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学科 生物 授课年级 高三 学校 东海白塔高级中学 教师姓名 王继敏 | ||||||||||||
章节名称 |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 计划学时 | 1学时 | |||||||||
教案背景 | 学习内容 分析 | 1.本节内容在历年高考中是重中之重。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其中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及光合作用的综合应用,是考察的重中之重。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直接复习的话,索然无味,如果设计成探究实验既可以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科学思维的方法。本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先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拓展,构建出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这样既符合科学研究的过程,又很自然地导出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小节内容常与呼吸作用的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察,思维量大,应加强训练及解题方法的指导。 | ||||||||||
学习者分析 | 学生已有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另外,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时主要是在以上基础上带领学生实验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使学生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和实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运用原理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态度及创新、合作等科学精神。 2.借助光合作用意义分析,渗透生态学观点、生命科学价值观等的教育。 | ||||||||||||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 1.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进行实验探究并交流讨论) 2.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改变对C3、C5的影响。 | |||||||||||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进行实验探究并交流讨论) | |||||||||||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分 析 | ||||||||||||
学习水平 | 知识点 | 媒体内容与形式 | 使用方式 | 使用效果 | ||||||||
理解 | 叶绿体处于不同条件下,C3、C5、[H]、ATP以及(CH2O)合成量的动态变化 | 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 演示 | 良好 | ||||||||
理解应用 |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 展示实验设计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构 | 演示 | 良好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 内容 | 所用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引 入 | 提供相关资料 创设问题情境 | 2分钟 | 展示图片并设问:瓜农正期待着丰收,结合所学你能为他提供一些增产的建议吗? | 讨论、交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设疑, 引入 | |||||||
新 授 | 叶绿体处于不同条件下,C3、C5、[H]、ATP以及(CH2O)合成量的动态变化 | 5分钟 | 问题导读: 结合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分析改变以下条件后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 、C5、、[H]、ATP有机物的合成量有何变化: ①停止光照,CO2供应不变 ②光照变强,CO2供应不变 ③光照不变,CO2供应停止 ④光照不变,CO2供应增多 | 依据问题导读,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展示讨论结果。 |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 |||||||
练习巩固 | 7分钟 | 多媒体投影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及学生要完成的表格 条件 | C3 | C5 | [H和ATP | (CH2O)合成量 | ||||||
停止光照,CO2不变 | ||||||||||||
光照不变,停止CO2 |
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 5分钟 | 问题导读: 1.影响西瓜产量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2.能否通过实验设计来证明你的想法呢?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分析。 请学生大胆、科学地进行实验设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拓展。 | 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构建出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同时领悟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原理,并指导生产实践。 | ||||||||
15分钟 | 下面各小组推出本小组的代表,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注意补充。 第一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第二小组,完成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影响实验的结果分析,绘出对应的曲线图,标出关键点及含义。思考此因素在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 第三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第四小组,完成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速率影响实验的结果分析,绘出对应的曲线图,标出关键点及含义。思考此因素在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 第五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第六小组,完成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实验的结果分析,绘出对应的曲线图,标出关键点及含义。思考此因素在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 第七小组,思考水分、矿质元素对光合速率有何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实现增产? | 每组依照左侧的分工进行合作学习并展示与讲解交流结果: 1.光照强度: 2. 二氧化碳浓度 3.温度: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 | 3分钟 | (1)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如阴生植物、阳生植物,如图1所示。 (2)植物叶片的叶龄、叶面积指数也会制约光合作用,如图2、图3所示。 | ||||||||||
练习巩固 | 5分钟 | 多媒体投影(略) | 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归纳总结 | 3分钟 | 引导学生归纳: 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提高西瓜产量的措施有哪些? | 提高西瓜产量的措施: (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如一年种一茬改为一年种两茬;温室中人工光照。 (2)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如合理密植。 (3)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①增大光照强度;②增加CO2浓度; ③合理灌溉与施肥; ④控制温度:保持温室的昼夜温差; |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 ||||||||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图
| ||||||||||||
教 学 反 思 | 1.本节课内容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教学中应尽可能设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先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拓展,构建出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这样既符合科学研究的过程,又很自然地导出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容易接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要求的很好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