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数学建模竞赛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选拔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
序号 | 姓名 | 所在院系 | 签名 |
1 | |||
2 | |||
3 |
日期: 年 月 日
论文评阅编号(由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论文题目
摘 要
摘要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摘要(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全国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1 问题的重述
2 符号说明
3 模型假设
4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 模型的检验
6 进一步讨论
7 模型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1]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200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2004
[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2005
附录A 《数学建模》论文书写注意事项
1.题目
明确反映模型所处理的问题,如有可能可包含模型采用的方法(尤其是有特点的方法),不得超过20字。
2.摘要
不超过一页,包含模型的主要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果(可适当的将自己论文的亮点予以阐述)。其中主要结果若较为繁琐, 可标注结果见附录X.
3.问题的重述
对原问题进行必要的阐述,注意不是题目的简单抄袭。
4.符号说明
文中所涉及符号的必要说明。
5.模型假设
5.1 根据题目中条件作出假设
5.2 根据题目中要求作出假设
5.3 关键性假设不能缺;假设要切合题意
5.4 假设的原则: 合理的、恰当的、简化的…
6.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6.1模型的建立
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案等,基本模型要求完整、正确、简明。数学建模面临的、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不追求数学上:高(级)、深(刻)、难(度大);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用高级方法;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方法;能用被更多人看懂、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能少数人看懂、理解的方法。鼓励创新,但要切实,不要离题搞标新立异。
数模创新可出现在:
(1) 建模中,模型本身,简化的好方法、好策略等
(2) 模型求解中
(3) 结果表示、分析、检验,模型检验
(4) 推广部分
在问题分析推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分析:中肯、确切;
(2) 术语:专业、内行;
(3) 原理、依据:正确、明确;
(4) 表述:简明,关键步骤要列出;
(5) 忌:外行话,专业术语不明确,表述混乱,冗长。
6.2模型的求解
(1) 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尽可能论证严密。
(2) 需要说明计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据、步骤。若采用现有软件,说明采用此软件的理由,软件名称。
(3) 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
(4) 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
(5) 结果分析、检验,模型检验及模型修正,结果表示时:
a. 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b. 结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分析原因, 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
c. 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须一一列出;
d. 列数据问题: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
e. 结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观,便于比较分析, 可以较多的采用图表等表示方法, 让结果表示更加清晰;
f. 数值结果表示:精心设计表格;可能的话,用图形图表形式,求解方案,用图示更好
(6) 必要时对问题解答,作定性或规律性的讨论。最后结论要明确。
7.模型的检验
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必要的检验, 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完整性、强健性等。
8.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对由于时间或其他主观客观因素制约, 而无法展开讨论的问题作简单的、前瞻的、假设性的讨论, 甚至可以探讨题目条件发生变化时的情形。
9.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突出,缺点不回避。改变原题要求,重新建模可在此做。推广或改进方向时,不要玩弄新数学术语。
10.参考文献
列出必要的参考文献,参照规范格式。
11.附录
详细的结果,详细的数据表格,可在此列出。但不要错,错的宁可不列。主要结果数据,应在正文中列出,不怕重复。
12.论文的评判原则
12.1 模型的创新性、正确性、合理性
12.2 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
12.3 文字表述清晰、分析精辟、摘要精彩
附录B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A.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3] 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C.会议论文集
[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2]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E.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F.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G.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H.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I.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J.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
[21]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