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与血液运行相关的脏腑包括
A、肝
B、心
C、脾
D、肺
E、以上皆是
2、与血生成无关的脏腑包括
A、心
B、肺
C、肝
D、脾胃
E、肾
3、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
A、推动与作用
B、温煦与凉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4、观察“虚里”的变化,可以了解下述什么气的盛衰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5、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6、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A、脉外
B、三焦
C、心脉
D、胸腔
E、全身
7、生气之源指的是
A、肝
B、心
C、脾胃
D、肺
E、肾
8、生气之主指的是
A、肝
B、心
C、脾胃
D、肺
E、肾
9、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不易逸出脉外体现了气的
A、推动与作用
B、温煦与凉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10、主管生长发育是气的
A、推动的作用
B、温煦与凉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11、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A、先天之精
B、水谷精气
C、清气
D、脏腑精气
E、以上均非
12、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13、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
A、宗气的生成
B、元气的生成
C、营气的生成
D、卫气的生成
E、中气的生成
14、影响宗气盛衰的因素是
A、心与肺的功能活动
B、肝与肾的功能活动
C、肺与肾的功能活动
D、肺与脾的功能活动
E、肝与脾的功能活动
15、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16、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17、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18、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19、膻中又称作
A、气海
B、血海
C、髓海
D、水谷之海
E、经脉之海
20、营气的分布特点是
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
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C、与血同行,环周不休
D、行于脉外,布散全身
E、通过三焦,流行全身
21、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肝、脾、肾
E、心、肺、肾
22、生气之根指的是
A、肝
B、心
C、脾胃
D、肺
E、肾
23、具有固摄、推动、温煦、防御功能的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24、津液的丢失必然会导致气的损耗,说明了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津能生气
D、津能载气
E、气能摄津
25、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26、“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血
D、津能载气
E、津血同源
27、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28、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心、肝、脾、肺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心阳的推动和温煦、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心阴的宁静与凉润、脾气的统摄、肝气的藏血是控制和固摄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结合,灌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化赤为血;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同时肾精充足肾气充沛,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助生血液。肝主藏血,与血的生成无关。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也可以祛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气的防御功能正常,则邪气不易入侵。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于宗气具有推动心脏的搏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等功能,故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手),脉宗气也。……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所以临床上常以“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的搏动和脉象状况,来测知宗气的旺盛与衰少。宗气不足,不能助心行血,就会引起血行瘀滞,所谓“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灵枢·刺节真邪》)。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源于饮食物的水谷精微,被人体吸收后化生为水谷之气,布散于全身后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元气来源于先天,即在胚胎形成之时,禀受于父母的肾中精气,是元气的先天基础。出生以后,又赖后天水谷之气的充养,以保持元气的充足。
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由脾吸收转输而来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相结合而生成。
营气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其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并进入脉中而运行,荣养于全身。
卫气亦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化生水谷之气,其中慓悍滑利的部分化生为卫气。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部位三焦的总体生理功能有二:一是通行诸气,即部位三焦是一身之气上下运行的通道。肾精化生的元气,自下而上运行至胸中,布散于全身;胸中气海的宗气,自上而下达于脐下,以资先天元气。二是运行津液,即部位三焦是全身津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脾胃为生气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水谷之精化生水谷之气。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肺为生气之主,肺主气,主司宗气的生成,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之一为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气的推动作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到激发和推动作用。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元气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并受后天水谷之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育。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元气含有元阴、元阳,为一身阴阳之根,脏腑阴阳之本,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宗气是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气所生成的。饮食物经过脾胃的受纳、腐熟,化生为水谷精气,水谷精气赖脾之升清而转输于肺,与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相互结合而化生为宗气。肺和脾胃在宗气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盛衰。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宗气贯心脉行血气。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宗气聚集于胸中,向上分布于肺与息道,向下贯注于心脉,布散全身。其生理功能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宗气聚集于胸中,向上分布于肺与息道,向下贯注于心脉,布散全身。其生理功能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宗气的生成直接关系到一身之气的盛衰。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亦名“膻中”。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2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是宗气的特点;B、D是卫气的特点;C是营气的特点;E是元气的特点。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2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2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化生元气。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2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2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在血脉之外,气的运行必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也会使气漂浮失散而无所归,故说津能载气。因此,津液的丢失,必定导致气的损耗。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2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的固摄作用。如果气虚而固摄作用减弱,可以导致多种出血病证,则称为“气不摄血”。所以治疗大出血时,常用益气固脱法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2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由于汗由津液化生,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灵枢·营卫生会》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论。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2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
2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
【该题针对“气、血、津液”知识点进行考核】