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病入膏肓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老师诲人不倦的嘱托,一直鞭策着我不停地前进。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人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研究和思考,以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B.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C.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
的。
D.为了给失学的孩子筹建“希望小学”,他呕心沥血;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3、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2003年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于6月20日在福州结束。
B.记者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亲眼目睹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感人的工作场面。
C.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暴雨警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
D.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相机行事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B.我们坚持自主的和平外交,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D.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乒坛小将邱贻可在47届世乒赛上一鸣惊人,以4:2淘汰了男子单打头号种子选手波尔。
B.初三(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间相互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C.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严重。
D.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
7、对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脱胎换骨:此处的意思是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B.留连湖边,细细品味,这才发现白马湖的夏天竟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
C.修建工程浩繁复杂、修建方式难以想像的小三峡古栈道,谜语般的在大宁河上留候了千年。
D.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8、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C.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D.“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
9、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B.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C.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
D.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10、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B.因为临时有事,我未能去黄浦码头为他们送行,第一次也是恨一的一次对朋友失约,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
C.“神来”、“顿悟”,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而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必然会产生的瓜熟蒂落。
D.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1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我们开始看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我们的成绩都开始退步。
B.金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C.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D.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1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1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李东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D.“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5 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A.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每逢节假日,大街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茏。
D.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C.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D.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1、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心旷神怡,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八宝酒,顾名思义 ,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D、他年近三十岁,留着“西洋装”的头,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2、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置身在瘦西湖公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切都是那么美不胜收。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
C、这篇文章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D、他对工作一向任劳任怨,勇挑重担。
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班的小明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
B、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蹦乱跳。
C、小明看大家都选择她当班长,就见风使舵,很自然的也投了赞成票。
D、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4、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阳春三月,公园里鸟语花香,花坛里,花团锦簇,美丽的风景令游人流连忘返。
B、谈起电脑,互联网,他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C、我国已加入WTO,广大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对有关规则做到胸有成竹。D、现在还有一种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识旅途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只能用遗传解释。
5、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这位所谓的专家在台上絮絮叨叨,声音沉闷,抑扬顿挫的宣扬他的学说。
D、.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
6、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正襟危坐,敬重有加。
B、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十四行诗中,进行无限美妙的想象。
C、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领导人将把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D、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值得一读。
7、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肃然起敬。
B、不容置疑,这是一篇动人心魄的文章,读着读着我似乎感到有一股汹涌澎湃的激情在胸中激荡。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桑田。D、当暴风雨袭来时,我感到一种不自量力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的孤独感油然而生。8、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B、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C、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随波逐流。
D、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9、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
B、叫卖者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C、对调子的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相辅相成,滚瓜熟,随口而出。
D、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
10、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孤陋寡闻的说法。
B、他的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C、繁花似锦的夏季经常会风云突变,天空乌云密布,让人心生恐惧。
D、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B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1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班的王芳和李红青梅竹马,她们像亲姐妹一样整天形影不离。
B.经过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李娜终于夺得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C.我市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D.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当年鲜为人知的故事。
1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杨得伟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常常令同行俯首称臣。
B.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迅猛发展让人们由衷地赞叹,也让世界刮目相看。
C.北海老街建筑的重檐、斗拱、花窗、牌坊等样式,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D.大型电视专题片《廉州说廉》的播出,让此前鲜为人知的合浦史料吏迹被更多的人熟知。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敦煌莫高窟众多的石窟中,有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神采各异的飞天画像。
B.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要主动向老师请教,虚心求学,不耻下问。
C.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周期性很长的伟大事业。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白洋淀人主要靠这方水、这片苇维持生活,而不是靠种地。
1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带着这一张笑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风声鹤唳,引人注目的可能。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地。
C.闻一多先生在做的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D.北雁南飞了,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B.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
C.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D.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乌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1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19下列句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 ( )
A. 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B. 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D.孟子认为在“生死”与“义”的问题上,“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2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提起北京奥运会,人们就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我和你》。
B.面对突出的办学成绩,学校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反而继往开来地再次扬帆起程。
C.不法厂家制造假药造成的恶果实在是骇人听闻。
D.李娜沉着应战、顽强拼搏,终于登上了法网公开冠军宝座,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2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
B.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C.伟大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D.几十年来,作者多次想把心里话向这位知心朋友倾诉,可是都失之交臂。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日本福岛核泄漏给人们带来了不可名状的恐惧。
B.雷锋传人郭明义,坚持20年无偿献血,个人捐款10多万元。他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C.森林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D.随着2010年微博的异军突起,权威人士对这项新事物的美妙与危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C.张璐同学在“做文明小公民”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D.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安市老百姓经常挂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市新世界广场“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B.春天刚刚来到,我虽然穿着棉衣,但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挖空心思,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谈起网络游戏,她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人们惊叹不已。
2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我,一个芸芸众生,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D.面对机关的审问,这个犯罪分子刚毅不屈,拒不承认自己人室抢劫的罪行。
答案:1.C 2.C 3.A 4.B 5.A 6.A 7.B
8.D(A“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B.“评头 论足”应改为“越沮代危”C.“良奏不齐”改为“参差不齐”)
9.D (A“不期“本末倒置”C.“生机勃勃”指物,应改为“生气勃勃”)
10.A(B“耿耿于怀”应改为“悔恨不已”C.“瓜熟蒂落”改为“柳暗花明”D.“见
异思迁”应改为“左右不定”)
11.D (A“长此以往”不能追述过去的事情B.“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C.“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不能形 容人的关系)
12.D 13.C 14.D 15.C
1.A 2.C 3.D 4.A 5.C 6.A 7.B 8.D 9.C
10.A 11.D 12.D 13.A 14.B 15.A 16.C 17.A
18.C 19.B 20.B 21.D 22.C 23.B 24.A 25.D 2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