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存在的工序/作业/工作 | 产生原因 | 防控措施 | ||
一、进入施工现场前 | |||||
所有危险 | 施工准备时 | 培训、交底、班前讲话工作不到位 | 培训后上岗,上岗前交底,工作前进行班前安全讲话 | ||
滑/绊倒 | 便道、进场道路 | 道路原因、个人身体原因、行进方式 | 道路平整符合安全要求/个人身体正常,无生病、喝酒等/正常行进,无打闹等/着防滑鞋。 | ||
车辆伤害 | 便道、进场道路 | 交通工具原因、违反交通规则 | 不骑乘摩托车等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交通工具进入施工区/遵守交通安全规则,靠边行走,注意观察及时避让,不强行搭乘及扒车。 | ||
二.机械成孔桩 | |||||
触电 | 电气设备、用电线路使用。 | 违规违章用电、绝缘防护等不足。 | 非专职电工禁止进行用电设备线路裸接、拆卸、检修等作业,使用用电设备时应检查线路及外壳等绝缘情况,对正在使用的漏电保护开关进行测试检验 | ||
高空坠落 | 桩基础施工 | 钢护筒埋设时人员站立位置不当或者不小心滑进井内 | 钢护筒埋设时人员站立在合适的安全位置并佩戴好安全带或安全绳等安全防护用品。 | ||
高空坠落、淹溺 | 连接泥浆循环槽 | 连接泥浆循环槽在悬空处作业,安全设施不到位或不牢固、不系安全带,可能导致人员坠池(河)发生安全事故。 | 使用结实安全可靠的上下爬梯,穿好救生衣,系牢安全带,并在专人监护下进行施工作业。非作业(清理)人员不得进入或临近泥浆池(河)边;在近人员作业方向区域其池(河)必须安装防护隔离措施。 | ||
高空坠落 | 孔桩施工 | 孔桩暂不施工的缺少孔口封闭措施 | 孔桩作业人员暂停孔桩施工时应立即对孔口进行封闭,无关人员不进入孔桩施工区域,发现未施工孔桩孔口缺少防护的应立即报告有关管理人员处理。 | ||
机械伤害 | 桩工机械与施工设备/各种钢筋机械作业 | 桩工机械与施工设备的工具、物料不稳,外露转动轴、轮、皮带和钢丝绳等部位对作业人员引起的卷、绞、碾等/防护装置缺失,用手推送工件等。 | 无关人员禁止停留在作业区域,区域内作业人员应多观察,有其他人员需通过的,应立即暂停作业,工具、物料等妥善归置,防止滑落、倾倒、翻滚、下坠等不稳现象,桩工机械的旋转外露部位无防护装置不得施工。按规范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安全鞋等)/遵守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按规操作,用前检查防护装置是否有效,使用必要的工具代替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
火灾 | 电、气焊割作业 | 电焊、气割作业附近有易燃物,违规动火。 | 动火作业要审批、动火过程有监护、消防措施提前备、灭火技能要学会、动火结束细清理、易燃材料少堆积 | ||
坍塌 | 清理钻孔浅部障碍物 | 清理钻孔浅部障碍物时孔壁无防护 | 清理钻孔浅部障碍物时应对孔壁进行防护,未做防护的可拒绝下孔内清理。 | ||
起重伤害 | 起重作业 | 吊机作业违章,吊物下有人逗留或通过 | 快速通过吊装作业区域,禁止在吊物下方停留和通过。 | ||
机械伤害 | 破桩头 | 机械碰伤 | 作业时注意避让,相互之间留足安全距离。 | ||
三、基坑开挖 | |||||
坍塌 | 基坑开挖全过程 | 基坑开挖放坡不够;施工方法不正确,开挖程序不对;超标高开挖 | 开挖中如放坡不够、超标开挖时,作业人员可拒绝入内作业。 作业中应随时观察土体情况,发现土体失稳立即撤离。 | ||
桩间喷砼作业搭设的临时脚手架。 | 临时脚手架未按要求搭设倒塌。 | 脚手架搭设不牢固可拒绝上架作业,无关人员不进入或停留在架体下方。 | |||
高处坠落 | 基坑上下步梯,基坑周边/支撑架设、拆除/临时脚手架上作业。 | 基坑周边及步梯临边防护不足/支撑架设、拆除时未系挂安全带,在支撑上行走滑落/临时脚手架上作业未系安全带、作业平台无防护栏杆。 | 按要求设置稳固临边防护,禁止攀坐、跨越临边防护栏;对上下部位安装不牢或踏步未安设牢或间距大于30cm及其他不符要求的步梯不得使用。/支撑架设、拆除作业按规定穿防滑鞋、系好安全带,禁止在横支撑上行走。/作业平台四周必须安设防护栏杆,无防护不得作业,作业人员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
车辆伤害 | 土方开挖、土方外运,机械设备、材料进出场运输。 | 车辆违章/车辆失控/人员占道等 | 车辆禁止超速、超线路行驶/经常性检查车辆制动等安全装置/靠边行走、及时避让,禁止占用、抢用车行道,禁止在车行道区域内拦车,禁止扒车、追车、强行搭车。 |
土方开挖 | 挖掘机对人造成的碰、撞、碾压或倾 | 无关人员不进入挖掘机作业半径内,指挥人员站在安全区域且视线开阔良好,挖机等操作人员注意观察,细心操作,遇有人员通过的应主动暂停作业或鸣笛示警。人员需通过作业区的,应发出信号,待暂停作业后快速通过。 | |
起重伤害 | 钢支撑吊装、拆卸 | 作业区域未防护,随意进入/起重吊装违章作业/设备故障。 | 起重吊装作业区域未加设隔离防护或警示,缺少指挥的不得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无关人员禁止进入起重吊装作业区域,所有人员禁止在吊物下方通行或停留。 |
物体打击 | 基坑四周,高处作业。 | 基坑四周防护不到位。工具、物料缺少防落、防滚措施。 | 落实临边防护、踢脚板等/工具物料等定点堆放并设置防落防滚措施, 任何人都不准从高处向有人或经过的地方抛掷工具、物料,工具物料要放置牢固,以防坠落伤人。 |
触电 | 基坑施工 | 线路破损、老化,带电设备漏电伤人。 | 非电工不得进行相关用电操作、接引线;未着防护不得带电操作;不接触带电设备;带电设备暂停使用或操作人员离开时,必须断电;使用前检查使用设备线路;不接触破损裸露线路,发现后进行告知电工或管理人员。 |
放炮 | 岩石基坑开挖的爆破作业 | 爆破作业时安全防护距离不足,操作违规等 | 服从现场爆破员、领工员、安全员等有关爆破作业防护要求和指令,在爆破作业安全区域外等待和躲避,禁止冒险进入或通过爆破区域,爆破作业实施人员按要求通知防护区域内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并进行清理及防护。 |
火工品爆炸 | 临时存放、加工、装药等环节 | 临时存放、加工等安全距离不足/防护区内违规动火、抽烟。 | 火工品临时存放安全距离不少于30m/不进入火工品临时存放防护区域,并禁烟禁火等/采用竹木等非起火材料做炮棍/无关人员远离火工品临时存放、加工及使用区域等 |
四、基坑结构施工 | |||
坍塌 | 模板脚手架支撑体系 | 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材质不符合要求,架子工无证上岗。脚手架上过量堆放钢筋。 | 搭设完成后必须组织验收,未经验收不得在架体内作业,禁止在脚手架上堆放钢筋,禁止无关人员在架体内穿行。发现架体有异常现象立即撤离并及时上报相关人员。 |
模板堆放区 | 堆放不稳,超高堆放,临边堆放。 | 模板堆放应稳固,无关人员不得在堆放区打闹、逗留。 | |
起重伤害 | 起重作业 | 作业区域未防护,随意进入/起重吊装违章作业/设备故障。 | 起重吊装作业区域未加设隔离防护或警示,缺少指挥的不得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无关人员禁止进入起重吊装作业区域,所有人员禁止在吊物下方通行或停留。 |
机械伤害 | 机具使用 | 旋转部位无防护,用手推送工件等。 | 遵守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按规操作,用前检查防护装置是否有效,使用必要的工具代替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灼烫 | 电焊作业 | 电焊作业防护不当。 | 作业人员佩戴防护手套等防灼烫防护用具,无关人员远离焊接作业区。 |
高处坠落
| 脚手架搭设 | 未系安全带 | 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不系安全带不得在高于2m的高处作业。 |
物体打击 | 钢筋绑扎 | 传送物件固定不牢/抛撒物料工具/物料工具存放不牢 | 物件传送固定不牢不得传送;物料工具不得抛撒传送;使用存放要归箱或放置牢固,不滑动掉落。 |
触电 | 电气设备、用电线路使用 | 违规违章用电、绝缘防护等不足 | 非专职电工禁止进行用电设备线路裸接、拆卸、检修等作业,使用用电设备时应检查线路及外壳等绝缘情况,对正在使用的漏电保护开关进行测试检验 |
爆炸、火灾 爆炸 | 作业现场 | 气瓶故障;动火使用不符安全要求;有其它可燃物、爆炸物。 | 动火前检查气管、回火装置、压力表是否有损坏需更换、修复的;动火时周边易燃易爆材料应在安全距离外或妥善隔离防护,动火过程有监护和预备消防器材等。 |
火灾 | 作业现场 | 违反动火作业管理要求;未经审批;同时在多个以上作业点焊接和气割;个人未着防护;现场无安全应急防护;现场有其它可燃物未隔离。 | 未审批不得动火作业;无动火监护不得动火作业;现场应急材料(灭火器材);在易燃品附近动火必须有隔离措施;个人佩戴完好齐全安全防护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