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开、停车安全管理制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46:44
文档

开、停车安全管理制度

开、停车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公司生产装置的开停车管理,保证生产装置在开停车过程中的安全、平稳,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生产装置的开停车管理。生产装置的开停车是指按计划、指令预先安排的开车和停车;紧急停车是指生产装置异常情况下的被迫停车。三、管理职责和要求1、公司主管生产的经理负责生产装置开停车文件的签发和实施;2、生产经理负责各生产装置开停车工作的协调、沟通和审查;3、车间主任负责组织本车间生产装置开停车规程的编写和开停车过程的具体实施;4、公司各相关部门(技术部
推荐度:
导读开、停车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公司生产装置的开停车管理,保证生产装置在开停车过程中的安全、平稳,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生产装置的开停车管理。生产装置的开停车是指按计划、指令预先安排的开车和停车;紧急停车是指生产装置异常情况下的被迫停车。三、管理职责和要求1、公司主管生产的经理负责生产装置开停车文件的签发和实施;2、生产经理负责各生产装置开停车工作的协调、沟通和审查;3、车间主任负责组织本车间生产装置开停车规程的编写和开停车过程的具体实施;4、公司各相关部门(技术部
开、停车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生产装置的开停车管理,保证生产装置在开停车过程中的安全、平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生产装置的开停车管理。

生产装置的开停车是指按计划、指令预先安排的开车和停车;紧急停车是指生产装置异常情况下的被迫停车。

三、管理职责和要求

1、公司主管生产的经理负责生产装置开停车文件的签发和实施;

2、生产经理负责各生产装置开停车工作的协调、沟通和审查;

3、车间主任负责组织本车间生产装置开停车规程的编写和开停车过程的具体实施;

4、公司各相关部门(技术部、设备组、安环部)负责审核开停车相关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五、开停车文件应包括:开停车审批单、操作规程和技术方案。

六、具体管理程序:车间填报开停车审批单,并附操作规程和技术方案,生产部负责组织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后,由董事长(总经理)负责审批。

第一节  开车条件确认

七、生产装置开车前必须进行条件确认,确认程序为:

1、生产装置开车前,先由车间内部组织验收合格后,向生产部提出开车条件确认申请;

2、生产经理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对开车条件进行进一步确认,并履行签字确认手续;

3、确认合格后,由董事长(总经理)审批,按计划安排开车。

八、开车前条件确认内容包括:

  1、开车领导小组已成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教育达到上岗条件;

  2、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开车规程、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管理制度齐全;

  3、开车所需原材物料、备品备件等种类、数量满足;产品的包装材料、容器、运输设备就位;

4、安全、职业危害、消防、应急救援器材、通讯、劳动保护等设备设施配备到位,完好准用;岗位工器具配备齐全;巡检路线及标牌已设置;

5、检维修后的设备恢复完毕,容器、管线检验合格,并由相关记录;

6、设备、管线试压试漏合格,转动设备完好准用;

7、安全环保设施安装完毕,效验合格并投用,装置下水系统完好,危险化学品存放情况良好,开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废气等污染物在非正常情况下的环保应急设施运行良好;

8、仪表系统、联锁保护系统已调试完毕,具备投用条件;设备标识、管路流向标识准确、齐备;

9、电气设备调试完毕,具备送电条件;

  10、取样设施完好,化验分析准备就绪;

  11、施工现场清理干净,临时施工设施已拆除;

12、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储运设施等外部保证条件确认完好;

第二节  停车条件确认

九、生产装置停车必须进行状态确认,确认程序为:

  1、生产装置停车后,首先由车间内部组织状态确认,合格后向生产经理提出停车状态确认申请;

2、由生产经理组织各相关管理部门对停车装置进行进一步状态确认,并履行签字确认手续;

3、确认合格后,由董事长(总经理)审批,按计划安排停车;

十、停车状态确认内容包括:

1、按停车规程将工艺管路、设备、容器、塔、釜、换热器等设备内部介质退净,并按规程要求完成相应的吹扫、清洗、蒸煮、置换等处理,管道、设备吹扫置换干净,废气、废水排放做到有效处理,达标排放;

2、必须按停车方案,将停车装置与公共系统、其他装置彻底隔离。隔离方案中的盲板位置图要与现场一致,并在盲板处挂标识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3、危险化学品需制定专项方案进行处理,采取防护措施,并完成专项安全检查;

4、装置地面、平台、设备、管道外表面无油污、杂物、易脱落保温层等;装置内无任何危险化学品存放;

5、装置消防、安全设施完好备用;灭火器、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化服、劳动保护用品齐全完好,水、水带摆放整齐,并随时可以投用;

第三节  紧急停车及恢复运行的管理

十一、装置临时发生较大的操作波动或异常情况下,按事故预案退守到工艺、设备和人员安全的状态,防止发生事故。

十二、装置退守到稳定状态后,由车间对操作波动或异常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初步确认是否具备恢复条件并报生产部,具备恢复条件则按开车规程恢复运行,否则按停车规程作进一步处理。

十三、装置紧急停车后,必须对装置进行全面分析、检查和问题处理,消除工艺、设备安全运行、环保隐患后,按开车管理要求恢复生产,杜绝问题处理不彻底导致装置反复发生停车的现象。

第四节  开车安全操作规程

十四、必须办理开车操作票,检查并确认水、电、汽(气)必须符合开车要求,各种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必须齐备、合格。投料前必须进行分析验证。

十五、检查阀门开闭状态及盲板抽加情况,保证装置流程畅通,各种机电设备及电气仪表等均应处在完好状态。

十六、保温、保压及洗净的设备要符合开车要求,必要时应重新置换、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    

十七、安全、消防设施完好,通讯联络畅通,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开车,应通知消防、气防及医疗卫生部门的人员到场。

十八、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现场。

十九、各种条件具备后开车,开车过程中要加强有关岗位之间的联络,严格按开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和加减负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二十、开车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运行的情况,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应中止开车,严禁强行开车。

第五节  停车安全操作规程

二十一、必须编制停车方案,正常停车必须按停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用于紧急处理的自动停车联锁装置,不应用于正常停车,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

二十二、系统降压、降温必须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先高压后低压的顺序进行。凡需保压、保温的设备(容器)等,停车后要按时记录压力、温度的变化。

二十三、大型传动设备的停车,必须先停主机、后停辅机。设备(容器)卸压时,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学危险品的排放和散发,防止造成事故。

二十四、冬季停车后,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线、阀门、疏水器和保温管的情况,防止冻坏。

第六节  紧急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二十五、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做出妥善处理,同时向有关方面报告,必要时,先处理后报告。

二十六、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二十七、发生停电、停水、停气(汽)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系统超温、超压、跑料及机电设备的损坏。

二十八、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露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物料)源,同时尽速通知相关岗位并向上级报告。

第四十九章  电气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建立企业用电安全管理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用电管理部门 

三、 责任者:各用电单位 

四、 职责及用电管理程序: 

1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医生检查身体,并证实确无妨碍电气工作的疾病,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有上级部门颁发的电工作业操作证,才能担任电气作业和电气作业监护人工作。 

2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3 .一切电气作业人员都必须熟悉触电急救方法。 

4 .在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必须按《爆炸性环境防爆电气设备选用标准》执行。 

5 .电气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6 .当电气工作人员正在工作,尤其是在危险区域进行工作时,监护人员应随时提醒,注意安全,禁止大声怪叫,以免引起错觉而引发事故。 

7 .做好经常性的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消除 

8. 现场要备有安全用具,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等,并定期检查。 

9 .电气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接零)装置,防雷和防静电设施必须完好,每年应定期检测。 

五、 接地装置的规定: 

1 接地电流大的接地装置(500A以上)为5欧姆;接地电流小的接地装置(500A以下)为10欧姆。 

2 变电室露天部分的单位避雷针为10欧姆。 

3 装有避雷线线路上的金属及水泥电杆为10欧姆。 

4 装在架空线路引至变电所进线上管型避雷器为10欧姆。 

5 保护配电线路变压器用的避雷器为4欧姆。 

6 易爆场所、库房及车间避雷针为4欧姆。 

7 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六 、静电接地: 

1 静电接地的接地电阻,每处不宜超过10欧姆。 

2 露天放设的管道(液体、气体等)每隔20--25米应设感应雷接地,每处电阻不宜超过10欧姆。  

3 贮罐的四周应设闭合环型接地,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罐体的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接地点间距不于大30米。 

七、防雷接地: 

1 为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应针对雷电的危害,分别对直击雷、感应雷和架空线引进高电压等采取防雷措施。 

2 避雷装置一般可采用避雷针、避雷器或架空避雷线。 

3 为防止感应雷,应把屋内一切导体、金属管道等可靠接地,减小电阻使感应电荷迅速流入地中。 

4 避雷针应由三部分组成: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5 避雷针接地极的多少,应视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每极接地极之间的距离应保持3米,接地极应为带状接地。 

6 为避免跨步电压对人体的危害,接地极应埋在人员很少通过的地方,且距被保护物应大于3米。 

7 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禁止与防雷接地合用。 

8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来决定安装避雷针的高度和数目。 

9 避雷针,避雷线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欧姆。 

八、当气候条件恶劣时,应停止户外电气作业,不得已而紧急抢修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在雷雨天气需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巡视人员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装置。 

九 、变电所必须制订现场运行规程,值班人员的职责应在其中明确规定。 

十 、高压设备无论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人移开或超过遮栏进行工作,若必须移开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员在场,并符合设备不停电的距离。 

十一、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证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十二、在高压设备和大容量低压总盘上倒闸操作及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必须由两人执行,并由技术熟练的人员担任监护。 

十三、 凡电气设备和线路无电应作有电看,严禁以手随便触摸。 

十四、 未经试验合格的一切电气安全用具禁止使用。 

十五、在坠落高度2米以上工作时,须办好登高作业证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十六 、在带电设备附近动火,火焰距带电部位10KV及以下为15米、10KV以上为3米。 

十七 、架设临时电气线路规定: 

十八、各部门需要架设临时电气线路,必须先填写"临时线申请单"。 

十九、"临时线申请单"由部门安全员负责填写,安装人和使用保管人一定要本人亲自签字。 

二十、 "临时线申请单"由安环部门批准,使用期限为一星期,超过一星期的,要办理延期手续。 

二十一、使用期限超过两个月的固定临时线,要经过安环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批准。 

二十二、使用临时线路一定要在"临时线申请单"规定的时间内使用,不得超时。 

二十三 、经审批同意架设的临时电气线路,应执行本厂"电器安全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规定。 

二十四、临时电气线路应由持证电工架设安装,电工凭"临时线申请单"施工,否则有权拒绝架设。 

二十五、临时电气线路安装完后,要经使用保管人验收合格才能使用,在使用期限内,由使用保管人负责保管,使用保管人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请电工解决,他人不得乱动。安装电工在使用期内每星期至少检查一次。 

二十六、电焊机、砂轮机等产生明火的电具接线,应具有相应等级的动火证后,电工方可接线。 

二十七、经审批同意架设的临时线路不应架设在可燃、易燃物的上方,与水管、蒸汽管、门窗等应有0.3米以上水平垂直距离,与道路交叉处离地高度不低于6米。架设在户内离地高度不低于2.5米,户外不低于3.5米。

文档

开、停车安全管理制度

开、停车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公司生产装置的开停车管理,保证生产装置在开停车过程中的安全、平稳,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生产装置的开停车管理。生产装置的开停车是指按计划、指令预先安排的开车和停车;紧急停车是指生产装置异常情况下的被迫停车。三、管理职责和要求1、公司主管生产的经理负责生产装置开停车文件的签发和实施;2、生产经理负责各生产装置开停车工作的协调、沟通和审查;3、车间主任负责组织本车间生产装置开停车规程的编写和开停车过程的具体实施;4、公司各相关部门(技术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