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铁西一小 成慧玲
计划时间 | 导引规划 | 目的 |
第1—3天 | 初读整本书 | 对小说情节有大概印象,能说出小数主人公。 |
第4—9天 | 下发第一张导引单 | 认识作者,对小说前文进行了仔细阅读。引起学生对下文的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进行下一次的阅读。 |
第10—15天 | 下发第二张导引单 | 帮助学生梳理小说,整理故事梗概,看看发生在安迪与外婆、安迪与奶奶之间的事分别有哪些 |
第16—21天 | 下发第三张导引单 | 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的特点,探究小说是要让我们学会什么。 |
《苹果树上的外婆》阅读导引单一
(三年级)
铁西一小 成慧玲
班级 姓名
一、让我们先来认识作者
米拉·洛贝(MiraLobe)是出生于德的犹太人,后定居在奥地利维也纳,是德语地区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她曾经两次获得安徒生奖,在奥地利,甚至设有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米拉·洛贝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 《苹果树上的外婆》于1965年获得奥地利国家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历经40余年,是米拉·洛贝作品中被翻译出版次数最多的一部,成为世界各国孩子们都爱读的故事。
米拉·洛贝的作品还有:《小可怜虫海因里希》、
《这个小小的我就是我》、《森林小城》、《动物大逃亡》
等等。
《苹果树上的外婆》阅读导引单二
(三年级)
铁西一小 成慧玲
班级 姓名
一、《苹果树上的外婆》中,外婆的穿衣打扮已经这么另类,看图猜猜,外婆带安迪都去了哪些地方?读一读描写这些片段的句子。
二、《苹果树上的外婆》中,安迪的新奶奶是什么样的?你能找到文中对新奶奶的描述吗?
三、安迪和新奶奶一起做了哪些事?举几个例子
《苹果树上的外婆》阅读导引单三
(三年级)
铁西一小 成慧玲
班 级 姓 名
一、魅力指数大比拼
二、本书中描述主人公之间发生的事时,有很多吸引人的场景,你能举个例子吗?(如填写内容太长,可先划在书上,再在表格中填写页码。)
紧张 | |
温馨 | |
刺激 | |
奇妙 |
《苹果树上的外婆》阅读导引单的设计反思
铁西一小 成慧玲
本书共设计了三份导引单,阅读用时三周。
本书作者是米拉·洛贝是德语地区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她创作了近百部儿童和青少年读物,米拉·洛贝的作品表现出热情、理解、宽容等性格和心理特征;在情节刻画中,营造出和谐或紧张的气氛;同时又不乏幽默。所以,在阅读本书时,注意力应放在对小说描写场景时的语言表达方面。
《苹果树上的外婆》一书共有8章,初次通读用时一周,下发导引单后引导学生细读文章,用时两周。
第一张导引单下发后,学生边回读,边总结,边填写导引单。认识了小说作者,理解了小说题目,对小说前文进行了仔细阅读。认真阅读之后,才能引起学生对下文的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进行下一次的阅读。
因第一张导引单已经引起学生浓浓的阅读兴趣,所以这时下发第二张导引单,会让学生迫不及待的翻开书读下去,这一张导引单,侧重于帮助学生梳理小说,整理故事梗概,看看发生在安迪与外婆、安迪与奶奶之间的事分别有哪些。
学生对小说情节故事都十分熟悉了,可是很少有学生会思考、探究,小说是要给我们传达作者怎样的思想,很少有学生会关注作者的语言特点。第三张导引单,帮助学生边回忆小说中的精彩情节,边体会作者在场景描写、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最后探究小说通过安迪的变化是要让我们同安迪共同成长,学会一些做人方面的道理。
《苹果树上的外婆》阅读导引单设计意图
铁西一小 成慧玲
针对《苹果树上的外婆》,我设计了三份导引单。
第一份导引单第一个问题侧重于让学生了解作者,知道作者还有哪些优秀的作品,同时,介绍几本优秀的儿童书籍。第二、第三题侧重于让学生仔细观察小说封皮。帮助学生养成拿到一本新书,要先从它的封皮开始仔细阅读的习惯。通过这种观察,也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第二份导引单,侧重于帮助学生梳理小说,整理故事梗概,看看发生在安迪与外婆、安迪与奶奶之间的事分别有哪些。所以本张导引单,指引导学生注意小说的情节内容,帮助学生熟悉小说。
第三份导引单,本张导引单的的设计意图就开始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体会作者在场景描写、人物描写时的语言特点。开始走入主人迪的内心,分析安迪产生变化的原因。所以,本张导引单的侧重点是挖掘作品深处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