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专用纸 |
主备人 | 贺娟 | 上课时间 | 总 课 时 | 1 | |||
单 元 | 课 题 | 《格林童话》预读 | 课 型 | 指导 | |||
教学目标 | 1、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 | ||||||
的课外阅读习惯。 | |||||||
2、带领学生走进格林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 |||||||
教学重点 |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 ||||||
教学难点 | 带领学生走进格林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 ||||||
教学方法 | 赏读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 ||||||
教 学 过 程 | |||||||
一、揭题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变得更美丽些吗?如何做才能更美丽呢? 2.光有外表的美是肤浅的,拥有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崇高的美!格林童话就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传说(指名课题) 3.这本书一定让你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聪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本神奇的童话故事吧! 二、图书交流推介会 1. 小组交流、汇报读书成果。 2. 全班交流。(指名汇报,师引导,推荐《格林童话》中一个好看的故事给班上其他同学。) 三、走近格林兄弟,重温经典童话 1.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这本书中许多好看的故事,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 老师也忍不住把作者介绍给大家了。 |
教 学 过 程 | |
2.(播放课件)大家知道《格林童话》到底是谁编写的呢?(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 这本书是一对兄弟共同编辑的。《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 四、赏读《灰姑娘》 1. 《格林童话》里最经典的故事莫过于《灰姑娘》,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让我们来说说故事的内容呢? 2. 灰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奇妙的故事?结果怎样? (1)师配乐范读 (2)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3)同桌交流。 五、总结延伸 | |
板 书 设 计 | |
作 业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教学案专用纸 |
主备人 | 逢二明 | 上课时间 | 总 课 时 | 2 | |||
单 元 | 课 题 | 弟子规 | 课 型 | 指导 |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 | ||||||
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 |||||||
教学重点 | 如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践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践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
教学方法 | 讲解法,讲故事法,多媒体辅助等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 ||||||
教 学 过 程 | |||||||
第一步:导读及讲解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回应。父母有事交待要立刻去做,不可推拖敷衍或偷懒卸责。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恭敬的聆听。我们做错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顺从接受,不可顶嘴强辩,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第二步:故事体验 免费的账单 第三步:情境表演 (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1.学生表演: 2.请全体学生先ㄧ同练习,再请个别学生出来扮演父母亲和孩子,让学生练习为人子女应有的态度和对话。 (二)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 请几组学生上来表演父母和学生,当父母指责孩子时候,学生很生气了,不问任何缘因就和父母吵架。 |
教 学 过 程 | |
采访:1.采访学生,问学生为什么一听到父母的唠叨时如此的生气?再对父母生气的时候询问父母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2.采访父母,当孩子对自己生气时自己的感受是怎么样? 提问: 「父母亲骂我们是为了什么?」 「有没有可能父母亲责备我们是为了好玩?」 「你最近常因为什么事被父母亲责备?」 (学生可能回答:「玩完玩具不收,东西乱丢」、「计算机玩太久」) 3. 引导 「父母亲这样的责备是在怕什么?」「是希望我们可以有怎么样的表现?」(学生可能的回答:「东西乱丢下次找不到」、「怕我们近视或是功课退步」) 4.老师讲解: 当父母亲责备我们的时候要说:「对不起,我错了,谢谢 。」 5. 请全体学生先ㄧ同练习,再请个别学生出来扮演父母亲和孩子,让学生练习为人子女应有的态度和对话(将父母亲可能会责备的话做成签,让出来扮演的父母的学生抽签) 第四步 总结 除了对父母要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以外,对待所有的长辈像老师、阿公、阿嬷都要有相同的恭敬之心,要进一步做到老师呼、阿公呼应勿缓才行。 第五步:作业 复习并在生活中践行本课所学的 | |
板 书 设 计 | |
作 业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教学案专用纸 |
主备人 | 贺娟 | 上课时间 | 总 课 时 | 4 | |||
单 元 | 课 题 | 《格林童话》推进 | 课 型 | 指导 | |||
教学目标 | 1、进一步推进学生读书的兴趣。 | ||||||
2、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 | |||||||
教学重点 | 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 | ||||||
教学难点 | 进一步推进学生读书的兴趣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情景法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 ||||||
教 学 过 程 | |||||||
一、激趣导入 1、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书) 2、和书做朋友,为什么会聪明又可爱? 3、正因为读书有很多好处,所以人们写出了许多有关读书的名言。(生说有关读书名言) 4、简要介绍自己对书上那些内容有进一步了解?(展示自己的书) 二、汇报推进 1、说得好“一本好书会是我们终身的伴侣,会是我们最诚挚的朋友。”所以我们应该热爱读书。应该以书为伴,近一段时期我们读 的最多的是什么书?(格林童话)这节课我们就以《格林童话》为主题,上一节读书汇报课。(板书:《格林童话》读书汇报课)看看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2、我这里有一些词语(出示卡片)看大家认不认识?(生轮流答) 3、词语不光要认识,还应该能理解,谁来说说自己都理解了那些词语? 4、这些童话里一定有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谁愿意有感情的给大家读一读呢? |
教 学 过 程 | |
5、除了词语和句子,谁还能说说你对一篇童话的内容的了解或感受。(板书:感受)6、童话告诉我们做人的标准,让我们明辨了好与坏,善与恶。那么你们能把这些表演出来吗? 三、拓展延伸 1、通过阅读格林童话,同学们不仅认识、积累了词语,而且还明白了很多道理,收获很多, 2、下面我们就来读《蚂蚁和蜘蛛》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写在老师给你们发的读书 卡上。(生读生写)再读一遍,和同桌同学说说你的感受。并写在读书笔记。一篇读书笔记就基本完成了,同学们会写读书笔记了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明白了许多道理,还会写读书笔记了,这一些归功于读书,就让我们用书上这首歌来结束本节课吧! | |
板 书 设 计 | |
作 业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
教学案专用纸 |
主备人 | 贺娟 | 上课时间 | 总 课 时 | 3 | |||
单 元 | 课 题 | 春晓 | 课 型 | 指导 | |||
教学目标 |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 ||||||
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 |||||||
教学重点 | 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 ||||||
教学难点 | 3.能背诵课文。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情景法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 ||||||
教 学 过 程 | |||||||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听过这句话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 (二)多媒体出示: 1.老师:同学们,你们从这张图片中能不能看出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景色?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设计思路:出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观察。) 2.老师:同学们,有哪位同学愿意来跟我们分享下他(她)的观 察结果啊? 过渡:老师:看来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仔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啊,就是跟我们描述的景色是一样的,不过在学这首诗之前啊,有位小朋友叫老师放一短视频给你们看。 3.播放:《春晓》这首诗的朗读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
教 学 过 程 | |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老师: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一句一句地来了解这首诗吧?这首诗的题目叫春晓,那你们知道春晓的意思是什么吗? 2、那么,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全班来齐读一下这 首诗。 3.同学们读得很好,可是还没能够把这首诗的感情读出来,想不想想读得更好啊? 4、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诗,(出示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两句诗,小组讨论下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同学们先自由读下,注意这首诗的节奏,该停顿的时候要停,感受一下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等下我会叫同学上来读,看看哪位同学读得好。(学生自由读,赛读,再范读,最后齐读) (六)唱诗歌 今天同学们表现得很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把这首诗的儿歌给找来了,同学们请起立,跟我老师一边唱,一边做动作。(播放音乐) | |
板 书 设 计 | |
作 业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
教学案专用纸 |
主备人 | 逢二明 | 上课时间 | 总 课 时 | 6 | |||
单 元 | 课 题 | 登鹳雀楼 | 课 型 | 指导 | |||
教学目标 |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 ||||||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 |||||||
教学重点 |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 ||||||
教学难点 | 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 ||||||
教 学 过 程 | |||||||
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 “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3、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三、指导朗读古诗。 1、 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 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
教 学 过 程 | |
四、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读一读前两句来。 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 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 |
板 书 设 计 | |
作 业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
教学案专用纸 |
主备人 | 逢二明 | 上课时间 | 总 课 时 | 5 | |||
单 元 | 课 题 | 弟子规 | 课 型 | 指导 |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冬事虽小勿擅为,苟擅 | ||||||
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 |||||||
教学重点 | 如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践行 | ||||||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践行 | ||||||
教学方法 | 讲解法,讲故事法,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 ||||||
教 学 过 程 | |||||||
第一步:复习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并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第二步:导读及讲解: (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虽然是小事也不可以任性而为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意妄为让父母担心,不止是不孝的行为,更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1.像同学们平常在家中或外面要移动物品,最好要先请示父母再做,尤其是家中的电器用品或瓦斯这类较危险的东西。 2.曾经有一位学生和妈妈去逛街,因为妈妈在买东西没空看着他,只叮咛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这位学生觉得很无聊就在碗盘柜东碰西碰,忽然所有的盘子都掉下来,同学们你们猜最后怎么样呢?妈妈什么东西都没买,就把那些破掉的盘子买回家,同学们这样的行为根本就是把他自己的过错惩罚在父母的身上。 3.有些人以作弄别人为乐,喜欢趁同学坐下不注意时将他的椅子拉开,害同学跌坐在地下,却不知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让同学半身不遂,更严重可能会害他一辈子躺在床上当植物人,无法动弹只能靠呼吸器过活。 4.还有像「放羊的孩子」刚开始是无聊作弄别人,说谎大野狼来了,到后来大野狼真的来了,已经没有人愿意相信他,结果小羊全部被吃掉。 5.不要因为一时的好玩有趣,做了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事情,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先考虑 |
教 学 过 程 | |
清楚,是否会伤害自己或别人,千万不要逞一时之快。 问题:如果已经做了错事,该如何补救呢? (二)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别人的物品虽小,也不可以私自藏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会很伤父母的心。 1.有些同学在合作社或外面的店家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钱买又想要占为己有,就会用偷窃的方法来取得,店家都有装监视器,这种行为最后都会被发现而受到处罚。 2.有些出国旅行的人,在飞机上或饭店里,看到毛巾、卫生纸或烟灰缸都会随手带走,这种就是没有公德心与教养的行为,除了会让你的爸妈丢脸更会让你的国家在国际上有坏的名声。 3. 就算是一块钱或一颗糖果,这样小的东西也不可随意拿取,不然就是小偷的行为。 第三步:听故事; 第四步:情境表演 第五步:法律小常识 第六步:分组活动 第七步:作业 | |
板 书 设 计 | |
作 业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
教学案专用纸 |
主备人 | 贺娟 | 上课时间 | 总 课 时 | 7 | |||
单 元 | 课 题 | 《格林童话》探讨 | 课 型 | 指导 | |||
教学目标 | 带领学生走进格林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 ||||||
教学重点 |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讨论,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 ||||||
教学难点 | 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 ||||||
教学方法 | 合作法 探讨法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 ||||||
教 学 过 程 | |||||||
一、走进童话世界: 1、童话故事中的图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童话吗? 3、格林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格林童话世界,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二、指导阅读方法: a、先浏览 b、然后略读 c、最后精读—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三、亲近童话世界探讨: 向同学赠送童话的名言,介绍其他童话集。你们也可以运用我们今天的方法来游览哦。鼓励学生创编童话。祝同学们好运! |
教 学 过 程 | |
四、看《格林童话》视频 五、交流道理,谈感受 六、结合看书,记读书笔记 七、成果展示。(2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评价 2、全班展示。 | |
板 书 设 计 | |
作 业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
教学案专用纸 |
主备人 | 逢二明 | 上课时间 | 总 课 时 | 9 | |||
单 元 | 课 题 | 弟子规 | 课 型 | 指导 |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 ||||||
教学重点 | 如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践行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 ||||||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践行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 ||||||
教学方法 | 讲解法 讲故事法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辅助 | ||||||
教 学 过 程 | |||||||
第一步:导读及讲解 (一)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亲所喜欢的东西,我们要尽力准备,父母亲讨厌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孔夫子曾说过:「人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对父母亲我们要尽力侍奉。 (二)身有伤贻亲忧 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或生病时,父母会担忧。「贻」是遗留。父母亲常挂念儿女的健康,不时的提醒儿女,出门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天气凉了要注意添加衣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亲担忧。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血肉都是父母亲给予的,所以要更要好好爱惜。 常常有同学觉得父母亲太唠叨,这都是因为大家没有把自己的本份做好,如果同学都能把自己照顾好,父母亲又何须挂念呢?所以要先反省自己。 (三)德有伤贻亲羞 若是我们的品德有了污点,会让父母蒙羞。我们平常在学校里,或是各种团体中,如果和别人起冲突,违反团体的规定,像对老师不礼貌,和别人打架,破坏公物,或是偷窃东西,流连网咖,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难过。 (四)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亲爱护我们,我们孝顺也是理所当然的,若是父母亲不喜欢我们,但是我们还能够孝顺,就更难能可贵了,可以称得上是ㄧ位贤人。历史上的大舜,就是ㄧ个最好的 |
教 学 过 程 | |
例子。(闵子骞的故事) 第二步:故事体验: 第三步:游戏体验 第四步 题目抢答 第五步:观功念恩 第六步 答题比赛: (身有伤贻亲忧) 老师先将写在纸条上的题目(正面)及答案(背面)逐一贴在黑板上,再将全班分为两组,派年纪较大者为组长,组长必须在15秒内答题,答对(必须是老师预设的答案,此时,再将答案的正面翻过来贴。)得1分,答错则换下一组作答。(组员负责提供答案,但要轻声细语,以免答案被别组听到。) 1. 题目:游泳须注意哪些事? 2. 题目:如何溜滑梯才安全? 3. 题目:上下学的路上要注意些什么? 4. 题目:如何骑脚踏车(溜直排轮)才安全? 第七步:作业 | |
板 书 设 计 | |
作 业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
教学案专用纸 |
主备人 | 贺娟 | 上课时间 | 总 课 时 | 11 | |||
单 元 | 课 题 | 鸟鸣涧 | 课 型 | 指导 | |||
教学目标 | ⑴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 ||||||
⑵了解诗句的意思,体味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 |||||||
教学重点 | 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 | ||||||
教学难点 |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 ||||||
教学方法 | 自主合作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 ||||||
教 学 过 程 | |||||||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三、感知诗意,体味清幽 1、指名读:你来读。你的声音很好听,读出来了那种静。 2、第一行:人闲桂花落 a.同学们都很会读书,读出了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夜晚,是一个静静的夜晚。就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桂花轻轻柔柔地飘落了,(屏显:人闲桂花落)同学们看过桂花吗?长什么样子?小小的,细细的桂花落在地上声音响吗?声音小到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也包括张老师可能都听不到,但王维却在那个夜晚听到了。 b.这桂花落地的簌簌声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写教室很静,静到什么程度?静到一根绣花针落地的声音都听得见。那诗人写桂花落地的声音都听得见,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呢?(指名回答) c.是呀,夜是这样的静,但不仅因为夜静,更因为看风景的人心静,所以,王维他还是感受到盛开的桂花悄然落地的声音。看看“人闲”两个字,它正是告诉我们王维的心——(静。)哪个字写作者内心的静呢?(生:闲。闲的解释是安静)怎么才叫 |
教 学 过 程 | |
闲呢?(生:因为他没有什么事情,很休闲——) 3、第二行:夜静春山空 a.听着这桂花落地的簌簌声,王维才发觉夜是多么静啊!真是——夜静春山空。 b.是呀,静,静得诗人觉得好像整座山什么都没有了,空荡荡的。谁用朗读来把这样的画面读出来。(指名读) 4、第三、四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a.引读: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出月从哪出来呢?(云)怎样的云?(薄薄的几片云) b.是呀,一轮明月从云层中钻出来,皎洁柔和的月光一下子倾泻在山涧中,睡梦中的鸟儿于是——(指名回答) c.是呀,鸟儿以为天亮了,睁开朦胧的睡眼,啾啾叫着。(板书:明) d.“时鸣”怎样叫呢?(指名回答)是叫了几声,就停了,过一会又叫几声,又停了,咦?不是写夜静吗?怎么会写鸟鸣声呢? 5、朗读背诵整首诗 四、拓展诗句,迁移诗境。 | |
板 书 设 计 | |
作 业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
教学案专用纸 |
主备人 | 逢二明 | 上课时间 | 总 课 时 | 13 | |||
单 元 | 课 题 | 弟子规 | 课 型 | 指导 |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 | ||||||
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 |||||||
教学重点 | 如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践行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 ||||||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践行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 ||||||
教学方法 | 讲解法 讲故事法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辅助 | ||||||
教 学 过 程 | |||||||
第一步:复习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第二步:导读及讲解 (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长辈在我们的身边时,不可贸然坐下,要注意长辈的动静,等长辈坐下或长辈叫我们坐后我们再坐下。当我们坐着时,如果长辈从远处走过来,一定要起立致敬。等长辈坐下,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来。在公交车或火车上我们也要让位给长者。 (二)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在长辈之前,不可太放肆而大呼小叫,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常礼举要对众篇说:「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另外在长辈身旁时也不可以大声喧哗,影响到长辈的谈话。 如:我们在公交车、捷运、火车上或公共场所时,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讲手机很大声,完全不理会旁人,这样会干扰到四周的人,所以在外面我们要记得轻声细语。 第二步:观看视频《弃老国》 提问:1.二条蛇,如何判别那一条是公的,那一条是母的? 2.国王的大象有多重? 3.木杖哪头是树根,哪头是树尾? |
教 学 过 程 | |
4.两匹白母马,体型颜色没有差别,如何分别谁是母,谁是子? 第三步:情境表演 第四步:情境演习 日常生活中除了在家里让座给父母外,还有很多场所也有让座的机会,将状况的场景画在黑板上,再请小朋友上台操纵人偶磁铁,将磁铁贴在合适的地方。 1.老奶奶上公交车,可是前面的坐位都坐满了……后面的坐位上下车都不方便,较不适合老人家,所以即使车上还有坐位,还是要记得让座喔! (有的小朋友会不好意思让座给奶奶,所以继奶奶之后,可请爷爷上车,让小朋友有再次让座的机会,鼓励小朋友提起勇气开口。) 2.全家人假日去爬山,到山顶时只有两张椅子和两颗石头…… 3.和妈妈逛百货公司时,脚酸得不得了,可是休息区都是人,只剩下一个坐位…… 第五步:作业 复习并践行本课所学的内容。 | |
板 书 设 计 | |
作 业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
教学案专用纸 |
主备人 | 逢二明 | 上课时间 | 总 课 时 | 14 | |||
单 元 | 课 题 | 古朗月行 | 课 型 | 指导 | |||
教学目标 |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 ||||||
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 |||||||
教学重点 |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 ||||||
教学难点 | 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 ||||||
教学方法 | 赏读法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 ||||||
教 学 过 程 | |||||||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月亮) 2.出示朗月的画面。我们知道,弯弯的月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启发想象。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诗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题,范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2.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4.相机出示生字:古、行、时、识、作、台、朗、呼、疑、镜。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读古诗,谈认识。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句诗句知道的? (1)古时候的小朋友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又当作“瑶台镜”。 |
教 学 过 程 | |
(2)“呼”的意思是叫。 (3)“识”的意思是认识。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2.借图想象,感情朗读。 (1)出示幻灯片: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谁能把图意说一说? (2)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 (3)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4)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3.背诵古诗。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诵,齐背。 四、拓展延伸 | |
板 书 设 计 | |
作 业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