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低管理运营成本。
1、树立节俭意识,养成节俭习惯,从本职岗位做起,珍惜点滴资源,把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分钱变成每位职工的自觉行动,坚决抵制损公肥私、大手大脚行为;
2、充分运用OA系统,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
3、加强物流与仓储成本控制。全面梳理物流路线、各仓库布局、物流供应商选择方式,综合考虑各项费用的效益比对,切实降低物流费用。仓库制定合理的存货上下限,加快存货周转速度,降低物资储存资金占用。
二、开展修旧利废活动。积极鼓励职工开展小改革、小发明等各种形式的修旧利废活动。要严格执行交旧领新、修旧利废、材料回收复用制度,提高废旧物资利用率,有效控制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设备配件复用率,盘活存量资产,减少资金投入,达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的。
三、加强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
1、加强主要大宗原材料的集中采购管理,保证有稳定的供应源。当市场出现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时,企业可以对大宗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防范价格涨跌带来的风险。
2、积极拓展供应链,进一步梳理量大面广的零部件,在原有降本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降本目标,加大降本力度,组织开展零部件价格核算与调整,创新供方帮扶的方法,深化供方技术改造、工艺改进、生产运营及质量管控,帮助提高供应商的管理水平。
6.完善生产工艺,逐步实现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企业应组织产能评估,结合生产与市场需求实际情况,优化生产工艺布局,积极推进柔性化生产方式,减少生产浪费现象。利用信息化技术制定生产计划与完工进度、关键工艺路线、产品质量检验等数字化车间实施计划。加强对生产作业的评估,对于无效的作业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同时积极引起自动流水线装备,实现智能制造,切实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制造单位成本。
7.做好新产品设计研发工作
不断推出新产品并得到消费市场的认可,是企业立足于行业竞争的根本保证。新产品在设计研发的导入阶段,需要市场部门与技术部门做好信息沟通,认真分析客户需求,确定哪些功能才是真正的需求,什么价位能够得到市场认可。确定上述问题后,销售部门根据测定的产品成本基础上,结合销售预测开展新产品的投入产出可行性分析,进一步确定该新产品的获利空间以及其他配套贡献。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企业还需要做好定制化与通用化的平衡,不可盲目根据少众客户开发差异化产品,而应综合考虑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产品通用化可以根据既定的产品模块下,进行不同的组合,减少产品模具的投入,保障在实现产品功能的情况下做到成本最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