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10kV××真空断路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范本)
编写: 年 月 日
审核: 年 月 日
批准: 年 月 日
试验负责人: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时至 年 月 日 时
湖 北 省 电 力 公 司
1适用范围
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10 kV×真空断路器预防性试验工作。
3规范性引用文件
4
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84--19 交流高压断路器
GB/T 3309--19 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DL/T 596 --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 50150 --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标准
湖北省电力公司220kV及以下输变电设备检修、试验、校验周期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十重大事故反措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试行) 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
5试验前准备工作安排
6
3.1准备工作
√ | 序号 | 内 容 | 标 准 | 责任人 | 备 注 |
1 | 确定试验项目,由工作负责人组织作业人员学习作业指导书 | 试验项目符合相关规程、规定、规范 | |||
2 | 了解被试设备出厂和历史试验数据、检修运行情况,分析设备状况 | 明确被试设备的试验情况 | |||
3 | 准备试验用仪器、仪表、工器具及材料 | 仪器、仪表经过校验,在校验有效期内,具有校验报告,状况良好 | |||
4 | 办理第一种工作票(在工作前一日预先送达运行人员) | 符合工作票管理规定,符合安全工作规程 |
√ | 序号 | 内 容 | 责任人 | 备 注 |
1 | 现场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 |||
2 |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及安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 |||
3 | 现场作业人员按要求着装 |
√ | 序号 | 名 称 | 型号及编号 | 单 位 | 数 量 | 备 注 |
1 | 500V或1000V兆欧表 | 台 | 1 | |||
2 | 2500V兆欧表 | 台 | 1 | |||
3 | 交流耐压试验装置 | 台 | 1 | |||
4 | 2000V以上试验变压器 | 台 | 1 | |||
5 | 回路电阻测试仪 | 台 | 1 | 回路电阻测试仪要求不小于100A | ||
6 | 单臂电桥 | |||||
7 | 可调直流电压源 | 台 | 1 | 电压:0~250V 直流;电流:≥5A;纹波系数:≤3% | ||
8 | 电压表 | 块 | 1 | 0.5级,交直流两用 | ||
9 | 断路器特性测试仪 | 台 | 1 | 时间精度误差:≤0.1ms,时间通道数应不少于3个,至少有一个模拟输入通道 | ||
10 | 温湿度计 | 只 | 1 | |||
11 | 导、地线 | 根 | 若干 | |||
√ | 序号 | 内 容 |
1 |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不戴安全帽,不穿绝缘鞋可能会发生人员伤害事故 | |
2 |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可能会发生走错间隔及与带电设备保持距离不够情况 | |
3 | 试验现场不设安全围栏,会使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场地,造成触电 | |
4 | 加压时无人监护,可能会造成误加压或非试验人员误入试验场地,造成触电 | |
5 | 升压过程不实行呼唱制度,会造成人员触电 | |
6 | 试验设备接地不好,可能会对试验人员造成伤害 | |
7 | 变更试验接线,不断开电源,可能会对试验人员造成伤害。 |
√ | 序号 | 内 容 |
1 | 进入试验现场,试验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鞋 | |
2 | 现场试验工作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 |
3 | 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拦或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并有人监护,严禁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场地 | |
4 |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后应对试品充分放电 | |
5 | 在现场进行试验工作时,根据带电设备的电压等级,试验人员应注意保持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安规》中规定的距离 | |
6 | 试验器具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试验仪器与设备的接线应牢固可靠 | |
7 | 试验装置的电源开关,应使用具有明显断开点的双极刀闸,并有可靠的过载保护装置 | |
8 | 开始试验前,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说明在试验区应注意的安全注意事项 | |
9 | 试验过程应有人监护并呼唱,试验人员在试验过程中注意力应高度集中,防止异常情况的发生。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试验 | |
10 | 变更接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将加压设备的调压器回零,然后断开电源侧刀闸,并在试品和加压设备的输出端放电接地 | |
11 | 外接直流电源进行试验时,应防止串入运行直流系统 | |
13 | 试验结束后,试验人员应拆除试验临时接地线,并对被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清理现场 | |
14 | 天气良好,试品及环境温度不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不高于80% |
√ | 序号 | 试验项目 | 作业人员 |
1 | 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绝缘电阻和交流耐压 | ||
2 | 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线圈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 | ||
3 | 断路器整体和断口间绝缘电阻 | ||
4 | 导电回路电阻 | ||
5 | 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和分、合闸的同期性,触头开距,合闸时的弹跳过程 | ||
6 | 合、分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 | ||
7 | 断路器合闸对地、断口间交流耐压 | ||
8 | 检查动触头上的软联结夹片有无松动 |
4.1开工
√ | 序号 | 内 容 | 作业人员签字 |
1 | 作业负责人全面检查现场安全措施是否与工作票一致,是否与现场设备相符 | ||
2 | 作业负责人向工作人员交待作业任务、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明确作业范围 |
√ | 序号 | 试验项目 | 试验方法 | 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 试验标准 | ||
1 | 辅助和控制回路的绝缘电阻和交流耐压 | 辅助和控制回路交流耐压值为2000V,采用500V或1000V兆欧表. | 试验中回路中不应有其它工作进行,使用兆欧表测量后应充分放电. | 1.绝缘电阻不低于2MΩ; 2.交流耐压不应有击穿情况,且耐压试验后的绝缘电阻值不应降低。 | |||
2 | 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线圈的直流电阻和绝缘电阻 | 使用单臂电桥测量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线圈的直流电阻,使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 测量后应充分放电 | 1.绝缘电阻不低于2MΩ 2. 3.直流电阻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 |||
3 | 断路器整体和断口间绝缘电阻 | 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断路器整体和断口间绝缘电阻 | 测量后充分放电 | 1、对整体绝缘电阻参照制造厂规定 2、断口和有机物制成的提升杆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300 MΩ | |||
4 | 导电回路电阻 | 将断路器合闸,将导电回路测试仪试验线接至断路器一次接线端上,电压线接在内侧,电流线接在外侧。如采用直流压降法测量,则电流应不小于100A。 | 接线时应注意保持与带电设备距离 | 不大于制造厂规定值的120% | |||
5 | 断路器的时间参数 | 将断路器特性测试仪的合、分闸控制线分别接入断路器二次控制线中,用试验接线将断路器一次各断口的引线接入测试仪的时间通道。试验接线如图1。 将可调直流电源调至额定操作电压,通过控制断路器特性测试仪,在额定操作电压及额定机构压力下对断路器进行分、合操作,得出是各相合、分闸时间。三相合闸时间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合闸不同期;三相分闸时间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分闸不同期。 | 1、测试断路器的合闸时间和分闸时间应在额定操作电压(气压、液压)下进行。 2、试验时也可采用站内直流电源作为操作电源;如果存在第二分闸回路,则应测量第二分闸的分闸时间、同期性和同相各断口的分闸2的同期性。 3、采用外接直流电源时,应防止串入站内运行直流系统 | 符合制造厂规定 | |||
6 | 合、分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 | 将直流电源的输出经刀闸分别接入断路器二次控制线的合闸或分闸回路中,在一个较低电压下迅速合上并拉开直流电源出线刀闸,断路器不会动作,逐步提高此电压值,重复以上步骤,当断路器正确动作时,记录此前的电压值。则分别为合、分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值 | 采用外接直流电源时,应防止串入站内运行直流系统 | 操动机构分、合闸电磁铁或合闸接触器端子上的最低动作电压应在操作额定电压值的30%~65%间。 | |||
7 | 断路器合闸对地、断口间交流耐压 | 断路器在分、合状态下分别进行,试验电压值按DL/T593规定值 | 试验设备周围设围栏并有专人监护,试验过程应有人监护并呼唱,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断开电源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电压表指针摆动很大,电流表指示急剧增加,绝缘烧焦气味或冒烟或发生响声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降低电压,断开电源,被试品进行接地放电后再对其进行检查。 | 1、耐压42kV一分钟; 2、 3、试验中无击穿、闪络 | |||
8 | 检查动触头上的软联结夹片有无松动 | 联结夹片有无松动,无断裂 |
4. 5. | ||||||
√ | 序号 | 内 容 | 责任人签字 |
1 | 拆除试验临时电源接线 | ||
2 | 检查被试设备上无遗留工器具和试验用导地线 | ||
3 | 将被试设备的一、二次接线恢复正常 | ||
4 | 清点工具, 清理试验现场,拆除安全围栏 | ||
5 | 向运行人员交代被试设备试验结果,并做好记录 | ||
6 | 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
序号 | 试验总结 | |
1 | 试验结果 | |
2 |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
评估内容 | 符合性 | 优 | 可操作项 | ||
良 | 不可操作项 | ||||
可操作性 | 优 | 修改项 | |||
良 | 遗漏项 | ||||
存在问题 | |||||
改进意见 |
试验记录:
10kV真空断路器试验记录
标志与编号 | 试验日期 | |||||||||||||||||||
试验负责人 | 试验参加人 | |||||||||||||||||||
单位 | 断路器编号 | |||||||||||||||||||
记 录 | 审 核 | |||||||||||||||||||
铭牌参数 | ||||||||||||||||||||
型 号 | 额定电压(kV) | |||||||||||||||||||
额定电流(A) |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 |||||||||||||||||||
绝缘水平(kV) | ||||||||||||||||||||
制 造 厂 | 出 厂 号 | |||||||||||||||||||
出厂日期 | 备 注 | |||||||||||||||||||
一、辅助和控制回路交流耐压 | ||||||||||||||||||||
试验项目 | 技术要求 | 试验结果 | ||||||||||||||||||
辅助及控制回路交流耐压 | ||||||||||||||||||||
使用仪器 | 试验日期 | |||||||||||||||||||
二、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线圈的直流电阻和绝缘电阻 | ||||||||||||||||||||
试验项目 | 技术要求 | 试验结果 | ||||||||||||||||||
绝缘电阻 | ||||||||||||||||||||
合闸接触器直流电阻 | ||||||||||||||||||||
分闸电磁铁线圈直流电阻 | ||||||||||||||||||||
合闸电磁铁线圈直流电阻 |
使用仪器 | 试验日期 | |||||||||||||||||||
三、断路器绝缘电阻 单位:(MΩ) | ||||||||||||||||||||
试验项目 | 技术要求 | A相 | B相 | C相 | ||||||||||||||||
合闸对地 | ||||||||||||||||||||
分闸断口间 | ||||||||||||||||||||
使用仪器 | 试验日期 | |||||||||||||||||||
环境温度 | ℃ | |||||||||||||||||||
四、断路器整体和断口间交流耐压 | ||||||||||||||||||||
试验项目 | 技术要求 | 试验结果 | ||||||||||||||||||
主绝缘对地及相间交流耐压 | ||||||||||||||||||||
断口交流耐压 | ||||||||||||||||||||
使用仪器 | 试验日期 | |||||||||||||||||||
五、分、合闸电磁铁的动作电压 | ||||||||||||||||||||
试验项目 | 技术要求 | 试验结果 | ||||||||||||||||||
分闸电磁铁线圈最低动作电源 | ||||||||||||||||||||
合闸电磁铁线圈最低动作电源 | ||||||||||||||||||||
使用仪器 | 试验日期 | |||||||||||||||||||
六、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和分、合闸的同期性,触头开距,合闸时的弹跳过程 | ||||||||||||||||||||
试验项目 | 技术要求 | 相别 | 弹跳 | 合闸时间(mS) | 合不同期(mS) | 分闸时间(mS) | 分不同期(mS) | |||||||||||||
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和分、合闸的同期性,触头开距,合闸时的弹跳过程 | A | |||||||||||||||||||
B | ||||||||||||||||||||
C |
使用仪器 | 试验日期 | |||||||||||||||||||
七、导电回路电阻 单位:(μΩ) | ||||||||||||||||||||
试验项目 | 技术要求 | A相 | B相 | C相 | ||||||||||||||||
回路电阻 | ||||||||||||||||||||
使用仪器 | 试验日期 | |||||||||||||||||||
环境温度 | ℃ | |||||||||||||||||||
试验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