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4题。
汀州至宋代已成为客家人聚居的最大城市,其繁华的程度是:“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深锁济川桥□□ 随着推移的历史,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 , 到达广东,甚至漂洋过海。无论走多远,身在何方,客家人的印记总是伴随着子孙后代。千年汀江水bǔ( )育了勤劳的客家人,坚固的城墙却 ( A.坚持 B.坚守 )了一种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首府繁华得有点朴实,也许由迁徙( )的性格构建而成的城市注定了没有帝都省城的大气。这座繁华一时的客家首府在崇山峻岭的包围中,像是做了一个 ( A.穿越 B.逾越 )时空的深沉的梦,一梦醒来,汀水依旧。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bǔ( ________ )育 迁徙( ________ )
(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填写字母)。
(3)在文中的“□□”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4)下面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随着推移的历史,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
【答案】 (1) 哺
;xǐ
(2) B
;A
(3) 。 ”
(4)随着历史的推移,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
【解析】【分析】1.给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比如b与P、j、q、 x的 区别,n, 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2.第一空,辨析“坚诗”与“坚守”的含义和用法,前者为形容词,一般作状语,后者是动词,一般作谓语,根据语境即可判断应选B。第二空,“穿越”针对的对象为空间,“逾越”针对的对象为障碍,根据语境可判断选A。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本题是引用的诗句,可判断为后引号,句号在引号内。4.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句中“随着……历史”搭配不当,应该是“随着……推移”。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②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有可能自觉地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③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
(2)请判断第②句的复句类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
(3)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
【答案】 (1)责任心是根源。
(2)条件复句
(3)将句号放到后引号内
【解析】【分析】(1)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即“枝叶”成分)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句中“对自己的人生的”“其余一切责任心的”都为定语,要压缩掉。句子主干变为“责任心是根源”。
(2)判断“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有可能自觉地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的复句类型,可提取关联词“只有……才……”来分析,即可断定是条件复句。
(3)“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是完全引用,自然要把句号放到后引号内。
故答案为:⑴责任心是根源。
⑵条件复句
⑶将句号放到后引号内
【点评】⑴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句子主干包括主、谓、宾成分,定、状、补是句子的修饰语部分,提取句子主干就是把句子的主、谓、宾提取出来,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
⑵本题考查复句类型。常见的复句类型有,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等。要熟悉各复句类型及相关的关联词。如条件复句的关联词有:只有……才、只要……就、 一旦……便、除非……不 不管……都、无论……都等。
⑶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本小题考查引号的用法,题中是直接引用,句话在引号里面,如果是间接引用,句话在引号外面。
3. 端午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端午季·家国情”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准备作为展板的序言。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年一度又端阳,汨水悠悠屈子殇。”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河畔,面对国破家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悲愤交加,纵身一跃,化作了汨罗河畔的一缕诗魂。他就是屈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豪情满怀(甲)竭忠尽智。他提倡“美政”,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却痴心不改,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借以表达内心集聚的深挚悲痛和深切忧患。屈原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乙)“楚辞”,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 )了一片新天地。
在榴花似火的五月,一个民族以节日的名义年年祭奠你,岁岁凭吊你。每到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我们都会用你的精神来互相鼓舞,共抵外侮!“国亡生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屈原,你的诗文永远滋养着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你的精神永远烛照着我们这个奋进的民族!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开(辟) 痴心不改(zhī)
B.开(僻) 痴心不改(chī)
C.开(僻) 痴心不改(zhī)
D.开(辟) 痴心不改(chī)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顿号 (乙)冒号
B.(甲)逗号 (乙)冒号
C.(甲)逗号 (乙)破折号
D.(甲)顿号 (乙)破折号
(3)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括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
【答案】 (1)D
(2)C
(3)答案示例:屈原是一个爱国的政治家,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解析】【分析】(1)“辟”意思是“开发建设”,“僻”意思是“偏远”,空缺处应该是“开辟”;“痴”读作“chī”。故选D。
(2)“豪情满怀”和“竭忠尽智”是两个并列的短语,故甲处使用“逗号”; “楚辞”是对“新诗体”的解释,故乙处用“破折号”。选C。
(3)因为这是一个总括句,所以要着眼领起的两段内容,先介绍屈原的爱国精神,再介绍他作为诗人的伟大成就。原句只是说“屈原是个伟大的诗人”,概括不全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⑴ D
⑵ C
⑶ 答案示例:屈原是一个爱国的政治家,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点评】⑴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⑵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注意要首先通读提供各句,明确句意,掌握语气,揣测所用标点是否正确。
⑶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凡·高名画《星空》①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②技术难道只具有实用价值吗?③技术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 , 丝绸远销世界,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雅的情趣。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 , ④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洒落
B.闻名遐迩
C.相得益彰
D.熏染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1)D项“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此处宾语为“高雅的情趣”,故应改为“熏陶”。故选D。
(2)B项“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这句话不能成句,因此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故选B。
故答案为:⑴D;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将相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⑵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诗歌。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②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③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徘徊在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三岁读《静夜思》和16岁读《静夜思》④感触是那么不同。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下列词语可以替换的是( )
A.迂回
B.徜徉
C.彷徨
D.踌躇
(2)文段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1)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常比喻犹豫不决。A.迂回:指绕向敌侧或敌后进攻敌人。与语境不合。B.徜徉:陶醉于某事物当中。符合语境。C.彷徨: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或犹疑不决。与语境不合。D.踌躇:犹疑不决。不合语境。据此,答案为B。
(2)“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与“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构成并列,中间应该用分号,而不是逗号。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⑴B;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使用。考生要结合语境,注意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使用范围等进行辨析。
⑵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注意分号的使用要求,注意词语、句子间的关系,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古至今,正直的文人在他们的散文中,常常充斥着对历史、民族、社稷的强烈的责任感,渗透了浓郁的忧患意识,①可谓是“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尤其当国事艰难之秋,境遇坎坷之际,更能出现许多发自内心呼喊的佳作,②表现出刚强、刚直、刚健、刚烈的铮铮铁骨 , 掷地有声。虽然,它们一直与种种(如苏轼的“乌台诗案”)相终始。许多作者因此遭受厄运,从贬谪流放,以至罹难入狱,惨受酷刑。然而,作者的名字和作品,却千古流传。而那些施暴为虐者,③却都已化为尘立 , 灰飞烟灭了。直到如今,继承了这种传统而又有所突破和发展的好文章,常常洛阳纸贵。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充斥
B.掷地有声
C.以至
D.灰飞烟灭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答案】 (1)A
(2)A
【解析】【分析】(1)A.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语境不对。故选A。
(2)A:引号前面有逗号,引文部分是非引用,句号就应放在引号外。故选A。
故答案为:⑴A;⑵A
【点评】⑴此题考查线索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思及常用方法,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辨析回答。
⑵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考生在平时要注意标点符号的类型及其用法,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位置,同时要在书写过程中尽量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对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技术改变生活。近年来,“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等新兴的“有声阅读”平台越来越引发关注,许多人不知不觉地加入了听书行列。②听书________能眼睛,释放耳朵,________能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③听书获取知识的便利性,偶然性、趣味性,给一部分生活节奏快的人带来了积极感受。
(1)第①句的画线短语“改变生活”按短语结构类型划分,属于________短语。
(2)请在第②句的横线上补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听书________能眼睛,释放耳朵,________能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
(3)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答案】 (1)动宾
(2)不仅;还
(3)将“便利性,偶然性”改为“便利性、偶然性”
【解析】【分析】(1)“改变生活”属于动宾短语。动宾短语又称“述宾短语”,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由动词与后面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合而成,起支配作用的成分是动词,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
(2) “能眼睛,释放耳朵”与“能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之间的根本关系是递进关系,所以填“不仅……还……”。
(3)便利性”“偶然性”“趣味性”是同一层面的并列关系,参照“趣味性”后面的逗号,“便利性”“偶然性”“趣味性”之间都应用顿号。
故答案为:⑴ 动宾
⑵ 不仅 ; 还
⑶ 将“便利性,偶然性”改为“便利性、偶然性”
【点评】⑴本题考查短语类型的把握,注意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及偏正短语的区分。
⑵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结合语境和语义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⑶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注意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①在________知识、重视学习的今天,倡导和推广亲子阅读、家庭阅读乃至全民阅读已成为共识。然而,家庭阅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怎么选择适合的图书,如何和孩子交流?②都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悦享围炉夜话的亲子阅读空间,让它成为思想的会客厅、心灵的阅读所、亲情的避风港……③如果每个家庭都书香萦绕,我们的梦想——④“书香社会”,指日可待。
(1)根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A.崇尚
B.推崇 在________知识、重视学习的今天,倡导和推广亲子阅读、家庭阅读乃至全民阅读已成为共识。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1)崇尚:尊崇,提倡。常用于表述推崇某种知识,观念等。推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语境所支配的是“知识”,自然用“崇尚”。
(2)B使用有误。“怎么选择适合的图书,如何和孩子交流”为主语部分,“都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为谓语部分,整体上是一个陈述句。所以要把句中的问号改为逗号。
故答案为:⑴A;⑵B
【点评】⑴这道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然后再根据语境选用合适的词语。
⑵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答题时,要结合语句内容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上不少重量级作品的出现,看似妙手偶得 , 其实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难道不是吗?①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这天风和日丽,王羲之和友人在这里曲水流觞、②饮酒赋诗。王羲之借着几分醉意一气呵成写下《兰亭序》③,作为众人诗集的序言。这篇作品的布局错落有致,笔法别有用心 , 字势纵横 , 变化无穷……④可以说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妙手偶得
B.深刻
C.别有用心
D.纵横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含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要注意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本题四个词语,包含两个成语,c答案“别有用心”指言论、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多数时候是贬义。很明显不符合语境。
⑵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运用。此题难度不大。ACD正确,B、考查顿号和逗号的区别。顿号表示的是词语之间的停顿,而逗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
【点评】⑴词语的运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要正确理解词义,认清其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要做到不失分,更要做好平时的积累。
⑵标点符号的晕也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考生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其用法、作用、书写位置,平时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10.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跃时空的欣喜①( )我与王维同赏落日,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②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1)①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
(2)“感受着穿跃时空的欣喜”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给②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
【答案】 (1)。
(2)跃;越
(3)无论(或“不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结合句子,该句是一个陈述句,句号是用于陈述句末尾的标点。应该是句号。
(2)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与修改。“穿跃”的“跃”应为“越”。
(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句子“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是表条件关系。所以空白处可填:无论(或“不管”)
故答案为:⑴ 。
⑵跃;越
⑶ 无论(或“不管”)
【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⑵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⑶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关联词的能力。需在熟记固定搭配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如:表示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然而;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倘若……就;并列关系:一边……一边,既……又;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选择关系:是…… 还是,要么…… 要么,与其……不如;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承接关系:先……再,首先……接着……然后;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
1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②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③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④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②③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划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创伤 | 蕴含 | 心魄 | 铿锵 |
(4)请写出第二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答案】 (1)宁静温暖、历久弥新
(2)chuāng
;yùn
;pò
;ĸēng
(3)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修改去掉“通过”或者去掉“使”。
(4)列举诗意生活的省略。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书写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字体的间架结构。
(2)此题考查学生的拼音识字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平时用普通话,多积累,多整理。
(3)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病句的主要类型并且学会判断。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此句的毛病在于缺少主语,修改时去掉“通过”主语就是《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去掉“使”主语就是我们;所以这两种修改都可以。
(4)此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把握。省略号的作用是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
【点评】本段文字重在写明诗歌的重要性,从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到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到诗词影响着中国人的诗意生活,一直到最后揭示主题: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一道经古通今的时空走廊,一部知往鉴今的历史典籍【A】廊桥。桥下弯弯的流水,流淌着一段廊桥遗梦。被遗忘的细节,静止在时间深处。古朴________(A.清寂B.清纯)的廊桥,既有大气恢宏,亦有小巧玲珑,如星星点zhuì________ , 闪闪烁烁。在葱茏与xiāo________索之间,廊桥是始终不变的身影,它们与山水和谐相映,显出一派长者的风范。
风姿绰约的闽北廊桥,(A.散落B.零落)________在青山绿水间。这些廊桥虽然姿态各异,神韵不同,但是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它们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活化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
①点zhuì________
②xiāo________索
③风姿绰约________(A.zhuō B.chuò)
④风范________(A.fàn B.huàn)
(2)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①古朴________(A.清寂B.清纯)的廊桥
②________(A.散落B.零落)在青山绿水间
(3)文段中【A】处的标点符号应填________。
【答案】 (1)缀
;萧
;B
;A
(2)A
;A
(3)破折号(——)
【解析】【分析】(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注意“缀”不能写成“辍”。
(2)此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学生要注意近义词的不同词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学生要掌握好各种标点的作用及用法,结合语句正确使用。
【点评】(1)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A。(2)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小和尚拜月……每一处景点无论其大小都有个传说。那(A.对立 B.矗立)的奇峰怪石本是鬼fǔ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的故事则是人类的情结。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黯然!也很难想像,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是何等木然!风景因人的(A.创造 B.改造)而变得神奇,人因风景的陶冶而变得zī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
fǔ | zī | (A.héng B.hén) | (A.jì B.qí) |
鬼________ 神工 | ________ 润 | 妙趣横生________ | 寄托________ |
①那________的奇峰(A.对立 B.矗立)
②风景因人的________(A.创造 B.改造)
(3)文段中□处的标点符号应填________。
【答案】 (1)斧
;滋
;A
;A
(2)B
;A
(3),(或“逗号)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也可查字典。第一字写作斧,第二字写作滋。第三个字读héng,第四个字读jì。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第一个空,对立常用来形容人,矗立一般用来形容山。第二个空,人们把自己的情思寄托在山水上,这是创造,不是改造。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因为“神女峰”的后面是一个逗号,所以方框处也要是一个逗号。
【点评】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第二小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第三小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各种常用工具书使用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也一定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14.语言运用
毫无疑问,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公司和公司,人和人,国和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正因为如此,也带来了网络治理问题,因为一些非法的网络监听、攻击、恐怖主义早已成为全球公害。事实证明____________ , 因此,为了这个新领域的安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必须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规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以便使得法律能够触及这个虚拟的世界,使之不会成为不毛之地。当然,这离不开各国的通力合作,但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法规来规范,没有一个各国认可的机构来协调,这都是不易实现的。而这也就牵涉到网络主权,因此,国际社会要相向而行,积极对接各自的发展方向和国家战略,深刻把握各方共同利益,为良好网络空间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根据文意填写横线上的话,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2)这段文字在用语得体、语言结构、标点使用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答案】 (1)网络空间既要自由,也要秩序,任何集体和个人都不能例外
(2)“不毛之地”改为“空白之地”,“公司和公司”与“人和人”互换位置,“网络空间规则”后的“,”改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解答时,我们认真读横线前后给出的句子,确定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填入补充的句子即可。网络空间既要自由,也要秩序,任何集体和个人都不能例外。(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不毛之地”改为“空白之地”,“公司和公司”与“人和人”互换位置,“网络空间规则”后的“,”改为“。”
【点评】(1)做好此题关键在于熟读句子,确定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依次填入的句子。(2)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1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位哲人说过“苦难是一笔最好的财富”,改变你以前固有的思维和习惯,仔细的想一想,苦难不正是对人的tǐ pò、心理和思想素质的最好mó liàn吗?它能让人具备与逆境抗争所必需的条件,从而走出逆境,dǐ dá成功的彼岸。人生也如此,你有怎样的生活想法,便有怎样的人生,如果你总是带着忧郁,A(杞人忧天/怨天尤人)的情绪过每一天,相信你很累吧!但如果你积极乐观地走过四季,真诚地过好每一天,想必你的人生画卷上处处都会有美丽的风景!从今天开始,破除以前固定的思维,你就会开始一段美好的人生。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tǐ pò | mó liàn | dǐ dá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请在B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5)南莫中学将举行以“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①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举行一次“我成长我快乐”的演讲
②为帮助孩子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早恋、网游病问题,学校准备邀请教育局罗琳主任在3月25日下午3:00在大阶梯教室举行健康成长的专题讲座,请你以学校校长室名义给罗主任写一份邀请函。
【答案】 (1)体魄
;磨练
;抵达
(2)杞人忧天
(3)!或感叹号
(4)将“破除”改为打破、打翻、改变
(5)①讲名人成长的故事;请名人作报告,出一期成长的黑板报或手抄报等邀请函
②尊敬的罗琳主任:
我校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早恋、沉迷网游的问题,让学生健康成长,诚挚地邀请您于3月25日下午3:00到大阶梯教室给我校学生做一次专题讲座,敬请光临!
南莫中学校长室
2016年3月21日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此题要注意“练”与“炼”的区别。
(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辨析同义词,每组同义词既有相同的语素,又有不同语素,关键在了解共同点的基础上,抓住它们的不同语素,仔细体会其意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与此处语境相符。
(3)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此处应用感叹号。
(4)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破除”与“思维”搭配不当,应把“破除”改为“打破”。
(5)此题考查学生对主题活动的拟定。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任选其中两种即可。邀请函要注意格式的正确,称呼顶格写,落款先姓名后日期。
【点评】判断病句的方法有:紧缩法,注意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并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类比法,语感审读法,即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
1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当你细心聆听秩雨敲打着窗棂 , 那像弦乐奏出的均匀而美妙的声音;当你漫步在山间小路,流连于春天温馨的“花如绣,草如阴”之中,当记载了一生的风霜雨雪的面孔若隐若现地流露出笑意A当年轻的妈妈深情地一吻怀中那可爱的小脸蛋B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分诗意。或许,人们在无法诠释“诗意”的底蕴和悬机之前,就已经被弥漫着诗意的空间所包围。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字。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弦”:先查音序________ , 再查音节________。
②用部首检字法查“弥”:先查部首________ , 再查________画。
(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 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A处________;B处________
(4)仿照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案】 (1)x
;xián
;弓
;五
(2)阴
;茵
;悬
;玄
(3);
;…
(4)当你极目眺望白云拥抱着雄峰。
(5)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
【解析】【分析】(1)“弦”应读为“弦(xián)”,用音序检字法查,应先查其声母“x”,再查其音节“xián”。弥:原意为满、补;也可作久、远解释。其为形声字,从弓,尔声。本义为放松弓弦。用部首检字法,应先查其部首“弓”,“尔”为五画,因此,再查五画。
(2)阴,指昏暗;茵,指青草茂盛。草如茵,意在形容草的茂盛。因此“阴”应改为“茵”。悬,指挂、不确定;玄,指奥妙。玄机,意为深奥微妙的义理。本题句子欲表达“诗意”的微妙含义。因此“悬”应改为“玄”。
(3)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运用。解答时,要联系句子意思,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分号:用来分隔单重复句中的并列成分。省略号: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被省略的语言单位可长可短,可以是字、词、短语、句子、诗行以至若干个段落。“当记载了一生的风霜雨雪的面孔若隐若现地流露出笑意”和“当年轻的妈妈深情地一吻怀中那可爱的小脸蛋”为句意相似、句式相对的两句话,为并列成分,使用分号可以让句子分层明确,所以,A处应用分号。根据文段可知,文段前面列举了几种不同的情景,最后说“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由此可见,前面的种种都是诗意的诠释,这种诠释只是列举,并未穷尽,因此,B处应用省略号,既表示省略,又能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分析并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的句子既要与所给句子结构相同,形式一致,同时也要找准仿写点,写出流畅并有文采的语句。题干所给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且其句式结构为“当你…(8个字)着XX”。结合上述要求,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5)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能力。解答时,根据病句相关知识进行修改。用词不当,“充分”使用不恰当。应改为“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①x xián ②弓 五(2)①阴 茵 ②悬 玄(3); …(4)示例:当你极目眺望白云拥抱着雄峰。(5)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
【点评】材料用“当…”结构的四个句子,以排比句的形式,阐述了诗歌的意义和作用(“或许,人们在无法诠释“诗意”的底蕴和悬机之前,就已经被弥漫着诗意的空间所包围”)本题既考查了字词标点符号等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分析仿写句子的能力。其中第(4)题属于能力型题目,学生解答时,既要找出所给例句的结构形式,又要有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贺兰山气势宏伟,风光秀丽,山涧潺潺、林涛阵阵;每到春季,百花芬芳,争奇斗研;时值金秋,玛瑙般的樱桃、山杏、野葡萄挂满枝头,绽红吐绿,令人心醉。②贺兰山山势险峻,怪石línxún,③其主峰海拔高度3556米,伫立于主峰放眼东眺,宁夏平原尽收眼底 极目俯瞰,草原景色一览无余,是理想的避暑,旅游胜地。
(1)请找出第①句中的一个错别字:________改为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línxún |
________ |
【答案】 (1)研
;妍
(2)嶙峋
(3);(或分号)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辨析出来。特别是形似字、易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这段话中“研”应写作“妍”;第(2)小题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首先要读准字音,才能联系文意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该汉字为“嶙峋”;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放眼东眺,宁夏平原尽收眼底”“极目俯瞰,草原景色一览无余”两句话是并列关系,之间应该用“;”。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乡愁是一种充满个人色彩的情感,它承载更多的是个体的人儿时的记忆,jìn透了他个人生命成长的心灵史,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于游子来说都会产生异样的情愫,这是其他人所无法体验的。一个城市作家新近发表了篇游记,他到边远乡村旅游后将一些奇风异俗记载下来,并将其称为《乡愁》,其实他在那里至多是一个看热闹的jué色,作家这样写实在是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jìn | jué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透 | ________色 | 承载 | 情愫 |
【答案】 (1)浸;角;zài;sù
(2)“《乡愁》”加书名号错误,应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汉字拼写及注音能力。要结合语境确定字形,避免写错别字。“载”是多音字;“愫”是形声字,声旁“素”表示该字的读音。
(2)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与修改能力。“称为……”表明“乡愁”还没有成为一部作品,应该用双引号。
故答案为:(1)浸;角;zài;sù。
(2)“《乡愁》”加书名号错误,应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
(2)此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A】提起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可能不少人都听说过。可是你知道是谁把它们介绍到中国来的吗?他就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________________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B】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 , 获大奖不骄傲;【C】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D】傅雷在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因此这些家书还以相当多的篇fú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不管是傅聪去波兰留学、获得国际大奖,还是后来fù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时给予指点,特别是经常给他邮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有关绘画、雕塑等艺术理论方面的书jí,鼓励他多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相信很多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1)对文中划线字读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气馁(něi) 卓越(zhuó) 处理(chù) 造诣(zhǐ)
B.气馁(lěi) 卓越(zhuō) 处理(chǔ) 造诣(zhǐ)
C.气馁(něi) 卓越(zhuō) 处理(chù) 造诣(yì)
D.气馁(něi) 卓越(zhuó) 处理(chǔ) 造诣(yì)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副 付 藉
B.幅 赴 籍
C.幅 赴 藉
D.副 赴 籍
(3)对文中加方框的汉字笔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理”字第九画是“丨” “方”字第三画是“丿”
B.“理”字第九画是“一” “方”字第四画是“丿”
C.“理”字第九画是“丨” “方”字第四画是“丿”
D.“理”字第九画是“一” “方”字第三画是“丿”
(4)根据语境,在文中第一段横线处依次填写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家信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
②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
③同时,傅雷还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①②
(5)文中画线句ABCD,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________。
【答案】 (1)D
(2)B
(3)C
(4)A
(5)C
【解析】【分析】(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汉字字音字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养成多读、多写、多积累的好习惯,注音平翘舌、多音字等的区分,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题目。本题中注意“处”是多音字,在“处理”中读“chǔ”,“气馁”读“něi”。(2)本题针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根据题干中的注音,结合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所填写的汉字应该是“幅”、“赴”和“籍”。注意本题考查的是一些读音相近的汉字,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这一类汉字要注意积累和掌握。(3)本题考查的汉字的笔画笔顺。笔画笔顺是书写汉字的基础,要在学习中熟练掌握。该题中“理”的第九画是“丨”, “方”字第四画是“丿”,关键是笔画笔顺要规范正确。(4)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语句的排序要结合具体的语境,题干短文是《傅雷家书》相关叙述,开篇先由译作《人间喜剧》引出傅雷,这是作为翻译家的傅雷,接着写到傅雷写的家书,这是由翻译家到父亲的转变,由此我们就可以判定所给语句的顺序应该是②③①。(5)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学生要掌握好各种标点的作用及用法,结合语句正确使用。结合文章的阅读,我们发现文章C句中引用了傅雷家书中的话,但是引用的并不是完整的一句话,所以句号应在引号的外面。
故答案为:(1)D
(2)B
(3)C
(4)A
(5)C
【点评】选择题,根据选项的内容判断正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看来,何家要出个真正大学问,只有指望孙子何满子了 , ①可是,掂量一下自己这点儿财力,供他念完小学,已经是打肿脸充胖子;②而中学大学的门槛九丈九尺高,没有白花花的银洋砌台阶,怎么能高攀得上?③自己已经老迈年高,砸碎了骨头也榨不出几两油来;④难道孙儿到头来也要落得个赶马或是学徒的命运?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掂量
B.打肿脸充胖子
C.门槛
D.高攀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B
(2)A
【解析】【分析】(1)B项,打肿脸充胖子: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为撑面子,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结合句中具体语境可知,应用“鼓着肚子充胖”,指外强中干。
(2)①处意思已表达完,后面“可是……”是另外一个句子的开始,故此处应用句号。故选A。
故答案为:⑴B;⑵A。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⑵这是一道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考查了标点符号这个知识点。需要在平时注意及时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