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记录第一单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50:40
文档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记录第一单元

单元内容说课人时间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2《心中那盏灯》3《我和春联》4《故乡的元宵》5《元宵习俗》第1、2周活动过程单元内容与地位: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传统节日”。围绕春节和元宵节的习俗与故事,共安排了5篇课文,包括《古诗二首》《心中那盏灯》《我和春联》《故乡的元宵》《元宵民俗》,另外还安排了《语文活动1》。单元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51个认读字(另有5个多音字),掌握41个会写字,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用看注释、联系插图和生活的方法了解古诗大意,展开想
推荐度:
导读单元内容说课人时间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2《心中那盏灯》3《我和春联》4《故乡的元宵》5《元宵习俗》第1、2周活动过程单元内容与地位: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传统节日”。围绕春节和元宵节的习俗与故事,共安排了5篇课文,包括《古诗二首》《心中那盏灯》《我和春联》《故乡的元宵》《元宵民俗》,另外还安排了《语文活动1》。单元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51个认读字(另有5个多音字),掌握41个会写字,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用看注释、联系插图和生活的方法了解古诗大意,展开想

单元内容说课人时间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2《心中那盏灯》3《我和春联》4《故乡的元宵》5《元宵习俗》

 第1、2周

活动过程

单元内容与地位: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传统节日”。围绕春节和元宵节的习俗与故事,共安排了5篇课文,包括《古诗二首》《心中那盏灯》《我和春联》《故乡的元宵》《元宵民俗》,另外还安排了《语文活动1》。

单元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51个认读字(另有5个多音字),掌握41个会写字,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用看注释、联系插图和生活的方法了解古诗大意,展开想象描述古诗场景。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根据需要提取信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春节和元宵节中印象深或有趣的事写一写,并运用修改符号对自己习作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进行修改。

单元重点: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春节和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初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能力培养点:

1.整体感知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和默读能力。

2.做出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评价课文人物。

德育渗透点:

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与高雅的情操,体会人世间真情真意,在思想上受到熏陶.

第1课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读4个认读字,能够正确书写10个会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背诵两首古诗。

3.默读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大意,展开想象说说两首古诗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从诗句和插图中能看出“元日”“元夕”这两个节日有什么不同。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大意,展开想象说说两首古诗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

教学重点:

从诗句和插图中能看出“元日”、“元夕”这两个节日有什么不同

能力培养点:

利用注释和图片、想象和理解诗句的能力;在朗读中悟情的能力。

方法措施:

1、课前搜集关于春节、元宵节的古诗及相关资料,理解两首诗意。

2、课上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拓展延伸内容:

搜集关于春节、元宵节的古诗。

第2课 《心中那盏灯》

教学目标:

1.会读15个认读字(另有1个多音字),能够正确书写10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句。

3.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描写的生动,感受亲情的温暖,能够说出“我”认为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的原因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描写的生动,感受亲情的温暖。

教学难点:

能够说出“我”认为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的原因。

阅读题设计:

父亲把脸扭过来,有点尴尬地说:“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可哪有玻璃呢?后来我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晚上,我正给你做着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思索;考虑。                 (      )

(2)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      )

2.文中画“  ”的句子是       句,把它改成陈述句                            

                                                              。

3.从父亲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A.父亲感到歉疚,因为他想做一盏玻璃灯笼却不能实现,而改做冰灯。

第3课  《我和春联》

教学目标

1.会读6个认读字,能够正确书写9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结合“老师”讲春联的句子和文中的春联,体会春联寓意深刻对仗工巧的特点。

4.搜集积累优秀的春联作品,体会春联的特点,知道春联可以用来表达美好愿望和祝福。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结合老师讲春联的句子和文中的春联,体会春联寓意深刻、对仗工巧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春联对仗工巧的特点。

阅读题设计:

等待中,我便漫不经心地打量起门上的春联来: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

我既没有见过逆水行舟,也没有见过平原跑马,只能隐约地想象那种景象其中的意思,便聚精会神地琢磨起来,连老师站在身后也没有察觉。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专心致志—(     )            模糊——(      )

2.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我”对春联的着迷?用“  ”画出来。

3.文中的春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学习比作           ,不前进就会到退;把人的心比作       ,很容易放荡开去,但是很难收回。

第4课 《故乡的元宵》

教学目标:

1.会读12个认读字(另有3个多音字),能够正确书写12个会写字。

2.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想象文中“灯”的样子,感受元宵节中“灯”的外形美与美好

寓意。

教学重点:

想象文中“灯”的样子,感受元宵节中“灯”的外形美与美好寓意。

教学难点:

感受元宵节中“灯”的美好寓意。

阅读题设计:

街上的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邻居家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是《西游记》的故事。

1.选文依次介绍了          、         、           。

2.“我”制作的走马灯是什么样子的呢?用“      ”画出相关句子。

3.读了选文,你知道走马灯名字的来历了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5课 《元宵习俗》

教学目标

1.会读14个认读字(另有1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能够说出元宵民俗,体会元宵节民俗的丰富与喜庆。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够说出元宵民俗。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提取有关元宵节习俗的信息并进行整合。

阅读题设计:

元宵燃灯的风俗始于汉朝,到了唐宋,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立起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真是火树银花,像天上的星星,好看极了。宋朝词人辛弃疾这样描写元宵节晚上的热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最初出现在宋朝。南宋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人们争着猜谜语。由爱妤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大家猜。由于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一千多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1.选文介绍的元宵风俗是             、               。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3.文中引用辛弃疾的词用来说明                                   。

4.谜语深受人们喜爱是因为                                       。

5.猜一猜下面的灯谜。

全身片片银甲亮,瞧来神气又威武。有翅寸步飞不起,无脚五湖四海行。

打一动物:(     )

文档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记录第一单元

单元内容说课人时间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2《心中那盏灯》3《我和春联》4《故乡的元宵》5《元宵习俗》第1、2周活动过程单元内容与地位: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传统节日”。围绕春节和元宵节的习俗与故事,共安排了5篇课文,包括《古诗二首》《心中那盏灯》《我和春联》《故乡的元宵》《元宵民俗》,另外还安排了《语文活动1》。单元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51个认读字(另有5个多音字),掌握41个会写字,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用看注释、联系插图和生活的方法了解古诗大意,展开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