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54:28
文档

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B.瞭望(liáo)稽首(qǐ)侍候(shì)浮光掠影(lüè)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制裁妖娆瞠目结舌良辰美景B.震憾附和甘拜下风无动于衷C.旁骛侥幸相形见绌
推荐度:
导读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B.瞭望(liáo)稽首(qǐ)侍候(shì)浮光掠影(lüè)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制裁妖娆瞠目结舌良辰美景B.震憾附和甘拜下风无动于衷C.旁骛侥幸相形见绌
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    

B.瞭望(liáo)稽首(qǐ)侍候(shì)浮光掠影(lüè)    

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    

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制裁 妖娆 瞠目结舌 良辰美景    

B.震憾 附和 甘拜下风 无动于衷    

C.旁骛 侥幸 相形见绌 取义成人    

D.取缔 追朔 粗制滥造 不胫而走

3.(2分)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____的必须步骤,____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____,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____中

A.去伪存真   也       认同    求索    

B.辨伪去妄   而且    承认    求索    

C.去伪存真   而且    认同    求解    

D.辨伪去妄   也       承认    求解

4.(2分)下列属于语义重复语病的一项是(  )

A.持续干旱少雨,许多水库的存水量已减少了一倍,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B.国内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和品牌致力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C.驾驶员一直长时间疲劳驾驶,最终发生了这次令人心痛的交通事故。    

D.对于高铁的设计和施工,始终要坚持最小程度破坏自然生态的原则。

5.(2分)将下列诗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我是一只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①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②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③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④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⑤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A.⑤③④①② B.②⑤④③① C.⑤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⑤

6.(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春社日一般在立春之后举行,内容主要是祭土地神,祈求丰收。    

B.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提示等要素组成。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D.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7.(8分)根据提示填空。

(1)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

(2)        ,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醉翁亭记》中作者用简练传神的语言描绘春夏季节的句子是:“        ,        ”。

(6)不管前路如何坎坷,世事如何难料,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一定会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说的“        ,        ”。

二、综合性学习(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

8.(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安理会轮值张军赠送给安理会成员国代表一份礼物——中国云南的咖啡豆、千年古树茶,以及壮族手工刺绣。

       张军说:“这些礼物乍看并不特殊,但实际上却非同寻常。它们来自中圆云南的偏僻县城——过去几十年都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在中国和地方的鼎力扶持下,云南的这些产品也进入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材料二

      当听闻自己村社的产品走进联合理会后,村民们思绪万千,纷纷向新华社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脱贫之路。

      云南孟连县天宇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萍说,2002年她嫁到孟连县富岩乡芒冒村时,贫穷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茶叶和咖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还是村容村貌,以及人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澜沧县安康乡糯波村的茶农鲍宏光告诉记者,种植茶叶前,全家基本没有收入。种植茶叶后,茶地从最初的0.6亩发展到现在的20亩,收入已经相当可观。他坚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希望能去联合国分享我的喜悦”。

      云南壮族刺绣作品在联合国成为外交官珍贵礼物,广南县壮族绣娘张凤仙非常兴奋:“壮族刺绣走到世界舞台,我太激动啦!”

材料三

(1)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作简要概括。(不超过50字)

(2)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说说材料三这幅漫画的寓意。

(二)名著阅读(4分)

9.(4分)[材料链接]名著中的名言:

①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②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③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④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

(1)以上名言出自名著《       》,这部名著主要讲        。

(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谈谈你对“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句名言的理解。

(三)临写与鉴赏(4分)

10.(2分)请仔细观察如图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11.(2分)下列有关书法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行笔雄浑、筋骨劲健,颜书丰腴,柳书清瘦,故称“颜筋柳骨”。    

B.行书一般用笔灵活,笔法简便,具有流动之美;楷书则用笔规范,一丝不苟,给人端庄厚重的美感。    

C.汉代最流行的书体是隶书,代表作有《张迁碑》《礼器碑》,最著名的书法家有蔡邕、张芝和李斯。    

D.欧阳询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家。

三、阅读(共38分)

12.(4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2)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

13.(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乐全先生)为布衣,则颀然①已有公辅②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③物,以色假④人。虽对人主⑤,必同而后言。毁誉⑥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

(节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

[注释]①颁然:高大的样子。②公辅:三公首辅。③徇:追求。⑥假:看待、对待。⑤人主:君主。⑥毁誉:毁谤和称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

间:     

②小大之狱

狱:     

③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

博:     

④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

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3)认真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曹刿与乐全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

(4)【甲】文中特别写到了曹刿和乡人的对话,这一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请作简要分析。

14.(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小雪将雪

①天渐寒,雪渐盛,又是一年小雪时。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小者未盛之辞。”这时节,霜色满天,降水形式由淅沥小雨而凝结成飘飘瑞雪。但此时还是“地寒未甚”,是那种料峭之寒,即使下了,也多是那种飞扬的零星小雪,小孩子是堆不了雪人、打不成雪仗的。

②古人对大自然善于观察和总结,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四时为岁。其中小雪的候应为三候:“初候,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一片肃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

③小雪节气不一定下雪,而是指气温越来越低,降到了足以下雪的程度。农谚云:“小雪铲白菜,必定有一害。”此时,庄户人家开始砍收地里的大白菜,那种清甜清香是寻常人家饭桌上的至美之味。农谚还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过去,新鲜蔬菜少而又少,小雪前后家家户户开始腌菜了。小时候,踏着薄薄一层小雪,到菜园里采收青青红红的雪里蕻、大头大脑的辣菜疙瘩。雪里蕻又叫“霜不老”“雪菜”,即使被打压得蔫巴巴的,一旦见了阳光照样挺立起来

④“小雪卧羊,大雪杀猪。”“小雪飘,羊肉俏。”冬令进补,最好的形式是涮羊肉。围炉品羊是冬天里最惬意的事,五六至交围着一只咕嘟咕嘟作响的火锅,将各色食材投入翻滚着的白汤之中,大快朵颐起来。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能饮一杯无?”当然要有酒了,围炉品酒夜话,守一窗寂寂雪影吟古诗,等待风雪夜归人望见此处温馨之光

⑤小雪,是庄户人盼丰年的乐章。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节气落雪,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

⑥小雪,也是诗人的,那种轻盈飘逸、天马行空,总令古代文人墨客们吟诵赞美。盛唐的戴叔伦守着木格小窗读书,抬头望雪,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晚唐的高骈被庭外的白雪映青竹所感染,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五代的徐铉感叹又是一年将尽时,韶华易逝,诵曰:“寂寥小雪闲中过,莫将诗句祝苍华。”南宋的陆游则幻想乘着雪花轻盈的羽翼,在冬日的夜波里遨游,迢迢日似年。会当乘小雪,夜上剡溪船”。

(选自《科技日报》作者刘琪瑞,有删改)

(1)小雪这一节气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③⑤段中引用农谚的作用。

(3)说说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5.(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扫烟囱的孩子

      昨天晚上我到附近的女子学校去,因为我的姐姐西尔维亚的老师想看看“帕多瓦的爱国少年”这个故事。这个学校一共有七百多个女生。我去的时候,正好碰上她们放学,因为明天是大家祈盼的节日,学校会放假。就在这个时候

      就在学校的对面,街的另一边,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正在哭。他的身材很瘦小,肩上挎着一个包,手里拿着一柄刮刀。他一个手臂靠在墙上,他正在放声哭泣。有两个三年级的女生走了上去,对他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他不答话

“你到底怎么了?”女孩子们问。他这才抬起头。原来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他抽抽噎噎地对她们说,他今天给几家人家扫烟囱,赚了三十个小钱,这样,不知不觉地,他是不敢回家见他的主人的。

“主人一定会打我的。”他一边哭泣,一边又把头埋在了手臂上,一副绝望的表情。女孩子们全都望着他,又有几个女学生走了过来。她们中有的年龄大些,有的还很小,也有阔小姐。她们的右臂下都夹着书包。其中有一个稍年长的,帽子上插了一根蓝色的羽毛。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两枚小钱来

“我身边只有这两个小钱了,我们凑一下吧。”

“我身上也有两个小钱,”另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子说。

“但是你不要着急,我们一定能够给你凑够三十个的!”于是她们开始喊另外一些女生的名字:“阿马利娅!路易吉娅!安尼娜!你们身边有小钱吗?”“谁还有一个小钱啊?”另一个女生问。

“钱在这里!”不少女孩子的身边都有几个小钱,那是父母们给她们买花和作业本的。有几个小女孩还拿出了身上仅有的几个分币。那个帽子上插了蓝羽毛的女孩子把所有的钱都收集起来,一五一十地数起来:

“八个,十个,十五个!”但是,一个看起来像小老师的大女生。她拿出了价值半个里拉的一个银币。大家都欢呼起来。这样,就只缺五个小钱了。

“五年级的女生来了,她们一定有的!”一个女孩说。一些五年级的女生走了过来,钱币聚集得更多了。不知不觉中,头上插着各色的羽毛,鬈发上系着鲜艳的绸带那情景真是美丽极了。三十个小钱早就凑够了,可是女孩们还在把钱往小男孩这边塞。就连那些最小的女生们也想贡献一点什么东西。没有钱,她们就披开人群给他送来一小束、一小束的鲜花。

      突然,学校的女看门人来了。她冲着她们嚷道:“校长来啦!”女孩们听了,惊慌失措,就像是一群麻雀一样。这下,只留下那个扫烟囱的男孩儿站在马路的,手里攥着满满的一捧钱。他的上衣纽扣里、口袋上、帽子上都插满了一小束、一小束的鲜花,有一些落了下来

(选自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有删改)

(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分析“他高兴地擦着眼泪,手里攥着满满的一捧钱”中“攥”字的含义。

②结合文章内容,对文中画线句子“那情景真是美丽极了”作简要赏析。

(2)文中两次写到帽子上插蓝色羽毛的女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3)这篇小说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四、作文(共50分)

16.(50分)请以“莫辜负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规范,字迹工整

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    

B.瞭望(liáo)稽首(qǐ)侍候(shì)浮光掠影(lüè)    

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    

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

【解答】ACD.正确。

B.有误,“瞭望”的“瞭”应读作“liào”。

故选:B。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制裁 妖娆 瞠目结舌 良辰美景    

B.震憾 附和 甘拜下风 无动于衷    

C.旁骛 侥幸 相形见绌 取义成人    

D.取缔 追朔 粗制滥造 不胫而走

【解答】A.正确。

B.有误,“震憾”的“憾”应为“撼”。

C.有误,“取义成人”的“人”应为“仁”。

D.有误,“追朔”的“朔”应为“溯”。

故选:A。

3.(2分)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____的必须步骤,____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____,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____中

A.去伪存真   也       认同    求索    

B.辨伪去妄   而且    承认    求索    

C.去伪存真   而且    认同    求解    

D.辨伪去妄   也       承认    求解

【解答】去伪存真: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第一空选“辨伪去妄”恰当。

“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必须步骤”是并列关系。

认同: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历程。

承认:表示肯定、同意。根据“对于别人的话”的提示。

求索:寻找,探索搜寻新的路子。

求解:请求解救或解除。根据“不断的发问”的提示。

故选:D。

4.(2分)下列属于语义重复语病的一项是(  )

A.持续干旱少雨,许多水库的存水量已减少了一倍,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B.国内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和品牌致力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C.驾驶员一直长时间疲劳驾驶,最终发生了这次令人心痛的交通事故。    

D.对于高铁的设计和施工,始终要坚持最小程度破坏自然生态的原则。

【解答】A.有误,减少不能用倍数;

BD.正确;

C.有误,“一直”“长时间”表意重复。

故选:C。

5.(2分)将下列诗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我是一只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①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②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③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④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⑤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A.⑤③④①② B.②⑤④③① C.⑤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⑤

【解答】本诗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作者化身为鸟儿,歌唱祖国;歌唱“土地”(句④)“河流”(句①)“风”(句③)和“黎明”(句②)。

故选:C。

6.(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春社日一般在立春之后举行,内容主要是祭土地神,祈求丰收。    

B.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提示等要素组成。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D.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

故选:C。

7.(8分)根据提示填空。

(1)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2)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醉翁亭记》中作者用简练传神的语言描绘春夏季节的句子是:“ 野芳发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

(6)不管前路如何坎坷,世事如何难料,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一定会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说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解答】答案:

(1)壮士十年归

(2)轮台东门送君去

(3)同是宦游人(重点字:宦)

(4)塞下秋来风景异

(5)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重点字:阴)

(6)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综合性学习(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

8.(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安理会轮值张军赠送给安理会成员国代表一份礼物——中国云南的咖啡豆、千年古树茶,以及壮族手工刺绣。

       张军说:“这些礼物乍看并不特殊,但实际上却非同寻常。它们来自中圆云南的偏僻县城——过去几十年都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在中国和地方的鼎力扶持下,云南的这些产品也进入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材料二

      当听闻自己村社的产品走进联合理会后,村民们思绪万千,纷纷向新华社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脱贫之路。

      云南孟连县天宇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萍说,2002年她嫁到孟连县富岩乡芒冒村时,贫穷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茶叶和咖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还是村容村貌,以及人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澜沧县安康乡糯波村的茶农鲍宏光告诉记者,种植茶叶前,全家基本没有收入。种植茶叶后,茶地从最初的0.6亩发展到现在的20亩,收入已经相当可观。他坚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希望能去联合国分享我的喜悦”。

      云南壮族刺绣作品在联合国成为外交官珍贵礼物,广南县壮族绣娘张凤仙非常兴奋:“壮族刺绣走到世界舞台,我太激动啦!”

材料三

(1)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作简要概括。(不超过50字)

(2)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说说材料三这幅漫画的寓意。

【解答】(1)材料一指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云南的咖啡豆,以及壮族手工刺绣进入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漫画的内容,结合图片来理解寓意即可,图中的人指着美丽的家园。可知,生活会更美好。

答案:

(1)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过去贫困的云南县城也实现了产业脱贫、激动。

(2)在“产业脱贫”的和方法引导之下,人民脱离了贫困、富足。

(二)名著阅读(4分)

9.(4分)[材料链接]名著中的名言:

①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②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③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④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

(1)以上名言出自名著《 傅雷家书 》,这部名著主要讲  傅雷以书信的形式教育子女的故事 。

(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谈谈你对“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句名言的理解。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的基本知识。这四句名言。这本名著是家信选编。

(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仅仅是自责。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傅雷家书    傅雷以书信的形式教育子女的故事

(2)做了错事,在内心轻轻自责一下;但如果仅仅是自责一下就轻轻放过。所以我最不赞成,只有具体悔过的行动,也才能真正吸取教训。

(三)临写与鉴赏(4分)

10.(2分)请仔细观察如图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解答】答案:

示例:欲   欣    承      空      柏

11.(2分)下列有关书法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行笔雄浑、筋骨劲健,颜书丰腴,柳书清瘦,故称“颜筋柳骨”。    

B.行书一般用笔灵活,笔法简便,具有流动之美;楷书则用笔规范,一丝不苟,给人端庄厚重的美感。    

C.汉代最流行的书体是隶书,代表作有《张迁碑》《礼器碑》,最著名的书法家有蔡邕、张芝和李斯。    

D.欧阳询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家。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欧阳询以草书见长、王献之最突出的成就表现为行书。

故选:D。

三、阅读(共38分)

12.(4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2)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

【解答】(1)本题考查比较诗歌意象的特点。王维笔下的花草是沿途所见雨中浓绿的草色;水上火红的桃花像是要燃烧起来。表现的是盛春的景象。因为是早春,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西一簇。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欣赏的感受和判断,使读者受到感染。

(2)本题考查抒情方法。这首诗歌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早、新、渐、浅”紧扣“早”字来写,水面与堤岸齐平。“早”“新”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接抒发作者对西湖美景喜爱之情,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诗人也余兴未阑。

答案:

(1)王维笔下的花草碧绿鲜艳,表现了盛春的景象,表现了早春的景象。

(2)诗人运用融情于景和直抒胸臆的方法表达了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

译文: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白云低垂。几只黄莺,谁家燕子?鲜花缤纷,野草青青。湖东景色,最为可爱的。

13.(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乐全先生)为布衣,则颀然①已有公辅②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③物,以色假④人。虽对人主⑤,必同而后言。毁誉⑥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

(节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

[注释]①颁然:高大的样子。②公辅:三公首辅。③徇:追求。⑥假:看待、对待。⑤人主:君主。⑥毁誉:毁谤和称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

间: 参与 
②小大之狱

狱: 案件 
③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

博: 广博 
④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

望: 声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3)认真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曹刿与乐全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

(4)【甲】文中特别写到了曹刿和乡人的对话,这一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请作简要分析。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①句意为: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

②句意为: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狱:案件。

③句意为:政事文学也不是不敏捷而且广博。博:广博。

④句意为:但仪表堂堂已有三公辅相的声望。望:声望。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①中重点词语有:徧,同“遍”,普遍;从;句意为: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

②中重点词语有:士,读书人;任;句意为:读书人不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3)本题考查人物评价。从“肉食者鄙,曹刿与乐全虽出身平民百姓,但他们都以国事为己任,战于长勺……”“虽对人主。毁誉不动,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能看出,勇于担当。

(4)本题考查写法分析。结合后文“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可知,未能远谋”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为后文鲁庄公在战斗中瞎指挥作了铺垫,同时也暗示了他是一个有远谋的人。

答案:

(1)①参与;②案件;④声望。

(2)①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②读书人不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已经很久了。

(3)曹刿与乐全虽出身平民百姓,地位低微,具有卓越才能。

(4)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尸位素餐的情况;显示了曹刿关心国事。

14.(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小雪将雪

①天渐寒,雪渐盛,又是一年小雪时。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小者未盛之辞。”这时节,霜色满天,降水形式由淅沥小雨而凝结成飘飘瑞雪。但此时还是“地寒未甚”,是那种料峭之寒,即使下了,也多是那种飞扬的零星小雪,小孩子是堆不了雪人、打不成雪仗的。

②古人对大自然善于观察和总结,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四时为岁。其中小雪的候应为三候:“初候,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一片肃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

③小雪节气不一定下雪,而是指气温越来越低,降到了足以下雪的程度。农谚云:“小雪铲白菜,必定有一害。”此时,庄户人家开始砍收地里的大白菜,那种清甜清香是寻常人家饭桌上的至美之味。农谚还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过去,新鲜蔬菜少而又少,小雪前后家家户户开始腌菜了。小时候,踏着薄薄一层小雪,到菜园里采收青青红红的雪里蕻、大头大脑的辣菜疙瘩。雪里蕻又叫“霜不老”“雪菜”,即使被打压得蔫巴巴的,一旦见了阳光照样挺立起来

④“小雪卧羊,大雪杀猪。”“小雪飘,羊肉俏。”冬令进补,最好的形式是涮羊肉。围炉品羊是冬天里最惬意的事,五六至交围着一只咕嘟咕嘟作响的火锅,将各色食材投入翻滚着的白汤之中,大快朵颐起来。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能饮一杯无?”当然要有酒了,围炉品酒夜话,守一窗寂寂雪影吟古诗,等待风雪夜归人望见此处温馨之光

⑤小雪,是庄户人盼丰年的乐章。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节气落雪,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

⑥小雪,也是诗人的,那种轻盈飘逸、天马行空,总令古代文人墨客们吟诵赞美。盛唐的戴叔伦守着木格小窗读书,抬头望雪,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晚唐的高骈被庭外的白雪映青竹所感染,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五代的徐铉感叹又是一年将尽时,韶华易逝,诵曰:“寂寥小雪闲中过,莫将诗句祝苍华。”南宋的陆游则幻想乘着雪花轻盈的羽翼,在冬日的夜波里遨游,迢迢日似年。会当乘小雪,夜上剡溪船”。

(选自《科技日报》作者刘琪瑞,有删改)

(1)小雪这一节气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③⑤段中引用农谚的作用。

(3)说说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小雪节气的特点,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的句意来作答,地寒未甚。

(2)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第③段的中心句是“小雪节气不一定下雪,降到了足以下雪的程度”。第⑤段中,来年必丰年”也说明了同样的意思。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第⑥段开头说“小雪,然后引用了古人关于雪的很多诗词名句,从文化方面增强了文章的底蕴。

答案:

(1)气温降低,地寒未甚

(2)③、⑤段中引用农谚说明了小雪节气的特点,开始降雪。

(3)第⑥段写小雪得到诗人吟诵和赞美;此段丰富了文章内容;起到了升华情感的作用。

15.(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扫烟囱的孩子

      昨天晚上我到附近的女子学校去,因为我的姐姐西尔维亚的老师想看看“帕多瓦的爱国少年”这个故事。这个学校一共有七百多个女生。我去的时候,正好碰上她们放学,因为明天是大家祈盼的节日,学校会放假。就在这个时候

      就在学校的对面,街的另一边,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正在哭。他的身材很瘦小,肩上挎着一个包,手里拿着一柄刮刀。他一个手臂靠在墙上,他正在放声哭泣。有两个三年级的女生走了上去,对他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他不答话

“你到底怎么了?”女孩子们问。他这才抬起头。原来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他抽抽噎噎地对她们说,他今天给几家人家扫烟囱,赚了三十个小钱,这样,不知不觉地,他是不敢回家见他的主人的。

“主人一定会打我的。”他一边哭泣,一边又把头埋在了手臂上,一副绝望的表情。女孩子们全都望着他,又有几个女学生走了过来。她们中有的年龄大些,有的还很小,也有阔小姐。她们的右臂下都夹着书包。其中有一个稍年长的,帽子上插了一根蓝色的羽毛。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两枚小钱来

“我身边只有这两个小钱了,我们凑一下吧。”

“我身上也有两个小钱,”另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子说。

“但是你不要着急,我们一定能够给你凑够三十个的!”于是她们开始喊另外一些女生的名字:“阿马利娅!路易吉娅!安尼娜!你们身边有小钱吗?”“谁还有一个小钱啊?”另一个女生问。

“钱在这里!”不少女孩子的身边都有几个小钱,那是父母们给她们买花和作业本的。有几个小女孩还拿出了身上仅有的几个分币。那个帽子上插了蓝羽毛的女孩子把所有的钱都收集起来,一五一十地数起来:

“八个,十个,十五个!”但是,一个看起来像小老师的大女生。她拿出了价值半个里拉的一个银币。大家都欢呼起来。这样,就只缺五个小钱了。

“五年级的女生来了,她们一定有的!”一个女孩说。一些五年级的女生走了过来,钱币聚集得更多了。不知不觉中,头上插着各色的羽毛,鬈发上系着鲜艳的绸带那情景真是美丽极了。三十个小钱早就凑够了,可是女孩们还在把钱往小男孩这边塞。就连那些最小的女生们也想贡献一点什么东西。没有钱,她们就披开人群给他送来一小束、一小束的鲜花。

      突然,学校的女看门人来了。她冲着她们嚷道:“校长来啦!”女孩们听了,惊慌失措,就像是一群麻雀一样。这下,只留下那个扫烟囱的男孩儿站在马路的,手里攥着满满的一捧钱。他的上衣纽扣里、口袋上、帽子上都插满了一小束、一小束的鲜花,有一些落了下来

(选自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有删改)

(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分析“他高兴地擦着眼泪,手里攥着满满的一捧钱”中“攥”字的含义。

②结合文章内容,对文中画线句子“那情景真是美丽极了”作简要赏析。

(2)文中两次写到帽子上插蓝色羽毛的女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3)这篇小说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解答】(1)本题考查词句的分析。①“攥”是用力地握着的意思,生动描绘了男孩把钱护在手心时内心的激动,又刻画出他对这捧来之不易小钱的珍惜。②“那情景真是美丽极了”、头上插着各色的羽毛,再加上一群美丽的女孩;二是场景体现的情感温馨而充满爱意。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帽子上插了一根蓝色的羽毛的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两枚小钱来,可见她富有爱心。这个小女孩不停地询问小男孩,可见她能理解人安慰人,让她们共同捐钱,可见她有领导力。

(3)本题考查小说艺术的分析。可从小说的叙事人称、主要表达方式。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阅读感受。本文叙述了一个小男孩与一群小女孩的故事,却因为贫穷小小年纪就要以扫烟囱为生,幸运地遇到一群陌生的女生,让这个可怜的男孩子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与真情,并不是孤独无助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付出真情的关爱。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人们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答案:

(1)①“攥”是对男孩的动作描写,生动描绘了男孩把钱护在手心时内心的激动。

②场面美:五颜六色的衣服、头上插着各色的羽毛,再加上一群美丽的女孩;情感美:一群女学生对一个贫穷而可怜的男孩帮助和关爱。

(2)富有爱心、乐于助人;有领导力。

(3)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引入凑钱助人的故事;多用对话形式,表现大家为何凑钱,使叙事更加集中,让故事充满悬念。

(4)示例:一个本来应该和同龄的孩子一样上学的孩子,却因为贫穷小小年纪就要以扫烟囱为生,幸运地遇到一群陌生的女生。女子学校的同学们用善良和真诚使男孩子感受到了无限的关爱和温情,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四、作文(共50分)

16.(50分)请以“莫辜负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规范,字迹工整

【解答】

莫辜负青春

      对于成熟;对于少年;相比成熟。

      少年?

      着一身品牌,或戴上“劳力士”名表,这或许是一些少男少女所谓的成熟证明,喷云吐雾;觥筹交错,幸福如痴?

      近日。事后身体异样,其伤情构成重伤。了解发现高中生卖肾的原因竟是因缺钱买苹果手机,只追求物质享受!为了所谓精神享受,是对自己和父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伪成熟,浪费父母的血汗钱,一种不过分张扬的厚实;成熟是从青春中走出来的一份洒脱和淡然!

      少年怎么才能走向成熟?

      尽管现在,社会边上的一颗幼苗,青春是成长的阶段。我们要做的,而是努力汲取营养。既可以为父母遮风挡雨,这才是真正成熟的追求,不经历风雨!莫辜负青春年少!

      在近期热播的《北京青年》中,抛弃公务员的铁饭碗。青春年少的我们,再悔悟,当成熟时再找青春!

      青春年少我们懵懂成熟,奋斗成功后,成为对自己、社会负责任的人,负了年少!让青春成为我们成熟后绚丽色彩和美好回忆吧!”

文档

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B.瞭望(liáo)稽首(qǐ)侍候(shì)浮光掠影(lüè)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制裁妖娆瞠目结舌良辰美景B.震憾附和甘拜下风无动于衷C.旁骛侥幸相形见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