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徐州经济开发区概况
徐州经济开发区(原称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7月,原规划面积19.8km2,1993年10月被江苏省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1年6月调整区划后,面积扩大至25.9km2。徐政发[2005]84号“市关于将铜山县大黄山镇、大庙镇划归鼓楼区管辖的通知”规定将鼓楼区大黄山镇、大庙镇的人、财、物建制交由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2005年5月经批准(国函[2005]41号、江苏省苏政发[2005]53号)开发区辖区面积由25.9km2扩大到现在的152.8km2,下辖2个镇和3个办事处,常住人口16.8万人,成为徐州市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工业基地。
2.5.2徐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
徐州经济开发区总用地约152.8km2,一期面积19.8km2,产业定位为高新机械、电子、轻工、新型建材和信息、生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开发区一期已取得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的环评批复(苏环管[2004]267号)。
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总面积为60km2,产业定位为光伏特(多晶硅、单晶硅、光电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下游产品)、港口物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加工、机械制造(不含电镀)、特种汽车工业。同时依据《徐州 徐州市关于落实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徐委发〔2006〕47号文的精神,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的建设可接纳市区部分工业企业的转移(主要接纳符合本开发区产业定位的企业和部分轻工、纺织(印染除外)企业),以利于徐州市区的环境改善。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也已取得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的环评批复(苏环管[2007]238号),见附件。
2.5.2徐州经济开发区环保基础设施概况
⑴荆马河污水处理厂
本项目位于徐州经济开发区一期范围内,在荆马河污水处理厂汇水范围内。
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位于徐州经济开发区金水路、螺山路与荆马河合围处,服务范围东起京杭运河、房亭河,西至九里山,南起西陇海线、北至京杭运河,面积约51.6km2。荆马河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17万m3/d,现一期10万m3/d工程已满负荷运行,二期5万m3/d预计2010年底竣工。
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采用A2/O污水处理工艺,已于2004年4月6日进入调试、试运营阶段,其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2.5-1。
表2.5-1 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指标
CODcr | BOD5 | NH3-N | SS | 总磷 | |
进水,mg/l | ≤260 | ≤120 | ≤30 | ≤200 | ≤3.5 |
出水,mg/l | ≤60 | ≤20 | ≤15 | ≤20 | ≤1.0 |
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在一期A2/O工艺的基础上增加化学除磷和微过滤操作单元,增加紫外线杀菌工艺,尾水外排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后水污染物排放量仍执行徐州市环保局核准的排污量,即CODcr2160t/a、SS720t/a、NH3-N540t/a,在此基础上增加总磷45.7t/a的控制量。
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水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及处理后出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见表2.5-1。
表2.5-1 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表
单位:mg/L
项 目 | pH | CODcr | BOD5 | SS | NH3-N | TP | 石油类 |
设计进水水质 | 6-9 | 300 | 155 | 250 | 30 | 6.5 | 20 |
设计出水水质 | 6-9 | 50 | 10 | 10 | 5(8) | 0.5 | 1 |
目前本项目排入荆马河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网已敷设完成,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规划图见图2.5-1。
⑵集中供热
徐州经济开发区规划由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实施集中供热,目前在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供热能力不能满足全区用热需求的情况下,徐州经济开发区一期西北部的部分企业由区外的圣戈班(徐州)管道有限公司实施集中供热。
本项目蒸汽由徐州经济开发区区外的圣戈班(徐州)管道有限公司供给,圣戈班(徐州)管道有限公司位于徐州经济开发区西面约1000米处,该公司规模为2台UG-65/3.82-MQ、一台NG-35/39-QM锅炉及配套发电机组,供热能力达28万t/a。
徐州经济开发区热力管网见图2.5-2。
⑶固废处置
徐州经济开发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依托徐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场所处置,其中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徐州市雁群垃圾填埋场处理;危险固废委托徐州市危险固废处置中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