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13课 《穷人》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38:16
文档

第13课 《穷人》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穷人》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倒霉、自作自受”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抓住对环境、人物心理、语言动作
推荐度:
导读第13课《穷人》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倒霉、自作自受”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抓住对环境、人物心理、语言动作
第13课  《穷人》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倒霉、自作自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抓住对环境、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1.(PPT出示:穷人)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师生交流简介课文的作者和时代背景。(PPT出示列夫•托尔斯泰肖像。他是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3.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与课文相关资料导入,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走近主人公,拉近学生与文本故事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作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PPT出示生字、生词。检查生字读音。

3.学生交流难读语段,教师指导后指名朗读,帮助学生读通课文。

4.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交流归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了家。

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孤儿,夫妇俩的想法不谋而合。(师相机板书。)

【学习生字词,字音,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随堂检测

1.穷人是什么意思?(物质上的贫穷)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

2.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PPT出示: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重视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通过随堂检测,抓住“穷”这个字眼去感悟,了解沙俄时期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状况。这种方法会让学生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他们的思维概括能力和语言综合能力。】

四、课后练习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13.穷  人

                             等待丈夫

穷人    抱回孤儿

                             渔夫归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

2.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感悟

1.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

2.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画出来。)

【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句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

三、深层研读

1.交流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做”指的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桑娜矛盾的心理中体会人物的善良品质。)

(2)她忐忑不安地想:……

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3)指导学生再读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2.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文中还有谁有?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

(1)指名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3)分角色读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学生边听边找出文章里找出:“沉默”这个词出现了几次?想想桑娜为什么沉默(第一次,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的桑娜,现在却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的情况时,她脸色发白,说话断断续续,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沉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4)PPT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5)汇报朗读

【在研读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感情朗读。学生只有真正领悟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3.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思考: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和渔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侧面烘托出人物的美好品质。)

4.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

【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学生从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心。继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提高阅读能力。也从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续写课文

1.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渔夫和桑娜又会领着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动这大家的心。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2.续写提示

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的变化。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能力。】

3.学生交流续写,评价作品。

五、课后练习

1.完成续编故事并修改。

2.推荐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3.复习本课并预习第10课。

六、板书设计

13. 穷  人

                             等待丈夫     勤劳

穷人     抱回孤儿     善良

                             渔夫归来     乐于助人

文档

第13课 《穷人》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穷人》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倒霉、自作自受”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抓住对环境、人物心理、语言动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