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循证医学总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8:56:08
文档

循证医学总结

循证医学总结1.循证医学基本概念(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及检查结果,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最充分证据并对病人做出最佳诊治决策的学科。最充分证据:最新、最真实、最大量、个人证据+所有已有证据最佳决策:充分证据与病人实际情况最佳结合2.EBM=最好的证据+医师临床实践+病人价值(三要素)3.循证医学基础1医生:主体;技能经验+革新精神2病人:服务的主体;依从性3最佳证据:“武器”;解决病人临床问题的手段4医疗环境:一定条件、结合实际、实事
推荐度:
导读循证医学总结1.循证医学基本概念(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及检查结果,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最充分证据并对病人做出最佳诊治决策的学科。最充分证据:最新、最真实、最大量、个人证据+所有已有证据最佳决策:充分证据与病人实际情况最佳结合2.EBM=最好的证据+医师临床实践+病人价值(三要素)3.循证医学基础1医生:主体;技能经验+革新精神2病人:服务的主体;依从性3最佳证据:“武器”;解决病人临床问题的手段4医疗环境:一定条件、结合实际、实事
                              循证医学总结

1.循证医学基本概念(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及检查结果,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最充分证据并对病人做出最佳诊治决策的学科。

   最充分证据:最新、最真实、最大量、 个人证据+所有已有证据

   最佳决策: 充分证据与病人实际情况最佳结合

2.EBM=最好的证据+医师临床实践+病人价值 (三要素)

3.循证医学基础

1 医生:主体;技能经验+革新精神

2 病人:服务的主体;依从性

3 最佳证据:“武器”;解决病人临床问题的手段

4 医疗环境:一定条件、结合实际、实事求是

4.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传统医学:以经验为主处理病人

    1)根据医师的经验直觉或病理生理理论

    2)根据医师的经验和生物学知识    

    3)阅读教科书

    4)请教专家或阅读杂志

(2)现代医学模式:在经验之上强调循证处理病人

2.   联系

(1)循证医学不能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和临床资料,所获得的证据必须根据在仔细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基础上作出临床判断并慎重地决定此项研究结果能否用于自己的病人   

(2)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不矛盾,循证医学的出现并不是取代原来的专业教科书

5.最佳证据评价的关键

真实性  (validity)、可靠性  (reliability)、临床重要性  (importance)、实用性  (applicability)

6.临床实施循证医学的步骤

 1)确定拟解决的临床问题         疑难、重要;

 2)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           关键词、 期刊检索系统、电子检索;

 3)严格的文献评价               真实性、重要性、实用性 (原始、二次);

 4)应用最佳成果于临床决策       肯定最佳证据:个性化的临床应用; 无效或有害:停止/ 废弃;难定的证据:提供进一步研究计划;

 5)总结经验与评价能力           临床正/负效果; 提高临床水平; 终身继续教育

7.临床研究最佳最新证据: 系统综述、荟萃分析

8.临床循证的 5级证据

  A级:设计良好的RCT

  B级:设计较好的队列及病例对照研究

  C级:病例报告或有缺点的临床试验

  D级:个人的临床经验

  E级:没有足够的证据以形成一种意见

9.构建临床循征问题的模式

问题的PICO格式

   P (population/participants/patient/problem) 指特定的患病的人群。准确、简洁

   I (intervention/exposure) 指干预。专指性

  C (comparator/control) 指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专指性

  O (outcome) 为结局。终期定义要准确

10.循证医学资源的“5S”模型

研究   综述   摘要   总结    系统

11.常用Meta-分析方法和效应指标

12.固定效应模型:计数资料——MH法:RR值、OR值等

                计量的资料——方差倒置法:均数差值(MD)、标准化均数差值(SMD)

  随机效应模型:DerSimonian-Laird(D-L法)

13.发表性偏倚:指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比无统计学意义的研究更容易投稿和被发表,                                                                                          由此而产生的偏倚。

14.处理和识别发表偏倚的方法:漏斗图法、剪补法、公式法

15.意向治疗分析的概念(intention to treat analysis,ITT):无论其是否接受或未接受确切的治疗药物,全部病例均按最初随机分配入组,进行最后分析。这样可保留随机分配的可比性,防止预后较差病人在最后分析中被排除出去,使结论更可靠。

16.沾染(contamination):对照组患者接受了试验组的防治措施,使得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异减少。

17.干扰(co-intervention):试验组或对照组接受了类似试验措施的其他处理,认为扩大或减少组间疗效的真实差异。

18.需要治疗的人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NNT): 即促使(预防)1例(不良)事件发生所需治疗的例数。NNT=1/ARR。若某疗法的NNT越小,说明治疗效果越好,临床价值就大。

19.治疗导致危害所需人数(number needed to harm NNH):发生 1例不良反应所需治疗的病例数。即:指在特定时间内用某种干预治疗引起 1例某种不良结局所需要的人数。NNH=1/ARI。 故NNH值愈大,副作用愈小,临床实用性越强。

20.治疗的利弊比分析(likelihood of help or harm,LHH):即该防治措施的利弊比,以综合评价防治措施给受试者带来的受益与风险关系。LHH =NNH/NNT。 

LHH>1,表示利>弊; LHH<1,表示弊>利。 

21. 个体药物不良反应的诊断

 (1)用药时间与可疑ADR出现时间是否有合理先后关系?

(2)停用或减少剂量被怀疑药物,ADR是否消失或减轻?

(3)再次使用被怀疑药物是否重新出现该不良反应?

(4)该药物ADR是否有类似的动物试验或临床研究中已经肯定过的反应,符合该药已知的ADR类型?

(5)是否考虑了混杂因素?

22.临床路经(clinical pathway,CP):指医院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套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质量

注意:《诊断试验性试验循征分析与评价》几个图表 带问号的幻灯片较重要 

文档

循证医学总结

循证医学总结1.循证医学基本概念(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及检查结果,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最充分证据并对病人做出最佳诊治决策的学科。最充分证据:最新、最真实、最大量、个人证据+所有已有证据最佳决策:充分证据与病人实际情况最佳结合2.EBM=最好的证据+医师临床实践+病人价值(三要素)3.循证医学基础1医生:主体;技能经验+革新精神2病人:服务的主体;依从性3最佳证据:“武器”;解决病人临床问题的手段4医疗环境:一定条件、结合实际、实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