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37:21
文档

“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毛远龙一、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全文内容,分析故事发生的原因。2.深刻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形象;3.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影片中感受什么是英雄行为。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2.用英雄行为引领自己的人生目标。三、教学准备:课件四、媒体资源教学时,通过对课件的使用,能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利用课件感受灾难时的危急,以及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伟大形象。五、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
推荐度:
导读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毛远龙一、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全文内容,分析故事发生的原因。2.深刻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形象;3.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影片中感受什么是英雄行为。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2.用英雄行为引领自己的人生目标。三、教学准备:课件四、媒体资源教学时,通过对课件的使用,能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利用课件感受灾难时的危急,以及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伟大形象。五、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

“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

毛远龙

一、教学目标

1. 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全文内容,分析故事发生的原因。 

2. 深刻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3. 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影片中感受什么是英雄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

1. 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2. 用英雄行为引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媒体资源

教学时,通过对课件的使用,能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利用课件感受灾难时的危急,以及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伟大形象。

五、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大家准备好了吗?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吗?对,我们了解了一场海难的全过程,我们看到了两船相撞,看到了惊恐的人群,这节课我们一同感受人们眼中的伟大的灵魂。

(二)深挖细研,理解课文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描写哈尔威船长的哪些画面深深地打动了你。画出来,做上批注。同学们找好了吗?请你来说一说。

生:船上明明是六十一人,可船长命令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我很感动,哈尔威船长在这场灾难面前,已经忘了自己,心中装的全是他人。

师:说的好,你的感动来自文中列举的数字,那么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船长呢?

生:这是一位舍己为人的船长,

师: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这段话。

出示幻灯

生读: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师:听你读后,我认为,如果把船长的话读得再果断些、有力些,就更能体现出船长救出他人的信心和决心。你们再来试一试。老师也来读一读,你们听。(师读)

2、2师:大家再来找找,还有什么画面令你感动?

生:哈尔威船长与船员简短有力的对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师:这是一段很重要的对话,请同学们分角色读一读这段简短而有力的对话,重现当时的情景。老师来引读: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出示幻灯)

生三人读: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我们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打死他。”

师:从这段对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哈尔威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说明他对人们有很强的震慑力。

生:他们的对话简短有力,说明他在争取时间。

生:“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打死他。”这句话我看出了船长的绅士风度。

师:对,你们体会得都很好,正如你说,我们看出了船长的绅士风度。同学们还来看这句话,(幻灯出示: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打死他。)这是船长在对大副下达的命令,应该用感叹号呀,可在这里为什么只用句号呢?对,其实他想把每个人都救出去,怎么会真的开打死他们?这样说,是船长的智慧体现,他在维持一种逃生的秩序。

你们发现没有?在如此危急的时刻,船长想到了轮船上每一个工作环节:炉子、火、机器,可见他对工作的尽职尽责。同学们,带着内心的敬佩之感再来读读这段对话吧。

生读。

3.生:老师,我还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与惊慌失措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想,在灾难面前,船长内心的镇定也是了不起的品质,令我非常感动。

师:真是巧妙的方法,你抓住了一对反义词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在危难之际,他的那份从容镇定,使得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他的那份从容镇定,为救援工作争取了时间;他的那份从容镇定,就是冥冥中人们感到的“伟大的灵魂”!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放映课件)

师:我们来读这段话。(出示幻灯)

生读: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4.师:二十分钟过去了,轮船沉没了,我们的哈尔威船长——(出示幻灯)

    生齐读: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师:这幅画面已深深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

生:哈尔威船长,您从容镇定、办事果断的能力令我佩服。

生:哈尔威船长,您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品质让我感动。

生:哈尔威船长,您能救起六十条生命,自己为什么却随轮船沉入大海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出示幻灯)请你读这句话。

生: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师:“他的诺曼底号”,“诺曼底”号对于船长来说就像什么?

生:就像是自己的朋友,也像是心爱的孩子。

生:或者船长把“诺曼底”号看作自己的生命。

师:此时的船长是怎样的形象?

生:船长屹立在舰桥上,犹如铁铸,纹丝不动。

生:船长就像是一尊黑色的雕像。

师:这分明就是一座屹立在舰桥上的丰碑,他与船同沉,就是因为他把船看作了自己的生命,他深深地爱着这艘“诺曼底”号,他要让自己随轮船一起归属大海。此时,就连海面上大雾都是“阴惨惨的”,衬托了那悲惨的气氛,那阴惨惨的大雾仿佛在为船长送行,为船长唱一曲悲婉的哀歌。让我们用最深情地朗读来送送这位可爱可敬的船长吧!

出示幻灯,生深情朗读。(背景音乐,《泰坦尼克号》主题曲)

生: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师:这是悲壮的与船同沉,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与船同沉。让我们凝视每一个字,将每一个字都深深地刻在心中。请大家再来读。(生读)

5.小结,写感受

师:读完课文,我们被船长临危不乱、勇于决断的品格,尽职尽责、舍己救人的精神,和他对轮船、对大海执着的爱所深深打动着。同学们,想想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还有多少矛盾不可以解决呢?好,请拿起手中的笔,认真地想一想,把这节课的收获写下来。

生汇报心得。

生:学了《“诺曼底”号遇难记》,我懂得了什么是绅士风度。在紧急关头,哈尔威船长让女人和小孩先上救生艇,这就是绅士风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矛盾,在这时,就要把怒火压下去,克制自己,让着别人。再比如在坐座位时,也要让女同学和比自己小的同学先坐,体现这种绅士风度。

生:哈尔威船长在那么危机的时刻还能如此镇静,井然有序地指挥大家撤离,这才让大家都安然无恙。我们今后在考试、比赛或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时,也要从容冷静、保持头脑清醒,理清思路,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有好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在手忙脚乱时,想想哈尔威船长在危难面前的冷静,还有什么事又能使我们慌张呢?

生:这篇课文,最使我感动的是最后一段,哈尔威船长一心只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沉着冷静、坚守职责。一想到平时我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而且有时也只想到自己是否方便,却丝毫没有考虑到他人的利益有没有受损,我不禁惭愧万分。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哈尔威船长不害怕不退缩,遇到困难要沉着冷静的精神。

(三)课外延伸,思想升华

师:同学们,作者雨果曾经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在大灾大难面前,最能凸显人性的光辉。我们知道,近几年,世界各地因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各种灾难连连不断,海啸、雪灾、台风、还有至今令我们记忆犹新的汶川、玉树大地震。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重温那人性的光辉。

灾难中的英雄

2008年5月12日,是四川人民最黑暗的日子,在这里发生了史无前例的8.0级地震。这不是一场战争,却更似一场战争。我们在与时间赛跑,在与死神对抗。离不开的,是同舟共济,是众志成城。在太阳升起的明天,这一天将载入史册。

5月13日上午,在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就是这一双曾经传播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从死神手里夺回了4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累累伤痕清楚的记录了这一切。一名救援人员说:“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还死死的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全都存活了下来!”这救了4名学生,自己却永远离开了人世的老师叫谭——千——秋。

你们还记得他们吗?对,林浩、敬礼娃娃、包括可乐男孩、邹雯、……一批批杰出的少年,在这恐怖的地震中,让我们认识了他们。他们是英雄少年!当地震袭来,那些稚嫩生命的安危,牵动着人们的心灵;在灾难面前,那些孩子的英雄故事,一份可贵的精神,感动着中国人民。 

有一个叫做宋雪的小女孩。她只是一名五年级的孩子,地震发生前还在检查同学午睡。地震发生的时候,她本应是第一个逃出去的,但她却在冲出教室后又返回了,并将同学一一叫醒。而她为了救出教室里的最后两位还在午睡的同学,在离教室一步之遥的地方牺牲了。当救援人员发现她时,她还保持着想要冲出教室的那一个姿势。

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我们的同龄人,在危难面临的时候,在那个生死关头,却义无反顾地将生的希望全部留给了自己的同学,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四川的抗震英雄蒋敏,在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后强忍内心的痛苦,依然坚守工作岗位,被人们称为美丽的警花。

这就是谭千秋。

在字典里,英雄的解释包括:有远大抱负,不畏艰险,为国家或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武艺高强,勇猛过人的人;具有英雄品质的人。但是,现实中,英雄没有过于复杂的定义,只是那些知道自己责任所在,并坚持履行的人。踊跃献血、捐款……这一切告诉我们,从凡人到英雄其实只有咫尺之遥。

从汶川地震到现在,以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找到千万个英雄,他们在危险时刻,站得起,扛得住,不动摇。

同学们,其实,每一个人不都在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答卷吗?宋雪、邹雯甚至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在这场生与死的考验中,用宝贵的生命,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而我们,应该是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做好点点滴滴,向自己的人生,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学完了,老师给大家布置两项作业。(幻灯)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让孩子不断进步必读的100个英雄故事》,古代硝烟中的战神关羽,现代战场上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地震中舍身救人的小林浩,奥运赛场展示力量的苏丽文……一个个英雄人物,一幕幕感人场景,向我们展示了一场场刻骨铭心的往事……这本书在让我们感动的同时,更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真、善、美,促使我们不断思考这样的人生命题: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读一读,感悟人性的光辉。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毛远龙

《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课通过描写哈尔威船长在轮船遇到海难时,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指挥抢险,将船上60人安全救出的故事,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尽忠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在学习课文中,我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灾难的可怕,以及感悟哈尔威船长在灾难前表现得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已救人的崇高品质。

1.扎实的词句训练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第一课时重点体会灾难的可怕,我引领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抓住关键词来体会。例如,“幽灵”般“阴森森”的“黑点”为灾难埋下了伏笔, “撞”、“剖开”、“灌”等词直接表现出灾难是巨大的,再加上惊恐万状的人群。对这一组画面的理解,为第二课时深刻感悟船长的崇高品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朗读的层次性深化了主题。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一幅定格的画面,是学生感悟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已救人的崇高品质的至高点,在此,我设计了层次性的朗读,配有悠远绵长的音乐,把课堂气氛和学生情感都推向了高潮。

3.课外延伸,引领方向。讲身边的英雄故事,让学生感到英雄离自己并不遥远,从而树立人生目标,并努力做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文档

“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毛远龙一、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全文内容,分析故事发生的原因。2.深刻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形象;3.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影片中感受什么是英雄行为。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2.用英雄行为引领自己的人生目标。三、教学准备:课件四、媒体资源教学时,通过对课件的使用,能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利用课件感受灾难时的危急,以及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伟大形象。五、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