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1.掌握创建数据库的建立的方法。
2.掌握表的建立方法
3.掌握不同字段类型的设置及作用。
【实验内容】
1.在“F:\”盘新建一个以自己学号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下列操作均在该文件夹上完成:
2.创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
Create table 表名(字段名1 数据类型[(宽度)] [primary key|check(表达式)|default 值|null|not null, 字段名2 数据类型[(宽度)] [primary key|check(表达式)|default 值|null|not null,……,foreign key (相同字段名) references 参照表表名(相同字段名))
3.创建“学生”数据库表(使用SQL语句建立)。表结构如下:3
create table 学生(学号 char(11) primary key,姓名 char(10),性别 char(2) check(性别='男' or 性别 ='女') default '男',出生日期 datetime ,民族 char(10) default '汉',政治面貌 char(4),职务 char(10),简历 nvarchar,照片 Image,入学成绩 decimal(6,2) check(入学成绩>0)default 500,专业号 char(2),年级 char(4),foreign key(专业号) references 专业(专业号))
字段名 | 类型 | 宽度 | 说明 |
学号 | 字符型 | 11 | 主键 |
姓名 | 字符型 | 10 | |
性别 | 字符型 | 2 | 只能输入男或女,默认值为男 |
出生日期 | 日期型 | ||
民族 | 字符型 | 10 | 默认值为“汉” |
政治面貌 | 字符型 | 4 | |
职务 | 字符型 | 10 | |
简历 | 可变长字符型 | ||
照片 | image | ||
入学成绩 | 数值型 | 宽度6,小数位数2 | 只能大于0,默认值为500 |
专业号 | 字符型 | 2 | 外键 |
年级 | 字符型 | 4 |
create table 课程(课程号 char(4) primary key,课程名 char(40),周学时 decimal(1,0),学分 decimal(3,1),课程性质 char(10),开课学期 decimal(1,0))
字段名 | 类型 | 宽度 | 说明 |
课程号 | 字符型 | 4 | 主键 |
课程名 | 字符型 | 40 | |
周学时 | 数值型 | 宽度1,小数位数0 | |
学分 | 数值型 | 宽度3,小数位数1 | |
课程性质 | 字符型 | 10 | |
开课学期 | 数值型 | 宽度1,小数位数0 |
create table 选课(学号 char(11),课程号 char(4),成绩 int,primary key(学号,课程号),foreign key(学号) references 学生(学号),foreign key(课程号) references 课程(课程号))
字段名 | 类型 | 宽度 | 说明 |
学号 | 字符型 | 11 | 主键 ,外键 |
课程号 | 字符型 | 4 | 主键,外键 |
成绩 | 整型 |
create table院系(院系号 char(2) primary key, 院系名 char(20),原系主任 char(10))
字段名 | 类型 | 宽度 | 说明 |
院系号 | 字符型 | 2 | 设置为主键 |
院系名 | 字符型 | 20 | |
院系主任 | 字符型 | 10 |
Create table 表名(字段名1 数据类型[(宽度)] [primary key|check(表达式)|default 值|null|not null, 字段名2 数据类型[(宽度)] [primary key|check(表达式)|default 值|null|not null,……,foreign key (相同字段名) references 参照表表名(相同字段名))
create table 专业(专业号 char(2) primary key,专业名 char(20),院系号 char(2),foreign key(院系号) references 院系(院系号))
字段名 | 类型 | 宽度 | 说明 |
专业号 | 字符型 | 2 | 主键 |
专业名 | 字符型 | 20 | |
院系号 | 字符型 | 2 | 外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