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1. 已知集合,则( )
A.
【答案】
B
【考点】
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
∴.
故选.
2. 已知,若(为虚数单位)是实数,则
A.
【答案】
C
【考点】
复数的基本概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为虚数单位)是实数,
∴,
∴.
故选.
3. 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答案】
B
【考点】
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
联立
解得
由图可得:平移直线到点时,
有最小值,
∴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
4. 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可能是
A.
C.
【答案】
A
【考点】
函数的图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令,
∴
,
∴函数是奇函数,故选项错误.
∵当时,,
∴选项错误.
故选.
5.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是( )
A.
【答案】
A
【考点】
由三视图求体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根据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可得,
该几何体是由顶部的三棱锥和底部的三棱柱组合而成.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
.
故选.
6. 已知空间中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则“在同一平面”是“两两相交”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考点】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当空间中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时,
可能互相平行,故不能得出两两相交;
当两两相交时,设,
根据公理: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可知,确定一个平面.
又,
根据公理: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平面内,
可知,直线即,所以在同一平面.
故“在同一平面”是“两两相交”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
7.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公差,且. 记,,下列等式不可能成立的是
A.
【答案】
D
【考点】
数列递推式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因为为等差数列,其首项为,公差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即.
,,
故一定成立;
,左边,
右边,
左边右边,故一定成立;
,左边,
右边.
因为,当时,左边右边,
此时等式成立,故可能成立;
,左边,
右边,
左边右边,假设此等式成立,则有,
解得,与相矛盾,故不可能成立.
故选.
8. 已知点,,.设点满足,且为函数图像上的点,则
A.
【答案】
D
【考点】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轨迹方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点满足,设点,
∴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则,即.
∵,
∴解得,,
∴双曲线的方程为.
∵为函数图象上的点,
∴联立方程
解得
即.
故选.
9. 已知,且,对于任意均有,则
A.
【答案】
C
【考点】
函数的零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因为,所以且.
设,
则的零点为,,.
当时,则,,
要使,必有且,
即且,所以;
当时,则,,要使,必有.
综上一定有.
故选.
10. 设集合,,,,中至少有个元素,且,满足:①对于任意的,若则②对于任意的,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有个元素,则有个元素
B.若有个元素,则有个元素
C.若有个元素,则有个元素
D.若有个元素,则有个元素
【答案】
A
【考点】
有理数大小比较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若取,则,
此时,包含个元素,排除选项;
若取,则,
此时,包含个元素,排除选项;
若取,则,
此时,包含个元素,排除选项;
下面验证选项:
设集合,
且 ,
则,
且,则.
同理 ,, , , .
若,则,则,
故,即.
又,故,
所以,故,
此时,故,矛盾,舍.
若,则,
故,即.
又,故,
所以,故,
此时.
若,则,故,
故.
即,
故.
此时,
即中有个元素.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正确.
故选.
二、填空题
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朱世杰等研究过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如数列就是二阶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是________.
【答案】
【考点】
数列的求和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已知二阶等差数列,
则当时,,
当时,,
当时,,
∴数列的前项和为.
故答案为:.
二项展开式,则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考点】
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二项式定理得:,
令,则,
∴.
令,得,
∴.
令得,,即.
令得,,
即,
∴.
故答案为:;.
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考点】
二倍角的余弦公式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
∴.
又∵,
解得:,
∴;
∵
.
故答案为:;.
已知圆锥的侧面积(单位:)为,且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
【考点】
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已知圆锥的侧面积为,且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
设母线长为,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则
解得.
故答案为:.
已知直线与圆和圆均相切,则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
【考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直线
与圆和圆均相切,
∴
联立方程解得:
故答案为:;.
盒中有个球,其中个红球,个绿球,个黄球.从盒中随机取球,每次取个,不放回,直到取出红球为止.设此过程中取到黄球的个数为,则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考点】
相互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题意知,,
,
,
故.
故答案为:;.
设,为单位向量,满足,,,设,的夹角为,则的最小值_________.
【答案】
【考点】
平面向量的夹角
单位向量
向量的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
∴,
∴,
∴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在锐角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求角;
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
∴正弦定理可得, ,
∴.
∵为锐角三角形,
∴.
结合的结论有:
.
由
可得: ,,
则,
,
即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
正弦定理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解析】
【解答】
解:∵,
∴正弦定理可得, ,
∴.
∵为锐角三角形,
∴.
结合的结论有:
.
由
可得: ,,
则,
,
即的取值范围是.
如图,三棱台中,面面, ,.
证明:⊥;
求与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
证明:作交于,连接,如图,
∵平面平面,
而平面平面 ,
平面,
∴平面,而平面,即有.
∵,
∴.
在中,,
即有,
∴.
由棱台的定义可知, ,所以,,
而,
∴平面,而平面,
∴.
解:因为,所以与平面所成角即为与平面所成角.
作于,连接,如图,
由可知, 平面,
∴平面平面.
而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即在平面内的射影为, 即为所求角.
设,则,
在中,
,
∴.
故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考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
【解析】
作交于,连接,由题意可知平面,即有,根据勾股定理可证得,又,可得 ,,即得平面,即证得.
由,所以与平面所成角即为与平面所成角,作于,连接,即可知即为所求角,再解三角形即可求出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
证明:作交于,连接,如图,
∵平面平面,
而平面平面 ,
平面,
∴平面,而平面,即有.
∵,
∴.
在中,,
即有,
∴.
由棱台的定义可知, ,所以,,
而,
∴平面,而平面,
∴.
解:因为,所以与平面所成角即为与平面所成角.
作于,连接,如图,
由可知, 平面,
∴平面平面.
而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即在平面内的射影为, 即为所求角.
设,则,
在中,
,
∴.
故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已知数列 ,, 中, ,,
若数列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且,求与的通项公式;
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公差,证明:.
【答案】
解:依题意,,,而,
即,由于,所以解得,
所以,
所以,故 ,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所以
所以.
证明:依题意设,
由于,
所以,
故
,
所以
.
由,,所以,所以.
即 ,.
【考点】
数列的求和
数列递推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
根据,求得,进而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累加法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利用累乘法求得数列的表达式,结合裂项求和法证得不等式成立.
【解答】
解:依题意,,,而,
即,由于,所以解得,
所以,
所以,故 ,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所以
所以.
证明:依题意设,
由于,
所以,
故
,
所以
.
由,,所以,所以.
即 ,.
如图,已知椭圆,抛物线,点是椭圆与抛物线的交点,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点,交抛物线于(,不同于).
若,求抛物线的焦点坐标;
若存在不过原点的直线使为线段的中点,求的最大值.
【答案】
解:当时,的方程为,
故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设,
,,
由
,
∴,
,,
由在抛物线上,
∴.
又
,
∴,
∴,
∴.
由 ,
即
,
∴,,,
∴的最大值为,此时.
【考点】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抛物线的性质
直线与椭圆结合的最值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当时,的方程为,
故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设,
,,
由
,
∴,
,,
由在抛物线上,
∴.
又
,
∴,
∴,
∴.
由 ,
即
,
∴,,,
∴的最大值为,此时.
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证明:函数在上有唯一零点;
记为函数在上的零点,证明:
;
.
【答案】
证明:,
∴,
∴,
∴在上单调递增,,
∴,
∴由零点存在定理得在上有唯一零点.
∵,
∴.
令,
,
一方面:,,
∴,
∴在上单调递增,
∴,
∴.
另一方面:,
∴,
∴当时, 成立,
因此只需证明当时,..
当时,,
当时,,
∴,,
∴,
∴在上单调递减,
∴,∴.
综上,∴,
∴.
,
,
,
∴
.
∵,
∴,
∴,
只需证明,
即只需证明.
令,
则,
∴,
即成立,
因此.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与函数零点有关的问题
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证明:,
∴,
∴,
∴在上单调递增,,
∴,
∴由零点存在定理得在上有唯一零点.
∵,
∴.
令,
,
一方面:,,
∴,
∴在上单调递增,
∴,
∴.
另一方面:,
∴,
∴当时, 成立,
因此只需证明当时,..
当时,,
当时,,
∴,,
∴,
∴在上单调递减,
∴,∴.
综上,∴,
∴.
,
,
,
∴
.
∵,
∴,
∴,
只需证明,
即只需证明.
令,
则,
∴,
即成立,
因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