能力和以色彩造型的意识。 

本课作业在形体塑造上虽不如调子素描完整,但也涉及到了明暗关系。至于色彩,学生虽有一定的应用常识,但作为物象的写实表现,要从自然色彩的一般规律方面,作初步的认识和学习。在教学中应结合写生对象本身具体分析物象本身和物象的关系。淡彩写生是学生在一定的素描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引导学生形成以色彩造型的作画意识及提高对固有色、光原色、环境色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特点。 

2、运用铅笔淡彩画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铅笔淡彩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认识和理解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特点。 

2、运用铅笔淡彩画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结合铅笔淡彩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工具:挂图、影像资料;淡彩画所需工具

      2、学生准备工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淡彩画作品图,淡彩画所需的工具。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作品)告诉学生画中所表现的内容。只是表现方法不同而已,让学生进行比较,互相讨论,作品分别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哪一幅最好?

    学生的回答是对作品直观感受,教师指出,作品的不同,只是他们表现侧重不同。 

u      铅笔淡彩画的特点 

铅笔淡彩画有水彩画的性能,但又不同于铅笔画和水彩画。从画法上看,它的素描稿用线明确简练,侧重暗部刻画,可省略中间调子及亮部,颜料明暗效果对比强烈:着色宜用水彩颜料平涂,薄而透明。因此,淡彩画的特点是既有素描体积的塑造,又有水彩画轻快、活泼的艺术表现,是介于素描与水彩之间的边缘画种,常作为由素描向水彩画过渡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欣赏铅笔淡彩画的方法

      1)看构图

      2)看形式

      3)看内涵 

三、欣赏课本的范画,教师作示范分析,学生尝试分析,从中领略作品的艺术,同时了解色彩的基本常识,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u      淡彩画的作画步骤 

分别布置好写生静物(坛子和两个苹果),面对实物,结合演示分析、讲解写生步骤及要求。 

(1)按静物写生的要求画好铅笔范作,(教师示范)结合实物,分析被画物之间的大小。前后位置和明暗处理,要求轮廓线肯定简洁,不用或少用橡皮擦拭,以免影响涂色效果。暗部线条排列不应过密,为用色彩表现物象的质地留有余地,这些是淡彩画素描稿的要求。 

(2)淡彩罩色(教师要作重点示范,讲解水彩作画的要求)。 

步骤一:水彩画的绘画工具。根据水彩画透明、轻盈、润泽的艺术特色,首先,所用水彩用纸以质地洁白,厚实,表面稍粗,约有吸水性为好,初学者可以用普通画纸代替;画笔要求虽不严格,但软硬适中且含水量大者为好,一般毛笔、水粉笔也可使用。 

步骤二:水彩的画法很多,淡彩即是一种最简单的画法。(教师在已画好的素描稿上着色示范),分析出不同物象的固有色,适当兼顾光源色和环境色,色彩厚薄要把握好分寸,以不掩盖所画的铅笔线为宜,基本平涂,尽量避免反复涂抹,一旦泛起铅粉,画面就会灰暗而失去润泽轻快的特色。

    四、学生活动 

要求一部分学生按教师要求的步骤和方法临摹前面的范画,也可二至三名学生合作写生一幅淡彩画,教师在巡回指导时注意两点: 

(1). 形体暗部处理是否得当,对提前完成者,抓住好的画例,为同学树立标准。 

(2). 设色方法要卧笔平涂,避免笔尖描画。 

五、作业讲评 

(1). 学生互评,将学生的作品摆放在前边,让学生讨论欣赏,并且指出优缺点。 

 (2). 教师点评:教师对造型准确,色彩较好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并加以鼓励。教师表扬作业较好的同学,为自己的居室献上一个小小的礼物。 

板书:标题   铅笔淡彩画 

一、铅笔淡彩画的特点 

二、铅笔淡彩画的欣赏方法 

三、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步骤 

活动评述:

铅笔淡彩画看似简单,但它对铅笔的造型要求和着色要求和着色时的色彩运用及渲染的效果都有较高的要求。可分小组进行创作;先由造型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负责绘制铅笔画稿,然后再由色彩渲染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负责色彩绘制。不论是配合创作还是单独创作,都应该在色彩充分干燥后,用铅笔对色彩覆盖但需要突出的局部进行勾画,方法与铅笔起稿时相同。对于需要运用色彩细致刻画的部分可以用小笔结合较浓厚的色彩进行刻画。 

 

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设计 .应用领域,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利用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各种废弃材料,变废为宝,制作成各种工艺品,清洁并美化自身和社会环境。内容涉及纸材、线材、蛋壳、泥等材料的制作,学习其制作方法。 

单元总目标: 

1、了解和学习利用废旧材料媒材特性,进行创和设计,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初步形成设计意识。 

2、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纸盒、瓦楞纸板、旧电线、塑料瓶、蛋壳、胶泥及其他多种可能利用的材料,设计与制作小摆设。 

3、了解设计从创意到制作的全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    型:设计、应用 

计划课时:5课时 

 

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总课题: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欣赏、评述)单元总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单元课时分配:本单元包括四步学习活动,可用3-5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