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
1.一个完整的叙述应当包括人物、( )、( )、( )、( )、结果六个要素。
2.所谓( ),形象化的说法叫做“曲径通幽”。
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 ),归根结底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能力。
4.广义地讲,词语的锤炼,句子的选择,修辞格的运用,都属于( )。
5.( )和( )是构成语言朴素美的两个基本因素。
二、多项选择题
1.抒情技法有( )
A.客观法 B.主客化合法 C.主观法 D.主客分化法
2.说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A.知识性B.解说性C.客观性D.科学性
3.说明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
A.说明的科学性B.说明的条理性C.语言准确、简洁明了D.过渡自然
4.议论三要素是指( )
A.论点B.论据C.论证D.论题
5.抒情的表现方式有( )
A.直接抒情B.间接抒情C.借景抒情D.咏物抒情
三、名词解释
1.倒叙法:
2.抒情:
3.倒叙:
4.文体意识:
四、简答题
1.总结的结构安排大体上包括几个部分?
2.实用(认知)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3.总结的结构安排大体上包括几个部分?
4.怎样把握好学术论文写作的三个步骤?
五、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以上海世博会为内容,写一篇议论文、写作角度不限。字数在700-800之间。
答案
一、填空题
1.事件、时间、地点、原因。2.间接入题3.写作能力4.修辞5.朴实、简洁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2.ABC3.ABC4.ABC5.AB
三、名词解释
1.倒叙法:就是把事件结局,或是事件中的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先讲,然后再回头按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2.抒情,是写作者运用情感化的语言,主要借助于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来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3.倒叙就是把事件结局,或是事件中的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先讲,然后再回头按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4.文体意识,指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对文体现象及其本质特征的规律性认识与自觉运用。
四、简答题
1.总结的结构安排大体上包括几个部分?
答案:总结的开头部分一般用来概述情况。例如说明开展某项工作的时间、地点、背景,以及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取得了什么效果等。也有的开头部分用来介绍写作目的,提示主体部分的中心内容。总结的主体部分一般用来总结经验。它通常包括具体介绍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做法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体会等项内容,但写作时不是面面俱到,平分秋色。总结的结尾部分一般用来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2.实用(认知)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答:1. 实用(认知)性文体的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知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确认。
2.实用(认知)性文体的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
3.总结的结构安排大体上包括几个部分?
答案:总结的开头部分一般用来概述情况;总结的主体部分一般用来总结经验;总结的结尾部分一般用来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4.怎样把握好学术论文写作的三个步骤?
答:第一步是恰当的选题;第二步是充分的准备;第三步是起草、定稿、答辩。
五、作文答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