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30x2=60分)
1.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 |
C. 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A.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B. 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
C.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
D. 麂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A. B. C. D.
4、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1个F1个体只能产生YR、yr、Yr、yR的配子各一个 |
B. 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
C. 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 |
D. 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
A. 一条染色体上含多个基因
B. 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C. 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 |
6、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细胞产生的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
B. 图甲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 图乙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
D. 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
A. 艾弗里及其同事证明了S型菌体内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细菌发生了转化 |
B. 分离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后,分别感染烟草,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
C. 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R型菌的转化率与DNA浓度无关 |
D. 赫尔希和蔡斯分离提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进行研究,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A. 有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32P
B.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都含有31P
C.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含32S
D. 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模板、酶等 |
A. 30%和21% B. 32%和17%
C. 18%和31% D. 17%和32%
10、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从时期上看,都只能发生在细胞的间期
B. 从条件上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C. 从原则上看,都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1、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
B. 因为F2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该实验能够否定融合遗传 |
C. “F1产生数量相等的不同类型的配子”属于假说内容 |
D.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内容是“在减数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A. 该过程的模板是脱氧核糖核苷酸,⑥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
B. 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
C. 合成①的场所主要在细胞质 |
D. 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
A. 人的身高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 |
B. 囊性纤维病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所致 |
C. 皱粒豌豆是由于外来插入一段DNA序列,促进了支链淀粉酶的合成所致 |
D. 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增大了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改变的可能性 |
A.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 B. 色盲遗传表现为交叉遗传 |
C. 女性色盲所生的儿子必是色盲 | D. 外孙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外祖父 |
A. 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B.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
C.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 |
D.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 |
A. 有丝过程中也会发生基因重组 |
B. 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a属于基因重组 |
C. 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 |
D.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
A. 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的裸露的三个碱基是CAU | |||
B. ②过程是α链作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 |||
C. 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
D.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 | |||
18、如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 A.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 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变异 C. 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D.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 |
A. 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 碱基之间的化学键是氢键 |
D.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 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天然豌豆一般是纯种,结果可靠又易分析 |
B. 用豌豆测交法验证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只需观察后代数量比是否符合1:1 |
C. 摩尔根选择果蝇是因为它的染色体数少、易饲养、繁殖速度快 |
D. 玉米作为常用遗传材料的原因是它的子代数量多、属于单性花,母本去雄操作简单 |
A.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 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 D.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
A. Aabb、红花窄叶 B. aabb、白花窄叶
C. AaBb、红花阔叶 D. aaBB、白花阔叶
A. 有四对染色单体
B. 有四条配对的染色体
C. 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
D. 每对同源染色体有四条染色单体 |
A. ①③ | B. ②⑤ |
C. ③④ | D. ①④ |
A. 孟德尔和摩尔根的杂交实验研究中都应用了假说演绎法 |
B. 艾弗里在做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C. 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应用了模型构建的方法 |
D.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
A. 禽流感病毒 | B. SARS病毒 | C. 噬菌体 | D. HIV |
A. 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 DNA聚合酶可催化⑥或⑦的形成
C. G-C碱基对比例高的DNA分子结构更稳定
D. 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
A. AAA | B. GTA | C. UUU | D. GUA |
A. 300个 | B. 450个 | C. 600个 | D. 900个 |
A. 在没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
B. 基因突变能产生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基因,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
C.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基因突变 |
D. 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 |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4分)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的坐标图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坐标图中的纵坐标应表示 (“核DNA”、“染色体”)数量变化
(2)联会发生的时期对应坐标图中的 段
(3)④图中含有 条染色体, 个染色体体组。
(4) 在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填代号)。
(5)图③的细胞称 ,位于坐标图中的 段。
32、(14分)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下图表示该植物中两种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开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 、 ,
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
(2)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开紫花的个体占
(3)图中过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4)现有一纯合的白色植株,要检验该植株的基因型,应使之与纯合红色植株杂交,
若子代全开红花,则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
若子代全开紫花,则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
33(12分)根据所给图一至图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②所示过程叫___________,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
(2)图二过程中需要 酶的作用。
(3)图三所示生理过程的模板链是 (用图中已命名的核苷酸链来回答)。
(4)图四过程场所是 。
(5)图五在生物细胞有____________种。
答案:1-5DACDC 6-10BBDAB
11-15CDBDC16-20DAACB
21-25DADDB26-30CCBDB
31、(1)核DNA
(2)CD
(3)8 4
(4)①④
(5)次级卵母细胞 EF
32、(1)AAbb Aabb 3
(2) 9/16
(3) 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
(4) aabb aaBB
33、(1)转录 RNA聚合酶
(2)解旋酶 DNA聚合酶 (不全无分)
(3)A
(4)核糖体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