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40分)
1.动物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 ( )
A.动物是食物的来源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能固定二氧化碳 D.动物能释放氧气
2.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将会 (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稳定不变 D.相对稳定
3.下列哪本书的出版引起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 ( )
A.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林奈的《自然系统》 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4.下列做法对采访记录的结果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是 ( )
A.借助录音机记录 B.准确、详细地记录
C.凭自己的认识记录 D.及时、真实地记录
5.下列不属于科技仿生内容的是 ( )
A.冷光灯 B.雷达 C.飞机 D.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6.目前最理想的乳房生物反应器,是通过改造动物的什么而获得的 ( )
A.细胞大小 B.遗传基因 C.外部形态 D.生理特性
7.人类通过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制造了雷达,这属于 ( )
A.生物反应器 B.仿生 C.基因工程 D.机械制造
8.现在我国已有四种基因工程药物或疫苗投放市场,如转基因羊的乳汁中含右治疗血友病的药物。这与
哪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 )
A.生物反应器 B.仿生 C.克隆 D.试管婴儿
9.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10.下列关于仿生例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模仿萤火虫发冷光一日光灯 B.模仿蛇类感知热量的来源一响尾蛇导弹
C.模仿青蛙的游泳状态一蛙泳姿势 D.模仿肾脏的功能一血液透析机
11.“响尾蛇”导弹这个名称,来源于该导弹追踪原理与响尾蛇追踪猎物的原理相同。其共同之处在于 ( ) A.利用声波来检测对方的存在 B.利用“回声定位”系统找到前方猎物
C.利用红外线追踪有热源的物质 D.利用X光线探索猎物的存在方位
12.科学家研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呈现出巨大的优越性,这就是 ( ) A.生物反应器 B.转基因生物 C.仿生学 D.乳房生物反应器
13.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给人类提供食品及药材 B.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C.所有动物与人类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都应加以保护 D.提供重要的工业原料
14.下列组合中与仿生学的科研成果不相匹配的是 ( )
A.军用雷达与蛙眼 B.冷光与萤火虫 C.核潜艇与海豚 D.薄壳建筑与乌龟背
15-菜农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草地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被虫吃了许多,草长得并不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植被破坏 B.食物链被破坏 C.环境污染 D.气候影响
16.在开展调查前,应提前做好的准备有 ( )
①确定调查目的 ②列出注意事项 ③得出调查结论 ④调查步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 )
A.相互制约的 B.多种多样的 C.不断进化的 D.谁也离不开谁
18.蚊、蝇对人类和动物有很大的危害,因此要 ( )
A.喷洒杀虫剂彻底消灭 B.采取措施控制发展,维持一定的数量
C.采取环保措施彻底消灭 D.采取生物防治办法彻底消灭
19.下列例子中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
A.用啮小蜂消灭美国白蛾 B.用白僵菌杀灭松毛虫
C用无残毒农药灭菜青虫 D.用蛇吃老鼠
20.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这有利于 ( )
A.扩大分布范围 B.躲避不良环境 C.保护动物逃避敌害 D.使种子提前萌发
二、判断题(20分)
2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无论多强,也总是有一定限度的。 ( )
22.在“草一兔一狼”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大量捕杀狼,牧草的数量就会减少。 ( )
23.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之间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动物越多对植物就越有利。 ( )
24.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中,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也有迁出,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 ( )
25.从转基因牛乳中提取的药物比制药厂生产出来的同类药物成本低。 ( )
26.利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是人们最佳的选择。 ( )
27.生物反应器虽好,但只能用于生产药品,因此开发潜力不大。 ( )
28.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要尽力消灭,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要大力养殖。 ( )
29.在果园中放养蜜蜂,由于蜜蜂采食果树花粉,会致使结果率下降。 ( )
30.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三、填空题(20分)
31.从20世纪50~ 60年代的“剿灭麻雀”的运动,到现在大家发出保护麻雀的呼吁,这是从 的角度 提出警示后人要注意 与自然的关系。
32.如果 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
33.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就是 ,请举出农业生产上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一实例:
34.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特殊的羊奶、牛奶以及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都需要利用
技术,即要把控制生产这些物质的 转入到羊、牛、大肠杆菌等生物体内。
35.科学家通过对鱼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它制造出鱼雷、潜艇等产品。你能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利用仿生学的原理,根据某一动物的特点,发明创造出一个新的产品吗?你仿生的动物是 ,你的创意是: 。
四、简答题(20分)
36.(10分)(常德市中考)某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鹿群,当地从1905年开始大量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写出来 。
( 2)1906年之前,鹿生活在一个处于 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3)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因狼群数量减少而 ,以后则以植被的减少而
(4)这一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37.(10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如图所示是自然界
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牛、树和草死亡以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⑥把它们分解为④ 和⑤
。(6分)
(2)在光照下,④和⑤又被植物利用进行 作用,制造
被植物利用,又进一步被动物利用。(2分)
(3)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1分)
(4)从图中可以看出,⑥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它们作为 者参与物质循环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