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国际贸易复习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54:13
文档

国际贸易复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复习指导   (一)单项选择对这类题目,考生要注意教材中的“最先”、“最大”、“第一”、“主要”等修饰语,这些内容往往容易出单选题,对此须注重记忆。1、影响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自然条件C、人口、劳动规模       D、市场规模    2、( )是WTO中最主要的原则A、公平贸易原则B、取消数量原则C、非歧视原则D、透明原则(二)多项选择教材中涉及到多个原因、特点、影响因素、主要内容或种类等时易出这种题目。答题时注意全面。多选题大多
推荐度:
导读国际贸易习题复习指导   (一)单项选择对这类题目,考生要注意教材中的“最先”、“最大”、“第一”、“主要”等修饰语,这些内容往往容易出单选题,对此须注重记忆。1、影响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自然条件C、人口、劳动规模       D、市场规模    2、( )是WTO中最主要的原则A、公平贸易原则B、取消数量原则C、非歧视原则D、透明原则(二)多项选择教材中涉及到多个原因、特点、影响因素、主要内容或种类等时易出这种题目。答题时注意全面。多选题大多
国际贸易习题复习指导

   (一)单项选择

  对这类题目,考生要注意教材中的“最先”、“最大”、“第一”、“主要”等修饰语,这些内容往往容易出单选题,对此须注重记忆。

  1、影响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自然条件

  C、人口、劳动规模       D、市场规模

    2、( )是WTO中最主要的原则

  A、公平贸易原则

  B、取消数量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透明原则

  (二)多项选择

  教材中涉及到多个原因、特点、影响因素、主要内容或种类等时易出这种题目。答题时注意全面。多选题大多考察须记忆的内容,有时也考须理解的内容,如下面第2题的最后一个选项。

 

  1、超保护贸易主义与一次大战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有以下不同( )

  A、保护目的不同

  B、保护对象不同

  C、保护措施不同

  D、保护的“攻防”方式不同

  E、保护理论不同

  (三)判断

    1、李斯特主张以自由贸易为过渡时期,而以保护贸易为最后目的。

    

  (四)简答

  简答题主要考察对教材中重要内容的框架的掌握,一般不需要进行深入的论证分析。答题时一定要突出框架结构,做到逻辑合理,思路清晰。

  1、征收反倾销税中如何确定正常价格?

(五)计算

  计算题在本书中类型较少,常见的有比较成本的计算和有效关税、及关税经济效益,以下只举一例。

  1、设我国进口棉纱在国内加工成布。自由贸易时,棉纱的单价为16元,棉布的单价为20元。现对棉布征收进口从价税18%,对棉纱征进口从价税12%,计算棉布的有效关税率。

  (六)论述

  论述题主要考察运用已学过的术语和理论学说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基本内容在教材中一般均已给出,考生必须象回答简答题一样记住其骨干,至于具体的分析则大多依靠平时学习积累而得的素质水平。素质较高就能做到针对性强、言之成理、言简意赅。回答论述题时也必须做到结构合理,逻辑严谨。

  1、论述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

 

  参

  一、单项选择

  1、A    2、C

  二、多项选择

  1、ABCDE

    四、计算:

E==42%  或=0.42

  五、简答

  1、反倾销税中确认正常价格有三种方法: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地位情况下,第一种是指相同产品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时在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也称为国内价格);第二种是指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也称为第三国价格);第三种是指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的推销费用和利润(称为结构价格)。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地位情况下,以第三国(该国市场经济地位国家)作为替代国,该类产品的国内价格作为正常价格。(注:考生最好能答出三种价格的名称)。

  六、论述

  1、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有:

  (1)自由贸易可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在自由贸易下,各国可按照自然条件,比较利益和要素丰缺状况,专门生产其有利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这种国际分工可带来很多利益,如专业化的好处、要素的最优配置、社会资源的节约以及技术创新等等。

  (2)扩大真实国民收入。各国根据自己的禀赋条件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部门,要素就会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和运用,再通过贸易以较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东西,从而增加国民财富。(3)自由贸易下,由于进口廉价商品,国民开支减少。

  (4)自由贸易可加强竞争,减少垄断,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要与外国同行进行竞争,这样就会消除或削弱垄断势力,从长远看,能促进一国经济增长。

  (5)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对外贸易可阻止国内利润率下降的趋势,通过商品进出口的调节,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水平,增加资本积累,使经济得以不断发展。

    

习题:

1.  假定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生产小麦和大米都只用劳动。中国和美国的总劳动都为3600小时,中国生产1单位大米需要12小时,生产1单位小麦需要14小时,美国生产1单位大米需要10小时,生产1单位小麦需要9小时,问: 

(1)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哪国具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为什么? 

(2)如果给定小麦和大米的交换价格是1:1,那么中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美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3)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  

习题简析:

1. 解:(1)因为中国生产一单位大米所需时间是美国的1.2倍,而小麦是1.56倍,12/10<14/9,因此,中国生产大米有比较优势,美国生产小麦有比较优势。 

(2)中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小麦的进口中节省2小时,美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大米进口中节省1小时。 

贸易前   贸易后    节约 

中国     大米     12小时  

小麦     14小时    12小时   2小时 

美国     大米     10小时    9小时    1小时 

小麦      9小时 

(3)中国专业化生产大米,产量是300单位,美国专业化生产小麦,产量是400单位。 

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了.

3. 某国2003年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2000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为6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00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8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该国GDP为3600亿美元。试计算该国贸易差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

3. 答:贸易差额=(600-400) +(800-1200)=- 200(亿美元),逆差。

  对外贸易依存度=(1000+2000)/3600=83.3% 

4. 假定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出口价格指数为80%,进口价格指数为110%,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为140%,计算该年的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并解释结果。

答:净贸易条件=(Px/Py)×100%=80%÷110%×100%=72.7%

 收入贸易条件=(Px/Py)×Qx=80%÷110%×140%=101.8%

 解释:该国净贸易条件恶化,但由于出口规模扩张,因而扭转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变化所处的不利局面,而且使该国的进口能力提高了1.8%。

5、甲乙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对外贸易额分别为100亿和300亿美元。问:哪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 

100/1000=0.1 

300/2000=0.15>0.1 

作业题参

第三章ppt后的习题:

1.假设中国和美国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中国的总劳动力为800小时,美国的为600小时,现给出中国和美国分别生产1单位的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计算机小麦
中 国100小时4小时

加拿大60小时

3小时

请问:1、两国分别在什么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其分工模式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

     2、两国发生贸易的世界范围价格是什么?如果给定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小麦,美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约多少劳动时间?

解答:(1)因为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时间是加拿大的1.67倍,小麦是1.33倍,100/60>4/3 ,所以中国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加拿大就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2)两国发生贸易的世界范围价格:1单位计算机交换小麦在20单位至25单位之间。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

    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

2.有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劳动力一小时)如下表示。

国家 X产品成本   Y产品成本

 A      20          50

 B      40          20

   假设分工前后两国对产品投入的劳动总量不变,分工后各自集中生产绝对优势产品,按照1:1的比例交换,其他条件符合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请分析计算:

1.各国的绝对优势产品分别是什么?分工后各自生产哪种产品?

2.计算两国分工前后的生产和贸易情况。

  解答:1.因为A国X产品成本为20,小于B国的40,所以A国X产品具有绝对优势。

B国Y产品成本为20,小于A国的50,所以B国Y产品具有绝对优势。A、B两国各自专业化生产X、Y产品。

   2.根据题目条件,分工前两国各自生产和消费X、Y产品各1单位,专业化分工后,两种产品的产量如下:

国家   X产品        Y产品

A      70/20          0

B      0              60/20

  1:1进行贸易后,两国的消费为:

国家   X产品        Y产品

A      2.5            1

B      1              2

  因此与分工前相比两种产品的总量增加了,X、Y产品总量分别为3.5、3,都大于分工前的2。A国出口1单位X产品,进口1单位Y产品,B国出口1单位Y产品,进口1单位X产品。两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提高了,A国消费者比分工前多消费1.5的X产品,B国消费者比分工前多消费1单位的Y产品,这是贸易利益。

第53页习题4:

解答:1.因为本国黄油生产成本为6,小于外国的12,所以本国黄油具有绝对优势。

外国布的生产成本为5,小于本国的10,所以外国布具有绝对优势。本国专业化生产黄油,外国分工生产布。

   2.根据题目条件,分工前两国各自生产和消费黄油、布各1单位,专业化分工后,两种产品的产量如下:

国家  黄油         布

本国      16 / 6         0

外国     0           17 / 5

  1:1进行贸易后,两国的消费为:

国家   黄油           布

本国     10 / 6            1

外国      1              12 / 5

  因此与分工前相比两种产品的总量增加了,两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提高了,本国消费者比分工前多消费4 / 6的黄油,外国消费者比分工前多消费7 / 5单位的布,这是贸易利益。

   3.本国黄油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 6、1/ 10,根据劳动价值论观点,相同劳动的产品可以等价交换,因此本国黄油和布的交换比例为(1/ 6):(1/ 10),即5/3;

   外国黄油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 12、1/ 5,因此外国黄油和布的交换比例为(1/ 12):(1/ 5),即5/ 12;所以本国与外国黄油交换布的交换比例范围是:5/12—5/3.

第四章习题参:

ppt  1.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 生产1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是2,需要的劳动是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问: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国家?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产品? 

(2)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且进行国际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食品?哪个国家会出口衣服? 

    解:(1)(K/L)A=100/160, (K/L)B=80/120, A<B, B资本充裕,A国劳动充裕 

衣服K/L=1/3,食品K/L=1, 因此,衣服是劳动密集产品。食品资本密集产品。 

(2)依据H-O理论,B国资本充裕出口食品,资本密集产品;A国劳动充裕出口衣服,劳动密集产品。

2. 已知条件如下: 

单位产品要素投入单位要素的价格

产品价格

劳动土地工资w

地租r

中国棉布311人民币

3人民币

6人民币

粮食131人民币

3人民币

10人民币

美国棉布313美元

1美元

10美元

粮食133美元

1美元

6美元

1.中国和美国各自是哪种要素充裕型的国家,棉布和粮食各自是哪种要素密集型的产品?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H-O-S理论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两国开展贸易,粮食和棉布的交换比例范围多少?

解:1.(w/r)中=1/3, (w/r)美=3/1,(w/r)中<(w/r)美, 所以中国为劳动充裕型国家,美国为土地充裕型国家。 

     棉布的劳动/土地=3/1,粮食的劳动/土地=1/3, 因此,棉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粮食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2.依据H-O-S理论,中国为劳动充裕型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棉布,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粮食;美国为土地充裕型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粮食,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棉布。

     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两国开展自由贸易后,中国的工资会上涨,地租会下降;美国的地租会上涨,工资会下降,最终两国具有相同的工资和地租。

    3.中国粮食和棉布的交换比例为1/10:1/6,即3/5,美国粮食和棉布的交换比例为1/6:1/10,即5/3,所以两国粮食和棉布的交换比例范围是:0.6—1.67.

3.即第82页第6题:

单位产品要素投入单位要素的价格

产品价格

劳动土地工资w

地租r

中国棉布311人民币

3人民币

6人民币

粮食311人民币

3人民币

6人民币

美国棉布313美元

1美元

10美元

粮食313美元

1美元

10美元

如果两个部门(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为什么?

    答:由表中可知,棉布和粮食的要素密集度相同,劳动、土地的要素投入比都为3:1,因此中国棉布和粮食的生产成本都是美国的6/10,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可知,两国两种产品不存在相对成本差异,两国进行分工和贸易无利润可图,因此不会引发国际贸易。

82页第10题:

解答:甲国小麦的生产成本为10x4+1x1 =41,棉布的生产成本为1x4+10x1 =14;

      乙国小麦的生产成本为10x1+1x2 =12,棉布的生产成本为1x1+10x2 =21.

     甲国土地、劳动价格比4:1,大于乙国的土地劳动价格比1:2, 所以甲国为劳动充裕型国家,乙国为土地充裕型国家。 

     小麦的投入要素劳动/土地=1/10,小于棉布的劳动/土地=10/1, 因此,棉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小麦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依据H-O理论,甲国为劳动充裕型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棉布,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小麦;乙国为土地充裕型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小麦,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棉布。

第八章作业:

ppt 1.  一国想要鼓励本国某产业的发展,当前该产业产品的单价达到6500美元。对零部件征收10%的关税。国际市场上生产该产品的零部件成本为3000美元。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同种产品的价格为5000美元。

(1)幼稚工业理论认为保护国内产业使之免受外国竞争。从这一论点出发,你认为是否应该采用从价关税?若应该采用,税率应为多少? 

(2)这个关税税率对国内产品的有效保护率为多少? 

简析:(1)从价税:(6500-5000)/ 5000 = 30%

     (2) 有效保护率:[(6500-5000*110%)-(5000-3000)]/ (5000-3000)= 60%

2. 如果一个小国对布的供给与需求如表所示。

价格(Pc/Pw)     2    3    4    5

供给(米)        20   40   60   80

需求(米)        100  80   60   40

自由贸易情况下, Pc/Pw=2

问题:假设该国对布的进口征收50%的从价关税,新的国内价格是什么?对布的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以及关税收入有什么影响?

解答:         作图 S

4

D

            3

    2

Q

20  40             80   100

新的国内价格是2*(1+50%)=3. 

消费者剩余减少     1/2*(80+100)* (3-2)=90   

生产者剩余增加     1/2*(40+20)* (3-2)=30   

关税收入增加    (80-40)*(3-2)=40     

国民福利净受损: - 90+30+40 = - 20           

3. 美国食糖关税对美国福利的影响:

有关税时的情况无关税时的情况
国际价格(纽约交货)0.10美元/磅

0.10美元/磅

关税0.02美元/磅

0
国内价格0.12美元/磅

0.10美元/磅

美国的消费(亿磅)200220
美国的生产(亿磅)8060
美国的进口(亿磅)120160
①消费者从取消关税中得到的利益②美国生产者从取消关税中受到的损失③美国的关税损失④取消关税对美国国民福利的影响

解答:

S

P

作图

D

0.12

0.1

Q

60  80              200  220

如图所示,取消关税,消费者剩余增加:1/2 * (200+220)*0.02 =4.2  

生产者剩余减少:1/2 * (60+80) * 0.02 = 1.4

财政收入减少:  0.02*120 = 2.4

美国国民福利增加: 4.2-1.4-2.4 = 0.4

4.一国从海外以每瓶12美元的世界市场价格进口伏特加酒.左图是该国的市场状况.

假定该国对伏特加酒进口征收关税后,国内的市场价格上升为$15/瓶,外国的出口价格变为9.这对国内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关税有什么影响,总的福利效应是怎样的.

        0      5  20  30   50  60  75        Q

如图所示,征税后,消费者剩余减少:1/2 * (50+60)*(15-12) =165 

生产者剩余增加:1/2 * (20+30) * (15-12) =75

关税收入增加:  (50-30)* (15-9)=120

总国民福利增加: 120+75-165 = 30

第186页习题7

假设某国对轿车进口的关税税率为180%,国内某一典型汽车制造商的成本结构和部件关税如下:

   成本项目      钢板    发动机    轮胎 

   占汽车价格比重   20%     30%     10% 

   进口关税税率    60%     120%     30%

  (1)计算该国轿车产业的有效保护率;

  (2)如果钢板、发动机和轮胎的进口关税分别降为10%、30%和5%,再计算该国轿车的有效保护率;

  (3)通过以上的计算,可以推出哪些有关有效保护率的一般结论?

简答: 

(1) ERP = (180% - 20%*60% - 30%*120% - 10%*30%) / (1-20%-30%-10%) =322.5%;

(2) ERP = (180% - 20%*10% - 30%*30% - 10%*5%) / (1-20%-30%-10%) =

421.25%;

(3) 在最终产品名义保护率一定的情况下,中间投入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越低,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越高;进口各零部件的关税税率越低,则最终产品的关税有效保护率越高.

  

  第八题答案见下文中的解答。

“题型示例”参: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填入下栏中)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ADBDDACBB
二.                

   多选(每题2分,共10分,错选或漏选不计分)

题号12345
答案ABCDACDBCDACDCD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答案填入下栏中,用√/x表示)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XXXXX
四、1、解:美国与日本相互出口汽车可用产业内贸易理论来解释2’。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产品。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需求偏好相似等2’。

第二种情况可用内部规模经济理论来解释2’。是指个别厂商在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即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企业收益增加2’。

2、环境贸易壁垒的基本特点:合法性和隐蔽性 ; 歧视性和不公正性 ; 广泛性和关联性 ;  时效性和发展性 。4’

环境贸易壁垒盛行的原因 : “绿色消费”观念的确立和流行 ;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  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促使绿色壁垒的形成和发展 ;  国际公约的不完善使其具有存在的合法性 。4’

3、多哈回合谈判的目标:抑制全球经济减缓下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

加大贸易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解除贫困方面的作用;

处理最不发达国家出现的边缘化问题;

理顺与区域贸易协定之间的关系,把多边贸易的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善世贸组织外部形象,实现《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原则和目标。4’

多哈回合谈判的特点:议题的涉及面十分广泛; 新议题多 ;

 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贸易发展和利益受到空前关注 ;

平衡了发达成员方与发展中成员方的要求。4’

五、计算题

1、根据题意,X产品劳动资本比为2/6,小于Y产品的4/2,所以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A国劳动资本价格比为100/20,大于B国的60/10,所以A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B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A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应该将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的Y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X产品,而B国是资本充裕型的国家将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的X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Y产品。5’

(2)A、B两国生产X和Y产品的成本比较:

国家  产品 资本(单位) 劳动(单位) 资本价格 劳动价格   单位成本 

A  X    6  2  20美元  100美元   320美元 

 Y  2  4  440美元 

B  X  6  2  10美元  60美元  180美元 

 Y  2  4  260美元 

由于A国X、Y两种产品的成本比率(320/440=8/11)大于B国X、Y两种产品的成本比率(180/260=9/13),根据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A国在X产品方面处于比较成本劣势,因而A国应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5’

2、假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DC=2000-0.02P SC=1200+0.03P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

⑴ 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与价格。

⑵ 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⑶ 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

解答:(1)作图(2’)

令Dc =Sc,得贸易前中国汽车的均衡价格为16000,产量为1680

自由贸易下中国进口汽车,由于假设中国为汽车进口小国,则国内汽车价格等于国际市场价格10000,汽车的需求为1800,生产为1500,进口量为300。相对于封闭经济,自由贸易的价格更低,所以消费者剩余增加而厂商利润降低。 1’

1’ 消费者剩余增加a+b=1/2*(1800+1680)*6000=10.44*106

1’ 生产者剩余减少a=1/2*(1500+1680)*6000=9.54*106

1’ 社会福利增加b=(a+b)-a=9*105

(2)征收关税后国内汽车的价格为13000,产量为1590,国内消费1740,净进口150。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福利下降,但是生产福利增加 1’

1500 1590         1740   1800

1’ 消费者剩余减少     1/2*(1800+1740)*3000=5.31*106

1’ 生产者剩余增加     1/2*(1500+1590)*3000=4.635*106

1’ 关税收入增加  3000*150=4.5*105

社会福利减少 5.31*106 - 4.635*106 - 4.5*105  =2.25*104

六、一国想要鼓励本国某产业的发展,当前该产业产品的单价达到6500美元。对零部件征收10%的关税。生产该产品的零部件成本为3000美元。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同种产品的价格为5000美元。

(1)幼稚工业理论认为保护国内产业使之免受外国竞争。从这一论点出发,你认为是否应该采用从价关税?若应该采用,税率应为多少?(2分)

(2)这个关税税率对国内产品的有效保护率为多少?(3分)

(3)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凯恩斯新重商主义与之有哪些区别?你认为哪一个理论更适合指导中国,并简述理由。(11分) 

简析:(1)从价税:(6500-5000)/ 5000 = 30%

        (2) 有效保护率:[(6500-5000*110%)-(5000-3000)]/ (5000-3000)= 60%

(3)主要内容:(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指出比较成本说忽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只注重价值,不注重生产能力和形成,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竞争力的增强,不利于德国真正实现政治经济。(2)批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经济和历史的特点,认为各国对外贸易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该国当时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和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3)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认为通过对国民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加以,来保证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国家利益的保证是持久的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4)保护对象为有发展前途,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和发展之后能够成长起来,并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以30年为最高保护时间。(5)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少量进口关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4’

 区别:1.保护的对象扩大  ,不但保护幼稚工业,更保护垄断工业。

2.保护的目的变了,不但保护国内市场,而且要打造并占领国外市场。

3.转入进攻性

4.保护大企业阶级的利益

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关税措施加上非关税措施。 4’

你认为哪一个理论更适合指导中国,并简述理由。 3’

文档

国际贸易复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复习指导   (一)单项选择对这类题目,考生要注意教材中的“最先”、“最大”、“第一”、“主要”等修饰语,这些内容往往容易出单选题,对此须注重记忆。1、影响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自然条件C、人口、劳动规模       D、市场规模    2、( )是WTO中最主要的原则A、公平贸易原则B、取消数量原则C、非歧视原则D、透明原则(二)多项选择教材中涉及到多个原因、特点、影响因素、主要内容或种类等时易出这种题目。答题时注意全面。多选题大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