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36:44
文档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国防的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
推荐度:
导读第一章※国防的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
第一章

※ 国防的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 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历经了4000年的历史。

※ 古代的国防和国防理论: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思考题:1(1)富国强兵(古代、现代):富国→经济建设,强兵→国防建设,从二者的关系角度出发如何理解富国强兵?

(2)近代的国防?

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个角度思考“富国强兵”

2.古代国防对现代国防的启示?中国国防历史对国防建设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 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是: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基本特征:1、明确了中国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2、完善了我国的国防领导;3、确立了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4、贯彻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5、正确处理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6、对国防建设作了前瞻性的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 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有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防教育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确定了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人民防空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平时商业设施或其他功能的建筑战时作为防护设施,标明“战时封闭”。

※ 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 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 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 我国国防领导的基本特征:强调中国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党指挥)

※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

※ 之下(了解前身、下属部门及职权),设有中国人民总部机关,包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总参谋部主要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全军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总后勤部主管全军后勤工作;总装备部主管全军装备工作

※ 我国国防建设成就:1、铸造了一支现代化人民;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

※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的基本内容:(1)维护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实现国防和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质量建设;(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5)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6)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一般以为主体,由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构成的。通常由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最高领导人统率。

※ 我国“三结合”的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1)现役:陆军、海军(分类及何时成立?)、空军、第二炮兵 (2)预备役

中国人民武装

民兵

※ 人民武装的根本职能:第一,维护;第二,维护社会稳定;第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 中国民兵的作用:一是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二是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三是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思考题:为什么在和平时期还要进行国防建设?

第二章

※ 《武经七书》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组成

※ 《孙子兵法》被世界公认为最早的“兵学圣典”,共13篇,总结了春秋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深刻的谋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致胜条件;揭示了“知彼知己”的战争认识方法;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原则;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

道、天、地、将、法“五事”

※ 西方近代主要军事家:1、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2、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美国影响重大)→海洋的重要性:认为世界的统治地位可以通过掌握制海权而获得。认为海军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意义,主张加强海军力量的建设。马汉的海权论,适应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对美国和其他海军强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成为这些国家发展海军的理论依据。

※ 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1、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2、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集体智慧的结晶;4、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军事思想内容:1、战争观和研究军事问题的方(战争军事相辅相成);2、人民建设思想(建设人民,秋收后,秋收出现很多逃兵,明确为谁而战);3、人民战争思想(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

※新时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1.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 2.国防建设思想 3.建设思想(对小平新时期建设思想的核心和重点内容) 4.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 5.军事战略思想

※ 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1、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2、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3、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4、科学统筹推动国防和建设全面发展;9、大力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 “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 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答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思考题:当今和平年代为何提倡加强国防建设

第三章

思考题:结合上课讲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三个特征,分析周边安全环境状况

※“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

※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的观(没有这句话)

思考题:我国面临的海洋现状?

东海:现状如何出现? 日本:中间性原则中国为什么不接受? 南海: 

第四章

※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2、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3、作战指挥体系将“扁平化”

※ 精确制导技术的类型:1、自主式制导;2、遥控式制导;3、寻的式制导(重点,分为主动,被动…);4、卫星定位制导;5、复合式制导

精确制导武器: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以上的武器。包括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精确制导弹药自身无动力装置,能带动发动机,能改变方向

※ 现代战争中的侦察监视系统:1、可见光侦查;2、红外侦查;3、雷达侦查;4、电子侦察;5、多光谱侦查;6、声学侦查

※ 光电干扰是利用光电技术和光电器材,压制、欺骗和扰乱敌方光电设备,使其不能正常工作或完全失效。光电干扰分为有源干扰和无缘干扰两类:光电有缘干扰是利用己方光电设备或器材主动发射强光束或光波干扰信号,削弱、破坏对方的光电设备和器材正常发挥效能;光电无缘干扰是利用本身并不产生和发射光频辐射的器材,吸收、反射或散射对方光波的能量,以及人为地改变目标的光学特性等手段,使对方光电设备效能降低、失效或受骗。(理解,有源干扰和无缘干扰考判断)

※ 航天技术的概念: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监技术构成的高度综合性技术

※ 要想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到外层空间去,六个难关:上天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一箭多星关,返回关,载人航海关

※ 军用卫星按用途可分为:侦察卫星(最关键)、通信卫星(又称静止轨道卫星,一般部署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赤道上空35786千米)、导航卫星、测地卫星、气象卫星

※ 美国是唯一拥有实用型航天飞机的国家(苏联有过无人飞机)

※ 指挥信息系统,即C4ISR系统: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和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

第五章

※ 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大量装备和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信息化为主体,以信息化战争理论为指导,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等六维战略空间中,在信息化网络化战场上展开的以争夺信息权为核心目标,以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为主要对抗手段,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多军兵种一体化战争。

※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1、信息成为战争的主导因素;2、战争行动在化战场空间同时展开;3、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一体化对抗;4、非线式、非接触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样式;5、信息域、认知域和太空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战略制高点;6、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信息化战争战斗力的基本形态

※ 信息化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

思考题:通过美国主导的信息化战争,如何看待人与武器对战争的影响及二者关系?哪个是决定性的?

(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对战争有决定性作用,武器没有)

文档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国防的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